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资料 第17讲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doc_第1页
2008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资料 第17讲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doc_第2页
2008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资料 第17讲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由pightqj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蓝天家教网 伴你快乐成长 2008 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资料 第 17 讲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 【知识要点】 知识要点】 1.说出动物细胞融合的概念,原理及应用. 2.比较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异同. 3.说出单克隆抗体的特点. 4.阐明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及应用. 典型例题】 【典型例题】 1.用动物细胞工程技术获取单克隆抗体,下列实验步骤中错误的是 . ( ) A.将抗原注入小鼠体内,获得能产生抗体的 B 淋巴细胞 B.用纤维素酶处理 B 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 C.用聚乙二醇(PEG)作诱导剂,促使能产生抗体的 B 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 合 D.筛选杂交瘤细胞,并从中选出能产生所需抗体的细胞群,培养后提取单克隆抗体 2.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骨髓瘤细胞和 B 淋巴细胞诱导融合,要用特定培养基重新筛选 出杂交瘤细胞.在这种培养基上不能存活,增殖的细胞组合是 ( ) B 淋巴细胞 小鼠骨髓瘤细胞 B 淋巴细胞自身融合细胞 小鼠骨髓瘤细 胞自身融合细胞 杂交瘤细胞 A. B. C. D. 3.下列是制备分泌抗原 X 抗体的过程,根据图解回答问题: (1)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步骤: 将 注入小鼠体内, 从小鼠脾脏 中获得淋巴细胞, 其中至少 1 个淋巴细胞带有抗 该抗原的抗体. 将步骤获得 B 淋巴细胞与步骤培养 的骨髓瘤细胞诱导融合. 将诱导后产生的多种细胞,放在含 培养基的多孔培养板上培养,培养的温度在 ,筛选.通常将培养板置于 混合气体的培育箱中进行培养. 整个过程需无菌 无毒环境. 这样获得的杂交瘤细胞既具有 B 淋巴细 胞 的能力,又具有的本领. 检测和分离带有抗 X 抗体的阳性细胞, 培养板中每孔放一个细胞进行培养. 将阳性细胞进行增殖, 从而制备出大量抗 该抗原的单克隆抗体. (2)单克隆抗体是由同样的抗体分子组成,与 一般的血清抗体相比,单克隆抗体的优点是. (3)用本法制备出的单克隆抗体仍具有局限性,因为它是用小鼠的细胞制备的, 其化学本质是,对人类有异物性和免疫原性. 当堂反馈】 【当堂反馈】 1.科学家用小鼠骨髓瘤细胞与 B 淋巴细胞融合,得到杂交细胞,经培养可产生大量的单克 隆抗体,所用的 B 淋巴细胞是来自 ( ) 蓝天家教网 伴你快乐成长 A.骨髓的 B 淋巴细胞 B.脾脏的能产生抗体的 B 淋巴细胞 C.胸腺的 B 淋巴细胞 D.脾脏经过筛选的,能产生单一抗体的 B 淋巴细胞 2.关于单克隆抗体,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 A.可以制成诊断盒.用于疾病的珍断 B.可以与药物结合,用于病变细胞的定向治疗 C.可以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 D.可以在生物体内生产,不能体外生产 3.下图是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示意图,其中 1 过程注射的物质和 A 细胞的名称分别为( ) A.抗体,T 淋巴细胞 B.抗原,T 淋巴细胞 C.抗体,B 淋巴细胞 D.抗原,B 淋巴细胞 4. (多选)下列对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动物细胞融合的比较,描述正确的是 ( ) A.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基本原理相同,诱导融合的方法也完全相同 B.两者都可以跨越种属间的生殖隔离,突破了有性杂交方法的局限,使远缘杂交成为 可能 C.利用动物细胞融合技术而发展起来的杂交瘤技术,为生产单克隆抗体开辟了新途径 D.目前科学家终于实现了两个植物物种间的体细胞杂交,得到了同时具有两个物种遗 传物质的超级植物,并使它们的性状全部得以体现 5.肺癌在全国的发病率居肿瘤之首,小细胞肺癌是恶性程度最高的一种.上海肺瘤研究所 细胞与分子免疫研究室在国内率先研制出一种名叫2F7的靶向生物导弹.这种生物导弹 是一种专门对小细胞肺癌产生特定靶向性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注入静脉后,会直扑小 细胞肺癌病灶,使其携带的肿瘤化疗药物能集中火力抑制,杀灭肿瘤细胞.这预示着化 疗药物有望弥补良莠不分 ,损害全身免疫力的缺陷. (1)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原理是 . (2)制备单克隆抗体用到的动物细胞工程技术手段有 . (3)单克隆抗体是由 细胞产生的. (4)静脉注入而不是口服单克隆抗体的原因是 . (5)单克隆抗体与肿瘤细胞结合并发挥作用的过程属于 免疫. 作业本 一,单选题 1. 下列各项不属于克隆的是 ( ) A.在体外,通过 PCR 技术将某个 DNA 分子片段进行大量扩增 B.细菌的分裂增殖 C.通过胚胎分割移植获得几乎相同的多个个体 D.一株玉米上结有多粒种子 2.单克隆抗体技术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以及生命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关于单克 隆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 . A.特异性强,灵敏度高 B.与抗癌药物结合可制成生物导弹 蓝天家教网 伴你快乐成长 C.体外培养 B 淋巴细胞可大量分泌单克隆抗体 D.由效应 B 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而成的杂交瘤细胞分泌 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参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细胞器有线粒体,高尔基体和中心体 B.脂褐素的增加会阻碍细胞物质交流和信息传递,可导致人体细胞衰老 C.动物肝细胞和神经细胞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所含有的转运 RNA 不同 D.在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中,纤维素酶能除去细胞壁,果胶酶可分解细胞膜 4.哺乳动物如牛,羊等是人类蛋白中重要的肉制品,毛皮制品的原料来源,但哺乳动物妊 娠时间长,每胎产子数少,繁殖速度比较慢.要加快良种畜的繁殖速度,目前可行的方法是 ( ) A.胚胎移植方法 B.动物细胞培养的方法 C.核移植方法 D.动物细胞融合方法 5.生产单克隆抗体时,在培养液中加入某种试剂能筛选出杂交瘤细胞,因为该试剂( ) A.能抑制淋巴细胞和杂交瘤细胞的 DNA 复制 B.能阻止淋巴细胞的原癌基因被激活 C.选择性抑制骨髓瘤细胞的 DNA 复制 D.能阻止杂交瘤细胞核糖体上所有蛋白质的合成 二,多选题 6.将小鼠骨髓瘤细胞与一种 B 淋巴细胞融合,可使融合的细胞经培养产生单克隆抗体,其 依据是 ( ) A.B 淋巴细胞只有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后才能产生抗体 B.B 淋巴细胞可以产生抗体,但不能无限增殖 C.骨髓瘤细胞可以产生抗体,但不能无限增殖 D.骨髓瘤细胞可以无限增殖,但不能产生抗体 7.下列对动物核移植技术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哺乳动物核移植包括胚胎细胞核移植和体细胞核移植,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的难度明 显高于胚胎核移植 B.体细胞核移植的过程中可通过显微操作去核法去除卵母细胞中的核 C.体细胞核移植过程中通常采用 M期卵母细胞作为受体细胞 D.通过体细胞核移植方法生产的克隆动物是对体细胞动物进行了 100%的复制 三,非选择题 8.禽流感疫情有逐渐蔓延的趋势,有些国家还出现了人感染的病例.现在,科学家们已陆 续从病死的家禽和候鸟体内分离到了 H5N1 亚型禽流感病毒(一种 RNA 病毒). 若生产可以用 于预防和治疗禽流感的抗体,请根据下面的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若 A 细胞是 小鼠骨髓瘤细 胞,则 B 细胞是取自 体内的 细胞,促进 d 过程的常用诱导剂是 或 . (2)假设仅考虑某两个细胞的融合,则可形成 种类型的 C 细胞,因此需用培养 (填特点)的 D 细胞用于培养.D 细胞的名称是 . 基筛选出 蓝天家教网 伴你快乐成长 (3)目前注射禽流感疫苗是预防禽流感的一种措施.决定禽流感病毒在人体细胞中增殖变化 .理论上,注射疫苗并不能使人类彻底摆脱禽流感,试分析原 的物质是 因: . 9.下图甲,乙分别表示高等植物细胞和高等动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请据图回答: 图中2,5,6,10,11等结构共同 构成了细胞的 系统,其中结构2在 的过程中 细胞与环境之间进行 起着决定性作用.细胞内表面积最大的膜结 构是(填编号). 与自然界中碳循环直接相关的细胞器是 (填编号).图乙中的15中心体与 该细胞的密切相关.能发生碱基互 补配对的细胞器有(填编号). 在细胞工程中, 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第一步 是用法除去(填编号); 动物细 胞融合采用的诱导方法与植物细胞不同的是 常常用到作为诱导剂. 在分泌抗体的过程中,核糖体上合成的有 关蛋白质分子,在有关细胞结构间移动的顺 序是 _(用编号和箭 头表示). 课时 17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 典型例题】 【典型例题】 1.B 解析:动物细胞融合不需用纤维素酶处理. 2.A 3. 1) 抗原 ( 选择性 36.5+0.5 36.5-0.5) ( 95%的空气加 5%的 CO2 产生专一抗体 无限增殖 (2)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纯度高 (3)B 淋巴 蛋白质 当堂反馈】 【当堂反馈】 1.D 2.D 解析:可将杂交瘤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做大规模培养,也可将杂交瘤细胞注射到小 鼠腹腔内增殖,从细胞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可以提取大量的单克隆抗体. 3.D 4.BC 5. (1)每种效应 B 细胞只能产生一种特异性抗体,瘤细胞能无限增殖 (2)动物细胞融合,动物细胞培养 (3)杂交瘤 (4)抗体是蛋白质,若口服则被消化,使抗体失去其功能 (5)体液 作业本 1.D 解析:一株玉米上结有多粒种子属于有性生殖. 2.C 3.B 高等植物细胞不含中心体.动物肝细胞和神经细胞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所含有的 mRNA 不同.在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中,果胶酶和纤维素酶都能除去细胞壁,而不是细胞 膜. 4.A 5.C 6.BD 7.A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