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场地:是指工程建设所直接战友并直接使用的有限面积的土地。2.地基:是指受工程直接影响的这一部分范围很小的场地。3. 地基处理:凡是基础直接建造在未经加固的天然土层上,这种地基称之为天然地基。若天然地基不能满足地基强度和变形等要求,则事先要经过人工处理后再建造基础,这种地基加固称为地基处理。地基处理的方法多种多样,加固原理和适用范围也不尽相同。因此对某一具体工程来讲,在选择处理方法时需要综合地质条件、上部结构要求、周围环境条件、材料来源、施工工期、施工队伍技术素质与施工技术条件、设备状况和经济指标等,科学制定地基处理方案,必要时可进行现场试验以确定设计、施工参数。不仅如此,由于地基处理工程属于隐蔽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还应该通过可靠地检测、监测和其他质量控制程序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地基处理工程验收时,还需进行一些必要的检测工作。地基处理对象是软弱地基和特殊土地基。软弱地基系主要由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杂填土或其他高压缩性土层构成的地基;特殊土大部分带有地区特点,它包括软土、湿陷性黄土、膨胀土、红黏土、冻土和岩溶等4.地基处理的目的是利用换填、夯实、挤密、排水、胶结、加筋和热学等方法对地基土进行加固,用以改良地基土的工程特性。1)提高地基土抗剪强度2)降低地基的压缩性3)改善地基的透水特性4)改善地基的动力特性5)改善特殊土的不良地基特性。5.地基处理方法的分类:按时间可分临时处理和永久处理;按处理深度可分为浅层处理和深层处理;按土性对象可分为砂性土处理和黏性土处理,饱和土处理和非饱和土处理;也可按照地基处理的作用机理进行分类,物理处理(换土处理、密实处理、排水处理、加筋处理、热学处理),化学处理(灌浆法、搅拌法)。6.地基处理方案确定需考虑的因素:上部结构形式和要求;地基条件;环境影响;施工条件。7. 换填法:基的承载力和变形满足不了建筑物的要求,而软弱土层的厚度又不很大时,将基础底面下处理范围内的软弱土层部分或全部挖去,然后分层换填强度较大的砂、碎石、素土、灰土、二灰、粉煤灰、高炉干渣或其它性能稳定、无侵蚀性等材料,并压(夯、振)实至要求的密实度为止,这种地基处理方法称为换填法。8.最优含水量:是指在一定功能的压实(或击实、或夯实)作用下,能使填土达到最大干密度(干容量)时相应的含水率。通常土在一定压实条件下干密度的最大值称为最大干密度,相应的含水率称为最佳含水率。10. 强夯法的原理利用强大的冲击能,迫使深层土液化和动力固结,使土体密实,用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减少沉降,消除土的湿陷性、胀缩性和液化性。强夯法的三种加固机理:动力夯实,动力因结,动力置换动力密实:采用强夯加固多空隙、粗颗粒、非饱和土是基于动力密实的机理,即用冲击型动力荷载,使土体中的孔隙减小,土体变得密实,从而提高地基土强度。动力固结:用强夯法处理细粒饱和土时,则是借助于动力固结的理论,即巨大的冲击能量在土中产生很大的应力波,破坏土体原有的结构,使土体局部发生液化并产生许多裂隙,增大了排水通道,使孔隙水顺利逸出,待超孔隙水压力消散后,土体固结。认为饱和土可压缩的新机理,可归纳成以下几点:饱和土的压缩性、产生液化、渗透性变化、触变恢复!动力置换:可分为整式置换和桩式置换。11.最佳夯击能:在强夯过程中,随着夯击次数的增加,夯坑深度加大,夯坑周围地面产生不同程度的隆起。当场地的平均隆起量小于沉量时,存在动力挤密作用;但当夯击次数增加至而这相当时,动力挤密作用不明显,此时对应的夯击能量即为最佳夯击能。12.饱和能:液化度为孔隙水压力与液化压力之比。当液化度为100%时,即为土体产生液化的临界状态,而该能量级称为饱和能。13.间歇时间:对于需要分两遍或多遍夯击的工程,两遍夯击间应有一定的时间间隔。14.现场监测内容:地形及深层变形孔隙水压力侧向挤压力振动加速度。15.碎石,砂桩加固机理:在松散砂土和粉土地基中(1挤密作用2排水减压作用3砂基预震效应)黏性土地基中(1置换作用2排水固结作用3加筋作用4垫层作用)布桩:正方形,正三角形.复合地基沉降:Esp=1+m(n-1)Es(Esp复合土层压缩模量,Es桩间土压缩模量)面积置换率:指桩的截面积Ap与其影响面积A之比,用m表示。桩的影响面积直径为de,等边三角形布置de=1.05l;正方形布置de=1.13l,矩形布置de=1.13, ,l2分别表示桩间距、纵向间距、横向间距。面积置换率m=d2、de2一般采用m=0.250.40应力集中系数:桩土应力比n=Pp/Ps 面积置换率m=Ap/A 应力集中系数 应力降低系数16. 振冲法(振冲碎石桩):通过振动和高压水喷射的联合作用,在地基中形成很密实的桩体.适用:用于处理砂土,粉土,粉质黏土,素填土,杂填土等地基(对黏性土为置换作用,中细砂和粉土除置换作用外还有振实挤密作用)留振时间:指振冲器在地基中某一深度处停下振动的时间。足够的留振时间是让地基中的砂土“完全液化”和保证有足够大的“液化区”。17.沉管法包括振动成桩法和冲击成桩法。导管沉达预定深度后,将导管拔高离孔底数10cm,然后用冲锤将石塞碎石击出管处,并使其冲入管下土中一定深度(称为“冲锤超深”)18.土(或灰土)桩桩距计算公式:桩孔宜按等边三角形布置,桩孔之间的中心距离,可为桩孔直径的2.02.5倍,也可按下式估算:19.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的材料组成及作用?由水泥、煤粉灰、碎石、石屑或砂加水拌和形成的高粘结强度桩,由桩、桩间土和褥垫层一起构成的复合地基。桩体主体材料为碎石,石屑为中等粒骨料,可以改善级配,增大碎石料之间接触表面积,提高桩体抗剪强度。粉煤灰具有细骨料和低标号水泥作用。通过调整水泥掺量和配合比,控制桩体强度(C5C20),一般取C5C1020. 排水固结法:又称预压法,是对天然地基或先在地基中设置砂井(袋装砂井或塑料排水带)等竖向排水体,然后利用建筑物本身重量分级逐渐加载(或在建筑物建造前在场地先行加载预压),使土体中的孔隙水排出,逐渐固结,地基发生沉降,同时土的抗剪强度逐步提高的一种加固方法(解决软粘土地基的沉降和稳定问题),排水固结法是由排水系统(竖向排水体:普通砂井、袋装砂井、塑料排水带;水平排水体:砂垫层);加压系统(堆载法、真空法、降低地下水位法、电渗法、联合法)两部分共同组成。堆载预压法(用填上等外加荷载来增加总应力并使超静孔隙水压力u消散从而增加有效应力)降低地下水位和电渗排水法(总应力不变,减少孔隙水压力来增加有效应力)堆载预压分类:根据土质情况(单级加荷,多级加荷)堆载材料(自重预压,加荷预压,加水预压)是否超载(正常加载预压,超载预压)真空预压法(是在需要加固的软粘土地基内设置砂井或塑料排水带,然后在地面铺设砂垫层,再在其上覆盖一层不透气的密封膜使之与大气隔绝,通过埋设于砂垫层中的吸水管道,用真空泵抽气使膜内保持较高的真空度,在土的孔隙水中产生负的孔隙水压力,孔隙水逐渐被吸出从而达到预压效果,增加地基有效应力)堆载预压法和真空预压法加固原理对比:1.加载方式 堆载预压法采用堆重,如土、水、油和建筑物自重;真空预压法则通过真空泵,真空管,密封膜来提供一稳定负压。2.地基土中总应力 堆载预压过程中地基土中总应力时增加的,时正压固结;真空预压过程中地基土中总压力不变,时负压固结。3.排水系统中水压力 前者接近静水压力,后者小于静水压力。4.地基土中水压力 前者由超孔压逐渐消散至静水压力;真空预压过程中地基土中水压力是由静水压力逐渐消散至一稳定负压。5.地基土水流特征 水由加固区向四周流动,相当于挤水过程;后者水由四周向加固区流动,相当于吸水过程。6.加载速率 堆载预压法需要严格控制加载,地基有可能失稳;真空预压法不需要控制加载速率地基不肯能失稳。降低地下水位法:是指井点抽水降低地下水位以增加土的自重应力,达到预压加固的目的。电渗法:在途中插入金属电极并通以直流电,由于直流电场作用,土中水分从样机流向阴极,这种现象称为电渗。如将水在阴极排除而在阳极不予补充情况下土就会固结,引起土层压缩。影响砂井固结度的几个因素:初始孔隙水压力涂抹作用(涂抹区直径ds与竖井直径dw的壁纸s可取2.03.0,对中等灵敏黏性土取低值,对高灵敏黏性土取高值)砂料阻力(砂井中砂料对渗流也有阻力,产生水头损失。当竖井的纵向通水量qw与天然土层水平向渗透系数kh的壁纸较小,且长度又较长时,应考虑井阻影响。)现场观测项目包括:孔隙水压力观测、沉降观测、边桩水平位移观测、真空度观测、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检测等。21灌浆材料的主要性质评价指标包括:分散度:分散度越高,可灌性越好。沉淀析水性。凝结性,分为两个阶段:初凝阶段,凝结后浆液随时间而逐渐硬化。热学性:由于水化热引起的浆液温度主要取决于水泥类型、细度、水泥含量、灌注温度和绝热条件等因素。所以当大体积灌浆工程需要控制浆温时可采用低热水泥、低水泥含量、降低拌合水温等措施,当采用黏土水泥灌浆时,一般不存在水化热问题。收缩性:收缩性主要受环境影响。结石强度,影响结石强度的因素主要包括:浆液的起始水灰比、结石的孔隙率、水泥的品种及掺合料,其中浆液浓度最为重要。渗透性耐久性:水泥在正常条件下是耐久的,但若灌浆体长期受水压力作用,则可使结石破坏水泥浆材是以水泥浆为主的浆液,在底线谁无侵蚀性条件下,一般都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它是一种悬浊液能形成强度较高渗透性较小的结石体即适用与岩土加固也适用于地下防渗。灌浆理论:渗透灌浆 在灌浆压力作用下,浆液克服各种阻力渗入孔隙和裂隙,压力越大,吸浆量及浆液扩散距离就越大。这种理论假定在灌浆过程中地层结构不受扰动和破坏,所用的灌浆压力相对较小。适用于中砂以上的砂土和有裂隙岩石劈裂灌浆在灌浆压力作用下,浆液克服地层的初始应力和抗拉强度,引起岩石或土体结构的破坏和扰动,使地层中原有的孔隙或裂隙扩张或形成新的裂缝或孔隙,从而使低透水性地层的可灌性和浆液扩散距离增大,所用的灌浆压力相对较大。压密灌浆通过钻孔向土层中压入浓浆,随着土体的压密和浆液挤入,将在压浆点周围形成灯泡状空间,并因浆液的挤压作用而产生辐射状上抬力,从而引起地层局部隆起,许多工程种用这一原理纠正了地面建筑物不均匀沉降,被称为土内压密。电动化学灌浆当在粘土中插入金属电极并通以直流电后,就在土中引起电渗、电泳和离子交换作用,促使在通电区域中含水量降低,从而在土内形成渗浆通道,若在通电时向土中灌注硅酸盐浆液,就能在通道上形成硅胶,并与土颗粒胶结成具有一定力学强度的加固体。灌浆标准:岩土体或结构经过灌浆处理后达到的质量标准。防渗标准:防渗标准越高,灌浆后地基的渗透性越低。强度和变形标准:增加摩擦桩的承载力,减少坝基的不均匀变形,对于振动基础灌浆只为改变地基的自然频率以消除共振,减小挡土墙的土压力施工控制标准:以注入理论的耗浆量为标准、按耗浆量降低率进行控制。灌浆压力的确定:灌浆压力是指不会使地表面产生变化和邻近建筑物受到影响的前提下可能采用的最大压力。采用较高的灌浆压力,在保证灌浆质量的前提下,可使钻孔数尽可能少,高灌浆压力还有助于挤出浆液中多余的水分,使浆液结石的强度提高。但是,当浆液压力超过地层表面的压重和强度时,将有可能导致地基及其上部结构的破坏,因此一般都以不使地层结构破坏或仅发生局部和少量破坏,作为确定地基容许灌浆压力的基本原则。灌浆压力值与地层的密度、强度和初始应力、钻孔深度、位置及灌浆次序等因素有关,而这些因素又很难准确的预知,因而宜通过现场灌浆试验来确定。22. 水泥掺入比对水泥土强度的影响 水泥土的强度随着水泥掺入比的增加而增大。当aw1.5t/m。(2)砂垫层厚度的验算:根据题意,基础底面平均压力设计值为:(3)砂垫层底面的附加应力计算: (4)验算:根据淤泥的含水量W=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乡镇畜牧站招聘考试兽医临床技能模拟题及答案
- 2025年油壶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市场营销岗位招聘笔试预测题与解析
- 2025年外贸营销经理面试技巧与预测题集萃
- 2025年神经外科实习生出科理论考试试题(附答案)
- 园林景观小品与雕塑设计方案
- 大数据开发工程师招聘面试题与参考回答(某大型央企)2025年
- 面包生产中的质量追溯与检测
- 屠宰及加工车间的温控方案
- 施工现场管理与监控方案
- 劳动合同(2012年最正式版本)
- 膝关节关节镜治疗幻灯片
- YY/T 0148-2006医用胶带 通用要求
- GB/T 4745-2012纺织品防水性能的检测和评价沾水法
-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练习题(含答案)
- GB/T 10609.3-1989技术制图复制图的折叠方法
- 钢结构基本原理及设计PPT全套课件
- 初中课外阅读指导课-课件
- 房建满堂脚手架专项验算书
- 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消防员管理规定
- 《非线性动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