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机组能力因子目的机组能力因子用于监视电站获得高发电可靠性的进展。此指标可以反映出电站追求最大发电能力的各种程序以及实践的有效性,并可显示出电站中运行和维修的整体成效。定义l 机组能力因子:某段时间内可发电量占参考发电量之比率,以百分比表示,这两项发电量均参照基准环境条件来计算。l 可发电量:是在基准环境条件下及电厂所能控制的范围内(即电厂设备、人员及作业管制)所能够产生的发电量。l 参考发电量:是在基准环境条件下机组满功率连续运行所能够产生的发电量。l 基准环境条件:以该机组环境条件的年平均值为代表。需采集的数据计算机组能力因子需要下列数据:l 参考发电量,以MWe-hr为单位。l 计划性电能损失:在该段期间内,在电厂所能控制的情况下发生的计划性停机或降负荷而造成的发电量损失。只有在停机或降负荷的四周前已预先安排好的停机或降负荷才可算是计划性的发电损失。计划性发电损失以MWe-hr为单位。l 非计划性发电损失:在电厂所能控制的情况下发生的非计划性停机、停机延期或降负荷运行造成的发电量损失;非计划性指不是在四周前预先计划或安排好的。非计划性发电损失以MWe-hr来表示。指标计算l 对某一时期内的机组能力因子(UCF)按下式来计算:UCF(机组值)=REG = 该段时期内的参考发电量PEL = 该段时期内的计划性电能损失总和UEL = 该段时期内的非计划性电能损失总和l 计划性发电损失总和PEL = (PPLHRP)PPL是由于计划性事件而减少的发电功率,称为计划性功率损失,以MWe表示。HRP是由于计划性事件而降负荷运行(或停机)的时数。注:计划性发电损失的总和是由该期间内所有计划性事件造成的电能损失的总和。l 非计划性发电损失总和UEL = (UPLHRU)UPL为非计划性事件而减少的发电功率,称为非计划性功率损失,以MWe表示。HRU是由于非计划性事件而降负荷运行(或停机)的时数。注:非计划性发电损失的总和是由该期间内所有非计划事件造成的电能损失的总和。为了减少换料大修以及计划性小修对指标造成的影响,一般采用3年值来进行机组间的比较。数据的收集和指标的计算例子见强迫损失率附录A数据选取要求新机组自首次商业运行后的下一年的1月1日起填报相关数据。注意事项1. 参考发电量是由机组的参考发电功率乘以该时期内的时数而得到的。2. 机组的参考发电功率是该机组在基准环境条件下的最大发电量,机组的参考发电功率可以通过试验获得,也可以把设计值修正到基准环境条件来获得。如果没有影响到发电功率的设计变更,则某一机组的参考发电功率应该是固定不变的。3. 基准环境条件是该机组环境条件的年平均条件(或典型条件)。通常以热井温度的历史资料来决定基准环境条件。基准环境条件适用于机组的一生,不需要定期审查基准环境条件。4. 因下列情况所造成的计划性电能损失(四周前已安排好日程的)应纳入机组能力因子的计算,因为它们是电厂可控制的:l 换料大修停机或计划性小修停机l 因试验、检修或其他设备/人因所导致的计划性停机或降负荷运行5. 只要试验在至少四周前已经被确定而且属于正常计划的一部份,那么即使确切的试验日期无法在四周前决定,这项试验造成的发电损失仍可以认为是计划性发电损失。6. 由于下列情况所造成的非计划性发电损失应纳入机组能力因子的计算,因为它们属于电厂可控制的:l 非计划性检修停机l 因试验、检修或其他设备/人因所导致的非计划性停机或降负荷运行l 非计划性的停机延期l 由于电厂设备或人员问题或同型电厂共通性问题衍生出来的管制行为所造成的非计划性停机或降负荷运行7. 计算机组能力因子时,不考虑下列原因造成的发电损失,因为它们不是电厂所能控制的:l 电网不稳定或故障l 用电需求不足(备用停机、经济原因停机或调峰运行)l 环境限制(如冷却水池低水位或运行人员无法防止的进水口限制以及地震、洪水)l 员工罢工l 燃料循环末其功率递减运行l 由于冷却水温度的季节性变化而造成发电的季节性变化8. 因单起事件造成的计划性或非计划性功率损失,是指假设当时该机组是在参考功率下运行时所产生的功率损失。相对于参考功率,功率损失可以用下列三种方法之一来计算:l 如果事件发生前机组接近参考功率运行,则由事件发生前的功率减去事件期间的实际功率。l 通过计算得到如果机组在参考功率运行下可能减少的功率。l 如果以前曾在参考功率运行时发生过相似事件,则可以利用历史数据来获得。例如,机组在75%功率运行时因设备故障而损失了10MWe功率,但经过计算或该机组曾经在参考功率下运行时发生同样事件的历史资料得到当时有20MWe的功率损失,则对于此事件,在计算发电损失时要以20MWe的功率损失来计算。9. 在停机过程中或者在电站启动过程中发生的涉及电能损失事件,必须用参考功率作为功率损失的计算基准。10. 由电厂可控制以及不可控制的因素共同造成的事件,必须将发电损失中属于电厂可控制的部份分离出来,纳入发电损失的计算。11. 机组运行时由于员工罢工所造成的停机或降负荷均不列入发电损失的计算,因为员工罢工不是电站可直接控制的。但是,如果在罢工期间由于设备故障、维护、检修或者诸如换料检修等活动而导致机组无法启动或无法运行,这种情况下的电能损失应该列入指标的计算。类似的,如果在停机期间发生员工罢工,只要机组是因为设备故障、维护、检修或者诸如换料检修等活动而造成停机延期,这种停机延期造成的电能损失也应该列入指标的计算。12. 一般情况下,停机或降负荷运行的起始日期要变更,必须在四星期以前宣布才能视为是计划性的。但是如果起始日期变更是由调度中心在四星期内要求的,则该项停机或降负荷运行仍看作是计划性的。如果符合下列所有条件,那么由电站管理层决定的起始日期变更也是计划性的:l 机组的运行不是监管部门的管制要求,管理层变更计划停机的起始日期仅仅是从售电的经济利益出发的,是一种短期行为。这种经济利益可以是整个电站的发电系统,而不仅仅是需要变更日期的机组。l 在原定停机起始日期之前四个星期内,电站不可能发生非计划电能损失。l 在这四个星期内(或者新定日前之前)发生的任何强迫或者非计划的停机都不应成为停机提前的理由。13. 如果机组在预定的时间之前开始停机或降负荷运行,那么在实际停机或降负荷时间到预定时间之间的发电损失应视为非计划性发电损失。14. 如果停机延期超出原定的启动日期,则不管是为了完成原先预定的工作还是为了完成启动所需设备的纠正性检修工作,此延期所造成的所有发电损失应视为非计划性发电损失。但是为了要完成一些不在停机规划内的非强制性工作(如预防性维修或变更工作)而造成的停机延期则可以视为计划性的,只要这些工作在四个星期前已安排好时间。一旦启动所需的纠正性检修工作均已完成而其他剩下的规划内工作也已在四周前安排好时间,则其所造成的停机延期可以由非计划性重新计为计划性。这一条也适用于降负荷运行事件。15. 计划性停机及降负荷运行的起止时间是以调度人员同意的时间为准,这些日期可能会与电厂停机计划的时间有所不同。16. 停机前后的降负荷及升负荷期间的发电损失是计划性损失还是非计划性损失应视该次停机是计划性的还是非计划性的来定。例如,一次计划性停机,在机组停机时以及启动时造成的发电量损失就是计划性的。另外,如果在一项计划性停机的末期发生非计划性的停机延期,这时其后面的启动仍然视作是计划性电能损失。换料大修后必需的试验造成的发电量损失视作是计划性的。17. 备用停机时,只要可在正常启动所需时间内再启动均应被视为可用,但如果在此期间,设备有工作在进行而可能阻止机组再启动时,则所产生的发电损失应列入机组能力因子的计算(即使当时机组并不需要真正启动)。18. 计算时即可以用毛发电量也可以用净发电量,但是在计算中必须保持一致。相对来讲,使用毛发电量比较有意义,因为在多机组电站,如果厂用电由某一台机组供电时,用毛发电量计算比较不会混淆。19. 对某一时期来讲机组能力因子、非计划能力损失因子、计划能力损失因子之和应等于100%。计划能力损失因子可由此关系推算出。非计划能力损失因子目的非计划能力损失因子用于监视电站在减少因非计划性的设备故障或其它原因所造成的停机以及降功率的时间上的进展。本指标可以反映出电站在维护系统可用以保证安全发电方面的程序和工作的有效性。定义非计划能力损失因子:指在某段期间内的非计划性发电损失占参考发电量的比率,以百分比来表示。非计划性发电损失产生的原因,包括电厂可控制的非计划性停机、停机延长、或降负荷。非计划性的含义是指没有在四星期以前预先安排好。数据项目l 非计划性电能损失,以MWe-hr为单位。l 参考发电量,以MWe-hr为单位。数据选取要求新机组自首次商业运行后的下一年的1月1日起填报相关数据。指标计算非计划能力损失因子= REG = 该段时期内的参考发电量UEL = 该段时期内的非计划性电能损失总和l 非计划性发电损失总和UEL = (UPLHRU)UPL为非计划性事件而减少的发电功率,称为非计划性功率损失,以MWe表示。HRU是由于非计划性事件而降负荷运行(或停机)的时数。注:非计划性发电损失的总和是由该期间内所有非计划事件造成的电能损失的总和。为了减少换料大修以及计划性小修对指标造成的影响,一般采用3年值来进行机组间的比较。数据的收集和指标的计算例子见强迫损失率附录A注意事项1. 参考发电量是由机组的参考发电功率乘以该时期内的时数而得到的。2. 机组的参考发电功率是该机组在基准环境条件下的最大发电量,机组的参考发电功率可以通过试验获得,也可以把设计值修正到基准环境条件来获得。如果没有影响到发电功率的设计变更,则某一机组的参考发电功率应该是固定不变的。3. 基准环境条件是该机组环境条件的年平均条件(或典型条件)。通常以热井温度的历史资料来决定基准环境条件。基准环境条件适用于机组的一生,不需要定期审查基准环境条件。4. 由于下列情况所造成的非计划性发电损失应纳入机组能力因子的计算,因为它们属于电厂可控制的:l 非计划性检修停机l 因试验、检修或其他设备/人因所导致的非计划性停机或降负荷运行l 非计划性的停机延期l 由于电厂设备或人员问题或同型电厂共通性问题衍生出来的管制行为所造成的非计划性停机或降负荷运行5. 计算非计划能力损失因子时,不考虑下列原因造成的非计划发电损失,因为它们不是电厂所能控制的:l 电网不稳定或故障l 用电需求不足(备用停机、经济原因停机或调峰运行)l 环境限制(如冷却水池低水位或运行人员无法防止的冷却水低水位、进水口限制、地震以及洪水)l 员工罢工(详见后面的注意事项)l 燃料循环末其功率递减运行l 由于冷却水温度的季节性变化而造成发电的季节性变化6. 因单起事件造成的计划性或非计划性功率损失,是指假设当时该机组是在参考功率下运行时所产生的功率损失。相对于参考功率,功率损失可以用下列三种方法之一来计算:l 如果事件发生前机组接近参考功率运行,则由事件发生前的功率减去事件期间的实际功率。l 通过计算得到如果机组在参考功率运行下可能减少的功率。l 如果以前曾在参考功率运行时发生过相似事件,则可以利用历史数据来获得。例如,机组在75%功率运行时因设备故障而损失了10MWe功率,但经过计算或该机组曾经在参考功率下运行时发生同样事件的历史资料得到当时有20MWe的功率损失,则对于此事件,在计算发电损失时要以20MWe的功率损失来计算。7. 在停机过程中或者在电站启动过程中发生的涉及电能损失事件,必须用参考功率作为功率损失的计算基准。8. 由电厂可控制以及不可控制的因素共同造成的事件,必须将发电损失中属于电厂可控制的部份分离出来,纳入发电损失的计算。9. 机组运行时由于员工罢工所造成的停机或降负荷均不列入发电损失的计算,因为员工罢工不是电站可直接控制的。但是,如果在罢工期间由于设备故障、维护、检修或者诸如换料检修等活动而导致机组无法启动或无法运行,这种情况下的电能损失应该列入指标的计算。类似的,如果在停机期间发生员工罢工,只要机组是因为设备故障、维护、检修或者诸如换料检修等活动而造成停机延期,这种停机延期造成的电能损失也应该列入指标的计算。10. 一般情况下,停机或降负荷运行的起始日期要变更,必须在四星期以前宣布才能视为是计划性的。但是如果起始日期变更是由调度中心在四星期内要求的,则该项停机或降负荷运行仍看作是计划性的。如果符合下列所有条件,那么由电站管理层决定的起始日期变更也是计划性的:l 机组的运行不是监管部门的管制要求,管理层变更计划停机的起始日期仅仅是从售电的经济利益出发的,是一种短期行为。这种经济利益可以是整个电站的发电系统,而不仅仅是需要变更日期的机组。l 在原定停机起始日期之前四个星期内,电站不可能发生非计划电能损失。l 在这四个星期内(或者新定日前之前)发生的任何强迫或者非计划的停机都不应成为停机提前的理由。11. 如果机组在预定的时间之前开始停机或降负荷运行,那么在实际停机或降负荷时间到预定时间之间的发电损失应视为非计划性发电损失。12. 如果停机延期超出原定的启动日期,则不管是为了完成原先预定的工作还是为了完成启动所需设备的纠正性检修工作,此延期所造成的所有发电损失应视为非计划性发电损失。但是为了要完成一些不在停机规划内的非强制性工作(如预防性维修或变更工作)而造成的停机延期则可以视为计划性的,只要这些工作在四个星期前已安排好时间。一旦启动所需的纠正性检修工作均已完成而其他剩下的规划内工作也已在四周前安排好时间,则其所造成的停机延期可以由非计划性重新计为计划性。这一条也适用于降负荷运行事件。13. 计划性停机及降负荷运行的起止时间是以调度人员同意的时间为准,这些日期可能会与电厂停机计划的时间有所不同。14. 停机前后的降负荷及升负荷期间的发电损失是计划性损失还是非计划性损失应视该次停机是计划性的还是非计划性的来定。例如,一次计划性停机,在机组停机时以及启动时造成的发电量损失就是计划性的。另外,如果在一项计划性停机的末期发生非计划性的停机延期,这时其后面的启动仍然视作是计划性电能损失。换料大修后必需的试验造成的发电量损失视作是计划性的。15. 计算时即可以用毛发电量也可以用净发电量,但是在计算中必须保持一致。相对来讲,使用毛发电量比较有意义,因为在多机组电站,如果厂用电由某一台机组供电时,用毛发电量计算比较不会混淆。强迫损失率目的强迫损失率指标用来监督业界减少在反应堆运行期间(不包括计划停机或者计划停机后的非计划延期)因非计划性设备故障、人因或者其它情况所造成的停堆或降功率运行的时间方面的进展。本指标可以反映出电站在维护系统可用以保证安全发电方面的程序和工作的有效性。定义l 强迫损失率:指在某段期间内的非计划强制性发电损失跟参考发电量减去计划性发电损失以及计划停机后非计划停机延期造成的电能损失后的数值的比率,以百分比表示。l 非计划电能损失包括非计划强迫电能损失(不是由停机延期造成的非计划电能损失)以及计划性停机后非计划停机延期造成的电能损失两部分。l 非计划强迫电能损失:在电厂所能控制的情况下发生的非计划性停机或降负荷运行造成的发电量损失。非计划性指不是在四周前预先计划或安排好的。l 计划性停机后非计划停机延期电能损失:计划停机后,由于不能完成原先安排的任务或者为了完成在原先制订的启动时间前四周内制订的新任务,致使机组不能在原先制订的启动时间按时启动,由此造成的发电量损失就是计划性停机后非计划停机延期电能损失。“计划性”以及“参考发电量”的概念参考机组能力因子一节。数据选取要求新机组自首次商业运行后的下一年的1月1日起填报相关数据。数据项目l 参考发电量,以MWe-hr为单位。l 计划性电能损失,以MWe-hr为单位。l 非计划强迫电能损失,以MWe-hr为单位。l 计划停机后非计划停堆延期电能损失,以MWe-hr为单位。指标计算强迫损失率FEL:非计划强迫电能损失REG:参考发电量PEL:计划性电能损失OEL:计划停机后非计划停堆延期电能损失行业值机组值的中值数据的收集和指标的计算例子见附录A注意事项1. 参考发电量是由机组的参考发电功率乘以该时期内的时数而得到的。l 机组的参考发电功率是该机组在基准环境条件下的最大发电量,机组的参考发电功率可以通过试验获得,也可以把设计值修正到基准环境条件来获得。如果没有影响到发电功率的设计变更,则某一机组的参考发电功率应该是固定不变的。l 基准环境条件是该机组环境条件的年平均条件(或典型条件)。通常以热井温度的历史资料来决定基准环境条件。基准环境条件适用于机组的一生,不需要定期审查基准环境条件。2. 由于下列情况所造成的非计划强迫性发电损失应纳入强迫损失率的计算,因为它们属于电厂可控制的:l 非计划性检修停机,计划性停机后延期造成的发电损失不包括在内(如果延期是四周内计划并排定的或者是为了完成原计划中的工作而造成的延期,这种计划性停机后延期造成的损失都属于计划性停机后非计划停机延期电能损失。如果延期在四周前已经计划好,这种延期造成的发电损失可以认为是计划性的。)l 因试验、检修或其他设备/人因所导致的非计划性停机或降负荷运行。l 由于电厂设备或人员问题或同型电厂共通性问题衍生出来的管制行为所造成的非计划性停机或降负荷运行,不包括计划性停机后非计划停机延期)。3. 计算强迫损失率时,不考虑下列原因造成的发电损失,因为它们不是电厂所能控制的:l 电网不稳定或故障l 用电需求不足(备用停机、经济原因停机或调峰运行)l 环境限制(如冷却水池低水位或运行人员无法防止的进水口限制以及地震、洪水)l 燃料循环末其功率递减运行l 由于冷却水温度的季节性变化而造成发电的季节性变化l 员工罢工机组运行时由于员工罢工所造成的停机或降负荷通常情况下不属于非计划发电损失,因为员工罢工不是电站可直接控制的。但是,如果在罢工期间由于设备故障、维护、检修或者诸如换料检修等活动而导致机组无法启动或无法运行,这种情况下的电能损失应该列入指标的计算。4. 用于指标计算的因单起事件造成的计划性或非计划性功率损失,是指假设当时该机组是在参考功率下运行时所产生的功率损失。如果由互不相干的设备故障同时造成了发电损失,则发电损失应分别计算,但是其总和不应超过参考发电量。相对于参考功率,功率损失可以用下列三种方法之一来计算:l 如果事件发生前机组接近参考功率运行,则由事件发生前的功率减去事件期间的实际功率。l 通过计算得到如果机组在参考功率运行下可能减少的功率。l 如果以前曾在参考功率运行时发生过相似事件,则可以利用历史数据来获得。例如,机组在75%功率运行时因设备故障而损失了10MWe功率,但经过计算或该机组曾经在参考功率下运行时发生同样事件的历史资料得到当时有20MWe的功率损失,则对于此事件,在计算发电损失时要以20MWe的功率损失来计算。5. 在停机过程中或者在电站启动过程中发生的涉及电能损失事件,必须用参考功率作为功率损失的计算基准。6. 由电厂可控制以及不可控制的因素共同造成的事件,必须将发电损失中属于电厂可控制的部份分离出来,纳入发电量损失的计算。7. 一般情况下,停机或降负荷运行的起始日期要变更,必须在四星期以前宣布才能视为是计划性的。但是如果起始日期变更是由调度中心在四星期内要求的,则该项停机或降负荷运行仍看作是计划性的。如果符合下列所有条件,那么由电站管理层决定的起始日期变更也是计划性的:l 机组的运行不是监管部门的管制要求,管理层变更计划停机的起始日期仅仅是从售电的经济利益出发的,是一种短期行为。这种经济利益可以是整个电站的发电系统,而不仅仅是需要变更日期的机组。l 在原定停机起始日期之前四个星期内,电站不可能发生非计划电能损失。l 在这四个星期内(或者新定日前之前)发生的任何强迫或者非计划的停机都不应成为停机提前的理由。8. 如果机组在预定的时间之前开始停机或降负荷运行,那么在实际停机或降负荷时间到预定时间之间的发电损失应视为非计划性发电损失。9. 如果停机延期超出原定的启动日期,则不管是为了完成原先预定的工作还是为了完成启动所需设备的纠正性检修工作,此延期所造成的所有发电损失应视为计划性停机后非计划停机延期造成的损失,而不是强迫性发电损失。10. 计划性停机及降负荷运行的起止时间是以调度人员同意的时间为准,这些日期可能会与电厂停机计划的时间有所不同。11. 非计划性停机前后的降负荷及升负荷期间的发电损失属于非计划强迫性损失。如果在一项计划性停机的末期发生非计划性的停机延期,这时其后面的启动仍然视作是计划性电能损失。换料大修后必需的试验造成的发电量损失视作是计划性的。12. 计算时即可以用毛发电量也可以用净发电量,但是在计算中必须保持一致。相对来讲,使用毛发电量比较有意义,因为在多机组电站,如果厂用电由某一台机组供电时,用毛发电量计算比较不会混淆。13. 针对“停机”的注意事项同样适用于没有完全停机的“降负荷”情况。附录A指标计算举例下面举例说明机组能力因子、非计划能力损失因子以及强迫损失率指标的计算。 初始条件机组的参考功率: 985 MWe假设机组在最佳环境条件下的最大出力为1000 MWe(通过以前的试验得到)。把试验结果校正到基准环境条件以后得到机组的参考功率为985 MWe。计算的时间段:一年(8760小时)一年的参考发电量(REG):REG = (985 MWe)(8760小时) = 8628600 MWe-hrs发电量的损失:时间段描述12因为循泵故障,机组降功率100MWe运行了12小时。当时机组因需求不足正处于降功率运行状态。如果在参考功率下发生类似故障,机组将降功率201MWe运行。FEL = 20112 = 2412 MWe-hrs 非计划,强迫23机组因环境条件所限以及燃料末期降功率运行。不计算发电量损失。34停堆换料。计划用时45天(1080小时)机组按计划日期停堆。PEL = 985 1080 1063800 MWe-hrs 计划45为完成原定任务,停堆时间延长了10天(240小时)。OEL = 985 240 = 236400 MWe-hrs 非计划,停机延期5 - 6机组启动升功率。三天时间(72小时)平均功率495 MWe。PEL = (985 - 495) 72 35280 MWe-hrs 计划6 - 7因为天冷,机组超过参考功率运行。增加的发电量不列入指标计算。7 - 8因操纵员失误,机组停机32小时。FEL = 985 32 = 31520 MWe-hrs 非计划,强迫8 - 9机组启动升功率。8小时,平均功率490 MWe。FEL = (985 - 490) 8 = 3960 MWe-hrs 非计划,强迫9 - 10因环境条件限制,机组降功率运行。发电量损失不列入指标计算。结果计算时间段电量损失非计划强迫发电量损失总计(FEL)1278892412315203960 37892MWe-hrs计划性发电量损失(PEL)34561063800 35280 1099080MWe-hrs停机延期造成的发电量损失总计(OEL)45236400 MWe-hrs强迫损失率(%) 0.52%机组能力因之(%) 84.1%非计划能力损失因之(%) =3.2%各时间段情况简述:0 - 1 因需求不足降功率运行1 - 2 因设备故障降功率运行2 - 3 因环境条件所限以及燃料末期降功率运行3 - 4 机组按计划停堆换料 4 - 5 因原计划中的工作没有完成,机组停机延期5 - 6 机组启动6 - 7 因天冷,机组超额定功率运行7 - 9 因操纵员出错而停机9 - 10 因电厂不可控的环境限制,机组降功率运行临界7000小时非计划自动停堆数目的本指标可以监视电站在减少反应堆非计划自动停堆次数方面的表现,也可以用来衡量电站通过减少需要自动停堆的非计划性热流或反应性瞬态来提高电站安全的成效,同时也能反映出电站运行状况或者维修是否良好。考虑机组的临界时数是为了有效显示机组在运行情况下降低自动停堆的努力。将单个机组的自动停堆次数归一化到7000临界小时是为了机组之间有一个比较的标准。操纵员为了保护设备或减轻瞬态后果而手动停堆或者某些手动停机引起的连锁自动停堆不列入指标的计算,因为操纵员为了保护设备而采取的措施不应该被指责。定义本指标定义为每7000小时的临界运行中所发生的非计划性自动停堆(反应堆保护系统逻辑动作)的次数。l 非计划:是指紧急停堆并不是计划性试验中的预期部分。l 停 堆:是由于反应堆保护系统动作,快速引入负反应性(例如:控制棒或硼酸注入)而导致堆芯核反应自动停止,停堆信号可能是因超过整定值引起或者是虚假信号引起。l 自 动:是指引起反应堆保护系统逻辑动作的初始信号是来自监视机组参数或状况的探测器,而不是来自主控室手动急停开关或手动汽机跳脱开关。l 临 界:停堆前keff=1的反应堆稳定运行状态。l 7000临界小时:7000小时大约是大多数机组运行一年的临界时数。数据项目l 在临界状况下,非计划性自动停堆次数。l 临界运行时数。指标计算在某一段期间内机组值=行业值所有机组值的中值因为这些计算都是在7000小时临界时间内发生的自动停堆数,所以结果不需要取整。大部分机组在较短时间内发生自动停堆的次数很少,所以采用3年值来进行机组之间的比较显得更有意义。只有一年的临界时数在1000小时以上的机组才会列入行业指标的计算范围。数据的收集和指标的计算例子见附录A。数据选取要求新机组自首次商业运行后的下一年的1月1日起填报相关数据。但是,要加入行业值的计算,每年的临界时数至少要有1000小时。制定这个最低临界时数的目的是减少长时间停堆的机组的影响,因为这种机组有限运行日期不是十分有效。注意事项1. 如果自动停堆属于试验的一部分(例如反应堆保护系统动作试验)、正常操作或模式转变时规程中已经有所涉及的自动停堆均不列入计算。2. 在所有控制棒插入堆芯的情况下发生反应堆保护系统信号动作,但是因控制棒没有移动,所以不列入计算。3. 在机组启动、停机或改变功率状况时,反应性的瞬态变化可能使反应堆发生短暂的次临界或超临界状况,但在计算本项指标时,如果反应堆于反应性瞬态前是在临界状态且预期在瞬态后亦可恢复到临界状态,则应看作是在临界状态。(如,反应堆启动达到临界状态,除非停堆到次临界状态,反应堆一直处于临界状态。)4. 所有因手动跳脱汽机而引起的自动停堆,都应详细评估这一行为是否由于操纵员为了减少瞬态的影响或保护重要设备而做出的保守决策,此类手动停机所引起的停堆应视为手动停堆,不列入本项指标中计算。附录A指标计算举例下面举例说明临界7000小时非计划自动停堆数指标的计算。反应堆保护系统动作:1. 在停堆过程中,有很多控制棒已经插入堆芯,反应堆处于次临界状态。这时,出现一个虚假紧急停堆信号,剩余控制棒全部插入堆芯。(因为反应堆不处于临界状态,所以不算)2. 在汽机上做某一试验时,反应堆自动停堆。电站试验规程中指出,在做该试验时有可能发生自动停堆。(本次自动停堆是计划作业的一部分,而且在电站试验规程中已经有所涉及,所以不列入计算)3. 电站在100功率下堆反应堆保护系统进行某一定期试验,一个通道处于试验位置,另一个通道收到一个虚假信号,结果发生停堆。(列入计算)4. 在满功率下,主泵跳脱。操纵员随即降功率并试图恢复主泵运行,但是SG液位无法维持,操纵员于是在停堆信号出现之前手动停堆。(不算,不是由反应堆保护系统动作引起的自动停堆)5. 在75功率下,汽机控制系统发生故障,操纵员为了防止汽机超速,手动停机,并引发自动停堆。(操纵员为防止设备损坏而手动停机造成的自动停堆,不算)非计划自动停堆次数:1机组临界时数:1856小时前三季度非计划自动停堆次数:1前三季度机组临界时数:4710小时机组值 2.1安全系统性能目的安全可靠性指标用来监视重要的安全系统在发生异常事件或者事故时能否实施其功能。本指标也用来监视处理安全系统设备不可用情况的运行和维修的有效性。安全系统性能指标提供了一种简单的计算方法,其结果跟利用更精确的系统模式化的技术(如故障树分析法)得出的结论相当。较低的指标值表示在安全上有较大的裕度以防止反应堆堆芯损坏,并且在发生事件时因安全系统故障而延长停堆的机会也较小。但是,我们不是要得到一个长期都接近于零的指标值,而是要一个较低的值,以符合安全分析所要求的系统可靠性以及可用率。范围PWR机组的安全系统性能指标包含以下三个系统:高压安注系统辅助给水系统应急交流电系统选用这些系统的原因是它们对于防止反应堆堆芯损坏以及缩短停堆的时间是至关重要的。我们不去监视所有的安全系统。核电界公认的很重要的系统都已经包含在本指标中了。这些系统包括在失水事件后能维持堆芯冷却的系统、停堆或失去主给水事件中能带出余热的系统、失去厂外电时提供应急电源的应急交流电系统。本指标的目的不是要电站增加额外的系统来消除或防止发生事件。打个比方,本指标不是想要电站增加一个电源来提高可靠性,而只是考察在丧失厂外电时电站响应的有效性。定义该指标按照上述系统分别计算,它的定义是某一时期内系统的所有设备(或应急交流电系列)因各种原因所导致的不可用率的总和除以系统的系列数,其用意在计算由于设备不可用所导致的系列的平均不可用率。对应急交流电系统来说其不可用率的计算是以整个系列来算的而不是以个别设备来算的,也就是说,只有当应急交流电源无法产生应急电力时,才记录其不可用率。详细的定义如下:l 设备不可用率一个设备在需要其可用的期间内无法执行其即定功能的时间比率。也就是设备不可用的时间数与系统需可用时间数的比值。l 设备需要记录不可用时数的设备。设备不可用时会使系统功能降级或系统冗余度下降的都应列入安全系统性能指标的计算。在附录中对如何确定各个安全系统需统计的设备提供了详细的指导。附录包括以下内容:附录A:PWR机组高压安注系统附录B:PWR机组辅助给水系统附录C:应急交流电系统数据项目每个安全系统的指标计算都需要有以下数据:l 设备不可用时数:在系统需可用期间,系统内每一受监视设备由于任何原因而无法执行其即定功能的时数的总和。在很多电站对流体系统都监视到设备这个水平,因为某些系统中有截然不同的系列,将其所有设备结合到一起有困难。而应急交流电系统只是监视到系列的水平,而不是设备这个水平。也就是说,只有当应急交流电源无法产生应急电力时,才记录其不可用时数。只要应急发电机系列仍然可用,那么在两个冗余应急发电机支持性子系统中的一个出现故障时,不需要计算不可用时数。附录C对此做了进一步解释。其它关于应急交流电系统指标计算的细节见注意事项。只有在要求安全系统可用时才计算设备不可用时数。可能有几种原因防碍设备执行其既定的安全功能,不可用时数可分为计划性不可用时数、非计划性不可用时数以及故障发现前不可用时数。l 计划性不可用时数:计划性不可用时数是指一个设备因事先计划的工作而不可用的时数。计划性不可用时数的起讫时间都是已知的,不可用时数应累计到系统的系列恢复到正常备用状态为止,如果随后的试验(如维护后试验)显示该系列仍然无法执行其安全功能,则从系列恢复到试验不成功的这段时数也应列入不可用时数的计算。不可用的原因包括但不局限于下列各项: 为了预防性维修或检查将设备机械方面及/或电气方面退出运行。 因辅助系统计划性不可用,而导致被监视系统的设备或系列不可用(例如:AC或DC电源、仪用压空、循环水、设冷水、房间空调等)。 监督试验,除非此试验状态能被一有效启动信号自动复原到需用状态或在启动信号发出后,设备能很快的被主控室或就地运行人员复原到需用状态。 任何需要设备机械方面及电气方面停用的变更工作。有人会问为什么把计划性不可用时数纳入指标的计算,他们认为这样做是对某些最后有正面意义的工作施以惩罚。纳入计算的原因主要是显示执行这些计划性作业时该系统有部分无法执行其原有的安全功能。这种计划性的工作有助于降低非计划性不可用时数以及故障发现前不可用时数。事实上,如果计划性工作有成效,就能将故障发现前不可用时数及非计划性不可用时数降至最低。因此,重点并不在避免或减少计划性不可用时数,而是要获得一个整体指标低值,以符合安全分析所要求的系统可靠性以及可用率。在被监视系统具有很高冗余度的电站,有些情况下可以不用填报计划性不可用时数,详细见“基于系列报告的PWR电站指南”。l 非计划性不可用时数:非计划性不可用时数是一个设备因一非事先计划的活动而不能发挥其功能的时数。非计划性不可用时数的开始及结束时间是已知的。非计划性不可用时数的原因包括但不局限于下列各项: 从得知一设备故障后进行纠正性检修的时间(从设备故障到得知的时间应计入故障发现前不可用时数,如下所述)。 因辅助系统非计划不可用导致被监视系统的设备或系列不可用(例如,AC或DC电源、仪用压空、循环水、设冷水、房间空调等)。 人因导致的设备不可用(例如;阀门或断路器位置不正确)-只有复原所花的时间应报告为非计划性不可用时数。l 故障发现前不可用时数:故障发现前不可用时数的概念对安全系统性能指标的准确性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反映一个设备及系列的故障状况未被发现的时间长短。故障发现前不可用时数有三种情况可能发生:第一种情况: 故障的发生时间及发现时间是已知的。此种情况包括来自设备外部的事件(如:雷击、运行人员的错误引起的阀门位置不正确、在试验或检修工作中产生的毁坏)导致设备在一已知的时间出故障。在这种情况中,故障发现前不可用时数是故障发生到故障被发现之间的时数。第二种情况: 故障发生时会发出警报。这种情况故障没有发现前不可用时数,因为故障发生的时间就是故障发现的时间。这种故障的情形包括以下几项: 连续运行设备的故障,例如:运行中给水泵跳脱。 会引起主控制室报警的备用设备的故障,例如:被监视系统的控制电路故障。备用设备在监督试验中发现的故障,基本上不属于第二种情况,除非能确定在此试验之前设备没有故障。换言之,只有在具备会造成备用设备故障的试验条件的监督试验中所发现的备用设备故障才能列入第二种情况。第三种情况: 只有故障的发现时间可以确知。此种情况下的故障发现之前的不可用时数必须加以估算。这种估计方法来自可靠性理论:对于一些定期试验的设备,它们随机发生故障的平均时间是距上次成功试验的时间的一半。因此,故障发现前不可用时数的估算值是距此设备上次成功运行或试验以来需可用时间的一半。为了改善这一重要参数在报告中的准确性,各个电站在每一起故障的报告中都应包含故障发现前不可用时数。除非能够判断是属于第一种或第二种情况(这时,故障发现前不可用时数或者是已知的并且按上述填报,或者属于不适用),否则故障发现前不可用时数应是设备上次试验或运行以来需可用时数的一半。l 系统需可用时数:系统被要求能执行安全功能的时数。在要求系统需可用期间产生的不可用时数才加以统计。不可用率计算中的分母是要求该系统可用的一个默认时数。每个系统的要求可用时数分别定义如下: 高压安注系统和辅助给水系统按报告时的反应堆临界时数来估算,因为这些系统通常是在反应堆临界期间或启停堆时短期内要求可用的。反应堆临界时数在临界7000小时非计划自动停堆数指标中已经统计了。 应急交流电系统按报告期间的时数来估算,因为在反应堆运行以及停堆期间都要求应急交流系统可用。l 系统的系列数:系统系列数按以下原则确定(附录A到C提供了关于确定为系列的泵系统的详细说明): 泵系统:在流程系统中并联运行的主要泵的数量。(例如辅助给水泵的数量) 应急交流电系统:在丧失厂外电源时可以提供应急电源的应急发电机(柴油机、涡轮机、水力发电机等)的数量。l 秦山核电厂各系统的系列数如下:高压安注系统为4个系列(两个高压安注系统,两个化容系统)辅助给水系统为3个系列应急交流电系统为2个系列指标计算在某个报告期间,一台机组的安全系统的指标值(不包括应急交流电系统)的计算如下:各安全系统性能指标值 = 在多机组电站中,应急发电机通常给多台机组供电,所以对于应急交流电系统,计算其电站值: 每台EG值 电站值 WANO成员值:某个WANO成员的每个系统的指标值是该成员填报的各种电厂的对应系统的机组值或电站值的中值。数据的报道各电咱的指标值将在WANO报告中发布,其值包括整体指标值以及计划性活动所产生的指标值。一般地,为了消除每年各种变化的影响,使机组之间比较更有意义,单个机组的安全系统性能指标使用三年的时间间隔。附录D给出了PWR机组辅助给水系统指标数据的收集和指标的计算例子。注意事项除非有特别说明,以下注意事项适用于所有系统。1. 数据来源:设备不可用时数可以从设备故障记录、控制室日志、事件报告、状态报告、设备报修单等获得,预防性检修规程和定期试验规程对于确定设备是否会因此项工作而发生故障以及确定检修和试验的频度很有帮助。2. 设备范围例外:不会影响到系统主要设备功能的设备(例如:报警窗、传送器等等)不必列入此项指标的统计范围,例如只作指示用的压力传送器不必列入此范围,然而一个防止泵启动的压力传送器则要列入范围内。3. 设备故障例外l 设备的功能偏差或操作疏忽能在几分钟内即可由控制室恢复正常,且不需要纠正性检修或重大问题诊断的不必算作故障。l 在安全系统需运行期间,少量漏油、漏水、漏汽只要不影响设备的安全运行,就不必计为设备故障。l 除非主要设备(例如泵、阀、紧急发电机)的安全功能受影响,否则某些辅助设备故障的不可用时数通常是不列入计算的。这些辅助设备包括与控制、保护及动作功能有关的设备、电源、润滑系统等。举例来说,有三个压力开关是作为PWR AFWP的进口低压力三取二保护设备,若只有一个压力开关故障,则其不可用时数不列入计算,因为单一故障不影响泵的运转。4. 故障发现前不可用时数l 为了使设备故障发现前不可用时数有更多的评估资料,在设备检修或维护之间至少应该执行两次试验或操作,第一次试验是为了证明系统在维修后的需可用期间的开始点是可用的,另一次试验在下次检修或者维护之前进行,目的是证明该系统在遮断期间内仍保持着可用性。l 如果第二次试验没有执行,则故障发现前不可用时数一栏应保留空白并在注解中加以说明,这时,将不计算该指标。l 在巡检时(非测试)发现设备位置错误或故障,应该报告故障发现前不可用时数。l 一个设备在尚能执行安全功能时不算不可用,例如一个正常开启的阀若发生故障而处开启的位置,而此位置正是该系统要执行功能时所需位置,则该故障不列入故障发现前不可用时数,但是当该阀要检修时,如需关闭或隔离该阀,则必须计算其非计划性不可用时数,因为这时已经降低了系统的完整功能或它的冗余性降低。l 一个设备无法符合设计或者技术规范的要求,只要技术评估证明该设备在发生事件时能执行其既定功能,这种情况下不必计算故障发现前不可用时数。例如,应急柴油发电机无法在技术规范中要求的精确时间内到达额定转速和电压,但是只要试验证明该发电机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启动、加载并运行,则这台发电机不被看作是不可用。l 当发现一个设备不可用时,如果自上次成功的试验或运行以来这段期间内还包括有不需要此设备可用的时间,那么,设备故障发现前不可用时数的估算应该以自上次成功试验或运行以后该设备需可用的时数的一半为准。例如,一台高压安注泵在上次试验成功后第24天发现了故障,而此期间内有10天的停堆时间不需要该泵可用,这时,故障发现前不可用时数为(2410)/2天24小时168小时。l 如果已经知道故障发生的时间以及发现故障的时间,则故障发现前不可用时数就是故障发生到发现故障期间设备必需可用的时数。l 如果一个设备的故障发现前不可用时数涵盖数个报告期间(数月或数季),则应该把时数精确分配到不同的报告期间中。例如,本季度第10天发现某一故障,故障发现前不可用时数共300小时,则其中240小时要算作本季度的不可用时数,60小时要算作上一季度的不可用时数。这时就应该及时更新上一季度填报的数据。5. 多个设备不可用l 当故障导致系统内两个或多个设备同时不可用时,则应该分别计算每一个设备的不可用时数(非计划以及故障发现前不可用时数)。但是,如果一个设备发生故障后,因为预防性维修需要另外的设备被停用,则不计算这些额外的设备的不可用时数,除非有下列情况发生: 如果由于这些设备的预防性维修必须延长系统的停用时间,则延长的时间应该列入这些额外设备的计划性不可用时数。 如果停用后的额外设备也发现有故障,则除了原先的设备不可用时数外,还要另计额外设备的故障发现前不可用时数以及非计划不可用时数。l 某个系统内的一个设备由于计划性的工作(例如预防性维护)而不可用时,该系统内其它设备也可以停用进行其它计划性的工作而不必计算不可用时数,只要这些设备停用时不会进一步降低系统的完整功能以及不会降低冗余性。这种情况下,计划性不可用时数是从第一个设备停用开始到最后一个设备恢复使用时为止。l 单某个设备停用时,用来隔离的设备不必计算不可用时数,例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乡镇文化站文物巡查员招聘笔试专项练习含答案
- 2025年自然资源部公开遴选公务员笔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军队文职人员统一招聘面试( 物资管理)专项练习含答案
- 2025年县财政局政府采购中心招标文件审核员竞聘面试预测题及答案
- 2025国内旅游合同简易模板
- 2025私房买卖的合同范本
- 2025跨国合作合同条款
- 2025年度物业管理服务合同样本
- 地砖报价专业知识培训总结
- 大规模分布式网络建设与服务支持合同
- 《西红柿移栽和管理》课件
- 《肺癌早期筛查与干预》课件
- 完整的离婚协议书打印电子版(2025年版)
- 自然科学类博物馆AI应用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与教学设计
- 2025届高考新型题目“纠正错别字”新题模拟练习
- 2024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数学试卷真题(含答案逐题解析)
- 儿童保健工作规范和技术规范
- 2025年区块链应用操作员职业技能竞赛理论参考试指导题库500题(含答案)
- 福建地区 绿色食品琯溪蜜柚生产操作规程
- 民办学校教职工学年度考核方案模版(3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