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双基限时练(六)北宋王安石变法一、选择题1北宋名臣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发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感慨。北宋中期,士大夫忧患意识的促成因素不包括()a土地兼并,贫富分化b财政危机,积贫积弱c辽、夏威胁,边患严重d权臣弄政,政局动荡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北宋社会现象的认识。北宋建立之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因此,“权臣弄政、政局动荡”的说法不符合史实,d项符合题意。答案d2北宋初的改革措施最终形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局面,这从反面证明了()a分权、强兵弊端无穷b改革中要重视精兵简政c加强中央集权弊大于利d机构改革要量财力而行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宋初的改革分化事权给北宋带来了三冗二积的弊端,从反面可以借鉴的是要精兵简政。答案b3北宋中期,东京一带流传着“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师无事有希文”(范君指范仲淹,希文是他的字)的民谣,这是因为范仲淹()a推行新政,获得了各界支持b重视理财,缓解了积贫局面c实行赋役合一,减轻了农民负担d整顿吏治,赢得了百姓的赞誉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范仲淹庆历新政的认识。庆历新政以整顿吏治为核心。答案d4王安石被称为“拗相公”的主要依据是()a他在青少年时代学以致用,立志为时代和社会肩负起自己的责任b他在地方上推行了一系列改革,积累了丰富的地方工作经验c他为人刚正,意志坚强,以“三不足”精神推行新法,百折不挠d他屡次进谏,终被起用为宰相解析王安石被称作“拗相公”是说他执着、坚定,“三不足”精神正是其写照。答案c5王安石认为“公私常以困穷为患者,殆以理财未得其道”,下列变法措施中,与解决这一问题有关的是()青苗法募役法将兵法市易法a bc 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将兵法是强兵的改革措施,与题干中的理财不吻合,符合题意。答案d6王安石说:“保甲立,则亦所以使民不散;不散,则奸宄固宜少。”这表明王安石推行保甲法主要是为了()a抵御辽和西夏的进攻b平息农民的反抗斗争c减少政府开支d巩固自己的权势地位解析本题为材料选择题,解题关键在于理解材料。“奸宄”指坏人,由内而起叫奸,由外而起叫宄。由“民不散”则“奸宄固宜少”可知实行保甲法的目的在于平息农民的反抗,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因此答案为b。答案b7有人反对王安石变法中的某项法令,认为它“将笼诸路杂货,买贱卖贵,渔夺商人毫末之利”,该法令是()a均输法 b募役法c青苗法 d市易法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王安石变法内容的认识。从材料中的“笼诸路杂货,买贱卖贵,渔夺商人毫末之利”可知这是政府推行市易法的结果。答案d8公元997年,宋廷岁收2 200多万缗,收支相抵还剩大半;到王安石变法前两年,收入已高达11 000多万缗,收支却亏1 500多万缗 ,“民贫乏食”而反,造成这种统治危机的根源是()a经济衰退 b起义频繁c兵力不足 d吏治腐败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材料反映了政府的收入增加了,但却出现了财政危机和阶级矛盾的激化,其根源在于宋初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导致了吏治腐败。答案d9“熙宁二年二月王安石拜参知政事。七月行均输法。九月行青苗法三年十二月行保甲法。四年二月改革科举。十月行募役法。六年六月置军器监。八月行免行法。七年九月行将兵法。”材料说明王安石变法存在的隐患是()a用人不当,出现新法危害百姓的现象b推行新法操之过急,策略不当c宋仁宗在变法后期的动摇d大地主大官僚势力强大,激烈反对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王安石变法,意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辨析问题的能力。从题干材料可以看出颁布的措施多,时间仓促,b项正确。答案b10王安石改革科举和学校制度的主要措施有()废除明经诸科创办私人讲学的书院进士科专考经义和实务策设立明法科a bc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王安石变法中科举教育改革的内容,根据所学可知正确。答案b11在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既可以限制高利贷又能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的是()a青苗法 b募役法c方田均税法 d农田水利法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王安石理财措施的认识。青苗法即政府在青黄不接之时拿出一定的钱或粮食低息贷借给农民,既可减轻高利贷者对农民的剥削又可增加政府收入。答案a12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触动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b出现新法危害百姓的现象c用人不当d变法法令违背经济规律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b、c两项是变法失败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a项正确;d项叙述错误。答案a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天命陛下(宋神宗)为神明主,驱天下士民使守封疆,卫社稷,士民以死徇陛下不敢辞者,何也?以陛下能为之主,以政令均有无,使富不能侵贫,强不得凌弱故也。今富者兼并百姓,乃至过于王公,贫者或不免转死沟壑。陛下无乃于人主职事有所阙,何以报天下士民为陛下致死?”续通鉴长编卷二百四十材料二“诚能御轻重(指关于调节商品、货币流通和控制物价的理论)敛散(指古代国家对粮食物资的买进和卖出)之权,而禁因缘(指勾结)之奸,则何恤于经入(指常规赋税收入)之不足。” 王安石文集卷四九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北宋存在的社会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2)材料二反映了王安石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他在变法中是如何实现“御轻重敛散”的?解析第(1)问中的“社会问题”可从材料中概括得出,“原因”可从土地私有,政府不抑兼并的政策和商品经济发展,封建势力的压榨等角度分析;第(2)问可从材料中的“则何恤于经入之不足”得出核心问题是解决财政危机,“措施”可结合变法的内容理解材料,组织答案。答案(1)问题:土地兼并严重;贫富悬殊;大地主、大商人势力过大。原因: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存在;政府不抑兼并;官僚、地主、商人的压榨;商品经济的发展。(2)问题:政府的财政危机。实行市易法和均输法。打击了富商对物资和物价的操纵垄断,大大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掌控。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歌元丰,十日五日一雨风。麦行千里不见土,连山没云皆种黍。水秧绵绵复多稌,龙骨长乾挂梁梠。鲥鱼出网蔽洲渚,荻笋肥甘胜牛乳。百钱可得酒斗许,虽非社日长闻鼓。吴儿踏歌女起舞,但道快乐无所苦。老翁堑水西南流,杨柳中间杙小舟。乘兴欹眠过白下,逢人欢笑得无愁。”材料二材料三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向宋神宗哭诉:“王安石是要用新法搞得天下大乱。”材料四及神宗朝,荆公秉政国事日非,膏肓之疾,遂不可治。后人但言其农田、水利、青苗、保甲法为百姓害,而不知其移人心,变风俗为朝廷之害。其害百姓者,可以一旦为更。而其害于朝廷者,则数十年,滔滔之势,一往而不反矣。请回答:(1)通过材料一、二说明王安石变法的成效。(2)通过材料三说明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3)材料四中对王安石变法是如何评价的?解析本题主要通过材料考查对王安石变法的认识,材料一、二是对王安石变法的肯定,材料三通过材料揭示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茶陵辅警考试题目及答案
- 柠檬酸原料粉碎工成本预算考核试卷及答案
- 采购部门绩效考核总结报告
- 喷涂预处理工基础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收费站信息化系统升级计划
- 防水材料动物园适应性测试报告
- 计算方法考试题目及答案
- 陶瓷企业风险管理策略
- 造价咨询审计应急方案
- 二建公路施工方案优化
- JT∕T 651-2022 牵引杆挂车转盘
- 某公司项目启动会(38张)课件
- 全国水土保持规划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复核划分
- DB13(J)∕T 269-2018 电动汽车充电站及充电桩建设技术标准
- 德国凯尔锚固技术公司石陶幕墙设计和施工中的应用
- (高清版)外墙饰面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JGJ126-2015
- 机动车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协议书
- 临床营养支持小组工作方案
- GB∕T 16754-2021 机械安全 急停功能 设计原则
- NEFAB整体包装解决方案全球性合作伙伴
- 中学汉字听写大赛七年级组听写词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