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节 探 究探究(a)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父亲头顶那些闪光的石头李汉荣我父亲的宇宙观和天文学知识,是远古先民式的,朴素、神秘、好玩,带着浓厚的童话和神话色彩。在父亲生前,除了和他谈论地上的日常生活,我也曾与他零星聊过天上的事。我依稀记得父亲仰望星空的情景,依稀记得星光下父亲说过的那些很有意思的话。仰望星空,并不只是哲人、诗人、伟人以及天文学家的专业,我种庄稼的农民父亲,一生里不仅面朝泥土,一生里也仰望星空。面朝泥土,在土里收获五谷;仰望星空,在天上寄存梦境。依我看,我的父亲同时种着两片土地:在地上种粮,在天上种梦。父亲说,星星是数不清的石头堆砌在空中,在天上,居住着许多长生不老的天神,就是他们在摆弄那些大大小小的石头。就像我们在地上修筑各种样式的房子,建造大大小小的城池,天神也在天上把那些石头摆弄成各种样式,修砌成各种城池。天神从古至今扛着石头,东忙西忙,砌这砌那,这里砌条银河,那里码个北斗,这里堆个火星,那里又垒出个天蝎。天神忙个不停,其实也好像并不刻意为了什么,很可能只是为了不让那么宽敞的天白白地空着,就像我们庄稼人,看见空地,就要种点什么,茄子啊,葫芦啊,韭菜啊,就是一截田埂埂也舍不得空着,也要种上几窝蚕豆或一架丝瓜。这么说来,天神也是忙活在天上的劳苦人啦。太阳可能是一个燃烧的大石头,温度很高,烧成了火球,天神是安排它照料地上的虫虫鸟鸟花花草草人人物物的,若是总那么烧着,会很快烧化的,天神就在每天的结尾将它投进海里降降温,第二天早晨又开始点火燃烧。据父亲估计,太阳这个烧着的火球,他也把它叫做火石,还能燃烧九千年到一万年左右。一万年以后,这颗火石熄灭了咋办?我这样问父亲的时候,父亲皱了皱眉头,有些忧心,但很快笑了,说:天大由天,天到时会有办法的。他劝我也不要为此操心,赶紧把媳妇娶回家是正事。月亮在父亲心中的地位似乎高过太阳,他总是把月亮称作月亮爷爷,却把太阳开玩笑地叫做阳婆子,这样说来,似乎月亮反而成了太阳的丈夫,是支配太阳的,就像传统的夫妻关系。按理说,太阳促成了万物和庄稼的生长,作为庄稼人的父亲,对此应该是再清楚不过的。但父亲并不以实用主义眼光看待悬在天上的这两样宝贝,他对它们的感情充满了唯美的色彩,在父亲那里月亮是被高看一眼、厚爱一层的。我理解,可能因为月亮离人、离土地总是那么亲近,像是家里的一个远房亲戚;月亮总是那么清亮、纯净和友善,没有半点浑浊和险恶,我猜想,善良的父亲在内心里是把月亮当做一个朋友和知己来对待的;在风雨交加、雷霆狂暴的天空,月亮总是保持着不慌不忙、不忧不悲、随遇而安的平和形象,这对在颠簸的命运里挣扎的父亲是一种安慰和镇静,在父亲的潜意识里,月亮是一个抬头也见低头也见的芳邻和榜样。父亲一生尊敬月亮,喜欢月亮,逢年过节总要孝敬月亮,最难忘每到中秋之夜,父亲都要在院场正中,摆个方桌,供上月饼、大枣,虔敬地面东而坐,待月、拜月,当月亮升上中天,父亲就将供品抛向空中,撒在铺满月光的地面。我至今记得父亲跪下来向月亮磕头的情景,父亲起伏的身体上,落满了自天而降的透明的月光。父亲向苍穹施礼,苍穹也向父亲馈赠祥光。我想,星空下,月光里,父亲那样虔诚纯真的身影,如今大地上怕是很少很少了。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文章开头将种庄稼的农民父亲的宇宙观和天文学知识赋予远古先民的特质,增强了父亲形象的厚度,表明父亲是一个思想落伍的老式农民。b父亲眼中的星星是天神忙个不停地堆砌在空中的石头,并认为“天神也是忙活在天上的劳苦人”,作者将庄稼人父亲与天神相比,既展现了父亲的劳苦人生价值,也表达了对父亲的崇敬。c尽管父亲回答不了太阳这个火石熄灭了“咋办”的问题,但他很快以“笑”化解了自己的“皱眉”和“忧心”,并劝我“赶快把媳妇娶回家是正事”,这表现了父亲的机智和对儿女的关爱。d作者始终围绕父亲的宇宙观和天文学知识这一线索,展示他仰望星空的情景,从不同角度表现他的一生,揭示了种庄稼的农民父亲的哲人智慧、诗人气质、伟人情怀。e文章在追忆父亲的人生中将天上、地下、现实与梦境融为一体,既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又有饱含哲理的内蕴,人物鲜明的个性及作者浓浓的情思,能给人带来丰富的想象和无尽的联想。解析a项中应是表明父亲是一个中华古老民族的大父亲的形象。c项中“表现了父亲的机智和对子女的关爱”的说法不当。文中的这些神态和语言的描写,揭示的父亲既是对星空“忧心”的理想主义者,但更是一个“劝我”“赶紧把媳妇娶回家是正事”的注重现实的现实主义者,在梦想与现实面前,父亲是一个更加务实的朴素的农民形象。d项中“揭示了种庄稼的农民父亲的哲人智慧、诗人气质、伟人情怀”说法不合文意。本文揭示的父亲是一个既有梦想,但更重现实的不慌不忙、不忧不悲、随遇而安的平和形象,原文中用哲人、诗人、伟人与父亲作比较,是说父亲会以自己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去仰望星空,并不是意在说他具有这些人的特质。答案be2文章用了不少笔墨去写“月亮在父亲心中的地位似乎高过太阳”的相关内容,请说说作者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答: _答案揭示了父亲的亲和、清亮、纯净、友善和既有梦想,更重现实的不慌不忙、不忧不悲、随遇而安的平和的个性特征。表现了父亲对自然和一切美好事物的敬畏和尊重的心境,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3结尾说,“我想,星空下,月光里,父亲那样虔诚纯真的身影,如今大地上怕是很少很少了”。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情感?答: _答案现实社会中,敬畏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很少了,相反,粗暴地向自然索取,破坏生态环境,肆意地践踏自然,造成自然资源枯竭,地球气候异常,自然灾害频发,人类与自然处在一种不和谐的状态之中。所以,作者隐隐中表达了一种对现实中人与自然不和谐现象的忧虑,并急切地期待现实中出现更多的像父亲那样敬畏自然、虔诚纯真的人。4.作者在文中巧妙地写出了父亲的人生与星空的关系。请结合现实和生活实际,对文中所展示的这种“星空与人生”的关系加以探究。答:_答案作者写出了父亲在地上种粮、收获粮食,在天上种梦、寄存梦境的现实与理想追求的人生,揭示了父亲的鲜明的个性特征。如作者的父亲一样,我们的父母、亲友、同学、同事,以及在各种不同的生活、生存空间中从事着不同的职业、工作或学习等活动,同时也都会有自己思慕、追寻、凝视和仰望的星空,有自己的梦想,它构成了我们生命的背景和精神宇宙。随着时空的变化,也许我们中的不少人,用一生的激情和精力,孜孜以求、苦苦眷恋的那个“星空”,会悄然隐去,但我们曾经拥有“星空”,它已成为我们生存和心灵的深远背景和强大磁场,增加了我们的精神钙质,扩大了我们的心灵幅员,激发了我们对生命的热爱和追求。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母亲莫言我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县一个偏僻落后的乡村。5岁的时候,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岁月。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红色的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地紧缩。这是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是我人生记忆的起点,也是我文学道路的起点。我用耳朵、鼻子、眼睛、身体来把握生活,来感受事物。储存在我脑海里的记忆,都是这样的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有形状的立体记忆,活生生的综合性形象。这种感受生活和记忆事物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我小说的面貌和特质。这个记忆的画面中更让我难以忘却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当时,在我们这个人口众多的大家庭中,劳作最辛苦的是母亲,饥饿最严重的也是母亲。她一边捶打野菜一边哭泣才符合常理,但她不是哭泣而是歌唱,这一细节,直到今天,我也不能很好地理解它所包含的意义。我母亲没读过书,不认识文字,她一生中遭受的苦难,真是难以尽述。战争、饥饿、疾病,在那样的苦难中,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她活下来,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她在饥肠辘辘、疾病缠身时还能歌唱?我在母亲生前,一直想跟她谈谈这个问题,但每次我都感到没有资格向母亲提问。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那时候我们家正是最艰难的时刻,父亲被人诬陷,家里存粮无多,母亲旧病复发,无钱医治。我总是担心母亲走上自寻短见的绝路。每当我下工归来时,一进门就要大声喊叫,只有听到母亲的回答时,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有一次下工回来已是傍晚,母亲没有回答我的呼喊,我急忙跑到牛栏、磨房、厕所里去寻找,都没有母亲的踪影。我感到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不由地大声哭起来。这时,母亲从外边走了进来。母亲对我的哭泣非常不满,她认为一个人尤其是男人不应该随便哭泣。她追问我为什么哭。我含糊其辞,不敢对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理解了我的意思,她对我说:“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我是不会去的!”母亲的话虽然腔调不高,但使我陡然获得了一种安全感和对于未来的希望。多少年后,当我回忆起母亲这句话时,心中更是充满了感动,这是一个母亲对她的忧心忡忡的儿子做出的庄严承诺。活下去,无论多么艰难也要活下去!现在,尽管母亲已经被阎王爷叫去了,但母亲这句话里所包含着的面对苦难挣扎着活下去的勇气,将永远伴随着我,激励着我。我曾经从电视上看到过一个让我终生难忘的画面:以色列重炮轰击贝鲁特后,滚滚的硝烟尚未散去,一个面容憔悴、身上沾满泥土的老太太便从屋子里搬出一个小箱子,箱子里盛着几根碧绿的黄瓜和几根碧绿的芹菜。她站在路边叫卖蔬菜。当记者把摄像机对准她时,她高高地举起拳头,嗓音嘶哑但异常坚定地说:“我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即使吃这里的沙土,我们也能活下去!”老太太的话让我感到惊心动魄,女人、母亲、土地、生命,这些伟大的概念在我脑海中翻腾着,使我感到了一种不可消灭的精神力量,这种即使吃着沙土也要活下去的信念,正是人类历尽劫难而生生不息的根本保证。这种对生命的珍惜和尊重,也正是文学的灵魂。在那些饥饿的岁月里,我看到了许多因为饥饿而丧失了人格尊严的情景,譬如为了得到一块豆饼,一群孩子围着村里的粮食保管员学狗叫。保管员说,谁学得最像,豆饼就赏赐给谁。我也是那些学狗叫的孩子中的一个。大家都学得很像。保管员便把那块豆饼远远地掷了出去,孩子们蜂拥而上抢夺那块豆饼。这情景被我父亲看到眼里。回家后,父亲严厉地批评了我。爷爷也严厉地批评了我。爷爷对我说:嘴巴就是一个过道,无论是山珍海味,还是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都是一样的,何必为了一块豆饼而学狗叫呢?人应该有骨气!他们的话,当时并不能说服我,因为我知道山珍海味和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并不一样!但我也感到了他们的话里有一种尊严,这是人的尊严,也是人的风度。人,不能像狗一样活着。我的母亲教育我,人要忍受苦难,不屈不挠地活下去;我的父亲和爷爷又教育我,人要有尊严地活着。他们的教育,尽管我当时并不能很好地理解,但也使我获得了一种面临重大事件时做出判断的价值标准。饥饿的岁月使我体验和洞察了人性的复杂和单纯,使我认识到了人性的最低标准,使我看透了人的本质的某些方面,许多年后,当我拿起笔来写作的时候,这些体验,就成了我的宝贵资源,我的小说里之所以有那么多严酷的现实描写和对人性的黑暗毫不留情的剖析,是与过去的生活经验密不可分的。当然,在揭示社会黑暗和剖析人性残忍时,我也没有忘记人性中高贵的有尊严的一面,因为我的父母、祖父母和许多像他们一样的人,为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这些普通人身上的宝贵品质,是一个民族能够在苦难中不堕落的根本保障。(选自人民日报)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最恰当的两项是()a文章第一段,作者从听觉、视觉、嗅觉等方面描写母亲捶打野菜的情景,构成了一幅有动作、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劳动场面,表现了母亲劳动的美。b本文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语言简洁而意蕴丰富,平淡中见警策,平凡中显深沉,令人回味无穷。c这篇散文与传统的叙写母亲以及母子亲情的文章一样,回忆母亲在苦难日子里顽强生活的勇气与信念及对“我”的启悟与激励,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母亲的由衷尊敬与感恩,全文主要赞美了作者母亲的勤劳乐观和坚韧。d文中用了不少文字写了父亲和爷爷,这与标题联系不紧,文章显得思路不够严谨,因此本文在驾驭材料、谋篇布局方面还有待商榷。e文中“这种对生命的珍惜和尊重,也正是文学的灵魂”这句话告诉我们:面对苦难也要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念是对生命的珍惜和尊重,这种对生命的珍惜和尊重也是文学保持生命力的根本。解析a项,从原文分析应是表现了在饥饿缠绕的苦难岁月里母亲的勤劳、朴实与坚韧。c项,这篇散文从传统类的叙写母亲及母子亲情之外拓开一笔,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母亲的由衷尊敬与感恩,并且把这种感情上升为作者对生命本体的终极崇拜、珍惜、尊重与热爱,充分显示了作者独特的母性意识与生命意识;d项,文中用了不少文字写了父亲和爷爷,与母亲的形象相互映衬补充,这样写更全面地揭示了普通人身上的宝贵品质,丰富了文章内容,让文章有了一种别样的厚重感。答案be6母亲对“我”的文学创作有着怎样的影响?请联系全文回答。答: _答案(1)记忆中母亲的生活行为影响了“我”感受生活和记忆事物的方式,决定了“我”小说的面貌和特质。(2)母亲坦然接受磨难、面对苦难顽强活下去的生活态度和勇气影响“我”的作品主旨,让“我”在揭示社会黑暗和剖析人性残忍时,还能去讴歌人性中高贵的有尊严的一面。7文章的标题为“母亲”,在第段却详细描写了“我”曾经看过的一个电视画面,请你简要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答: _答案(1)以色列战争中的老太太面对苦难也要活下去的勇气、信念和母亲身上表现出来的精神是相通的,运用插叙,丰富了文章的内容。(2)更全面地揭示了普通人身上的在任何艰难困苦里对生命的珍惜与尊重的宝贵品质,文章形散而神聚。(3)写以色列战争中的老太太,将视野从个体意义上的“母亲”推及到了群体意义上的“母亲”,使文章具有了阔大的视野和历史厚重感,深化了文章的主题。8.作者在文中说:“女人、母亲、土地、生命,这些伟大的概念在我脑海中翻腾着,使我感到了一种不可消灭的精神力量。”你有过这样的感受吗?请结合文章,联系生活,从“母亲”和“生命”两个概念中任选一个简要说说你的认识。答: _答案(1)生命。文章表达了作者的生命意识生命本身是高贵的,是有尊严的,抒写了作者对生命本源的珍惜与尊重。生命因奋斗与拼搏而更美丽,更有意义。生命境界的高下,不在于他的地位高低、金钱多寡,而在于他对事物的态度、对生命的认识,甚至是对死亡的心态。人当然可以用自己的坚韧来证明生命的辉煌与伟大,不论做大树还是做小草,只要尽心尽职,就令人敬佩。生命需要爱的激情,需要创造,需要多姿多彩的浪漫点缀,怨天尤人只会加重我们的失望和叹息。尽管我们苦苦追寻最终还是无法躲避死亡的圈套,但我们还要抓住生的每一个瞬间,挖掘生命的价值,能燃烧时就尽情地燃烧,烧尽了就自然地熄灭,这才是人生的真谛。(2)母亲。作者笔下的母亲是坚韧,勤劳,朴实与伟大的,作者把母亲看作是生命的载体和精神之源,表达了自己由衷的尊敬与感恩。生活中,母亲给了“我”生命,哺育“我”成长,教育“我”成人,应该铭记,应该感恩。要学习母亲的不离不弃、勇敢坚强的品质,敢于担当,尽职尽责。探究(b)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钓鱼与鱼钓谢云钓鱼是古老的事业,其悠久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渭水边的姜太公。虽然他老先生是直钩垂钓,且钩上无饵,很有些并非为鱼而只欲“独钓寒江雪”的高标独卓的澹泊意味。自此以降,千百年来,难以数计的烟波钓徒,总结出了不少口耳相传的实战经验,诸如“春钓滩,夏钓沱”“钓鱼不喂窝,不如下河摸”,等等。倘有人愿意辑录出来,定是一部厚厚煌煌,不亚于诗经的钓鱼经。一度时期,我也曾痴迷于此。或到河边,或去鱼塘。或为消遣散心,或为休闲厮混。和风煦煦之日,或微雨飘飘之时,最宜此项营生。去的次数多了,除上钩的或大或小的鱼儿外,竟也钓得了许多“非钓之乐”的感慨。表面上看,钓鱼的过程中,是饵料诱惑了鱼儿。钓者常说,愿者上钩。换言之,鱼总是要上钩的,不是在此时,就是在彼时鱼怎么能抗拒那香喷喷饵料的诱惑呢自然,你很快就如愿以偿了。浮漂微动,鱼儿咬钩时,你一定会异常兴奋。兴奋中的你,肯定不会想到,那上钩的鱼,其实就是一种诱饵:在你钓到它之前,它就已成功地将你钓到了河塘边!想到此,再看那被钓在钩上的鱼儿,纵是苦苦挣扎,翻转弹动,也再难脱身。说实话,那孤立无助、万般痛楚的情形,总让人不由得心悸。一种被圣人叫做“恻隐”的感情,不禁慨然而生。而那些烟波钓徒,那万般得意的笑容,更让我不由得想到“阴险、毒辣、狡猾”之类语词我们,不是也有过被“利欲之钩”钓着,百计营谋而不得挣脱的时候吗?本该同病相怜、惺惺相惜的人和鱼啊,何苦要这样“同室操戈,相煎太急”呢?如此这般地思来想去,只感到心中如噎,口不能指,脊背禁不住一阵阵发凉。手中的鱼竿也无比沉重。最后,自然钓意全无,抛竿而去。当然,也有些曾经上当而又死里逃生的鱼儿,在诱饵面前,便会显得格外的谨小慎微。先是察言观色,然后摇头摆尾地试探撩拨一番,再用嘴唇轻轻碰咬,进行火力侦察,小心翼翼,诚惶诚恐但最终,还是挡不住那诱惑,将香饵一口吞去了。白居易放鱼诗中曾云,“香饵见来须闭口,大江归去好藏身”。想来,居易先生是太天真了。要让鱼在香饵面前闭目不视,缄口不食,谈何容易。就像我们在“利欲”面前,往往情难自禁,浑然不顾一样。俗语云,鱼儿见食不见钩。盲目的鱼,自然看不到那“食”后面裹藏着的“钩”。鱼的悲剧在于贪嘴。钓鱼者便是针对这弱点,投其所好,诱其上钩的。安下钓饵,垂下钓丝,不用恐吓,不用威逼,鱼自会前来“送菜”的。其实,人也大抵如此鱼,不正是一种欲望的诱饵,在人生之水中从容悠游么。而我们,往往也只是因着鱼的存在,才被钓着,被诱惑着,来到人生的河岸,挤挤拥拥地喜怒哀乐着。虽然那河中,还不一定有鱼。从鱼的悲剧,联想到万象纷纭的大千世界,感触良多。人世间的诱饵,比起钓者的香料来,更是多姿多彩,扑朔迷离。金钱的,权力的,物质的,名誉的,地位的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当一个人为“私欲”迷惑,失去理智,只剩下没有灵魂的躯壳时,便与那盲目而贪嘴的鱼儿,没啥两样了。在诱饵面前易于上当、上钩,也便是自然而然的事了。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a文章开头,作者以姜太公钓鱼的故事来赞美“独钓寒江雪”的高标独卓的澹泊精神,为下文写钓鱼和鱼钓埋下伏笔。b文章开头,作者以姜太公钓鱼的故事来赞美“独钓寒江雪”的高标独卓的澹泊精神,和盘托出文章中心,启发读者深思。c一度时期,“我”曾痴迷于钓鱼,是因为“我”收获颇丰,除上钩的或大或小的鱼儿外,还钓得了许多“非钓之乐”的感慨。d作者由钓鱼联想到人的悲剧:当一个人为“私欲”迷惑,失去理智,只剩下没有灵魂的躯壳时,便与那盲目而贪嘴的鱼没啥两样了。e作者引用白居易的诗,说明鱼儿在香饵面前本应闭目不视,缄口不食,保全自身。但香饵的诱惑太大,鱼儿贪嘴,情难自禁,往往上钩。可见,抗拒诱惑太难了。解析a、b两项误解开头的作用,应为增添文趣,引出话题。c项误解原因。答案de2文章题目中“鱼钓”有哪些含义?答:_ 答案本义:在人去河边钓到鱼之前,鱼就已经成功地将人钓到了河边。比喻义:鱼钓比喻人生中一种希望的诱饵,诱惑着人来到人生的河岸。3作者在文中说:“除上钩的或大或小的鱼儿外,竟也钓得了许多非钓之乐的感慨。”作者有哪些感慨?请简要概括。答: _答案(1)人把鱼钓上钩,鱼把人钓到河塘边。(2)鱼得到了香饵却痛苦不已,脱身不得;人也有过被“利欲之钩”钓着,百计营谋而不得挣脱的时候,人、鱼本该同病相怜,惺惺相惜,却“同室操戈”,自然钓意全无,抛竿而去。(3)鱼的悲剧在于贪嘴,人的悲剧在于盲目,无法看清,也无法潇洒地面对人世间扑朔迷离的诱饵。4.鱼的悲剧象征什么?联系现实谈谈你由此产生的某种人生感悟。答: _答案鱼的悲剧:象征着人经不起形形色色的诱惑,失去理智,只剩下没有灵魂的躯壳。联系现实谈感悟:(示例一)学会拒绝不良诱惑。(观点)我们可能面临着对吃、穿、住、行、用的过分追求,我们可能面临着贪图玩耍娱乐的诱惑,我们常常不能正确地处理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问题,比如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强烈的好奇心和盲目的从众心理常常会促使我们跟着“群体”参加毫无意义甚至对身心健康有害的各种活动,如吸烟、吸毒、赌博、浏览不健康的书刊和网页或者玩电子游戏等等。不良诱惑会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阻碍我们的成长进步,干扰我们的事业成功,影响我们的幸福生活,容易使我们偏离正常的人生轨道。(分析)因此,我们必须学会分辨并自觉抵制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不良诱惑,才会有健康幸福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结论)(示例二)面对诱惑,我们应做的不是如何抵制,而是如何选择。(观点)这个“选择”所遵循的标准是个人的价值观。面对那些不良诱惑,困惑的不仅是学生,也包括成年人,甚至是身居高位、家财万贯的人。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正确地对待奉献和索取,勇敢地承担起个人的社会责任,正确地对待困难,善待人生,积极进取,才能真正赋予生命以积极的意义。我们应该坚信:“天上不会掉下馅饼来”,“有一份耕耘才会有一份收获”。应该在勤劳的自身努力中,在辛勤的汗水中,问心无愧,坦然地接受那份社会的馈赠。对中学生而言,网吧、恋爱、暴力是诱惑,但是书籍、各种体育活动、各种文艺活动,包括学习的知识等等一样是诱惑。(分析)所以我们要树立正确人生观,选择正确的道路,将来在面对更多的诱惑时,才不致迷失自我,误入歧途。(结论)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前门箭楼的燕子黄裳已经二十多年没有上北京了,真有说不出的相思。到北京的那天,天真够热的,觉得这里的太阳确是不同凡响。不过却热得干脆、痛快,绝不拖泥带水,这是比江南高明的地方。在前门外住下后,已是该吃晚饭的时候,就慢慢溜出来,在前门大街上闲走。“都一处”、“一条龙”、“月盛斋”这些店招看了就使人感到亲切,即使里边卖的食物与过去不大一样了,也不要紧。“都一处”卖的是蟹肉包子,这应该是南京或上海的特色,现在是“南风北渐”了。但小米稀饭却是地道的北京风味,好得很。可惜我想再来一碗的时候,却卖光了。来到前门箭楼前,已是黄昏时分。白天几次经过,我已经贪婪地看过好几眼,现在就想细细地、前前后后好好地看看她。箭楼新粉刷过,虽然有金碧辉煌的彩绘,但整体依旧是庄严肃穆的。因为她的主体是用一色深灰色城砖砌成的,落落大方。楼身比我保留的任何旧印象都干净得多。我曾经看见过在她身上画着日本仁丹的商标,美丽牌香烟的“美女”,和其他乱七八糟各式各样的布告招贴,就像浑身贴满了膏药。那可真让人不舒服,简直就像中华民族百年来苦难的象征。她像一位英雄的母亲,承受着重重苦难、凌辱,骄傲地挺首屹立,默默地护卫着、看守着从她身边川流不息地走过的儿女。今天,她是应该开颜一笑了。一种过去我没有见过的景致在眼前出现了,千百只燕子不住地围绕着箭楼飞,飞来飞去,飞进飞出,就像夏天雷雨前荷塘上穿梭飞舞的蜻蜓,蜂衙前哄聚的蜂群。过去从来没有看见过这样的景色,我在箭楼侧边伫立了很久。忽然想起宋徽宗画过的瑞鹤图。那构思是有些相近的,不过比起眼前的这一派喧腾景象,可寂静得多了。也许应该像故宫那样,在画檐朱栋之间结起铁丝网来吧,我不知道。古代诗人喜欢用燕雀这样的小动物,点缀宫廷殿阁间,制造一种凄寂的气氛。我想,这是由他们所处的时代和诗人的感情决定的。其实同样的事物,用来抒写无论哪一种心情都是可以的。我兜了个大圈子去看箭楼的侧影。发现她本身就像一只将要凌空飞去的燕子,有一对鲜明、凸现的侧翼。古建筑师手下精美的造型不能不使人惊叹。她是那么端凝,却又那么轻盈;那么沉着,却又那么飞动;那么拙重,却又那么飘举;那么威武,却又那么秀丽。在箭楼后面挺立着正阳门,这才是主帅,箭楼不过是它的先行。论气魄、格局,主帅确实有主帅的分量。漆工加在它身上的金彩无疑是更繁复得多。在晚霞映照下,发出了炫目的光;就是在暗夜里,也会呈现闪闪的莹光。正阳门是端端正正的,气势沉雄的,可是奇怪的是,它给人的印象依旧是玲珑的,没有半点儿拙重的感觉。很久以来,人们为某些民族形式的新建筑取了一个不大好听的称号大屋顶。这称号也真不大动听,但也不能不承认它有一定的正确性。那些用大量水泥堆集起来的大帽子,远远望去就会使人产生喘不过气来的压迫感,更不必说在建筑学上负载承重,空间利用各方面的考虑了。正阳门和箭楼,应该说是典型的“大屋顶”,可是谁会产生那样的观感呢?箭楼上那一排排射口,是从实战的考虑出发设计的,但却安排得那么美我想,在继承、学习民族优秀传统的工作中,我们做得实在很差,同时在学习与运用时,思想也多少是有些僵化的。走到天安门前,天色已经完全黑下来了。长安街上和广场四周亮起了千万盏华灯。我走过金水桥边的华表,抚摸着莹洁的白石狮子。狮子身上还散发着晒了一天太阳的余热,好像它们并不是石雕。在观礼台边的栏杆上找到了个空档,坐了下来。这里坐满了乘凉的老人。年轻人多半在广场里活动,那里似乎有更大的吸引力。没有坐多久,我就跳下了栏杆,穿过长安街,走进了广场。这里的光线是较暗的,这里那里,都能看到斜支着一架架自行车,年轻的一对就倚着车身轻轻地谈话,也许并不在谈话。也有三人一组的,添上了一个刚能爬动的孩子,在铺起的毯子上不住地爬着笑着,年轻的父母不住地交换着谈话,他们的声音高得多了,他们一大半的话都是对孩子说的。此外,在广场上还看到不少玩“飞碟”的年轻人。这是红红绿绿用塑料做成的像铁饼似的盘子,两个人对掷,可以掷出种种花样来。走着走着,一只飞碟向我飞来,正想躲过,它却从耳边飘过去了。(本文取材于王宗仁主编中国当代散文经典,写于1980年,有改动)5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作者因为二十多年没有到北京,加之北京的太阳热得十分干脆、痛快又不同凡响,故此特别地想念北京。b作者在前门大街见到了北京老字号店铺感到十分亲切,但又为其中食物变化不能保持传统风味而失望。c前门箭楼的主体由一色深灰城砖砌成,庄严肃穆,落落大方,比“我”记忆中的任何一个时候都干净整洁。d文章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突出地表现了古老的北京在崭新的时代所绽放出的活力。e最后两段写广场上年轻人和小孩子的形象,既折射出浓郁的生活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T/CI 455-2024新能源汽车电池用液冷系统
- 2025年汽车制造业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与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智能家居市场前景及发展方向研究报告
- 2025年绿色环保产业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智能家居行业可穿戴设备应用与前景展望报告
- 2025年机器人行业机器人服务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生物科技行业生物医学工程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智能网联汽车行业自动驾驶技术发展与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虚拟现实产业发展前景报告
- 商场冬季用电安全培训课件
- 电梯从业证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第九讲 全面依法治国PPT习概论2023优化版教学课件
- 新媒体文案写作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细胞》PPT课件-完美版
- 托育园厨师安全工作责任书
- 《编程猫系列》第1课-Hello-编程猫(课件)
- GB 16899-2011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 非典型骨折课件
- 封闭区倒塌围墙修复施工方案
- 户口本翻译样本-Word范文-Word范文
- 企业融资计划书202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