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复习诗歌鉴赏教案.doc_第1页
专题复习诗歌鉴赏教案.doc_第2页
专题复习诗歌鉴赏教案.doc_第3页
专题复习诗歌鉴赏教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复习诗歌鉴赏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中考诗歌鉴赏的考试重点;2、 学习如何解读诗歌的内容主旨;3、 培养品味诗歌语言的能力;4、 培养规范答题的习惯。教学重点:目标2、3教学过程一、 导入歌曲但愿人长久导入导语:听这首歌熟悉吗?唱的就是苏轼的水调歌头。唐诗宋词是中华文化史上巍巍的丰碑,在这里,有怒发冲冠的报国之志,也有窗前明月的故乡情;有草长莺飞的江南春景,也有独上西楼的凄凉秋色。千百年来它们一直为人们所传唱;生活中,更随处可见它们的身影,比如经过认真而艰苦的训练,你们想表达对六月中考必胜的信心时,脱口而出的会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所以喜爱古诗词是必然的,积累古诗词是必要的,鉴赏古诗词当然也是必考的。今天,我们一起进入诗歌鉴赏的专题复习。你知道中考会考哪些诗歌的鉴赏吗?请看一、预测考向考查对象:初中生必背古诗中18首律诗绝句会怎样考查对这18首诗的鉴赏呢?一起直击考点二、 直击考点读一读(大声的自由朗读,看谁读得最认真)1、理解内容,感受诗歌形象2、揣摩意境,把握思想感情3、分析手法,品味诗歌语言有人能重复考点吗?中考中这些考点将以怎样的形式呈现呢?来让我们链接中考,直观感知三、链接中考(一)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游山西村 陆游(齐背)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扣门。(1) 请找出诗中赞赏村民热情好客的句子。(08年广州市)(理解内容,感受诗歌形象)(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名句为什么千百年来被人们广泛引用?(08年广州市)(分析手法,品味诗歌语言)(3)请概括诗人游山西村的所见所闻。(08年河南的中考题)(理解内容,感受诗歌形象)(4)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08年连云港中考题)(揣摩意境,把握思想感情)1、明考点:请看题,他们分别考查的是什么?比较1、3题的不同:第1题侧重考查的是对诗中形象及特征的把握,第2题考查的是对内容的概括。这三类考点正是诗歌鉴赏中的三大难关,大家有信心攻克难关吗?信心的大小决定了我们今天攻克难关的数量,让我们一起努力。2、指导1)从内容、形象关开始A、完成第一题,并说明理由或方法。农家写村民,留客对客,足鸡豚热情设问:为什么不是“拄杖”一句?不是热情的邀请客人来做客吗?归纳:审清题目,明范围、对象、要求村民 热情好客疏通字词,明句意 挑关键词,关注特点足B、比较辨析第3题示例一:诗人见到了丰收年景,农民用好饭好菜款待客人,见到了山重重叠叠,水回环往复,树木茂盛、花而明艳的美景,还看到农民衣着简朴,吹箫敲鼓闹春社的情景。示例二:诗人见到了农民的热情好客,山村的美丽风光,民风的淳朴。你认为哪个答案更好?为什么?审题:要求概括明句意:诗歌往往写景状物或叙事,来抒情,应明确写了什么景或物,叙了什么事规范答题:语言简洁明确概括题:描写了对象(意象或形象)+特点 记叙了谁+事件。 表达题:表达(抒发 ) 情感。 表现 胸襟(抱负)。C、练一练:过零丁洋诗歌颔联通过 和 两个自然景物,以形象的比喻描写国家和个人的命运;钱塘湖春行说说钱塘湖春行描写了怎样的景象?2)意境、感情关A、完成第4题方法归纳:(先运用已学方法解读)审清题目,明范围、对象、要求尾联、诗人、感情疏通字词,明句意今后如果有时间乘着月色出游,我会随时拄着手杖来敲你们的门。挑关键词,关注对象特点无时 夜再指导新的方法:联系上下文,整体把握对村民好客的赞赏、对风光的描写、民风的喜爱均可见对山村生活的喜爱、向往之情。B、再看(07年梅州)阅读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己亥杂诗 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以落红化春泥为喻,寄托了自己怎样的情怀?(虽脱离官场,但依然关心国家命运,不忘报国的情怀。)方法归纳:自己练习,灵活运用已学方法解读,如:审清题目,明对象、明要求落红化春泥 诗人 情怀疏通字词,明句意落花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作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挑关键词,关注对象特点化、护(牺牲、奉献)联系上下文,整体把握“浩荡离愁” “即天涯”可见即将离开,不忍离开。怎可见“落红”就是诗人的自喻?知人论世,深入探讨“落红”与作者的关系,龚自珍不满朝廷黑暗,辞官返乡,在南北往来途中所做。落红在文中代表的是奉献,有昂扬之气。C、特殊意象的含义“落红”在其他诗歌中是否还有其他含义?请看还有一些在诗歌中有特殊含义的意象,你知道吗?请看(柳)能用具体的诗句诠释这些意象的特殊含义吗?(月、秋、夕阳)D、练一练:夜雨寄北 诗歌抒发了诗人 漂泊异乡,盼望归期的感伤 之情。3)语言品味关请看示例,比较哪个答案更好?为什么?方法指导:解读内容,紧扣主旨,关注修辞、手法,品味语言的凝练、形象性、表现力(板书)回家练习巩固:赤壁杜牧(2)如果把诗歌最后一句“铜雀春深锁二乔”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3、归纳:考点:内容、主旨、语言方法:审、疏、挑、联、知、规范 结语:方法是我们解题的钥匙,反复的练习是对这钥匙的最好保养,愿大家运用今天获得的钥匙开启胜利的大门。 四、 实战演练次北固山下1)对全诗理解不正确的是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恢弘气势。C、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涵着一种自然的理趣。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心情。2)诗中的千古名句是 ,抒发了作者 的情怀。这首诗意境深婉,情景交融,主要选取的景物是 。欢乐积极向上 青山、行舟、绿水、白帆、红日、和风、归雁3)“潮平两岸阔”中“阔”改为“失”可以吗?“阔”写出了江水之势,又写出春天已到,大地回春,冰雪消融,春意已浓的景象。更能体现诗人积极豁达的心情。比“失”更形象。4)颈联历来被人称道。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手法: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消亡之时,有强大的生命力;对偶工整,形象生动内容主旨:海上红日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江边春意赶走垂尽的旧年残冬,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鼓舞力量。诗歌鉴赏练习一、链接中考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游山西村 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扣门。(1) 请找出诗中赞赏村民热情好客的句子。(08年广州市)(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名句为什么千百年来被人们广泛引用?(08年广州市)(3) 请概括诗人游山西村的所见所闻。(08年河南的中考题)(4) 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08年连云港中考题)二、课堂练习1、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诗歌颔联通过 和 两个自然景物,以形象的比喻描写国家和个人的命运。2、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