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地势与地形(2).doc_第1页
第二节地势与地形(2).doc_第2页
第二节地势与地形(2).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李 端 中 学 八 年 级 地 理 学 案第三节 地势与地形(第二课时 地形复杂多样 山区面积广大)一、 自学目标1、 能说出主要山脉的名称及其走向,并说明山脉是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2、 运用统计数据说明我国山区面积广大;3、 分析山区开发和利用中的有利和不利条件;二、自学问题1、 仔细观察地理图册P10P11“中国地形”,发现: 我国 高原最高, 盆地海拔最高, 平原最大,_平原河网密布2、 认真阅读课本P25的“图2.5 形态各异的高原景观”,请你将下列高原和地表特征以及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用线连起来。青藏高原 A.地势平坦 a.畜牧业,马内蒙古高原 B.地面崎岖不平 b.畜牧业,牦牛黄土高原 C.千沟万壑 c.多梯田云贵高原 D.雪峰连绵 d.住窑洞3、 我国的_和_主要集中在东部,经济林业、2/3的农业人口和3/4以上的粮、油、棉都集中在这里是_、_、_的地区。4、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_,近一半是难以利用的_、_、_、_等,_和_多集中在西部地区。5、 我国地形类型的特征是 ,有_、_、_、_和_,其中_、_、_属于“山区” 。三、合作训练合作交流:1、 展示自学问题答案,并相互交流。2、 阅读课本P26“图2.6 中国陆上主要山脉”,尝试将图中的山脉按走向分类。(1)概念理解:山脉的走向就是山脉延伸的方向,例如广东省北部的南岭,向东西方向延伸,我们就说“ 走向”。看课本P27的“图2.7山脉走向示意”,明确山脉的走向(2)填图:对照图2.6,用红色的笔在图上将天山、阴山、燕山连成一线,将昆仑山、秦岭、大别山连成一线,将喜马拉雅山、南岭连成一线;再用蓝色的笔将长白山、武夷山连成一线,将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连成一线,将贺兰山、横断山脉连成一线(3)通过填图发现,我国山脉主要呈 走向和_走向。(4)通过填图可以看到,这些山脉将大陆分隔成许多网格,高原、平原和盆地就分布在这些网格中。仔细观察网格,将山脉两侧的地形区名称填写在下表中:山脉两侧的地形区西侧东侧横断山云贵高原巫山四川盆地太行山华北平原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山脉两侧的地形区北侧南侧天山准噶尔盆地昆仑山青藏高原3、 阅读课本P28“图2.8我国五种地形面积比例”,(1)填写下列表格内容,再绘制我国地形面积比例饼状图地形类型百分比(/%)36对应的圆心角丘陵10%36山地高原平原盆地小结:我国地形结构的特征是 广大, 小。4、完成课本P30 活动2、3题。训练:1.我国地形类型齐全,一共有( )种地形A. 三 B. 四 C. 五 D. 六2、有关山脉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天山是东西走向 B. 秦岭是南北走向 C.太行山是西北东南走向 D.南岭是东北走向3、我国四大高原中,纬度最高的是(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4、我国“神舟”系列飞船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位于( )A.塔里木盆地 B.内蒙古高原 C.横断山区 D.河西走廊5、在我国各类地形中,面积最大的是( )A. 山地 B. 高原 C. 盆地 D. 平原6、习惯上,山区是指( )A. 山地、平原、丘陵 B. 山地、丘陵、海拔很高的盆地C. 山地、丘陵、崎岖的平原 D. 山地、丘陵、崎岖的高原7、我国平原面积占全国的( )A. 1/10左右 B. 1/20左右 C. 1/5左右 D. 1/3左右8、(多选)我国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有( )A. 崩塌 B. 滑坡 C. 泥石流 D. 沙尘暴9、几年来,我国政府制定并实施了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