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高考历史大二轮考前回扣练 考点13 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doc_第1页
【步步高】高考历史大二轮考前回扣练 考点13 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doc_第2页
【步步高】高考历史大二轮考前回扣练 考点13 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doc_第3页
【步步高】高考历史大二轮考前回扣练 考点13 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doc_第4页
【步步高】高考历史大二轮考前回扣练 考点13 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13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一、选择题1美国借大战之机,发足横财,一跃而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霸主,接管了从英国手中移交的“自由世界”的大旗,按预定的体系实践着独霸世界的梦想。“预定的体系”不包括()a金融货币体系 b经济贸易体系c殖民霸主体系 d布雷顿森林体系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变化,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理解能力。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走向崩溃。美国通过对资本主义世界金融体系和贸易体系的操纵,力图实现独霸世界的梦想。2美国总统杜鲁门上台后曾一再声称“我们赢得的胜利把领导世界的持续重担放到了美国人民的肩头”“全世界都应该采取美国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国际经济格局将 取决于我们!”这主要表明()a“冷战”局面已经形成b国际经济新秩序亟待确立c美国试图建立全球霸权地位d战后世界经济体系已经建立答案c解析“全世界都应该采取美国制度”“未来的国际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表明二战后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试图建立全球霸权地位,故选c项。材料没有体现a、b、d三项,故均可排除。审题关键正确理解二战后美国的战略目标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有学者如此评价二战后初期美国政府的一项举措:“美国统治当局似乎找到了一种途径,把遏制共产主义的计谋与制造商、出口商的热情融为一体。一箭双雕,成了真正的受益者。”这项“一箭双雕”的举措是()a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b提出“杜鲁门主义”c实施马歇尔计划 d建立北约组织答案c解析从“把遏制共产主义的计谋与制造商、出口商的热情融为一体”等信息可以看出,题干材料指的是美国“冷战”政策在经济方面的表现。a、b、d三项结论与题干材料含义不符。练后反思通过本题可知,美国的马歇尔计划并非一项单纯的经济援助计划,而是包含了多重目的:遏制苏联,控制欧洲,称霸世界。4右图漫画绘制于20世纪60年代,赫鲁晓夫(牙医)对卡斯特罗(病人) 说:“我比你更疼。”该漫画反映的正确信息是 ()a苏联解除了对古巴的军事威胁b苏联放弃了与美国的军事对抗c苏联在与美国的对抗中暂时居于劣势d苏联将军事对抗转为经济对抗答案c解析该漫画涉及两个国家古巴和苏联,根据时间限制“20世纪60年代”,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漫画反映的事件与古巴导弹危机有关。在古巴导弹危机中,苏联被迫从古巴撤走导弹,说明其在美苏对抗中暂时处于劣势。练后反思解答本题有一个问题必须要加以解决,即要知道卡斯特罗是谁,如果不知道他是古巴领导人,那么解答这道题就有些困难了。由此得出启示:除了学习教材中的相关知识外,课本外的知识也要有所涉及,因为很多试题需要借助教材外的知识做基础才能作出正确的选择。51965年法国总统戴高乐曾说:“美国享受着美元所创造的超级特权和不流眼泪的赤字。她用一钱不值的废纸去掠夺其他民族的资源和工厂。”材料反映了()a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趋向崩溃b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的困境c美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支配地位d世界货币体系内部的欧美矛盾答案d解析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a项是在20世纪70年代后,排除;20世纪60年代西欧经济普遍恢复,b项错误;c项与材料内容不符。材料反映的是法国认为美国利用美元特权掠夺其他国家,故d项正确。61992年9月,莫斯科的学生觉得历史课有点奇怪。老师对他们说不用课本,因为历史课本是两年前修订的。老师还说:“我不知道问什么问题,更不知道判什么答案是正确的。”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俄罗斯加强了思想文化控制b苏联时期虚构捏造历史c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发生剧变d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答案c解析根据时间信息“1992年”,可知当时苏联已经解体;再根据材料中的“我不知道问什么问题,更不知道判什么答案是正确的”可知,这位老师对社会剧变感到茫然。练后反思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时间“1992年”,然后联系苏联解体前后相关的史实,很快就能判断出此事发生在苏联解体之后,人们的思想正处于混乱之时。7观察右图,从中你无法得出的信息是()a这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b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实力增强c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建立d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的世界贸易体系建立答案d解析从右图中可以看出,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这是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故a、b、c三项都正确;而世界贸易体系的建立指的是关贸总协定的成立,故d项符合题意。练后反思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布雷顿森林体系与世界贸易体系两个历史概念的认识,这两个体系构成了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但两个体系的侧重领域不同。82002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指出:“我们坚持的另一个信念是,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单独建立一个更安全、更美好的世界。联盟和多边机构能成倍地壮大热爱自由国家的力量。”它反映出()a美国谋求与苏联改善关系b美国坚持意识形态划分世界c美国操纵联合国以谋求霸权d美国放弃建立单极世界的设想答案b解析通过材料中“壮大热爱自由国家的力量”可以看出美国以意识形态划分世界,b项正确;苏联在20世纪90年代解体,a项不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联合国,c项不正确;d项不符合史实。9某同学看到下面的漫画,得出了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美国行为破坏了世贸组织原则b美国构建“冷战”柏林墙c中国掌握了世贸组织的控制权d中美携手,共渡金融危机答案a解析通过漫画可以看出,美国正在构筑贸易保护的围墙,这违背了世界贸易组织“贸易自由”的原则,a项正确;图片反映的不是柏林墙,b项不正确;中国没有掌握世贸组织的控制权,c项说法不正确;图片反映不出中美携手,d项不正确。10英国一家杂志评论说:“多年以来,我们都被一个精心的阴谋所操纵,目的是建立一个涵盖全欧的社会主义共和国。将有一个傀儡议会、一支联盟军队、一种货币。联盟总统取代我们的立宪君主。降下大英米字旗,升上那片有黄星的蓝色抹布,大家高唱快乐颂曲调,歌词的意思其实是:永别了,不列颠!”对这一评论的理解,最确切的是()a英国文化优越感担心美国的霸权优势b大英的自由民主对抗纳粹的扩张主义c大英的孤立心态抗拒欧洲的联合主义d英国的资本主义对抗苏联的共产主义答案c解析据材料“建立一个涵盖全欧的社会主义共和国”“将有一个傀儡议会、一支联盟军队、一种货币”可知,这时欧洲正在走向联合,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据材料中的“一个精心的阴谋”“傀儡议会”“蓝色抹布”等关键信息可知,一部分英国民众对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是持抗拒态度的,故选c项。此题与美国的霸权、纳粹的扩张、苏联的共产主义都没有关系,故排除a、b、d三项。练后反思虽然欧洲的一体化程度是世界上水平最高的,但欧洲的一体化进程是不可能一帆风顺的,阻碍一体化进程的因素有国家利益、民族传统等。11下面是“世界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和一体化组织地区分布统计表(1996年)”。从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欧洲南、北美洲亚洲非洲大洋洲跨地区39个40个6个8个1个7个a区域经济集团化是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唯一趋势b欧盟是当今世界跨区域最大的区域经济集团c区域集团化地区分布极不平衡d发达国家是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最大受益者答案c解析观察表格可知,世界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和一体化组织在欧洲和美洲的数量超过亚洲、非洲和大洋洲的总和,故c项正确;区域经济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是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故a项说法错误;b项说法错误,排除;d项无法从题干材料中得出,排除。练后反思本题易错选d项,原因是对表格材料理解不到位。d项本身说法正确,但在材料中却不能反映出来。在解答表格材料型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对表格数据认真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12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在全球化了的我在哪里中写道:“我们不管是北京还是上海、台北、香港,在被全球化席卷而来,就是说那个浪冲过来,我们的脚站在那个沙滩里头,你要知道你的脚站的沙不完全从你的脚下整个被掏空,你一定还要有土壤。”据此,我们可以推知作者对全球化的态度是()a全球化大潮可迎不可拒b全球化要立足于本土化c全球化的本质是西方化d全球化无异于洪水猛兽答案b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解读作者的观点。结合材料信息“在被全球化席卷而来,就是说那个浪冲过来你一定还要有土壤”,可以推知作者对全球化的态度是全球化要立足于本土化。练后反思一般情况下,如果备选项中某一项说法过于绝对或者夸大其词,则通常是错误的。例如本题,a项过于绝对,d项夸大其词,均可排除。二、非选择题13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其影响依然存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冷战风云材料二中国多次宣布永远不称霸,这不仅仅是外交辞令。中国设立远洋基地的出发点,只是出于维护商业利益和国际和平的考虑。中国不与任何国家进行全球军事对抗,也无意争夺势力范围,拓展战略边疆中国外交和宣传部门应该以“中国贡献论”,反击“中国扩张论”和“中国威胁论”,以此化解外部的担心。材料三我认为“多极合作时代”将是21世纪上半叶世界格局的基本特征,处理好“多极时代”的大国关系将是“多极合作时代”能够成为现实的前提条件。(1)据材料一指出美苏对抗的特点。举一例说明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年来“中国扩张论”和“中国威胁论”盛行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二体现了中国什么外交方针?(3)材料三中“多极合作时代”的提出反映了世界政治发展的什么趋势?据所学知识指出时下的“多极”主要包括哪些力量或力量中心?(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如何才能处理好“多极时代”的大国之间的关系?答案(1)特点:对抗与缓和交替;冷战和热战并存(欧洲冷战,亚洲热战)。举例:中国内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举一例即可)。(2)原因:冷战思维;意识形态冲突;国家利益冲突(领土争端、资源争夺等)、中国国力的增强。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3)趋势:政治多极化趋势。多极: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中国、第三世界国家。(4)改变冷战思维;抑制大国霸权;加强合作,寻求理解,求同存异。(答出其中两点即可)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进行概括即可;第二小问需要答出美国在亚洲“热战”的史实。第(2)问,第一小问从意识形态、冷战思维等方面思考;第二小问,结合材料信息“不与任何国家进行全球军事对抗”“维护商业利益和国际和平”归纳。第(3)问,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4)问,回答当今处理大国之间的关系需要注意的问题即可。练后反思通过解答本题,我们可知:冷战结束了,但冷战思维并未结束;美苏争霸的时代过去了,但霸权主义思想并未消失;当今时代,大国应该承担相应的义务,求同存异,共谋发展。14二战后在美苏两极格局笼罩之下,西欧国家开始走向联合,1951年法德等国签订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开始探索一体化道路。而法德和解被誉为欧洲一体化的发动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虽然欧洲各国有共同的文化遗产,但由于历史的不同和民族性格的差异,历史上长期不断的相互战争一直是它们的负担。经过了两次毁灭性的世界战争之后,许多人终于感觉激烈冲突的代价太大了,战争不再对任何国家有益。苏联的“势力扩张”使某种形式的西欧统一具有诱惑力。马文佩里主编西方文明史材料二阿登纳(曾任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第一任总理)认为,“即使在处在民族国家的年代里,这个欧洲的政治和精神的生活基础也是共同一致的”。他还厌恶军国主义的“普鲁士精神”,反对极权,认为是极权把国家和人民引向灾难认为解决德法争端的途径是“在经济领域中建立起共同的利害关系”。论二战后阿登纳德法和解思想的产生及意义材料三西德的国家精英一般承认,原则上应赔偿纳粹暴政的受害者的物质损失、身体和精神损害以及无尽的伤害在过去的20年中,“负面记忆”促进了德国与其欧洲邻国的日益全面的和解。由于代际更替和冷战的结束,欧洲人已经承认他们对于纳粹和法西斯统治的责任,以及对占领时期的罪行和1945年之后的歧视的责任。 民族记忆与欧洲记忆文化的诞生:二战后德国人与其邻人和解的曲折道路(1)根据材料一,简要归纳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提炼阿登纳关于德法和解的观点并分析其作用。(3)依据材料三,概括德国和邻国最终实现全面和解的历史原因。对此,可以得出什么认识?答案(1)原因:拥有共同的文化遗产;吸取战争教训;应对苏联的“势力扩张”。(2)观点:德法拥有共同的文化和生活基础;和解应建立在民主政治之上;和解的主要途径应以经济合作为主。作用:推动了欧洲煤钢联营的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