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doc_第1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doc_第2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doc_第3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doc_第4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1. 读一读,猜一猜。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打一动物:_。2. 读句子,根据提示完成练习。明月别枝惊鹊,_。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词题是_。(2)把词中的空缺处补充完整。明月别枝惊鹊,_。(3)词中的“见”读_,它的意思与“_”相同。(4)词中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3. 背一背,填一填,选一选。解落_秋叶,能_ _花。过江千_浪,入_万竿斜。(1)把古诗补充完整。(2)这首诗是写_(风 雨)的,是_(唐宋)代诗人_(李峤 李白)写的。4. 阅读理解及分析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1)在七律 长征上用“/”划分出朗读节奏,并注意朗读重音。(2)这首诗的中心句是_。(3)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动宾短语概括),你最欣赏哪一幅图画,说说理由。(4)这首诗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属于_诗;从体裁的角度看,属于_诗。(5)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5. 课外阅读。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注释】董大:指唐代著名的琴师董庭兰。黄云:乌云。曛 :昏暗。白日曛,即太阳黯淡无光。(1)“千里”,有人写作“十里”,你认为用那个字更好?为什么?(2)诗的后两句表达了对友人怎样的情谊?这两句与王维送别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格调有什么不同?6. 写诗句大意,或根据大意写诗句。(1)千门万户曈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2)我独自在他乡作客,每到佳节就加倍地思念亲人。(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7. 按原文内容填空。(1)少年智则_,_,_,_,_,_,_,_,_,_。(2)红日_,_。_,_。潜龙_,_。_,_震惶。鹰隼_,_。8. 阅读七律长征,完成问题。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1)这首诗的作者是_。(2)这首诗是围绕着“_,_”这句话来写的。(3)诗中表现红军战士乐观主义精神的诗句是_,_。(4)诗中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发衬出红军战士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伟大气概的诗是_,_。(5)诗中高度概括红军的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的精神的诗句是_,_。(6)诗中写到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有_、_、_、_、_。(7)诗中的一暖一寒,既表达了_,又表现了_,9. 理解句子意思。(1)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2)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10. 填空。(1)夜宿山寺是_代诗人_所作。直接描写山寺很高的诗句是:_,_。(2)“_,_。”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站在这里,我不敢大声说话,唯恐惊动天上的神仙。11. 读诗歌游园不值,回答问题。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1)请翻译整首诗。(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2. 课外阅读。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注】 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13. 课外阅读。春光好蘋叶软,杏花明,画船轻。双浴鸳鸯出绿汀,棹歌声。春水无风无浪,春天半雨半晴。红粉相随南浦晚,几含情。(1)这首词写_的情景。上片写在叶嫩花明的春光里,画船轻荡,鸳鸯戏浴,渔歌声声,给人以轻快明畅之感。下片连用两个“_”字,两个“_”字,两个“_”字,写尽春光骀荡之状。后两句写人情,与上片“鸳鸯”呼应,突出“_”。(2)解释词语。明绿汀棹歌红粉14. 按要求填空。(1)_,沙暖睡鸳鸯。(2)竹外桃花三两枝,_。(3)_,每逢佳节倍思亲。(4)借问酒家何处有?_。(5)春潮带雨晚来急,_。(6)_,春来江水绿如蓝。(7)兔不可复得,_。(8)雅人四好:_(9)千门万户瞳瞳日,_。15.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清明_,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_。(1)把古诗补充完整。_,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_。(2)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诗人描写的是_节的情景,这个节日有_、_等习俗。(3)从“_”这句诗可以看出路上行人情绪低落,神魂散乱。(4)用自己的话写出前两句诗的意思。(5)发挥想象,把行人和牧童的对话写出来。行人:_。牧童:_。16. 读诗歌早发白帝城,回答问题。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1)请解释整首诗的大意。(2)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3)“轻”字体现了什么?17. 下列不是描写秋天的古诗句是( )A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B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C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D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18.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十二月花名歌正月山茶满盆开,二月迎春初开放。三月桃花红十里,四月牡丹国色香。五月石榴红似火,六月荷花满池塘。七月茉莉花如雪,八月桂花满枝香。九月菊花姿百态,十月芙蓉正上妆。冬月水仙案头供,腊月寒梅斗冰霜。(1)连一连。三月_ 菊花六月_ 桂花八月_ 荷花四月_ 牡丹九月_ 桃花(2)“石榴红似火”是说石榴花像_一样红。“茉莉花如雪”是说茉莉花像_一样白。(3)正是农历_月,冬月是农历_月,腊月是农历_月。19. 读诗歌,回答问题。 绝句 杜 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1)请解释整首诗的大意。(2)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20. 阅读儿歌,回答问题。(一)雨点雨点落进池塘里,在池塘里睡觉。雨点落进小溪里,在小溪里散步。雨点落进江河里,在江河里奔施。雨点落进海洋里,在海洋里跳跃。(1)儿歌共有 _句话(2)雨点都落在了哪里?用横线画出来。(3)雨点还可能落在哪里呢?写一写,不会写的字写拼音。21.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峨眉山月歌(唐)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注释】半轮秋:谓秋夜的上弦月形似半个车轮。影:月光的影子。下:顺流而下。(1).“影入平羌江水流”中的“影”指的是( )。(2).从诗中可看出,诗人远游的季节是在_,交通工具是_。(3).诗中连用五个地名,请写出这五个地名,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4).读了这首诗,你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2. 想一想,填一填。(1)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_。(2)我能写一个含有典故的歇后语_。(3)中国有句成语叫做“将心比心”,它让我想起了论语颜渊中的句子_,_。(4)望洞庭的最后两句是“_,_。”诗人以奇特的想象,确切的比喻,描绘了洞庭湖的山水。诗人把洞庭湖的水色比作_,把洞庭湖的君山比作_。23. 阅读古诗,做练习。(1)补充股市。赋得古原草送别(节选)离离_,_一枯荣。野火烧_,_吹又生。(2)本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A唐 B宋 C李白 D白居易(3)诗句中“岁”字的意思是_(岁数。年)。(4)小草的生命力极强,不管烈火怎样焚(fn)烧,只要春风一吹,又蓬勃生长。正如诗中所写:野火_,_。24. 课外阅读。雄鸡似的版图打开世界地图一眼就望见我的祖国像雄鸡昂首远瞩迎着东方的晨曦一声声,一声声召唤着重新崛起的民族抚摸雄鸡似的版图我心潮起伏傲对百载冰霜雨雪你神态何等坚毅、果决而今沐浴着春风你啼唱分外清亮、激越呵,雄鸡似的祖国高踞在我的心窝我是你翼下新绒一丝我是你冠上朱红一抹放歌吧!迎接新世纪的日出我愿化作其中一个音符(1)给下面的字换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版_ _ 瞩_ _ 踞_ _ 崛_ _(2)按要求写词语。近义词:坚毅_ 啼唱_ 激越_反义词:迎接_ 果决_ 清亮_(3)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5. 根据情境填一填。(1)唐代诗人杜牧在深秋时节去山上游玩时,看到漫山的枫叶红似火,不由得写下“_,_”的诗句。(2)秋天到了,荷叶已经残败,菊花虽然也凋谢了,但枝叶还依然在风中挺立着,这让我想起了诗句:“_,_。”(3)我和哥哥参加双人跳绳比赛,哥哥告诉我:“_,_。”最后,我们取得了胜利。26.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1)该诗的作者是唐朝的白居易,以下哪首诗也是白居易的?( )(2)“能不忆江南?”是( )(3)从哪一句能看出诗人来过江南?(4)江南美在哪?抄出两句。27. 阅读直通车。望 洞 庭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1)“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2)“白银盘里一青螺”中的“青螺”指的是 ( )(3)这首诗中运用比喻手法的一句是 ( )(4)读完这首诗,我眼前出现了 这样一幅画面。28. 课外阅读。塞下曲六首(其一)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注】楼兰:这里泛指侵扰西北的敌人。(1)诗的一、二两联表现了边塞生活_、_的特点。(2)诗歌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9. 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