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战略与战术的区别.doc_第1页
谈战略与战术的区别.doc_第2页
谈战略与战术的区别.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谈战略与战术的区别所谓战略,乃制定整个战争的总体方针和战争策略,比如何时起兵,派谁领兵,带兵多少,先攻哪里再攻哪里诸如此类,通常由君主决定;而所谓战术,乃在具体战役中选择采用何种策略,运用哪些计谋,使用哪些兵法,设置具体到派谁先上阵单挑诸如此类,通常由将帅决定。就象三国志系列游戏中,37和38的战争表现就偏向于战术,而39就完全放弃了战术而偏向战略。 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如果放在决策者的身份上似乎很明了,一个是君主决定的,一个是将帅决定的,很容易区分。可是如果放在献计者的身上却又很容易混淆。古代的所谓谋士大多没有详细的分工,基本上有计就献;而且君主也大多喜欢亲征,身兼帅职,所以很多君主身边的谋士也大多要为一些战术方面的决定出谋划策。 可是尽管如此,毕竟术业有专攻,献计归献计,献的好不好,对哪方面比较精通还是有所偏重的。所以,这里就有了一个问题:哪些谋士精通战略,哪些谋士擅长战术?拿两个各有所长的谋士放在一起来做比较是否有欠公道? 以前大话很多人讨论过郭嘉,部分人认为这个家伙并无真才实学,只会躲在后方指手划脚说说大话,上阵临敌就屁也不放一个了;而其他人又对他赞赏有佳,直接拿他与诸葛亮相比,认为他的谋略远见不让孔明。 就我个人而言,更偏重后者。郭嘉一直是所有三国人物中我最偏爱的谋士,其远见卓识和大胆谋略远胜孔明。但是他的智谋并不体现在哪一场具体的战役上,他很少对某个具体战役中的战术发表什么意见,而是在整个战争的方向上作出指引,他的计策大多偏向于“打不打”,“何时打”,“谁去打”等方面,至于“怎么打”就不是他所擅长解决的问题了。而且他的战略思想有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尽可能的“不战而胜”:在尽量不费一兵一足的情况下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不战而屈人之兵(用现在的经营管理理论就是将成本减至最少),此乃兵法之上上之策也,不但要对整个战争形势有充分的认识,更要对对方的心理特点了如指掌,古今中外有多少人能够办到?其经典战例就是“遗计定辽东”,以曹操当时的实力趁胜追计直取辽东追讨袁家兄弟并非难事,可在这样的情况下郭嘉还能做出公孙家会献袁求和的准确判断,没有在这个战场上浪费一兵一卒就达到了自己追杀袁家兄弟的目的。 而孔明,由于其辅佐的刘备兵少将寡,大多情况下都是身兼数职,什么战略战术的决定都要由他来决定,所以给人的感觉就是他是个战略战术都精通的全才:战略上他提出的“天下三分”,“联吴抗曹”,“西进巴蜀”等经典策略都是非常有远见也是非常正确的;而他的“火烧博望坡”“火烧赤壁”“空城计”等经典计策又给他的战术考卷大大的加分,给人的总体感觉就是个全才。但个人看来,他更偏重战术而非战略,尤其是到了晚年,其六出北伐都不胜而归更明显地暴露了其战略方面的不足。北伐这个总体战略并没有错,就当时形势而言是必需的;错的时发兵的时机不对。连续六次北伐,每次都做足了最充分的准备,可是为什么每次都无功而返呢?有人或许会说事事难料,谁能预料北魏会有什么对策,后方皇帝又会有什么变故,诸葛亮也不是神仙可以预知未来。不错,诸葛亮不是神仙,不可以预知未来,但是身为一个战略的制订者,他却必须对敌我形势有准确的认识和预测:预料不到北魏会有什么对策就是不知彼,预料不到阿斗会有什么变故就是不知己,不知己知彼就草率出兵就是准备不足战略失误!设想如果这个战略交给郭嘉,这样的错误是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