载波聚合技术对LTE-Advanced空口协议带来的挑战.doc_第1页
载波聚合技术对LTE-Advanced空口协议带来的挑战.doc_第2页
载波聚合技术对LTE-Advanced空口协议带来的挑战.doc_第3页
载波聚合技术对LTE-Advanced空口协议带来的挑战.doc_第4页
载波聚合技术对LTE-Advanced空口协议带来的挑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载波聚合技术对LTE-Advanced空口协议带来的挑战摘要载波聚合技术是LTE-Advanced标准的一个重要特性,也是实现LTE-Advanced系统百兆带宽运行的最关键技术,但其也对LTE-Advanced空口协议带来了诸多挑战。为了支持载波聚合技术,LTE-Advanced需要对此前的LTE空口协议进行多方面的增强。本文从成员载波分类、上行时钟提前、系统信息处理、无线链路失败处理等方面介绍了目前3GPP正在讨论的针对载波聚合的空口协议增强方案,包括已经形成的结论以及后续还需研究的问题。1 引言国际电信联盟ITU-R在2008年1月向全球发出了征集IMT-Advanced技术的通函,正式启动了第4代移动通信系统(4G)的工作计划。为了满足IMT-Advanced的要求,在2008年3月举行的第39次RAN全会上,3GPP就通过了基于LTE的LTE-Advanced的标准立项,并在2008年5月底的第40次RAN全会上,完成了LTE-Advanced需求文件TR 36.913的初稿。在2009年10月的ITU-R WP5D第6次会议上,3GPP以及日本和中国都正式向ITU提交了以LTE-Advanced技术为主体的IMT-Advanced候选技术提案。目前,各个评估组正在对IMT-Advanced候选技术提案(LTE-Advanced和802.16m)进行互评估,此阶段将与2010年6月的WP5D第8次会议上完成,之后将在2010年10月的WP5D第9次会议上确定IMT-Advanced系统的技术框架和关键特性,最终将在2011年2月的WP5D第10次会议上形成IMT-Advanced技术建议,从而全部完成IMT-Advanced的标准制定工作。LTE-Advanced要求在100MHz的带宽内提供下行1Gbit/s,上行500Mbit/s的峰值速率。为了在如此宽的带宽内工作,LTE-Advanced引入了载波聚合技术。载波聚合可以通过整合若干个离散频带来共同为UE服务。考虑到与LTE的后向兼容性,LTE-Advanced引入了成员载波的概念,每个成员载波的最大带宽不超过20MHz,即110个RB。LTE-Advanced空口协议是基于LTE空口协议的。不像在LTE中,每个小区只有一个成员载波,每个UE也只有一个成员载波为其服务,在LTE-Advanced中,每个小区有多个成员载波,每个UE也可能有多个成员载波为其服务,因此LTE-Advanced需要在多方面对LTE空口协议进行增强。本文主要就3GPP目前针对载波聚合技术进行的空口协议增强所取得的标准化进展进行了简要的介绍,主要涉及成员载波分类、上行时钟提前、系统信息处理、无线链路失败处理等方面。值得说明的是,载波聚合技术不仅要对本文所提及的一些空口协议方向进行增强,而且还包括随机接入、测量、切换、调度等方面。随着3GPP讨论的深入,还会出现更多的技术增强点。2 成员载波分类成员载波分类参见图1。图1 成员载波分类(1)配置/非配置成员载波 随着载波聚合技术的引入,每个小区可能会被配置多个成员载波,UE也可能使用多个成员载波,但并不是所有UE都会使用所在小区的所有成员载波,那些被UE使用的成员载波称之为配置成员载波,未被使用的成员载波称之为非配置成员载波,配置/非配置是相对于每个UE来说的,即不同的UE可能具有不同的配置/非配置成员载波,通过RRC信令为UE增加额外的配置成员载波。(2)激活/去激活成员载波配置成员载波又进一步被划分为激活成员载波与去激活成员载波,UE在激活成员载波上进行数据传输,而在去激活成员载波上不进行任何数据传输,也不支持CQI类似难度较大的测量,但其又不像非配置成员载波那样不进行任何测量,具体支持哪些测量,目前还在3GPP讨论中。下行配置成员载波的激活/去激活由MAC层信令控制,但也支持下行配置成员载波的隐性去激活,如当过了一定时间,UE在激活成员载波上没有任何的数据传送,其可以被隐性的去激活。不过,到底哪些情况可以隐性地去激活成员载波,还在3GPP的讨论中,预计在RAN2 #69bis会议会有相关结论。另外,新增加的配置成员载波总是处于去激活的默认状态。而对于上行成员载波来说,不需要显性的激活命令,eNB可以通过上行赋予等随时让UE在任何上行成员载波上进行传输。引入激活/非激活成员载波的好处是:可以将暂时不用的成员载波设置为非激活状态,这样可以更好地节省UE的电源。由于非激活成员载波可以通过MAC信令快速的转换为激活状态,且又不像非配置成员载波那样不进行任何测量,eNB可以利用非激活成员载波上的测量信息来进行相关的参数设置,因此能更好地适应突发数据业务的需要。(3)特殊小区在LTE中,只有一个成员载波服务于每个UE,且每个小区只有一个成员载波,服务于UE的成员载波对应的小区即为此UE的服务小区,系统通过服务小区为UE提供一系列功能,包括安全输入,NAS层移动信息,无线链路检测,寻呼等。在LTE-Advanced中,每个小区有多个成员载波,且每个UE可能被分配多个成员载波,这就牵扯到一个问题,系统为UE提供的各种功能以及对应的流程是在哪些成员载波上执行,是在所有成员载波上还是在一个或者多个成员载波上?根据系统提供的功能不同,上述问题的答案可能也有所不同。3GPP首先处理的是安全输入功能与NAS层移动信息功能,LTE-Advanced定义了一个特殊小区,每个UE只有一个特殊小区,不同UE的特殊小区可能是不同的。在此特殊小区上,系统为UE提供安全输入功能与NAS层信息。注:从系统的角度看,每个成员载波相当于一个小区,都会被分配一个全球惟一的小区标示ECGI;从UE的角度看,即使被分配了多个成员载波,其也只能看到一个小区:特殊小区,其他的成员载波被当作上、下行资源,每个UE与网络只有一个RRC链接,每个UE也只被分配一个C-RNTI。(4)主成员载波与辅成员载波随着讨论的深入,3GPP为LTE-Advanced进一步引入了主成员载波的概念。每个UE会被配置一个上行主成员载波和一个下行主成员载波。层1的上行控制信息如下行数据的ACK/NACK,调度请求以及周期性的CSI信息都是在上行主成员载波上传输的。下行主成员载波不能被去激活,在下行主成员载波上产生的无线链路失败会触发RRC连接重建,但在其他下行成员载波上产生的无线链路失败不会触发RRC重建。既然每个UE有一个主成员载波,也有一个特殊小区,那么是否可将这两者链接起来,即只有一个成员载波,此成员载波既是主成员载波,又是特殊小区呢? 由于此问题牵涉到是否可以在不进行随机接入以及安全Key改变的情况下改变主成员载波,对此问题不同公司有不同的观点,3GPP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结论。对于除主成员载波以外的其他配置成员载波,统称为辅成员载波。3 上行时钟提前在LTE系统中,为了保证UE上行信号之间的正交性,必须保证各UE信号在接收端的接收时钟是一致的,LTE是通过控制UE采用不同的上行时钟提前来实现的,即距离eNB较远的UE较早发送,距离eNB较远的UE较晚发送,由于LTE中每个UE只有一个上行成员载波,因此每个UE也只需要一个上行时钟提前。在LTE-Advanced系统中,每个UE可能会有多个上行成员载波,而且这多个成员载波的传输特性可能具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有可能需要多个上行时钟提前,但并不是每个场景都需要多个上行时钟提前。图2示出了RAN 2定义的4种载波聚合场景。图2 RAN2载波聚合场景(1)场景1接收成员载波1的射频单元和接收成员载波2的射频单元处于相同的位置。成员载波1和成员载波2提供相近的覆盖,成员载波1和成员载波2 都可以提供覆盖和移动性。(2)场景2接收成员载波1的射频单元和接收成员载波2的射频单元处于相同的位置。成员载波1提供充足的覆盖,基于成员载波1提供移动性;成员载波2的覆盖较小,提供吞吐量。(3)场景3接收成员载波1的射频单元和接收成员载波2的射频单元处于相同的位置,但成员载波2的天线指向成员载波1的边界以提高小区边缘的吞吐量。成员载波1提供充足的覆盖,基于成员载波1提供移动性;成员载波2可能具有覆盖空洞。(4)场景4接收成员载波1的射频单元和接收成员载波2的射频单元处于不同的位置。成员载波1提供充足的覆盖,基于成员载波1提供移动性;成员载波2提供热点地区的吞吐量。经过RAN 2的讨论,决定优先支持场景1/2/3,只有在完成场景1/2/3的情况下才继续研究场景4。另外,根据聚合频带的不同,载波聚合可分为带内聚合、带间聚合。根据RAN 4的研究,对于场景1和场景2来说,在带内聚合和频带间隔不大的带间聚合情况下,不需要多个上行时钟提前,但对于场景3,RAN 4目前还没有相关的结论。另外,当带间聚合的频带间隔较大时,场景1/2/3是否需要多个上行时钟提前,目前也在RAN 4的研究中。场景1/2/3中都是没有任何直放站、射频拉远的。图3示出了RAN 4定义的两个含有直放站以及射频拉远的场景。图3 RAN4场景(1)场景1频率选择性直放站,直放站1对应成员载波1,直放站2对应成员载波2。(2)场景2类似于图2中的场景4,接收成员载波1的射频单元和接收成员载波2的射频单元处于不同的位置,可以看作是有射频拉远的情形。对于图3示出的这两个场景,不管是带内聚合还是带间聚合,都是要支持多个上行时钟提前的。在此前的讨论中,有些公司认为在LTE-Advanced(R10版本)中只需支持单个上行时钟提前的场景,对于需要支持多个上行时钟提前的场景,可以在后续版本中引入。但经过RAN 2的多次讨论,决定只要RAN 4对于图2中的场景1/2/3做出结论这些场景需要多个上行时钟提前不管是带内聚合、频带间隔较近的带间聚合、还是频带间隔较远的带间聚合),那就决定在LTE-Advanced(R10版本)中引入多个上行时钟提前。一旦引入多个上行时钟提前,将需要解决一系列的问题:是对每个上行成员载波都有一个独立的上行时钟提前还是允许一小组成员载波可以支持一个相同的上行时钟提前?如果是后者,该如何分组。在LTE中,上行同步建立时网络端发送的上行时钟提前值是相对于下行接收时钟的。在LTE-Advanced系统中,由于有多个成员载波,需要指定上行成员载波的上行时钟提前是相对于哪个下行成员载波的。如果一个UE需要多个上行时钟提前,为了在切换过程中尽可能快地获取所有上行成员载波的同步,是否允许UE发起并行的随机接入过程?或者是首先让UE实施一个随机接入过程,以在一个配置的上行成员载波 (或者上行成员载波组) 上获得同步,然后再实施其它的接入过程以获得其它上行成员载波 (或者上行成员载波组)上的同步。对于需要多个上行时钟提前的UE,需要扩展LTE中的上行时钟提前命令,以指明每次网络端发送的上行时钟提前命令是针对哪个上行成员载波的。4 系统信息系统信息可分为两类:一类信息与成员载波无关,即这些信息在不同的成员载波上是相同的,也就是成员载波的共有信息,如图4中“S”所示的信息;另一类信息与成员载波相关,即这些信息在不同的成员载波上具有不同的值,也就是成员载波得专有信息,如图4中“A/B/C”所示的信息。对于成员载波共有信息,由于UE可能在任一成员载波上驻留,其需要在所有成员载波上都发送;对于成员载波专有信息,那就有两种设计方案:一种是在任一成员载波上都广播所有成员载波的专有信息,如图4(a)所示;另一种则是在每一个成员载波上都只广播自己成员载波的专有信息,如图4(b)所示。方案(a)的优点是当系统要为UE增加一个成员载波时,其已经获得了所要增加成员载波的系统信息,不再需要额外的方法来获得所要增加成员载波的系统信息;而当系统信息改变时,其也可以重用LTE中获取系统信息改变的流程;但其缺点是在每个成员载波上都需要更多的资源来传输系统信息,而且成员载波聚合的越多,所需要的资源越多。方案(b)则正好相反。经过讨论,鉴于方案(a)会显著增大传输系统信息所需要的资源,LTE-Advanced最终采用了方案(b)。图4 系统信息设计基于上述结论,当为UE配置新的成员载波时,UE获得新成员载波系统消息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如图5(a)所示像LTE那样到新配置的成员载波上去监听系统消息,但此方法会导致较大的时间延迟;另一种是如图5(b)所示那样通过专门的RRC信令告知UE新配置成员载波的系统消息,此方法的时间延迟小,但会增大信令的开销。经过分析认为,由于此时UE正处于数据传输的状态,对延迟更加敏感;而方案(b)所导致的信令增加的开销是有限的,因为传输的只是成员载波专有的系统消息,因此LTE-Advanced最终采用了方案(b)。为了进一步减小信令开销,3GPP认为在成员载波专有的系统消息中,只考虑传送那些对于载波聚合传输来说最紧急的系统消息,其他系统信息的获得仍然通过LTE的流程来获得。至于哪些系统信息被认为是最紧急的,仍然在3GPP的讨论中。图5 获取新配置成员载波系统消息图4方案(b)设计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当系统信息改变时,UE如何获取新的系统信息。在LTE中,UE要么周期性地检查寻呼信息中的系统信息改变指示,要么周期性地检查SIB1,来发现系统信息是否发生了改变。在LTE-Advanced 中,如果UE还像LTE那样去周期性地检查每个成员载波上系统信息的改变,将会显著增加UE的复杂度。因此,3GPP首先排除了在载波聚合场景下周期性检查所有配置成员载波的寻呼信息或者周期性阅读所有配置成员载波的SIB1来发现系统信息改变的方案。经过讨论,在LTE-Advanced中,对于主成员载波上系统信息的改变,UE仍然采用LTE的方法去发现,但对于辅成员载波,系统则通过专门的信令来告知UE系统信息的改变。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其他方法,3GPP并不排除,仍然可以继续研究。5 无线链路失败(RLF)在LTE中,以下三起事件会触发UE的RLF:(1)1 T310计时器满期UE通过无线链路监测并与相应设定门限Qout和Qin的比较来确定无线链路的质量,并向高层发送“in-sync”与“out-of-sync”指示。当从低层接收到N310个连续的 “out-of-sync”指示,同时T300/301/304/311都没有运行,则UE将会启动T310计时器;当从低层接收到N310个连续的“in-sync”指示,同时T310计时器在运行,则UE将停止T310计时器。(2)2 MAC层的随机接入问题指示。(3)3 RLC层的最大重传次数已达到指示。当UE宣布RLF后,就可以发起RRC连接重建了。对于第三起事件,由于多个成员载波对于RLC层是不可见的,因此LTE-Advanced RLC层的触发应该与LTE保持一致。对于第一起事件,首先要注意:对于LTE来说,一个成员载波的链路失败就意味着这个UE的无线链路失败了,但在LTE-Advanced系统中,一个成员载波的链路失败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宣布整个UE的RLF。那是不是只有当所有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