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电影的漫画风潮及启示.doc_第1页
好莱坞电影的漫画风潮及启示.doc_第2页
好莱坞电影的漫画风潮及启示.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好莱坞电影的漫画风潮及启示我这里想说的不是好莱坞的3D动画电影,而是想说的是美国的那些根据畅销漫画改编的卖座的商业大片,比如灵魂战车、蜘蛛侠、幻影杀手等等的一系列电影。因为我比较喜欢这种超火爆的美国商业大片,虽然说这些片子难免会在内容剧情安排等方面比较的单调和空洞,但是其画面火爆,动作场面完美处理,可以产生强大的视觉冲击享受,可以放松地不必太费脑筋地享受这等商业大餐,尽情地看那些超级英雄的绚丽表演。自从2002年我看了蜘蛛侠就对此类电影情有独钟。2002年5月,影史上最强的漫画改编电影蜘蛛侠强势出笼,3天卷走1.14亿美元,随后全球终极票房高达8亿多。2003年推出3部,2004年7部,2005年好莱坞推出了幻影杀手等13部漫画改编电影,2006年漫画电影再次突破10部,包括超人归来、X战警3等,而且都是票房和口碑双丰收。2007年2月16日,幽灵骑士上映,连续两周票房收入排在北美票房排行榜的第一名。3月9日,改编自漫画大师弗兰克米勒爱作的斯巴达300勇士再下一城,上映两周就迈进亿元票房俱乐部,单周均名列北美票房第一名。之后蜘蛛侠3、神奇四侠2、变形金刚也陆续上映,成功吸走全球巨额钞票。2008年的钢铁侠2、地狱男爵2七龙珠等等,直到今年2011年最新的雷神托尔、即将上映的绿灯侠等数不胜数的好莱坞漫画电影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面前,成为了席卷全球电影市场的新一轮电影风潮。好莱坞这类漫画改编的电影可以说就是纯粹的商业电影,其在科技、资金、特技效果、人员等资源方面投入巨大,完全以商业为目的,为的是在短期内获得相当可观的票房收入,至于什么内容内涵之内的东西并不会过多描写,剧情一般也比较的单调,就是一些超级英雄拯救世界、拯救爱人,最终光明力量打败黑暗力量的故事。但是好莱坞漫画系列电影一出来,就产生一鸣惊人的效果,成为超级卖座电影,虽卖座但不一定叫好,但是它出色地完成了商业的目的,取得相当的成绩,也说明了这种模式也有其好的地方值得借鉴。人们都说电影是一门艺术,但是我认为电影它也可以是一门工业。美国好莱坞的电影模式它涵盖了电影的投资、生产、发行、放映及其后产品开发的各个相关环节和领域,是一种高度集成的电影产业运作模式。好莱坞出产的影片,主要采取的是高科技、高投入、高产出的大片模式。好莱坞依靠自身已经成熟了的市场体制、先进的科学技术、发达的资本市场、强大的经济基础、庞大的市场需求和完善的法律环境,建立立体多元化的电影产业链,提高好莱坞电影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推动电影产业向高层次发展。而好莱坞的漫画系列电影更是从影片开始构思阶段就秉承了这种理念,漫画系列电影是发达的动漫产业与高度发达的电影工业相结合,碰撞出的美丽的火花。电影选材阶段就植根于美国已很发达的动漫产业,通过十分详细市场调查,从中选取那些畅销的漫画题材,将其改编成为电影剧本,选取好莱坞大牌明星,再通过精心拍摄,完美的后期处理,最后在观众面前呈现出绚丽的商业大片。我认为这种漫画系列大片的优点在于:1、选取的题材许多漫画迷都已经很熟悉,拉拢了相当的部分观众群。美国畅销的漫画,改编成电影之后,漫画迷乐于掏钱进电影院去看电影,会唤醒一批曾经的漫画迷来捧场,他们就是电影的第一批忠实影迷。当然也会有些对电影中某些改编细节反感的受众,这些人群也会对电影做出相应的评价。这些忠实漫画迷褒贬不一的评论就会对电影产生讨论,不知不觉中影响潜在的电影受众,不知不觉中为电影信息做了大力的宣传,做了免费的活广告。在配合电影的立体广告宣传,这样电影的知名度就会大增,就能更迅速地占领世界各大市场,达到更好的信息传播效果。普通观众也就会走进影院,大都受到影响或者冲着漫画变电影的“冲动”而去。因此改编自漫画的电影在商业方面具备先天的优势。2、影片中的英雄情结。漫画中的超级英雄在大银幕上出现,迎合了美国公众的英雄崇拜情结,唤起美国人心中的个人英雄主义。在缺乏安全感的时代,穿梭于黑暗都市,行侠仗义,扫荡街头犯罪的英雄自然会受到影迷认同。同时,漫画英雄的多重性格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因为英雄漫画所描绘的世界非常简单且两极化明显,而这正适合好莱坞的口味及他们简单直接的价值观。3、明星引力及特技包装艺术。漫画故事虽是好的卖点,但“好马也要配好鞍”。于是在选择演员上先选择当红明星,猫人中的奥斯卡影后哈莉贝瑞,幽灵骑士中的尼古拉斯凯奇等等,二者结合如虎添翼。而在特技包装上,更是下尽功夫,大量用电脑技术营造出了让观众叹为观止的视觉效果。4、拍成电影的漫画也会由于电影的热度上升而产生联动的效应,产生电影、漫画经济效益的双重增长效应。因此,在后期的副产品营销上更有弹力,影响范围的扩大更有利于大规模效益的实现。可以说漫画电影在美国好莱坞的包装之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票房成绩,作为电影产业的另一大类模式,更加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可以说相当地成功。而这些漫画电影一部部地引进中国,也对我们本土的电影产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中国电影的出路又变得渺茫了起来。中国漫画电影,也可以说正在一点点的成长,但是与美国漫画电影相比,可以说不可同日而语。中国内陆地区在1949年有了一部漫画电影,就是大名鼎鼎的三毛流浪记,后来衍生出1993年的三毛从军记等许多部三毛系列,其后漫画电影屈指可数。更多漫画电影基本都来自于香港。1995年,王晶、文隽、刘伟强合组的电影公司“最佳拍档”,将通俗漫画古惑仔搬上银幕,当时来说,获得了不错的成绩,使其尝到了改编漫画的甜头。1998年和1999年,文隽、刘伟强又接连执导了改编自香港漫画大师马荣成经典漫画的风云和中华英雄,引发了当年的票房热潮。2005年,刘伟强执导了改编自日本重野秀一的同名漫画头文字D,亚洲小天王周杰伦首度在银幕上担任主角,完成其处女作,大受年轻一代的追捧。2006年,香港电影也再次扛起了漫画改编的招牌,暑期档的龙虎门以及圣诞档的墨攻都改编自漫画。就成了卖座不叫好的典型龙虎门被批“武戏满分,文戏零分”。而墨攻出来后,观众并不买导演的账,影片单薄的人物刻画成为众矢之的。中国漫画电影在议论声中偃旗息鼓,渐渐地陷入低迷状态。相对于美国漫画电影,中国电影人落后了许多,专门制作漫画电影的电影公司还寥寥无几,无法达到形成优势产业链的程度,自然也就没有很好的票房号召力,影片效益也就无法实现,可以说中国的漫画电影还相当不成熟。中国观众对个人英雄主义的薄视,更注重的是团结精神,传播团结友爱的和谐精神是精神核心,以及对漫画所表现的那种超现实主义不是很理解,国家、个人的价值观的不同、想象力的缺乏和影迷素质不高,而对此类电影产生一定的误解,导致些许的抵制,所以中国此类电影照搬美国好莱坞的那一模式就不会很卖座。中西文化的差异及其意识形态的不同,加之中国动漫行业的整体低迷、电影技术、电影投入、市场基础、法律法规环境等等条件的制约,都限制了中国漫画电影的发展,使其成长成为泡影。中国漫画电影走不出去,外国的观众以西方的个人价值观来看,对中国漫画电影也存在不理解,自然也无法走俏。在国内市场又不卖座,你说这票房会很好么?中国人更注重的是影片的文化内涵,那些空洞无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