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戊四醇分析操作规程.doc_第1页
季戊四醇分析操作规程.doc_第2页
季戊四醇分析操作规程.doc_第3页
季戊四醇分析操作规程.doc_第4页
季戊四醇分析操作规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季戊四醇分析操作规程 一、 目的 为了规范检验员在分析过程中的操作。二、 依据 根据国家标准及生产工艺要求。三、 范围 适用于公司季戊四醇原料、产品、中控分析。四、 分析方法1.原材料原材料合格判定根据公司工艺技术要求。主要原料的规格原料名称控制项目规格备注甲 醛外观微黄色透明液体灼烧残渣%0.02甲醛含量%370.5甲醇含量%1游离酸%0.02铁ppm0.0012乙醛含量99外观无色透明液体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含量%42.00离子膜碱碳酸钠含量%0.3氯化钠含量0.1铁含量%0.01甲 酸含量%85铁%0.001氯化物%0.1残渣%0.02外观%无色透明液体活性碳100g吸收甲基兰43g吸附容量Nm30.451.1甲酸1.1.1含量测定: 用减量法称取均匀试样0.81.0g(准确至0.0002g)放入预先已装有约80(20)ml无CO2的蒸馏水的250ml三角烧瓶中,加2滴酚酞(10g/l)指示剂,用0.5mol/L 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淡粉色为终点。按下式计算:X (%)(CV0.04603)/m 100平行测定二次结果不大于0.2%,取算术平均值。1.2.液碱1.2.1 NaOH含量的测定:原理:试样先加入氯化钡,将碳酸钠转为碳酸钡沉淀,以酚酞,用盐酸滴定.步骤:称取均匀试样11.5g(准至0.0001g)于预先注有约80ml无CO2蒸馏水的250ml三角瓶中,加入20(10)ml(10%)氯化钡溶液(要处理)和23滴1%酚酞指示剂。摇匀用1mol/L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红色刚好褪去为终点。按下式计算:X1(%)NV4/m1.2.2 碳酸钠含量的测定:原理:试样用溴甲酚绿-甲基红混合指示剂,用盐酸滴定,再减去NaOH含量 同氢氧化钠含量测定相同,用23滴0.1%甲基橙(溴甲酚绿-甲基红混合指示剂)为指示剂,滴至呈橙色为终点。按下式计算:X2C(V1V)5.299/m 式中:V测NaOH含量时盐酸标准溶液之用量可称50克样定容1L再取50ml.1.2.3 氯化钠测定:试样50ML加硝酸10+50硝酸银,用铁铵钒(硫酸铁铵)指示剂.硫氰酸钾标准溶液滴至浅棕红色. 按下式计算:XCV5.85/m1.3工业甲醛溶液1.3.1外观的测定:目测。清晰无悬浮物物液体,低温时允许有白色混浊。1.3.2密度的测定:用100ml或250ml量筒量取一定量的试样,放入合适的温度计、密度计待稳定后读数,测得的密度用式20=t+0.00058(t-20)计算得20时试样的密度,t为测量时试样的实际温度。1.3.3甲醛含量的的测定:用量筒取50ml亚硫酸钠溶液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3滴百里香酚酞指示剂,用0.5mol/L的硫酸标准溶液中和至蓝色刚刚消失,用减量法称取1.31.5克试样,精确至0.0002g,滴入上述锥形瓶中,用硫酸标准滴定溶液滴至蓝色刚刚消失为终点。按下式计算: 甲醛含量(%)=vc0.03003/m100=vc3.003/m1.3.4酸度的测定:用移液管移取50ml试样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4滴溴百里香酚蓝指示剂,用0.1mol/L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绿色为终点。按下式计算: 酸度(%)=vc0.0460(vt)100=vc4.60(vt)1.3.5甲醇含量的测定:根据所测得的甲醛含量和密度由“工业甲醛溶液密度甲醛含量甲醇含量关系表”查得甲醇含量。1.4工业乙醛1.4.1乙醛含量的测定:开启水浴锅并恒温至80左右,量取62.5ml试样置于烧瓶中,与带橡皮的冷凝装置连接好,置于恒温水浴锅中蒸馏,保持冷凝管尾端不高于30,蒸馏10min,用量筒量取残液体积(ml)。乙醛含量(%)=(50残液ml数)21.4.2酸度的测定:用移液管准确吸取62.5ml试样于加有50ml蒸馏水的250ml锥形瓶中,加4滴溴百里香酚蓝指示剂,用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绿色为终点。按下式计算: X(%)=cv0.06005/50 1002.产品2.1季戊四醇(根据GB/T78151995)2.1.1外观测定:目测,白色无可见杂质。2.1.2 单季戊四醇含量的测定:(1)试剂和溶液 苯甲醛:甲醇溶液 15:100 甲醇水溶液 1:1(2)仪器和设备一般试验室仪器多孔玻璃漏斗:G3(3)分析步骤a. 称取在研钵中研细的约0.5g试样,精确至0.0002g,置于具塞锥形瓶中,加5.00ml的水,轻轻加盖,或水浴上或直接加热。加热时,不应使溶液沸腾,并使试样迅速溶解。b. 在上述热溶液中加入20.00ml苯甲醛甲醇溶液和12.00ml盐酸,加盖。在室温下放置15min30min。放置期间要时常摇动锥形瓶,结晶析出后还要继续摇动。c. 将锥形瓶置于02的冰水浴中放置1h,使结晶完全析出,从冰水浴中取出锥形瓶,马上用多孔玻璃漏斗抽滤。d. 停止抽滤,用20ml的2050的甲醇水溶液洗涤锥形瓶内壁,将其液移入多孔玻璃漏斗内,用一头扁平的玻璃棒搅拌沉淀物再抽滤,此操作再反复进行三次。停止抽滤后,再用剩下的20ml甲醇水溶液洗涤锥形瓶内壁、玻璃棒及多孔玻璃漏斗内壁,再抽滤完毕。(注:此操作所用的甲醇水溶液总量为100ml)。e. 沉淀物在120+3的条件下干燥2h,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精确称量。(4)分析结果的计算 X%=(m沉淀+0.0300)0.4359m样100 取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之差不得大于0.4%。2.1.3 羟基含量的测定:(1) 试剂和溶液 硫酸(c=1mol/L)氢氧化钠(c=1mol/L)无水乙酸钠 乙酸酐 酚酞(2) 仪器和设备 一般实验室仪器(3) 分析步骤 称取干燥研细的试样0.8g(称准至0.0002g),置于500ml锥形瓶中,加入1g无水乙酸钠,5ml乙酸酐,摇匀。在电炉中缓慢加热并不时摇动,溶液微沸12min,使锥形瓶3/4处有回流液,取下三角瓶加入25ml蒸馏水继续加热至沸腾,使溶液清亮,取下锥形瓶冷却至20以下,加入8滴酚酞指示剂,用NaOH中和至微红色(加碱速度不应太快),然后准确加入50mlNaOH标准溶液,在电炉上加热沸腾10min(为防止爆沸,可加入数粒玻璃球),取下锥形瓶,装上碱石灰管,急速冷却至室温,加入8滴滴酚酞指示剂,用硫酸标准溶液滴定至微红色,同时做空白实验。(4) 分析结果的计算X=(V空VH2SO4)c0.01701m100%平行测定两次结果之差不得大于0.2%,取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报告结果。备注:GB/T7815-1995采用吡啶法,考虑试剂的毒性采用乙酸酐法.两方法对照吡啶法略高0.1%.2.1.4.水份的测定:(1)分析步骤用已恒重的扁平称量瓶称取2g试样,精确至0.0002g,置于恒温烘箱中,于882下烘2h,取出,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2)分析结果的计算 X=(m湿m干)/m100% 取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之差不得大于0.04%。2.1.5灰份的测定(1)分析步骤 用已恒重的坩埚称取5g试样,置于电炉上灼烧完全后置于马弗炉中在温度为85025下灼烧2h,取出,冷却,然后移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2)分析结果的计算 X=(m后-m前)/5100% 取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之差不得大于0.02%。2.1.5邻苯二甲酸树脂着色度测定2.1.5.1方法提要 在试样中加入邻苯二甲酸酐,加热生成树脂化合物的颜色与标准比色液进行比色.2.1.5.2分析步骤 称取3.00g试样及邻苯二甲酸酐5.40g,精确至0.01g,于25ml比色管中,将比色管置于是260265的油浴,边振荡边加热5分钟,趁热与标准比色液色阶管并列放在白色背景的散热光下,由前方透视比色,得出试样比色结果。2.1.5.3比色标准液的配制 a.氯化钴比色原液:称取59.5g氯化钴(CoCI2.6H2O)用1+39盐酸溶解,稀释至1000ml; b.氯化铁比色原液;称取45.0g氯化铁(FeCI.6H2O) 用1+39盐酸溶解,稀释至1000ml; c.硫酸铜比色原液:称取62.4g硫酸铜(CuSO4.5H2O) 用1+39盐酸溶解,稀释至1000ml; d. 标准比色贮备液:取a,b,c比色原液,以体积比2:5:1混合,贮备,待用. e.标准比色液:将上述贮备液按下表要求稀释,放入比色试管中,密封,暗处保存,备用.标准比色液色阶标准比色号贮备液体积ml水体积ml总体积ml1191022810337104461054510654107631087210981101090102.2工业甲酸钠(根据企业标准)2.2.1外观的测定:在自然光或荧光灯光照下,将510g试样放在洁白纸上目测确定。2.2.2水份及挥发份的测定:用已恒重的称量瓶称取1.82.2g均匀试样(称准至0.0002g)于烘箱中,在103+2烘3h后取出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按下式计算: X(%)=(m前-m后)/m样1002.2.3有机杂质的测定:用已恒重的30ml银坩埚称取经测定水份及挥发份后并研细的均匀试样0.25g(称准至0.0002g)于电炉上缓慢加热直至试样完全呈熔融状后。放入800+25的高温炉中灼烧30分钟,取出在空气中冷却1分钟后移入干燥箱中冷却至室温称量,按下式计算:X(%)=(m前-m后)/m样1000.2206x式中:x甲酸钠百分含量2.2.4甲酸钠含量的测定:将除有机杂质后的银坩埚放入300ml烧杯中,加水75ml,准确加入25ml0.5mol/L H2SO4并放入数粒玻璃珠,在电炉上煮沸510min过程中不断用玻璃棒搅动,煮完后迅速冷却至室温,加入两滴1%甲基橙指示剂,用0.5 mol/L 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黄色,同时做空白实验,按下式计算: X(%)=C(v空白v样)0.06801/m样1002.2.5氯化钠的测定:称取测定水份后的试样1g (称准至0.0002g)于250ml三角瓶中,用50ml水溶解后,加入3滴饱和铬酸钾指示剂,用0.1 mol/L AgNO3标准溶液滴定至砖红色为终点,按下式计算: X(%)=CV0.0585/m1003.中控分析 3.1稀甲醛3.1.1技术指标名称指标配制甲醛底水甲醛回收甲醛甲醛含量%10.0-17.010.0-17.04.5-8.03.1.2试验程序 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50ML亚硫酸钠溶液及3滴百里香酚酞,用硫酸标准溶液中和至蓝色消失.用移液管吸取2ML试样,再用硫酸标准溶液滴定至蓝色消失为终点. 用体积百分数表示甲醛含量,按下式计算X=C1*V1*3.003/V(体积表示3.2缩合液中残碱、残醛低温法高温法残醛(以甲醛计)%2.5-4.51.5-2.5氢氧化钠%0.2-0.50.2-0.53.2.1试验程序用移液管取2ml试样于250ml锥形瓶加25ml水,加2滴百里香酚酞,以硫酸标液滴到蓝色刚消失。记录消耗体积V1.在上述溶液加入50ml亚硫酸钠,继续以硫酸标液滴到蓝色刚消失记录消耗体积V2.按下式计算:残碱(氢氧化钠)X=C1*V1/V*100(以体积百分数表示)残醛(以甲醛计)X=C1*V1/V*100(以体积百分数表示)3.3脱醛液中残醛含量 要求0.5%3.3.1试验程序取脱醛液50ml,先以精密PH试纸测溶液的PH范围,若呈酸性则加酚酞2滴,以氢氧化钠标准中和到微红色.若溶液呈碱性则以硫酸液中和到无色.若溶液呈中性则不需中和.吸取上述已中和的试液5ML按稀甲醛测定步骤进行分析. 用体积百分数表示甲醛含量,按下式计算X=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