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经济开发区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山东省临沂市经济开发区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山东省临沂市经济开发区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山东省临沂市经济开发区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山东省临沂市经济开发区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山东省临沂市经济开发区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能确凿地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是()a天圆地方说b天如斗笠,地如覆盘c太阳的东升西落d地球卫星照片【考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及球形证据【分析】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解答】解: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今天,人们通过从宇宙空间发回的地球卫星照片,就能看清地球的真实形状但是,在此之前,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人们无法看到地球的全貌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故选:d【点评】考查地球形状的认识,要理解记忆(2015秋临沂期中)某地某日出现了一种灾害天气龙卷风,平时善于观察的杨阳同学将龙卷风的始发地a及运动方向在经纬图上作了较为准确的标示,据此回答23题2(2分)龙卷风始发地的经纬度位置是()a29s112wb29n112wc29s112ed29n112e【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专题】地球仪与经纬网【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解答】解:依据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读图分析可知,龙卷风始发地的经纬度位置是29n,112e依据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3(2分)龙卷风运动的方向是()a自北向南b自西南向东北c自南向北d自东北向西南【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专题】经纬网图;地球仪与经纬网【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解答】解: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读图分析可知,龙卷风运动的方向是自西南向东北依据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经纬网图上方向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4关于如图经纬网中阴影部分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全部在热带地区b全部在西半球c既跨东西半球,又跨南北半球d一年能接受两次太阳直射【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分析】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西经20和东经160组成的经线圈;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0纬线)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之间【解答】解:a、图中阴影部分的纬度范围为10n10s之间,属于热带,故符合题意;b、西经20西经25属于西半球,西经20西经15属于东半球,故叙述错误;c、西经20西经25属于西半球,西经20西经15属于东半球,图中阴影部分的经度范围为西经15西经25,纬度范围为10n10s之间,既跨东西半球,又跨南北半球,故叙述正确;d、图中阴影部分的纬度范围为10n10s之间,属于热带,一年能接受两次太阳直射,故叙述正确故选:b【点评】该题主要考查了根据经纬度范围判定温度带及半球等,难度较大5仔细判读经纬网图,图中四个小朋友所在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小红站在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b小刚站在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上c小兰所在的地方属南温带d小明所在的地方正午的太阳总是照在头顶上【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分析】(1)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2)南北半球与南北纬度的分界线是赤道,以北为北半球(北纬),以南为南半球(南纬);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3)习惯上,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以及是否有太阳光线的垂直照射、是否有极昼和极夜现象,将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五个温度带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终年炎热,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终年寒冷,温带既无阳光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分明【解答】解:读图可知,小红所在的经线是40w,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故a不正确;小刚所在的纬线是赤道(0纬线),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故b正确;小兰所在的纬线是20s,位于热带的纬度范围23.5n23.5s之间,有阳光直射现象,终年炎热,故c不正确;小明所在的纬线是40n,位于北温带的纬度范围23.5n66.5n之间,无阳光直射,故d不正确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半球的分界线和利用经纬网来确定位置,属于重难点的知识,多结合教材加强记忆6南北半球昼夜等长时,太阳直射在()a南回归线b北回归线c赤道d赤道与回归线之间的某一点【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分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除了赤道,地球其他地方一年中都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在南北极圈以内,甚至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不完全相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在中纬度地区,四季更替表现明显【解答】解: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日期是3月21日前后)或秋分日(日期是9月23日前后),此时全球的昼夜长短情况是:昼夜等长根据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地球公转的概况,理解解答即可7天安门广场的国旗每天都和太阳一同升旗,但每天升旗的时间都有变化,主要原因是()a地球是一个球体b地球绕太阳不停的公转c地球上有五带分布d地球绕地轴不停的自转【考点】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地理意义【分析】根据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产生了不同的地理现象解答【解答】解: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因此天安门广场的国旗每天都和太阳一同升旗,但每天升旗的时间都有变化故选:b【点评】该题考查了地球的运动,难易适中(2015秋临沂期中)2008年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在北京举行,来自美国的汤姆想了解220个参赛国的位置,他选用了“世界政区地图”;北京真大啊!玲玲想知道故宫在什么位置,她选用了“北京城市图”,小军去临沂市探访同学,他选用了“临沂市地形图”,兰兰去“蒙山风景区”旅游,她选用了“蒙山风景区导游图”据此回答810题8(2分)哪位同学选用的地图不合适()a汤姆b玲玲c小军d兰兰【考点】电子地图和影像地图【专题】生态环境类简答题;地图的要素【分析】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人们从地图上可以直接获得大量有用的地理信息我们要掌握使用地图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经常读图、用图和收集地图的好习惯【解答】解: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依据各种地图的作用,想知道国家在哪里,应选择世界政治地图;想知道故宫在什么位置,应选择北京城市图;去临沂市探访同学,应选择临沂市交通图;去“蒙山风景区”旅游,应选择蒙山风景区导游图根据题意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在不同情况下如何选择合适的各类地图,属基础题9(2分)下列图例是小明从“北京城市图”上描画下来的,可能描画错误的是()a常年河、湖b铁路c国界d水库【考点】图例和注记【专题】示意图;地图的要素【分析】阅读地图要先看地图上的图例,看看各种地理事物在地图上是用哪些符号表示的不同的地图上,图例有时不同,看地图时必须先熟悉一下图例,然后在地图上查找需要的地理信息【解答】解:a项中表示常年河流、湖泊,故正确;b项中表示铁路,故正确;c项中表示未定国界,故错误;d项中表示水库,故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常用的地图图例,牢记即可10(2分)假如上面提到的4幅地图的图幅大小相等,那么表示地理事物最详细的是()a世界政区地图b北京城市图c临沂市地形图d蒙山风景区导游图【考点】比例尺大小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地图的要素【分析】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解答】解: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四幅图的范围由大到小排列为:世界政区地图北京城市图临沂市地形图蒙山风景区导游图,因为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表示的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所以蒙山风景区导游图的比例尺最大,表示的内容最详细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比例尺大小与地图范围、内容详略的关系,理解答题即可11关于等高线地形图中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a村在b村的西南方向bc线处为山脊,d线处为山谷c山顶海拔是200米d从a村到b村规划的公路(虚线)不合理【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专题】示意图;地形与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解答】解:中部箭头所指的方向是北方,图中a村在b村的正南方向,故a错误;c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是山谷,d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是山脊,故b错误;图中的等高距是50米,图中山顶的海拔高度范围是200250米,故c错误;从a村到b村规划的公路(虚线)不合理,因为该路线经过山脊部位,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读图解答即可12下列选项中,a、b、c、d所示的地形部位名称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a山谷鞍部山脊山顶b山谷山顶鞍部山脊c山谷山脊山顶鞍部d山脊山谷山顶鞍部【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分析】该题是一道地地道道的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的好题【解答】解:等高线地形图中数值向大数弯曲突出的地方是山谷,山顶之间比较低洼的地方是鞍部,数值向小数弯曲突出的地方是山脊,数值内大外小的是山顶根据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从整体上考查了学生对等高线地形图知识点的掌握情况(2015秋临沂期中)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回答1317题13(2分)世界上海陆面积比例是()a各占一半b陆地c海洋d三分陆地七分海洋【考点】海陆分布概况【专题】示意图;世界的海陆分布【分析】我们生活的地球,从太空看是个蔚蓝色的美丽星球,它看上去更像“水球”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陆地集中于北半球、东半球;海洋集中于南半球、西半球【解答】解: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世界上陆地和海洋的比例约为3:7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地球表面的海陆面积比例,牢记即可14(2分)下列大洲中,被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包围的是()a非洲b大洋洲c南极洲d南美洲【考点】七大洲的地理分布和概况【专题】分布图;世界的海陆分布【分析】(1)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全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2)地球上广阔的海洋连为一体,习惯上人们把大洋分为四大部分,分别为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北冰洋【解答】解:全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读图可知,非洲被印度洋、大西洋包围;大洋洲被太平洋、印度洋包围;南极洲被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包围;亚洲被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包围;根据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大洲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读图解答即可15(2分)世界是面积最大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a亚洲、大西洋b非洲、太平洋c非洲、大西洋d亚洲、太平洋【考点】七大洲的地理分布和概况;四大洋的的地理分布和概况【专题】生态环境类简答题;世界的海陆分布【分析】七大洲(按面积大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四大洋(按面积大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解答】解: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亚洲;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是太平洋,故a、c、b不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该题是对七大洲和四大洋基本知识的考查,结合教材熟练掌握16(2分)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有()a亚洲、非洲b欧洲、北美洲c欧洲、亚洲d南美洲、非洲【考点】七大洲的地理分布和概况【专题】分布图;世界的海陆分布【分析】地球上有七大洲,即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解答】解:欧洲、北美洲全部位于北半球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世界七大洲的地理分布概况被赤道穿过的大洲有哪些?试着说一说名称17(2分)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a苏伊士运河b巴拿马运河c土耳其海峡d地中海【考点】洲界线【专题】分布图;世界的海陆分布【分析】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全球共分为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七个大洲七大洲之间有的相连,有的被运河或海峡分割【解答】解:大洲之间往往以山脉、河流、湖泊、运河、海峡等地理事物为分界线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该运河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亚洲与欧洲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地中海位于非洲与欧洲之间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各大洲之间的界线,牢记课本知识点结合地图解答即可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地表形态的变化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不可能短时间内改变b喜马拉雅山地岩层中发现的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这里曾经是海洋c沧海桑田的变化主要是地壳变动和海平面升降造成的结果d人类活动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考点】海陆变迁【专题】示意图;海陆变迁与板块构造学说【分析】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壳的变动、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气候、灾害和人类活动,如暴雨冲刷、填海造陆等,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地球表面形态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变化之中,陆地可以变成海洋,海洋可以变成陆地“沧海桑田”说的是海洋变成陆地或陆地变成海洋,比喻海陆的变迁【解答】解:地壳的变动、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选项d叙述错误,符合题意,选项abc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海陆变迁及其原因,理解解答即可19下列叙述中不能证明海陆变迁的是()a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b南极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煤c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d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考点】海陆变迁【分析】地球表面形态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变化之中,陆地可以变成海洋,海洋可以变成陆地【解答】解: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说明台湾海峡原来是陆地;煤是有大量的植物沉积地下经过千百万年时间形成,极地地区发现煤田,说明极地原来处于较低纬度,有茂密的植被;由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拉伸,形成东非大裂谷,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将形成海洋;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海陆变迁的相关知识,理解掌握(2015秋临沂期中)读图4回答2023题20(2分)图中,c是()a亚欧板块b非洲板块c太平洋板块d印度洋板块【考点】六大板块及其示意图【专题】分布图;海陆变迁与板块构造学说【分析】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此外,还有许多小板块在六大板块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解答】解: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组成,分别是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美洲板块读图可知,图中c是印度洋板块根据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六大板块示意图的认读,属于基础题21(2分)按照板块学说的观点,图中()ae山脉会消失bf山脉会消失c地中海会消失d红海会消失【考点】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专题】示意图;海陆变迁与板块构造学说【分析】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又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解答】解: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按照板块学说的观点,e阿尔卑斯山脉和f喜马拉雅山处于板块的碰撞挤压处,还将持续升高,地中海则受板块的挤压而消失红海受板块的张裂拉伸,形成新的大洋故选:c【点评】考查板块运动的有关知识,要理解记忆22(2分)下列哪个板块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的形成关系不大()a太平洋板块b美洲板块c亚欧板块d非洲板块【考点】六大板块及其示意图【专题】分布图;海陆变迁与板块构造学说【分析】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此外,还有许多小板块在六大板块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解答】解: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分别是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其中非洲板块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的形成关系不大根据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六大板块示意图的判读,属于基础题23(2分)f处是世界上最高大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脉,它的形成是由于()a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碰撞b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c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d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考点】六大板块及其示意图【专题】分布图;海陆变迁与板块构造学说【分析】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此外,还有许多小板块六大板块分别是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在六大板块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解答】解:读图可知,f处是世界上最高大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脉,它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是两板块不断地碰撞挤压形成的根据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六大板块示意图的判读,属于基础题24下列词语中不是描述天气的是()a狂风暴雨b电闪雷鸣c常年干旱d乌云密布【考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分析】天气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解答】解:abd选项都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是指天气;而选项c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说的气候;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只有真正了解才能灵活运用解答问题2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降水概率为100%,表示肯定有雨b污染指数小,对人体的健康有害c世界第一张天气图的诞生,与一次战争有关d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陆地;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考点】卫星云图与天气预报【分析】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天气资料的分析,发布的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主要包括气温(最高和最低)、阴天或晴天、降水的可能性、降水的强度、风力的大小、空气的能见度等等【解答】解:a、卫星云图上,云层越厚表示降水概率越高,降水概率为100%,表示肯定有雨故a正确b、空气污染指数反映空气被污染的程度,指数越大,空气污染越严重,对人体危害越大故b错误c、气象预报是如何预报天气的呢?这还要从世界上第一张天气图的问世谈起1820年,德国人布兰德斯利用巴拉丁气象学会杂志上登载的气象观测资料,将1783年各地同一时刻的气压和风的记录填在地图上,在莱比锡绘成了世界上第一张天气图对天气图预报起推动作用和快速发展的是19世纪中叶的一场军事战争18531856年,英、法向俄国发动了克里米亚战争1854年11月14日,英法联军包围了塞瓦斯托波尔,当陆战队即将在巴拉克拉瓦港湾地区登陆时,风暴从天而降,黑海顿时狂风巨浪,法国军舰亨利四号葬身于佛斯陀,英法联军几乎遭受灭顶之灾故c正确d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陆地;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故d正确故选:b【点评】考查卫星云图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二、综合题(共50分)26如图表示的经纬网示意图中,回答问题(1)写出a点的经纬度:40n、20w(2)已知b地的经纬度坐标是(0,20e),请在图中用字母“b”标点出来,可以看出它位于东(东、西)半球(3)点a在c的正北方向,a点所在的纬线长度与c点所在的纬线长度短(长、短)(4)经线指示南北方向;a点位于中(高、中、低)维度;c点位于南(南、北)半球(5)图d从北极点出发沿着箭头方向一直往南行走(能、不能)不能回到北极点【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专题】经纬网图;地球仪与经纬网【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解答】解:(1)东西经度的划分是以0经线为界,向东向西各分了180,以东称东经,用符号“e”表示,以西称西经,用符号“w”表示,南北纬度的划分都是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的纬度称北纬,用符号“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称南纬,用符号“s”表示,故a点的经纬度是(40n,20w)(2)根据b点的经纬度坐标(0,20e),在图中标上字母“b”即可;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据此可知,b点位于东半球(3)根据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可知,点a在c的正北方向;纬线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故a点所在纬线的长度比c点所在纬线的长度短(4)在经纬网地图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人们规定,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南北半球与南北纬度的分界线是赤道(0纬线),以北为北半球(北纬),以南为南半球(南纬);据此读图可知,a点位于中纬度,c点位于南半球(5)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北极是地球的最北端,与其对应的南极是地球的最南端,因此一直往南行走最终会到达南极点故答案为:(1)40n;20w;(2);东;(3)正北;短;(4)南北;中;南;(5)不能【点评】本题考查了经纬网的判读,理解解答即可27读图1、图2、图3,完成相关问题(1)地球自转的周期是1天,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2)在图1甲、乙、丙、丁四个公转位置中,乙处是北半球的秋分日,此时临沂市昼夜长短情况是昼夜等长,这一天过后太阳直射点向南方向移动(3)如图2所示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重要纬线的名称),图2a、b两点中b点先迎来黎明;c、d两点中d点先进入黑夜(4)图3所示接近我们家乡住宅夏季(季节)正午日照示意图,此时南半球的同纬度地区应为冬季节(5)图1中造成太阳直射点一年当中回归运动的原因是ba、地球的自转 b、地球的公转 c、地球是一个球体 d、太阳的运动【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专题】示意图;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分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除了赤道,地球其他地方一年中都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在南北极圈以内,甚至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不完全相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在中纬度地区,四季更替表现明显【解答】解:(1)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一年(2)临沂市位于山东省东南部,属于北半球;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日期是3月21日前后)或秋分日(日期是9月23日前后),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是6月22日前后),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从地球公转示意图可以看出,地球位于乙处时的日期是9月23日前后,是北半球的秋分日;此时全球的昼夜长短情况是:昼夜等长;这一天过后太阳直射点向南方(南回归线)移动(3)读图2可知,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由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因此地球上同纬度地区位置偏东的地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方先迎来黎明,同时也先进入黑夜;读图可知,c、d两点中,d点位置偏东,因此d点先进入黑夜(4)我们家乡位于北半球;读图3可知,此时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因此可判断,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附近,是北半球的夏季,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南半球的同纬度地区应为冬季(5)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根据题意故答案为:(1)1天;自西向东;(2)乙;昼夜等长;南;(3)赤道;d;(4)夏季;冬;(5)b【点评】本题考查了地球公转示意图的判读以及产生的现象28临沂某学校学生利用十一组织了“红色之旅”和“自然生态之旅”时间活动,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出发前同学们认真研究地图发现,村庄分布很有规律,请描述沿河流分布(2)学校到丙村的实际距离是500米,请将图中线段比例尺转换为数字比例尺1:50000(3)到达目的地,同学们实地测量并绘制了当地的等高线地形图(右上图),发现实践基地正好位于陡崖(山体部位)边缘,为提醒游客注意安全请设计一句警示语:前方陡崖,注意安全等(4)返校后,同学们分两组,结合搜集到的相关资料,进行探究学习一组:甲、乙、丙、丁四村需要合村并点,最佳的位置是乙村,写出两点理由:地形平坦,交通便利、离学校医院近等二组:考察中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据此推测当时这里曾经是海洋(海洋、陆地)(5)图中乙到丁段的河流流向为东北西南【考点】地图上的比例尺应用;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基本方法及应用【专题】示意图;地图的要素【分析】(1)地图有三要素,一定要认真观察,总结规律(2)根据指向标定方向,根据线段式比例尺计算实地距离(3)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的分布特点,分析地形名称(4)聚落的形成因素,以及海陆变迁【解答】解:(1)从图中观察得知,表示村庄的图例符号分布在河流两岸,因此村庄分布规律为沿河分布;(2)根据线段式比例尺,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500米,量得学校到丙村的图上距离为1厘米,因此学校到丙村的实地距离为500米;(3)从实践基地等高线地形图可以看出,等高线重合相交,应为陡崖,为了游客安全,设计警示语可以是:前有陡崖,注意安全;(4)甲、乙、丙、丁四村需要合村并点,乙村附近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水源充足,附近有学校、医院,所以最佳的位置应是乙村二组考察中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据此推测现在的陆地原来曾是海洋;(5)依据一般方向的判读方法,图中乙到丁段的河流流向为东北西南故答案为:(1)沿河流分布;(2)500;1:50000;(3)陡崖;前方陡崖,注意安全等;(4)乙;地形平坦,交通便利;离学校医院近等;海洋;(5)东北西南【点评】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掌握各种地形的判读方法后,理解解答即可29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板块名称:a亚欧板块、b非洲板块、e美洲板块(2)中国主要位于a板块,几乎全部为海洋的是d板块(全填字母)(3)图中处经常发生地震的原因是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4)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在此基础上科学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告知我们各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地壳比较活跃的板块交界地带,如: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考点】六大板块及其示意图【专题】分布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