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言基础知识文言文阅读一、语言基础知识(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颓圮(p)猗(q)郁义愤填膺(yng) 妃嫔(pn)媵嫱B别墅(sh) 夙(s)怨风餐露宿(s) 毁家纾(sh)难C水榭(xi) 惬(xi)意水泄(xi)不通 邪(xi)门歪道D阡(qin)陌 悭(qin)吝姹(ch)紫嫣红 叱咤(ch)风云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A璀璨钉书机劳燕分飞如切如磋,如琢如磨B返聘 三部曲 黄发垂髫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C遴选 过渡期 得隆望蜀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D行迹 佼佼者 为人处世 己所不与,勿施于人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A这些瑰丽奇特的诗篇中所表露出来的对于电火行空、上天入地、宇宙航行、登临月球的憧憬,随着科学的发展,都变成了事实。B中菲南海对峙并非偶然事件,双方都是有备而来。菲方动用了最大军舰,是借机向中方示威;中国海监船“及时”赶到,则表明它距离渔船也不会太远。C国务院派出的楼市督查组已结束督查,各地楼市成交陷入低迷,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房价迟迟未现松动,新一轮调控政策呼之欲出。D胜利了,总会有些不相干的人来沾光,来捞稻草,就好像失败的时候总会有人开脱责任一样,都属于官场陋习。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中国古老的智慧、经典的知识,尽管难以具有实际的功效,但它有着益人心智、怡人性情、改变气质、滋养人生的价值同样不可小视。B很多人虽然并不欣赏方舟子不近人情的打假行为,但我还是比较支持的,卫道士般的严苛打假,有利于净化社会风气,给造假者以道德压力。C2012年,我国将大力推进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和质量品牌,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加快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全力以赴保持实体经济平稳较快增长。D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大自然赋予女性双倍的感知红色光谱的基因。这个惊人的发现表明,女性眼中的世界的确比男性眼中的更加美丽。二、诗歌鉴赏(7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56题。(7分)浣溪沙(宋)晏几道唱得红梅字字香,柳枝桃叶尽深藏。遏云声里送离觞。才听便拚衣袖湿,欲歌先倚黛眉长。曲终敲损燕钗梁。注 “梅”,指歌曲落梅花梅花引之类,多述离情。“柳枝”,指乐府杨柳枝曲,亦指歌女名;“桃叶”,晋朝王献之爱妾之名,临江相别时王献之作桃叶歌。遏云,列子汤问载,秦青唱歌送薛谭,“声振林木,响遏行云”。“拚”(pn),甘愿、不顾惜。5词的上阕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选择其中两种,结合词句简要赏析。(3分)答:_6一般的送别诗词,常借离别之景,抒离别之情;而同为送别词,此词的写法却很新巧。请就这一点,分别结合上下片的内容作简要赏析。(4分)答:_三、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19分)于谦,字廷益,钱塘人。生七岁,有僧奇之曰:“他日救时宰相也。”举永乐十九年进士。 宣德初,授御史。奏对,音吐鸿畅,帝为倾听。顾佐为都御史,待寮属甚严,独下谦,以为才胜己也。扈跸乐安,高煦出降,帝命谦口数其罪。谦正词崭崭,声色震厉。高煦伏地战栗,称万死。帝大悦。师还,赏赉与诸大臣等。 十三年以兵部左侍郎召。明年秋,也先大入寇,王振挟帝亲征。谦与尚书邝埜极谏,不听。埜从治兵,留谦理部事。及驾陷土木,京师大震,众莫知所为。郕王监国,命群臣议战守。侍讲徐珵言星象有变,当南迁。谦厉声曰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王是其言守议乃定。时京师劲甲精骑皆陷没,所余疲卒不及十万,人心震恐,上下无固志。谦请王檄取两京、河南备操军,山东及南京沿海备倭军,江北及北京诸府运粮军,亟赴京师。以次经画部署,人心稍安。即迁本部尚书。 初,大臣忧国无主,太子方幼,寇且至,请皇太后立郕王。王惊谢至再。谦扬言曰:“臣等诚忧国家,非为私计。”王乃受命。九月,景帝立,谦入对,慷慨泣奏曰:“寇得志,要留大驾,势必轻中国,长驱而南。请饬诸边守臣协力防遏。京营兵械且尽,宜亟分道募民兵,令工部缮器甲。遣都督孙镗、卫颖、张、张仪、雷通分兵守九门要地,列营郭外。都御史杨善、给事中王竑参之。徙附郭居民入城。通州积粮,令官军自诣关支,以赢米为之直,毋弃以资敌。文臣如轩者,宜用为巡抚。武臣如石亨、杨洪、柳溥者,宜用为将帅。至军旅之事,臣身当之,不效则治臣罪。”帝深纳之。谦既死,而亨党陈汝言代为兵部尚书。未一年败,赃累巨万。帝召大臣入视,愀然曰:“于谦被遇景泰朝,死无余资,汝言抑何多也?”亨俯首不能对。俄有边警,帝忧形于色。恭顺侯吴瑾侍,进曰:“使于谦在,当不令寇至此。”帝为默然。(节选自明史于谦传)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帝命谦口数其罪数:清算。B王惊谢至再 谢:拒绝。C以赢米为之直 直:通“值”,军饷。D上下无固志 固:坚定。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B.C.D.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于谦由于口才出众,在高煦投降一事中表现出色,深得皇帝赞赏,班师回朝后得到了和其他大臣一样的赏赐。B皇帝在土木堡被俘后,京师上下大为震惊,有人主张南迁,于谦以宋王朝南渡最终亡国一事为例,加以严厉驳斥,他的主张得到了当时监国的郕王的认可。C景帝即位之后,于谦奏议积极备战,认为应该招募民兵制造武器,据守要地迁民入城,文臣武将各司其职,以应对必然长驱南下的敌寇。景帝完全接纳了他的意见。D陈汝言战败之后,皇帝念及于谦,痛惜不已,认为如果于谦尚在,情势必然不至于如此不堪。10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谦 厉 声 曰 言 南 迁 者 可 斩 也 京 师 天 下 根 本 一 动 则 大 事 去 矣 独 不 见 宋 南 渡 事 乎 王 是 其 言 守 议 乃 定1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1)顾佐为都御史,待寮属甚严,独下谦,以为才胜己也。(4分)译文:_(2)于谦被遇景泰朝,死无余资,汝言抑何多也?(3分)译文:_专项训练(十四)1B解析 A“猗”读“y”;C.“惬”读“qi”;D.“咤”读“zh”。2B解析 A“钉”应为“订”;C.“隆”应为“陇”;D.“与”应为“欲”。3C解析 “呼之欲出”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描写十分生动。4D解析 A句式杂糅,应删去“同样不可小视”;B.关联词位置不当,将“虽然”放在“很多人”之前;C.搭配不当,“推进”与“质量品牌”不搭配,可在“质量品牌”后加上“的建设”。5答案 修辞手法有:通感、对比、夸张、双关。通感。“红”添色彩,让读者由乐曲之名联想到红梅热烈绽放、鲜丽诗意的画面;“香”添味道,以红梅之香写其乐声,生动别致地表现出其歌声甜美动人。听觉与视觉、嗅觉交织起来,使描绘的乐曲更富艺术魅力。对比。其他歌女所唱的桃叶歌杨柳枝与这位姑娘所唱的落梅花进行对比,更显出这位歌女歌声不同凡响,情感真挚美丽,与后面的“遏云声里”相呼应,衔接紧密自然。夸张。描绘歌曲阻遏行云,更加突显出这位歌女歌声高亢动人,离别之情热烈深沉。双关。“柳枝”“桃叶”既可指曲名,亦可指人名,语意双关,表达离情、歌声更加含蓄有味;同时,也巧妙地进行了对比,使表意变得丰富起来。(指出修辞手法2分,具体分析2分)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首先要理解上片的内涵,抓好关键词唱得,藏,送离觞等;其次要重视题下注释,理解典故内涵,尤其是句本身就表明了双关。答题格式:修辞对象效果。6答案 上片,着力描写歌女唱曲的优美动人,从侧面托出悲离伤别的感伤,虚实相生,别有韵味。(1分)下片,用独特的细节来表现离情别绪。如歌女欲歌之时,作者没有描述伤感之语,而是描绘修长的眉黛,间接显现出歌女离别时的脉脉深情;结尾句行人听歌以玉钗按拍击节,曲终钗损,“分钗”暗示“分离”,表达出离人凄绝之情,其味更是曲终而意不尽了。(2分)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首先要结合诗题注释,为送别诗词,却很新巧;其次要分别结合上下片词句分析:上片:唱得红梅字字香,送离觞;下片:衣袖湿,黛眉长,曲终敲损燕钗梁。答出写法的独到之处:虚实相生,细节描写;要答出表达效果。诗歌赏析此为送别词。作者运用新巧的艺术构思和奇特的艺术手法,着力描写歌女唱曲的优美动人,从侧面烘托出悲离伤别的命意,虚实相生、情文并茂地表情达意。上片写女方为送别而唱梅花曲词。起首一句,着一“香”字,极言其唱得既甜美又饱含感情。由乐曲之名联想到真正的梅花,又以红梅之香比喻乐声,听觉与视觉、嗅觉交织起来,这就是诗论家所说的“通感”。字字皆香,声声俱美,可想见歌女此时情愫。次句“柳枝桃叶尽深藏”,反衬补足首句。柳枝、桃叶,语意双关。亦人名,亦歌名,又与首句“红梅”字面相应。“尽深藏”,是说其他歌女及所唱的曲子都远不及这位姑娘和她的“红梅”曲。“遏云声里送离觞”,于上片歇拍处小结。“遏云”,谓歌者声调高亢激越,使天上的行云为之而停止。“送离觞”三字,点出歌筵送别。过片二句,承“送离觞”从男女双方来写:男方才听到她的歌声便感情激荡,不禁泪湿衣衫;而女子欲歌之时,早从她那修长的黛眉中,流露出脉脉深情。“拚”,有甘愿、不顾惜之意。行人知道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那就索性让泪水流下来吧。“倚”,有依靠、凭仗之意。女子巧画长眉,宜颦宜笑,若是画作“远山眉”时,就更勾起人的离愁别恨了。“才听”二句,写出行人与歌者早已心意相通,故就更容易被歌声感染。结句,“曲终敲损燕钗梁”,这是全词精绝之笔。“燕钗”是饰以玉燕的钗。行人听歌时以玉钗按拍击节,当人的感情正被激发到高潮时,歌曲戛然而止,不觉敲损了钗梁,可见其激赏之至。一方面说明男方对女方所唱的激赏,两人感情达到了共鸣;另一方面,钗梁损则暗示诀别,通过这一典型动作表达凄绝的感情。7A解析 数:列举(数吕师猛叔侄为逆)。8C解析 C连词,就。A.凭借的身份/因为;B.用在列举人名后,类于“这些人”/用于时间词后,表示“的时候”;D.在/向。9D解析 陈汝言并非战败,而是所干的坏事败露。10谦厉声曰/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王是其言/守议乃定11(1)顾佐任都御使,对下属很严厉,只有对于谦客气,认为他的才能胜过自己。(“为”“察属”“下”“以为”各1分)(2)于谦在景泰帝朝受重用,死时没有多余的钱财,陈汝言为什么会有这样多!(“被”“遇”“抑”各1分)参考译文于谦,字廷益,钱塘人。七岁的时候,有个和尚惊奇于他的相貌,说:“这是将来救世的宰相呀。”永乐十九年,于谦考中了进士。 宣德初年,于谦被任命为御史。奏对的时候,他声音洪亮,语言流畅,使皇帝很用心听。顾佐任都御使,对下属很严厉,只有对于谦客气,认为他的才能胜过自己。护从皇帝驻扎在乐安时,高煦出来投降,皇帝让于谦口头数说他的罪行。于谦义正词严,声色俱厉。高煦伏在地上战栗,自称罪该万死。皇帝很高兴。班师回北京,给于谦赏赐和各大臣一样。 正统十三年,于谦被召回京,任兵部左侍郎。第二年秋天,也先大举进犯,王振挟持皇帝亲征。于谦和兵部尚书邝埜极力劝谏,不听。邝埜跟随皇帝管理军队,留于谦主持兵部的工作。待到英宗在土木堡被俘,京师大为震惊,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郕王监国,命令群臣讨论作战和防守的方略。侍讲徐珵说星象有变化,应当迁都南京。于谦厉声说:“主张南迁的,该杀。京师是天下的根本,一摇动则国家大计就完了,难道没有看见宋朝南渡的情况吗?”郕王肯定了他的说法,防守的决策就这样定下来了。当时京师最有战斗力的部队、精锐的骑兵都已在土木堡失陷,剩下疲惫的士卒不到十万,人心震惊惶恐,朝廷上下都没有坚定的信心。于谦请郕王调南北两京、河南的备操军,山东和南京沿海的备倭军,江北和北京所属各府的运粮军,马上开赴京师。按照次序策划部署,人心稍为安定。于谦立即被升为兵部尚书。 当初,大臣担忧国家没有君主,太子年幼,敌寇将至,请皇太后立郕王为皇帝。郕王一再推辞。于谦大声说:“我们完全是为国家考虑,不是为个人打算。”郕王于是受命。九月,郕王即帝位为景帝,于谦进去回答问话,情绪激昂地哭着说:“敌寇得意,留住了皇上,必然轻视中国,长驱南下。请命令各边境的守臣竭力防守遏制。京营士兵的器械快要用完了,需要马上分道招募民兵,令工部制造器械盔甲。派遣都督孙镗、卫颖、张、张仪、雷通分兵据守九门重要的地方,军队驻扎在外城的外面。都御史杨善、给事中王竑亦参与这些事。迁徙外城附近的居民进入城内。储存在通州的粮食,令官军自己去支领,用装足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安全教育培训交通安全强化知识竞赛试题库
- 2025年报关员职业资格考试试卷:进出口贸易实务案例分析
- 2025年物流师(中级)物流案例分析知识鉴定试卷
- 外研版中考英语复习 学科素养 主题:自然生态与环境保护 课件
- 2025年阿拉伯语水平测试模拟试卷:阿拉伯语词汇与语法实战训练试题集
- 医疗设备采购协议合同书
- 婚姻咨询服务协议
- 企业年度公关策划与执行协议
- 文化旅游小镇项目开发对社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与风险防范报告
- 建筑行业项目经理出资证明书(6篇)
- 工厂绿植租赁及摆放服务方案
- 房地产代理撤场协议2024年
- 欠薪工资协商合同范文
- SYT 6423.1-2013 石油天然气工业 钢管无损检测方法 第1部分:焊接钢管焊缝缺欠的射线检测
- 工业互联网导论微课版王道平课后参考答案
- 教学设计原理加涅完整笔记
- 医院护理查对制度培训幻灯片
- DBJ50-T-271-2017 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检测监测技术标准
- QCT1171-2022汽车漆面保护膜
- 江西省南昌市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
- (完整版)环境影响评价期末考试复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