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五岳 五岳 是五大名山的总称 指北岳恒山 西岳华山 中岳嵩山 东岳泰山和南岳衡山 五岳地理图 五岳的由来 春秋产生了 五行 之说 五岳 之说才应运而生 尚书 有东 西 南 北四岳 而无五岳 秦并天下后 才有了明确规定 自河南省崤山以东为名山五 即嵩山 恒山 泰山 会稽 湘山据 汉书 郊祀志 载 汉宣帝神爵元年 公元前61年 颁发诏书 确定以泰山为东岳 华山为西岳 霍山 即天柱山 为南岳 恒山为北岳 嵩山为中岳 至金 元 明 清诸代均建都于北京 曲阳之山在京城之南 与北岳名称不符 而恒山主峰天峰岭位于山阴的山西浑源 恰在京城之北 所以 明代称浑源恒为北岳 目录 东岳泰山 位于山东 西岳华山 位于陕西 中岳嵩山 位于河南 北岳恒山 位于山西 南岳衡山 位于湖南 东岳泰山 地理位置 海拔 气候特点 地位 五岳独尊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景观句读佳句 西岳华山 地理位置 海拔 气候特点 地位 华山天下险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景观句读佳句 中岳嵩山 地理位置 海拔 气候特点 地位 嵩山八大景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景观句读佳句 北岳恒山 地理位置 海拔 气候特点 地位 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景观句读佳句 南岳衡山 地理位置 海拔 气候特点 地位 五岳独秀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景观句读佳句 泰山地理位置 海拔 气候 东岳泰山耸立在山东省中部海拔 1532 7米 国家测绘局二 七年四月二十七日公布的数据 极顶玉皇顶 玉皇峰 面积 426平方公里 泰山五岳独尊 东岳泰山耸立在山东省中部 高接云天 巍峨陡峻 气势磅礴 最高峰为海拔1500多米 尊为五岳之首 孔子曾有 登泰山而小天下 之句 不过他当时所说的天下 仅限于鲁国邻近的几个国家 后人在泰山山顶上刻有 孔子小天下处 的碑碣 以示纪念 故登泰山 自古有 小天下 之说 唐代诗人杜甫登临泰山山顶后 写下了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的诗句 据记载 历代有七十二个帝王 都来过泰山 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古迹 泰山的自然景观 泰山位于山东省的中部 泰山从东平湖东岸向东北延伸至淄博市南和鲁山相接 它的主要山峰都在泰安境内 外围的低山丘陵一直延伸到历城 长清 肥城和济南等地 起伏绵延达200多公里 总面积为426平方公里 人们通常把泰安境内的泰山主峰及其邻近的山地称为 泰山 而把泰山及其外围的低山丘陵总称为 泰山山区 它是鲁中山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按地质构造分类来看 泰山属于 断块山 它是在中生代 由地壳断裂上升作用形成的 从红门宫以南的一天门起 泰山拔地而起 在水平方向仅5000米的距离 垂直升高竟达1300多米 其间形成了三个明显的阶梯 一个在一天门 一个在中天门 另一个在南天门 泰山是我国古老的变质岩系出露的标准地区之一 它的古老岩系包括泰山群的混合变质沉积岩层 以及各种成因类型的花岗岩类 基性侵入岩体和岩脉等 它们统称为 泰山杂岩 泰山杂岩是太古代的古老岩石 根据同位素测定 泰山群的年龄在25亿年以上 杂岩中的岩体的年龄也在22亿年至17亿年之间 泰山主峰海拔1545米 名为 玉皇顶 又称 天柱峰 其相对高度为1391米 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带大陆口的第一高山 它山势峻拔高挺 素有 泰山天下雄 之誉 泰山有 丽 幽 妙 奥 旷 五大游览区 即山麓的 丽区 山顶的 妙区 登山东路为 幽区 西路为 旷区 以及分布在山后的 奥区 岱庙坐落在泰山脚下 为泰山的正庙 创建年代久远 有 泰即作畤 汉亦起宫 的记载 唐 宋 元 明 清历代都有扩建和重修 从而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 在规模设计上 岱庙仿照古代帝王皇宫建造 雄伟庄严 金碧辉煌 天观殿是岱庙的主体建筑 它与北京故宫的太和殿 曲阜孔庙的大成殿共称我国三大宫殿式建筑 我国历代有72个皇帝在这里举行过隆重的典礼 给 东岳泰山之神 加冕封号 殿内现在还存在巨幅壁画 泰山神启跸回銮图 它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东岳大帝出巡和回銮的情景 其场面阵势浩大 人物形态逼真 是稀见的艺术珍品 岱庙中古碑刻石如林 书法遗迹密布 其中最为珍贵的要数秦李斯小篆 泰山刻召 它是秦二世于公元前209年下的诏书 现仅残存10个字 登泰山原有东 中 西三条路 自隋唐以来东路逐渐废弃 仅剩中 西两路 于是原来的中路就成了现在的东路 到泰山的游客大多习惯从东路开始登山 沿此线路自山麓的岱宗坊溯中溪至玉皇顶 行程近10公里 有约7000级石阶可登 岱宗坊是东路登山的门户 其余文物古迹多集中在道路两旁 主要景点有景色如画的王母池 富丽堂皇的红门宫 以及万仙楼 斗母官 三宫庙等 过了三宫庙 向东北拾阶而行 可达经石峪 这里有刻在大片天然石坪上的北齐石刻佛教 金刚经 全文隶书 字大约50厘米 字体遒劲 被誉为 榜书之宗 大字鼻祖 虽经1400多年的风雨侵蚀 现在仍存留着1000多字 从经石峪折回正路 过柏洞后 山势渐陡 在群峰对峙 峭壁矗立之处有悬崖欲坠的壶天阁 经 回马岭 峰回路转 石坊 迈过步天桥 越十二连盘就是中天门 中天门也叫二天门 海拔847米 正好为旅程的一半 它处在山腰间 仰观泰山陡立 云梯高悬 南天门遥遥在望 俯瞰奇峰幽谷 松柏苍翠 汶河流水似一条玉带 东西中溪山群峰对峙 西面凤凰岭蜿蜒起伏 令人心旷神怡 从中天门起山势越来越陡 过造型古朴的云步桥 经古树幽雅的五松亭 走如石如窟的朝阳洞 这里既能看到 斩云剑 飞来石 等奇异山石 观赏 迎客松 五大夫松 等景致 又能品味历代题字刻石 据 史记 记载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 乃遂上泰山 下 风雨暴至 休于树下 因封其树为五大夫 人们就称它为 五大夫松 据说原树已在明乙历年间毁于山洪 现在的松树是清雍正八年 公元1730年 补植的 后人因将五大夫松误认为五棵松树 就补栽了五棵 还修一个亭子 名 五松亭 现在这五棵松树也只剩下了三棵 在五松亭上面的山崖上 有一株古松 传说它是秦始皇封 五大夫松 的见证 它有 俯望 迎人 之态 因名 望人松 也就是泰山迎客松 五松亭北的朝阳洞 因其朝阳而得名 再往前就是对松山 也叫 万松山 这里双峰对峙 万松叠翠 下临千仞深渊 上蔽千年古松 乱云飞渡 观松听涛 景味异常 乾隆曾称之为 岱岳最佳处 从对松山到南天门 行程不过1000米 却要攀登石阶1954级 相对高度达400米 几乎垂直上下 这就是登泰山的最艰险之处 十八盘 三个 十八盘 称之为 慢十八 紧十八 不紧不慢又十八 十八盘始悬梯直立 令人望而生畏 当地有一名俗语 到了十八盘 游人心里寒 屹立在十八盘之首的就是南天门 是岱顶第一名胜 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曰 天门一长啸 万里清风来 回首俯视 天梯 高悬 云涛汹涌 凉风徐徐 游人似觉悠悠欲飘 进入 仙界 岱顶景色雄奇壮丽 有碧霞祠 唐摩崖石刻 玉皇庙 日观峰 瞻鲁台 探海石和月观峰名胜古迹 登泰山极顶 可尽赏 旭日东升 晚霞夕照 黄河金带 云海玉盘 四大奇观 当年孔子游泰山时 曾有 登泰山而小天下 的赞誉 我国唐代大诗人杜甫的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的著名诗句更是脍炙人口 岱顶以北的岱阴 有幽径清溪 怪石突立的后石坞 挺拔奇秀的天烛峰 尤以 石坞松涛 最佳 这里幽深雅静 人迹罕至 素有泰山 奥区 之称 黑龙潭是泰山西部的重要名胜 三道瀑布飞泻直下 瀑以潭名 叫龙潭瀑布 潭上的长寿桥宛若长虹横跨西溪 桥下悬岩百丈 溪水奔腾 像倾倒万斛珍珠 水花四溅 如雨似雾 水声如击鼓撞钟 山鸣谷应 清光绪年间 泰安知县毛蜀云书一幅楹联云 龙跃九霄云腾致雨 潭深千尺水不扬波 普照寺位于环山路以北古柏蔽日 宁静幽雅的青山怀抱之中 是泰山现存最好的佛教寺庙 位于泰山西北麓玉符峰的灵岩寺 始建于晋 兴于北魏 盛于唐宋 现在的灵岩寺是唐贞观中至大宝初 高僧慧崇所建 千佛殿是寺内的主体建筑 殿内有尊宋代大型彩色罗汉泥塑 它无一般佛教造像的固定程式 每尊塑像的姿态不同 性格各异 肤色 表情 动作 衣着均不雷同 神态逼真 气质刻画入微 被誉为 海内第一名塑 寺周有 一线天 对松桥 五步三泉 镜池春晓 方山积翠 明孔雪 等胜景 难怪明代学者王世桢称 灵岩为泰山背最幽处 游泰山不游灵岩 不成其游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 中谷绕泰安城下 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余始循以入 道少半 越中岭 复循西谷 遂至其巅 古时登山 循东谷入 道有天门 东谷者 古谓之天门溪水 余所不至也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 崖限当道者 世皆谓之天门云 道中迷雾冰滑 磴几不可登 及既上 苍山负雪 明烛天南 望晚日照城郭 汶水 徂徕如画 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亭西有岱祠 又有碧霞元君祠 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 是日 观道中石刻 自唐显庆以来 其远古刻尽漫失 僻不当道者 皆不及往 泰山历史文化景观 泰山以先秦72位祖先君王 秦统一以来12位皇帝举行泰山封禅祭拜大典 以历朝有94代帝王各种级别参拜 实为国之首山 随着帝王封禅 全国各地遍建东岳庙 泰山宫 泰山寺庙 东岳祠 奶奶庙 泰山奶奶庙 碧霞祠庙 泰山渐渐被神化 称 东岳大帝泰山神 道教五行学说 泰山统管人间官职升降与人间生死 如宋代前叫泰山府君祭 道教36洞天列第二洞天泰山洞天 佛教24天位中一天 东岳大帝泰山神 佛教地域学说中称 十殿阎罗泰山王 第五殿泰山王董 儒家学说承载发源区域 泰山岳中之孔子 孔子圣中之泰山 民俗信仰 泰山奶奶 碧霞元君信仰 泰山石敢当信仰 遍布日韩琉球东南亚及华人地区 香火延续至今地东岳庙会 而今更是成为 中华文化寻根之旅营地 中华成人礼仪式举办地 泰山国际文化登山节举办地 泰山张岱正气苍茫在 敢为山水观 阳明无洞壑 深厚去峰峦 牛喘四十里 蟹行十八盘 危襟坐舆笋 知怖不知欢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西岳华山华山位于位于陕西省华阴县境内 为五岳中的西岳 华山之险居五岳之首 有 华山自古一条路 的说法 素有 奇险华山天下第一山 之誉 华山有东 西 南 北 中五峰 东峰是华山的奇峰之一 因峰顶有朝台可以观看日出 美景 故又名朝阳峰 北峰也叫云台峰 山势峥嵘 三面绝壁 只有一条山道通往南面山岭 南峰即落雁峰 是华山主峰 海拔2160米 也是华山最险峰 峰上苍松翠柏 林木葱郁 峰东有凌空飞架的长空栈道 中峰亦名玉女峰 依附于东峰西壁 是通往东 西 南三峰的咽喉过了 猢狲愁 就到了华山北峰 北峰海拔1614 9米 华山地理位置 海拔 华山天下险 华山山路奇险 景色秀丽 沿山路从玉泉院到苍龙岭可以看到许多胜景 从华山脚下到青坷坪 一路上风光幽静 山谷青翠 鸟语花香 流泉垂挂 令人心旷神怡 青柯坪以东才是真正爬山的开始 这里有一巨大的回心石 站在石上往上一看是危崖峭壁 突兀凌空的 千尺幢 胆小的人就在此停住 准备往回走了 只有不畏艰险 勇于攀登的人才有机会领略到华山险峰上更美的风光 千尺幢窄陡的石梯容纳一人上下 370多个石级 非铁索牵挽 难以攀登 过千尺幢经百尺峡就到了 老君犁沟 这是夹于陡绝石壁之间的一条沟状道路 有570多个石级 其尽头是 猢狲愁 顾名思义 就是连猴子都发愁的意思 可想而知崖壁是多么陡峭了 华山的自然景观 西岳华山华山位于位于陕西省华阴县境内 为五岳中的西岳 华山之险居五岳之首 有 华山自古一条路 的说法 素有 奇险华山天下第一山 之誉 华山有东 西 南 北 中五峰 东峰是华山的奇峰之一 因峰顶有朝台可以观看日出 美景 故又名朝阳峰 北峰也叫云台峰 山势峥嵘 三面绝壁 只有一条山道通往南面山岭 电影 智取华山 即取材于此西峰叫莲花峰 峰顶有一块 斧劈石 相传神话传说故事 宝莲灯 中的沉香劈山救母就发生在这里 南峰即落雁峰 是华山主峰 海拔2160米 也是华山最险峰 峰上苍松翠柏 林木葱郁 峰东有凌空飞架的长空栈道 中峰亦名玉女峰 依附于东峰西壁 是通往东 西 南三峰的咽喉 华山山路奇险 景色秀丽 沿山路从玉泉院到苍龙岭可以看到许多胜景 从华山脚下到青坷坪 一路上风光幽静 山谷青翠 鸟语花香 流泉垂挂 令人心旷神怡 青柯坪以东才是真正爬山的开始 这里有一巨大的回心石 站在石上往上一看是危崖峭壁 突兀凌空的 千尺幢 胆小的人就在此停住 准备往回走了 只有不畏艰险 勇于攀登的人才有机会领略到华山险峰上更美的风光 千尺幢窄陡的石梯容纳一人上下 370多个石级 非铁索牵挽 难以攀登 过千尺幢经百尺峡就到了 老君犁沟 这是夹于陡绝石壁之间的一条沟状道路 有570多个石级 其尽头是 猢狲愁 顾名思义 就是连猴子都发愁的意思 可想而知崖壁是多么陡峭了 过了 猢狲愁 就到了华山北峰 北峰海拔1614 9米 为华山主峰之一 因位置居北得名 北峰四面悬绝 上冠景云 下通地脉 巍然独秀 有若云台 因此又名云台峰 峰北临白云峰 东近量掌山 上通东西南三峰 下接沟幢峡危道 峰头是由几组巨石拼接 浑然天成 绝顶处有平台 原建有倚云亭 现留有遗址 是南望华山三峰的好地方 峰腰树木葱郁 秀气充盈 是攀登华山绝顶途中理想的休息场所 南岳衡山南岳衡山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境内 是我国著名的五岳名山之一 国务院于一九八二年批准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现衡山为中国首批5A级风景区 南岳衡山自然风光秀丽多姿 人文景观丰富多彩 素有 五岳独秀 和 文明奥区 之称 祝融峰之高 藏经殿之秀 方广寺之深 水帘洞之奇 古称南岳 四绝 春看花 夏观云 秋望日 冬赏雪 为南岳四季奇观 飞瀑流泉 茂林修竹 奇峰异石 古树名木 亦是南岳佳景 风景区内有24岩 12洞 7潭 8溪 20泉 3瀑布 自晋以来南岳佛道共存 历代不衰 为宗教史上所罕见 南岳山高林密 环境宜人 气候独特 是著名的避暑和观冰赏雪胜地 华岳 王维西岳出浮云 积翠在太清 连天凝黛色 百里遥青冥 白日为大寒 森沈华阴城 昔闻乾坤开 造化生巨灵 右足塌方山 左手推削成 天地忽开拆 大河注东溟 遂为西岳峙 雄雄镇秦京 大君包覆载 至德被群生 上帝伫昭告 金天恩奉迎 人只望幸久 何独禅云亭 中岳嵩山 嵩高竣极 和 峻极于天 嵩山嵩山属伏牛山脉 其主体在今登封县境内 东邻省会郑州 西邻九朝古都洛阳 嵩山古称外方山 周平王东迁洛阳后 以左岱 泰山 右华 华山 嵩山位于中央 是为天地之中 故定嵩山为中岳 武则天天册万岁元年 695年 封禅嵩山时 改中岳为神岳 北宋以后 又称之为中岳嵩山 嵩山主要由太室 少室二山组成 山体从东至西横卧 蜿蜒70公里 故有 华山如立 中岳如卧 之说 嵩山之顶名曰峻极 海拔1512米 古有 嵩高竣极 和 峻极于天 之说 站在峰顶远眺 北可望黄河之雄 南可极山川之秀 少室山景 以峰奇 路险 石怪 景秀而著称天下 山中群峰争艳 千奇百异 有的拔地而起 有的逶迤连绵 有的象猛虎蹲坐 有的似雄狮起舞 有的若巨龙睡眠 有的如乌龟爬行 峰峦参差 峡谷纵横 三千米栈道穿梭山腰 山道弯弯 宛若丝带逶迤在崇山峻岭中 从山南北望 一组山峰 互相叠压 状如千叶舒莲 从唐代起就有 少室若莲 之说 因名其为 九顶莲花山 少室山的南面 山姿很象古人戴的忠靖冠 所以宋代又有 冠子山 之名 少室山东侧山峰 参差错落 人们依其山姿 名之为 石榴嘴 站在少林寺南望 少室山堑然若屏 高峰之下自西向东并列着五座小峰 人们依其形态 称之为棋 鼓 剑 印 钟 在剑峰西侧 有一巨石如削 雨过天晴之际 光洁耀目 好似白雪 遥望此景引人入胜 被称为 少室晴雪 少室东侧有一道盘绕弯曲的峡谷 名曰 玉皇沟 东口叫 吸风口 峡窄谷深 人行其间 时感吸风拔气 令人望而生畏 西口叫小寨口 可直通山顶大寨东天门 东天门下面有条东门壕 当地称之为 响潭沟 响潭沟壁如刀削 沟宽不过十余米 深却有数百丈 谷内经常云雾弥漫 袅袅白云在峡谷中奔腾翻滚 如风浪呼啸 奔腾谷外 当地人称其为 喷雾口 峡谷中心 有一巨石状如猴子 飘浮云上 若隐苦现 惟妙惟肖 名曰 猴子观云海 此处风景尤宜人 下看云雾缭绕 上看一线天 老虎嘴 擎天柱等怪石林立 山顶有个三皇寨 寨中有一座盘古洞 供奉着中华民族的三位先祖 黄帝轩辕氏 伏羲氏和炎帝神农氏 寨顶上边 还有5平方公里绝少有人涉足的原始森林 林茂花繁 山泉潺潺 可谓 风景这边独好 只是登攀难 486级的好汉坡石阶 让人上气不接下气 走上架在两山之间的吊桥 连天索道 如履薄冰 难免战战兢兢 心惊肉跳 而傍依绝壁 下临深渊的 三皇栈道 也是险象环生 500多米的崎岖山路令人神疲力竭 只有亲身体验了这样的历惊度险 才能真正领会 无限风光在险峰 的深邃意境 上得山来 抹一把额头的汗水 极目远望 一览众山小 的壮志豪情油然而生 少林武术名天下 少林寺 不但是声名显赫的佛教胜地 禅宗祖庭 而且是闻名中外的少林武术发源地 少林功夫以自己丰富的内涵 独特的风格 而威震武林 名冠天下 中岳嵩山 群峰挺拔 气势磅礴 景象万千 由峰 谷 涧 瀑 泉 林等自然景素构成的中岳二十景 嵩门待月 箕阴避暑 石淙会饮等 这些自然景观或雄壮魁伟 秀逸诱人 或飞瀑腾空 层峦叠嶂 多姿多彩 嵩山林木葱郁 一年四季迎送风雪雨霜 生机昂然 峻极峰上松林苍翠 山风吹来 呼啸作响 轻如流水潺潺 猛似波涛怒吼 韵味无穷 嵩山秋色 少室红叶更是迷人 少室山山势陡峭险峻 奇峰异观 比比皆是 登上山顶环顾四周 群山碧绿 林海荡漾 雪雾飘渺如临仙景 灵霄峡 大仙峡 响潭沟 水帘洞 回音楼 景物天成 引人入胜 风景秀丽 中岳嵩山被称为五岳之尊 万山之祖 古称外方 崇高 嵩高等 嵩山西起龙门 东至郑州 长120公里 绵亘于黄河南岸 自西而东由万安山 紫云山 大苦山 当阳山 少室山 太室山 五指岭 浮戏山 等组成 主体太室山 少室山位于登封市境内 太室山主峰峻极峰海拔1495米 少室山主峰连天峰海拔1512 8米 嵩山位居天中 有 中华民族的文化圣山 中华民族的父亲山 东方的奥林匹斯圣山 等赞誉 禅宗祖庭 道教洞天 儒学圣地 武林盟主 天地之中 五世同堂 齐集嵩山 因此我们只能以仰视的角度来审视嵩山 地质文化中岳嵩山东西横亘60余公里 峻极于天 气势磅礴 23亿年前 当世界还处于沧海横流时 当中国大部分地区还沉浸在浩翰的汪洋大海深处时 嵩山便已横空出世 巍然耸立 5 7亿年前 当嵩山最后一次升出海面 雄姿矗立碧天时 喜马拉雅山和秦岭都还在海底沉睡 嵩山岩龄有的已届36亿年 无愧于地球上的老寿星这一赞誉 嵩山堪称万山之祖 五岳之尊 在嵩山 我们可以探索华北古陆三十多亿年的沧桑变化 太古宙的岩浆侵入 元古宙的地壳运动 古生代的海进海退 中生代的滑动构造 新生代的山岳冰川 险峻壮美的嵩山因岩龄古老和发育完全 出露完整 类型齐全的独特地层构造而被冠以 天然地质博物馆 地学百科全书 五世同堂的地质史记 嵩山历来为国内外学者所重视 中国地质科学院第五任院长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质公园专家组惟一的中国专家赵逊这样赞美嵩山 嵩山与美国的黄石公园 加拿大的苏必利尔湖 俄罗斯的卡拉半岛等相比 科学价值在其之上 马杏垣教授在向国际文化与自然遗址保护委员会推介嵩山地质遗址时说 嵩山地区地质现象中最可贵的是它的重力滑动构造 这是世界上最宏伟的 可以说也是独一无二的 嵩山的自然景观 北岳恒山北岳恒山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境内 恒山风景名胜区总面积147 51平方公里 所辖功能各异 景色纷呈的旅游小区恒山十五个 由东北向西南绵延五百里 锦绣一百单八峰 主峰天峰岭海拔2017米 为北国万山宗主 恒山又名玄岳 集 雄 奇 幽 奥 特色为一体 素以 奇 而著称 在五岳中有 泰山如坐 华山如立 衡山如飞 嵩山如卧 之说 而 恒山如行 中华五千年的文明追溯 恒山历史悠久 文化灿烂 气候凉爽 民俗独特 自然和人文景观兼胜 素有 人天北柱 绝塞名山 道教第五洞天 之美誉 恒山曾名常山 恒宗 元岳 紫岳 据史书记载 早在四千多年前 舜帝北巡时 遥望恒山奇峰耸立 山势巍峨 遂叩封为北岳 为北国万山之宗主 之后汉武帝首封恒山为神 唐玄宗 宋真宗封北岳火王为帝 明太祖又尊北岳为神 恒山山脉祖于阴山 横跨塞外 东连太行 西跨雁门 南障三晋 北瞰云代 东西绵延五百里 号称108峰 倒马关 紫荆关 平型关 雁门关 宁武关虎踞为险 是塞外高原通向冀中平原之咽喉要冲 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 主峰天峰岭在浑源县城南 海拔2016 8米 被称为 人天北柱 绝塞名山 天下第二山 恒山由于绵延五百里 气势壮观 因此古有 恒山如行 泰山如坐 华山如立 嵩山如卧 衡山如飞 之说 登上恒山 苍松翠怕 庙观楼阁 奇花异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福建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类专业能力测试试卷(工程类)真题模拟
- 用户行为预测分析-第3篇-洞察与解读
- 烘焙课堂考试题库及答案
- 核磁氢谱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国考北京证监局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高频考点及答案
- 2025国考农业农村部申论题库含答案
- 2025国考承德市刑事技术岗位申论必刷题及答案
- 2025国考宁夏法语专业科目必刷题及答案
- 2025国考本溪市统计调查岗位申论必刷题及答案
- 2025国考北京审特申论公文写作模拟题及答案
- SGS公司MSA模板 五性分析
- 硬笔书法课讲义课件
- 第三章 金属的塑性
- 工程公司“十四五”发展战略规划(专业完整模板)
- GB/T 5013.3-2008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电缆第3部分:耐热硅橡胶绝缘电缆
- GB/T 25728-2010粮油机械气压磨粉机
- UPW系统介绍(培训学习资料)解析课件
- 轮机英语(新版)
- 后的英雄-中国远征军
- 不宁腿综合征诊断与治疗
- 我的家乡吉林松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