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 朱晶 教学改革实践运动 专门的实践领域 运用技术解决教学实践问题的领域 专业与学科 教育技术学 程序教学运动 系统化设计教学 1 国外教育技术的发展与形成 视听教育运动 国外教育技术的发展演变 一 视听教学的发展 视觉教育 visualeducation 视听教育 visualandaudioeducation 视听传播 visualandaudiocommunication 一 视觉教育 visualeducation 时期 17世纪至20世纪初 特征 直观教学17世纪 图解 教科书18 19世纪 教具 图片 实物 模型 照片 磁铁 地球仪 19世纪后期 20世纪 教学媒体 幻灯 无声电影 典型事件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 世界图解 霍本等 课程视觉化 1923年 美国教育协会 NEA 成立了 视觉教学部 DivisionofVisualInstruction 简称DVI A 视觉教育 visualeducation 1937年 霍邦 C F Hoban 等人在 课程的视觉化 一书中提出了视觉教材的分类模式和选用原则 视觉教材的分类模式 这个模式主要以教具为基准 按其所提供的教材的具体 抽象程度排列成示意图 从实地见习开始 它提供的教材最具体 越向上 具体性逐渐减少而抽象性逐渐增加 相对来说 言语最抽象 霍邦还指出 在选用视觉教材时有四个方面值得考虑 即视觉教材本身的现实性 学生过去的经验范围和性质 教育目的和教室环境 学生智力的成熟程度 二 视听教育 时期 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特征 教学媒体中增加了 声音 开始关注 媒体理论 典型事件 1946年戴尔的 教学中的视听方法 经验之塔 1947年 美国教育协会将 视觉教学部 正式改名为 视听教学部 DivisionofAudio VisualInstruction B 视听教育 visualandaudioeducation 经验之塔 的理论要点 经验之塔最底层的经验 是最直接最具体的经验 越往上 则越趋于抽象 各种教学活动可以依其经验的具体 抽象程度 排成一个序列 教育应从具体的经验入手 逐步过渡到抽象 教育必须要把具体经验普遍化 形成概念 从而来指导进一步的实践 在学校教学中使用各种媒体 可以使教学活动更具体 也能为抽象概括创造条件 位于 塔 的中间部位的那些视听教材和视听经验 比上层的言语和视觉符号具体 形象 又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弥补下层各种直接经验方式之不足 三 视听传播 时期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特征 教育电视开始关注 教育传播理论 典型事件 程序教学与教学机器的盛行1961年 美国教育协会视听教学部组成 定义与术语委员会 视听教学部1963年关于 视听传播 的定义 视听传播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一个分支 主要研究对用于控制学习过程的讯息的设计与使用 视听传播的任务 a 对用于学习过程以达到任何目的的图象讯息和非表象讯息两者的独特的 相对的优点进行研究 b 对某一教育环境中人和器具发出的讯息作结构上和系统的处理 这些任务包括对系统组成部分和完整教学系统的计划 制作 选择 管理和使用 视听传播的实际目的是使用有助于充分发挥学习者能力的各种传播方法和媒体得到充分有效的使用 C 视听传播 visualandaudiocommunication 埃博克提出了 视听与教育传播过程的关系 的理论模型 它是视听传播理论的重要内容 二 程序教学的发展 早期个别化教学程序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 早期个别化教学 个别化教学在19世纪中叶就已经存在1912 1913真正的个别化教学系统产生1919沃什伯恩温内特卡方案1920帕克赫斯特道尔顿实验室计划特点 教学目的明确 试图使学生适合学生个别差异 打破传统教学固定步调模式 学生可自定步调 采用掌握学习法 重视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 程序教学 1925普莱西第一台自动教学机1930彼特逊1954斯金纳当代程序教学运动之父 计算机辅助教学 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 随着具有高性能的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 人们对教学机器的兴趣转向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研究 程序教学方法广泛用于计算机辅助教学 计算机成了实现程序教学思想的高级程序教学机 程序教学的基本原理 强化 理论程序教学的要素程序设计模式 强化 理论 斯金纳认为行为之所以发生变化 是由于强化作用的结果 人的学习是否成立关键在于强化 当一个操作发生之后 紧接着呈现一个强化刺激时 那么 这个操作的强度 概率 就增加 这里所增加的不是刺激 反应的联结 因为操作不需要特定的激发性刺激 而是使反应发生的一般倾向性增强 即反应发生的概率增强了 程序教学的要素 小步子的逻辑序列积极地反应信息的及时反馈自定步调减少错误率 程序设计模式 直线式分支式 三 系统化设计教学的发展 系统设计教学方法的起源系统设计教学方法中若干重要概念的发展早期的系统设计教学方法模型教学系统方法的发展和教学开发运动 系统设计教学方法的起源 系统设计教学的方法实质上是设计和改进教学的一种经验主义方法 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及进步主义的兴起 客观上阻碍了以实验方法为基础的教学系统方法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美国处于战时需要 进行提高军训效率和效果的课题研究 从而总结出一系列教学原则 并用以指导对训练的研究和训练教材的开发 二战后 于5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程序教学是教学系统方法得到相应发展的又一个重要因素 系统设计教学方法中若干重要概念的发展 有关行为科学的一些概念 如任务分析 行为目标 标准参照测试和形成性评价等 为 系统化设计教学 方法的形成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任务分析它从特定的教学要求出发 逐步剖析达到该要求所需具备的从属技能 为测定训练目标提供依据 行为目标其目的是制定明确具体的行为目标标准参照测试指根据预先明确说明的行为来衡量学习者的学习成绩 形成性评价主要用以对处于开发阶段的教材进行改进 总结性评价主要用于对开发出的定型教材或教学方案使用效果方面的评定 早期的系统设计教学方法模型 这个模型是60年代后期 布郎等人在 视听教学 媒体与方法 这本著作中提出的系统化教学的模型 较明显地反映出行为科学和系统理论对视听领域的影响 这个模型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所有的教学设计活动都以学生为中心 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要和能力 根据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情况而修改教学 在这一过程中 每个步骤都很重要 老师的主要作用是对系统化的教学进行计划 教学系统方法的发展和教学开发运动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 教学系统方法在教育技术领域日益受到重视 人们在实践中建立了许多系统设计教学的理论模型 并发表了大量关于教学系统方法的文章 60年代后期 教学系统方法把行为主义 传播理论 学习理论 系统方法等有机结合到一个过程论的框架中 70年代是教学设计形成的年代 2 我国教育技术领域的发展 一 电化教育的兴起时期 1919 1949特征 幻灯 电影 无线电等媒体在教育中得到了应用典型事件 1922年南京金陵大学 1952年并入南京大学 农学院开始运用幻灯片和电影片到各地宣传科学种棉知识 1917年 商务印书馆开始拍电影 而金陵大学理学院开展电影教育 1932年 中国教育电影协会 在南京成立 1937年 建立了 播音教育委员会 1940年 教育部将电影教育委员会和播音教育委员会合并 成立了电化教育委员会 我国教育技术领域的发展 二 电化教育的初步发展时期 1950 1965特征 播音教育 电视教育学校 中小学与高校 电化教育典型事件 1949年11月文化部科学普及局成立了电化教育处1958年9月筹建北京电化教育馆 我国教育技术领域的发展 三 电化教育的重新起步时期 1978 90年代中期特征 全国电教系统形成电教实验与教改实验 电化教育深入课堂典型事件 1978年教育部建立了中央电化教育馆1993年将 电化教育 专业更名为 教育技术学 专业 我国教育技术领域的发展 四 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时期 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特征 普及信息技术课程 建设校园网与教育城域网教育技术学科迅速发展典型事件 1998年 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同志为 中国教育报 制高点 现代教育技术 专版撰文 2000年10月25日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实施 校校通 工程 教育技术领域定义的发展演变 一 美国教育技术领域定义演变1963年定义 视听传播时期 视听传播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一个分支 它主要研究 如何对控制学习过程的讯息进行设计和使用 1972年定义 首次使用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是这样的一个领域 它通过对所有学习资源的系统化鉴别 开发 组织和利用 以及通过对这些过程的管理 来促进人类的学习 1977年定义 强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育技术是一个分析问题 并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设计 实施 评价和管理的综合的 有机的过程 它涉及人员 程序 思想 设备和组织等各个方面 与人类学习的所有方面都有关系 新的观点 第一 认为教育技术是一个复杂的 综合的过程 该过程包含与人类学习有关的各种因素 人 设备 思想和方法等 第二 该 过程 是将先进的技术设备 思想方法用于解决人类学习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的应用过程 第三 认为教育技术的着眼点只是实际应用 1994年定义 明确研究对象和研究范畴 教学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 开发 利用 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AECT 94定义ETasofAECT 94definition AECT 04定义ETasofAECT 04definition 2004年新界定 限定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范围 重视绩效 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 使用和管理合适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 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 Educationaltechnologyisthestudyandethicalpracticeoffacilitatinglearningandimprovingperformancebycreating using andmanagingappropriatetechnologicalprocessesandresources 新的变化 第一 2004年定义采用的是 教育技术 educationaltechnology 而1994年的定义采用的是 教学技术 instructionaltechnology 第二 2004定义的主要包括三个职能范畴 创设 利用 管理 其中94定义中的设计 开发的职能在新定义中演化为了一个职能 创设 在新定义中 评价范畴也不再被列为一个单独的范畴 第三 新定义添加了有关改善绩效的新内容 改善绩效的提法强调了学习的含义不单指获取知识 更要注重培养和提高能力 第四 新定义更加强调过程和资源的技术性与合适性 二 我国教育技术领域定义演变关于电化教育的典型定义 主要有以下几种 运用现代化教育媒体 并与传统教育媒体恰当结合 传递教育信息 以实现教育最优化就是电化教育 电化教育是根据教育理论 运用现代化教育媒体 有目的地传递教育信息 充分发挥多种感官的功能 以实现最优化的教育活动 电化教育就是在现代教育思想 理论的指导下 主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活动 以实现教育过程的最优化 南国农先生 林建祥先生 李运林先生 关于教育技术的典型定义 主要有以下几种 教育技术学是应用技术学的概念 观点 方法以及方法论 研究教育 教学过程及其管理过程的优化的技术手段 操作方法和方法论的一门学科 其目的是为了获得更有效的教学 所谓现代教育技术 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 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 开发 利用 评价和管理 以实现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福建省罗源县第一中学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湖北省华师一附中化学高一上期中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Unit2Morethanfun单词清单-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Unit14SectionB(1a-3bSelfCheck)教学设计人教版(2012)九年级英语全册
- Unit4知识清单译林版九年级(2012)英语上册
- 工程建设招标合同条件(第二部分)
- 化妆品镜头知识培训
- 现场发言面试题目及答案
- 网站托管面试题目及答案
- 司法知识业务培训课件
- 2025-2030年中国财务管理系统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环卫工作进度管理制度
- 2025年国家能源集团陕西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典当公司物品管理制度
- CJ/T 152-2016薄壁不锈钢卡压式和沟槽式管件
- 关于成立印刷包装公司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
- 公司之间罚款协议书
- T/CECS 10246-2022绿色建材评价智能坐便器
- 2025-2030年中国硅酸钇镥(LYSO)市场深度调查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视频素材授权协议书
- DB42-T 1989-2023 城乡公益性安葬设施建设与管理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