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高中历史 专题三 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课时作业 人民版选修1(1).doc_第1页
【优化方案】高中历史 专题三 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课时作业 人民版选修1(1).doc_第2页
【优化方案】高中历史 专题三 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课时作业 人民版选修1(1).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优化方案】2013-2014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三 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课时作业 人民版选修1一、选择题1(2012高考上海卷)“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文中提到的诏书出自()a东周平王 b东汉光武帝c曹魏文帝 d北魏孝文帝解析:选d。下诏迁都洛阳,民众死后葬于河南,不再迁回故地,都成为了河南洛阳人,促进了民族融合。符合这些信息的只有北魏孝文帝改革。2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曰:“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a解决平城粮食供应困难b革除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c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d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解析:选d。“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可知迁都的根本目的是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3北魏孝文帝不仅娶汉族士族地主的女儿为妻,还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范阳卢氏家族。他这样做的基本出发点在于()a缓和民族矛盾b密切鲜卑贵族和汉族地主的联系c平息阶级矛盾d加快鲜卑等北方少数民族汉化步伐解析:选b。该做法的出发点是密切鲜卑贵族和汉族地主的联系,以获得他们的支持,巩固自己的统治。4.右图是出土的北魏文官陶俑,你从中获取哪些历史信息()任用汉族地主推行俸禄制胡汉服装融合接受汉族文化a bc d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历史有效信息的能力,图片主要反映了鲜卑族服装的变化,由此可知与内容无关。5下列属于鲜卑族封建化表现的是()游牧民族陆续成为中原农民鲜卑贵族广占良田,成为中原地区的封建主鲜卑贵族还兼营工商业a bc d解析:选a。要从当时封建化的过程与表现来思考,都是游牧民族向农耕文明转变的表现。6(2013临沂一中月考)在我国古代,“民族融合”一词最本质的含义是()a迁移、杂居、互相通婚b统治者推行汉化政策c各民族互相学习,补短扬长,共同发展d各族人民共同进行反压迫斗争解析:选c。民族融合主要是指各民族相互交流、学习,共同发展,减少隔阂与矛盾的过程,结合概念可知c项最佳。7(2013海口高二检测)下列内容,不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的是()a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b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c增强了国家军事力量d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解析:选c。增强军事力量不属于改革的“历史作用”。8(2013福州高二联考)他是一位卓越的少数民族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他崇尚中国文化,实行汉化,是西北方各民族陆续进入中原后民族融合的一次总结。这一改革顺应了下列哪一趋势()a民族的融合 b分裂走向统一c中央集权加强 d经济中心南移解析:选a。由材料中“民族融合的一次总结”这一信息即可判断答案为a。二、非选择题9(2012高考山东卷)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是社会转型时期进行的重大改革,两次改革不囿于传统,除旧布新,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面对社会转型,两次改革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各是什么?举例说明。(2)依据改革的措施,概括说明两次改革“除旧布新”的形式有何不同,并指出其对历史发展所起的相同作用。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的内容。第(1)问侧重于两次改革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难点在于孝文帝改革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落后的鲜卑族文化与先进的中原文化之间的矛盾。第(2)问侧重于考查两次改革的形式和历史作用,注意商鞅变法侧重从政治角度,孝文帝改革侧重从文化角度作答。答案:(1)商鞅变法:奴隶主贵族和新兴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如废井田开阡陌、废分封行郡县等。(举一例说明即可)北魏孝文帝改革:落后的鲜卑族文化和先进的中原文化之间的矛盾,如实行均田制、推行汉化政策等。(举一例说明即可)(2)商鞅变法:创设新制度;北魏孝文帝改革:学习借鉴中原文化。促进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促进了民族融合,国家统一。一、学习思考请你结合本专题的学习内容,谈谈自己的想法。(教材p35)提示:孝文帝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促进了北魏社会的发展,加快了民族融合,是历史的进步。孝文帝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二、自我测评(教材p36)1自孝文帝起,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如“孝文帝”、“孝武帝”、“孝明帝”等。结合我们学过的课文,想一想这是为什么?提示:孝文帝的改革核心内容是全方位的汉化。礼乐教化是汉族儒家学说的主要内容,并直接表现在政治制度和文化建设上。孝文帝为顺应汉化大潮,必须推行汉族礼乐教化。“孝”是儒家所极力推崇的道德准则。孝文帝制礼,要使其政权从政治制度到经济政策乃至文化习惯等方面的要素都符合儒家的礼教规范,谥号多采用“孝”也就不难理解了。2找一找,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汉族和少数民族相互影响的现象有哪些?提示: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细小事物,如饮食、音乐、体育运动等,让大家各抒己见,教师予以总结点评。三、材料阅读与思考(教材p36)看了材料后,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联系现实生活,看看身边还有没有这种现象?提示:中华民族是个大家庭,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各族人民经过数千年的交流融合,已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漫长的历史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