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田信繁及其家族人物志 作者 王浚丞.doc_第1页
真田信繁及其家族人物志 作者 王浚丞.doc_第2页
真田信繁及其家族人物志 作者 王浚丞.doc_第3页
真田信繁及其家族人物志 作者 王浚丞.doc_第4页
真田信繁及其家族人物志 作者 王浚丞.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真田信繁及其家族人物志 作者 王浚丞 序言:本人沉迷日本战国史,自然很多愤青们对我嗤之以鼻。对我来说只有中国三国史和日本战国史让我可以热血沸腾。本人于今年8月末前往日本旅游后,发现日本战国的影子存在于现代日本的方方面面。关于日本战国的书,我也相应阅览了一番,其精彩程度也绝不亚于我国三国时代。而织田信长.武田信玄.上杉谦信.伊达政宗等等乱世豪杰尔虞我诈,你争我夺,也成为日本史上灿烂的光辉。 而对于真田信繁,可能大家没有怎么听说过,但是如果我说出另一个名字,相信了解日本战国史的人一定会如雷贯耳, 其本名“信繁”源自武田信玄之弟武田信繁。是日本战国时代末期、江户时代初期的武将,别名真田幸村,另有信贺、信仍、昌尚、幸重、信氏、信次、信就、信成等别名,幼名弁丸、源次郎、与三郎,法号好白、谥号大光院殿月山传心大居士,真田幸隆之孙、真田昌幸之次男,真田幸昌(真田大助)、片仓守信(真田大八)之父。 最早接触真田幸村是通过koei的游戏战国无双或者是大蛇无双,也有可能是信长之野望等等,其英勇的形象难以让人忘却。当然游戏不是我写这篇文章的重点。 关于他的一切我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阐述,文采不济请各位看官莫见怪。第一节 真田幸隆 (图1) 如果说起真田信繁,我还是希望从其爷爷讲起。在战国乱世中,英勇能过三代的是在太少,今川义元,武田信玄的儿子(氏真,胜赖)就是最好的败家子例子。关于真田幸隆生平事这样的:真田 幸隆(1513年1574年6月8日、永正10年天正2年5月19日),日本战国时代的武将。甲斐国的战国大名武田氏的家臣,也是真田家的始祖。有子真田信纲、真田昌辉、真田昌幸、真田信尹及金井高胜。又名真田幸纲,人称“攻之弹正”。正室是河原隆正之妹恭云院。图1幸隆原来并不是武田家的家臣,1541年的时候,武田信虎(即武田信玄之父)攻打海野氏,幸隆所协助的海野氏被武田家打败,幸隆逃到了上野国投靠箕轮城主长野业正。幸隆归顺武田氏的时间大约为1543年或者是1544年,在大河剧风林火山中,是被武田家军事山本勘助说服加入武田一方,随后不久协助了武田家攻打了佐久城。 在1550年幸隆向武田晴信(武田信玄)提出攻打砥石城,晴信亲率大军进攻砥石城,但遭到村上义清的顽强抵抗,大败而归,这次就是俗称的“砥石崩”。不过在第二年,幸隆使用计谋仅用了一天就占领了砥石城。在随后的1553年武田攻克了义清的葛尾城后,义清逃亡到上杉家的越后,幸隆恢复可旧有领土。 1559年晴信出家剃发改名信玄,幸隆亦跟随信玄,法号一德斋。在武田信和上杉军的五次川中岛之战当中,真田幸隆成为了前线的重要人物。第四次川中岛之战亦在阵,尝试突袭上杉军的本队。 1567年由于幸隆身体的原因,将家督继位给长男信纲。由于今川义元在桶狭间被织田信长奇袭而身亡,今川氏真当上家督。慢慢的武田家和今川家的关系出现断裂,武田信玄开始入侵今川氏统治的骏河地区,幸隆派遣三个儿子出阵。晚年时候幸隆留守吾妻郡,力拒上杉氏的入侵,尤其是白井城,1572年幸隆派遣军队成功占领。1574年5月14日,在户石城(另说岩柜城)病逝,享寿62岁。第二节 真田昌幸(图2) 真田昌幸(1547年1611年7月13日),日本战国时代武将及大名,信浓上田城城主,真田幸隆之三男。诞下四男七女,当中包括了长男真田信之及次男真田信繁。昌幸正室是寒松院,另有侧室多名。 昌幸出生后,其父幸隆就把他送到甲斐成为了武田家的人质,青年时期担任信玄的随侍。第一次出阵是以足轻大将参加第四次川中岛合战。图21564昌幸迎娶了远江国领主尾藤赖忠之女山之手殿为正室,气候她诞下了信幸(信之)和信繁。1569年武田信玄着手准备攻击北条家,昌幸负责来往各部队的传达情报的任务。在三增峠之战取得了一番枪(最多战功者)的称号。1572年参与三方原之战。1574年父亲幸隆病逝,由长男信纲继承家督。1575年武田胜赖征召大规模部队西征,在长筱之战被德川织田联军大败(大家可以观赏黑泽明导演的影武者,其中就有多对长筱之战有着重的描写),两名兄长真田信纲及真田昌辉阵亡,真田昌幸遂以继承家督。1578年“越后之龙”上杉谦信去世,据说是脑溢血突发,留下辞世歌“四十九年一睡梦,一期荣华一杯酒;生不知死亦不知,岁月只是如梦中”,死后爆发御馆之乱,最后由上杉景胜继承上山家。至此以后上杉氏与武田氏达成了同甲越同盟。在同一年,昌幸攻击上野北条氏领地沼田城及名胡桃城。1582年初织田军大举入侵甲州,武田军节节败退,昌幸曾向胜赖在文书中提议来到岩柜城,途中却因为岩殿城主小山田信茂背叛向织田信长投诚,导致胜赖无法前往,最后武田家在天目山之战大败后,胜赖自尽身亡,一代名家武田氏灭亡(在柴田鍊三郎的小说真田幸村里猿飞佐助是武田胜赖遗腹子,不过大概是虚构的)。战后,真田昌幸归顺织田家,纳入关东方面大将泷川一益的旗下。6月京都,明智光秀发动了本能寺之变,织田信长自焚,织田家陷入内乱,导致关东地区的领土陷入战乱。北条家以5万600大军在神流川之战中击败泷川一益,夺取关东、上野主导权。德川家趁乱出兵攻占武田旧领甲斐。北条、德川两家大举扩张领地,双方步步逼近,最后终于在若神子对峙80日后双方达成和解,德川家康以将其女督姬嫁与北条氏直,于1583年完婚。北条家攻击沼田城、发动了信浓攻略,威胁到真田家,真田昌幸又背弃北条家,透过武田旧臣属的居中协调与德川家亲善,并派长子真田信幸(关原战后改名信之)至德川家成为人质。之后德川、北条两家和解,德川家康为了取信北条家,要求形式上属于己方的真田家将沼田城归还北条方。真田昌幸加以回绝,除了着手修筑上田城外并倒向上杉。真田昌幸的反复引来德川、北条的不满,1585年两家分别攻击真田家在信浓、上野的领地。信浓上田城遭受德川家的鸟居元忠领军攻打,爆发第一次上田城合战。此役真田军重创德川军,他们仅以2000兵击退了7000大军,战后仍然与家康对立。同年攻击德川领地佐久郡。此后真田昌幸将次男真田信繁送至上杉景胜做为人质,取得上杉家的保护。1586年上杉景胜归顺羽柴秀吉,真田昌幸臣从于丰臣。接着德川家度亦臣服秀吉。真田的最大的威胁是北条,真田家与北条家在多年间上野沼田的领地一直争端不断,1589年终于由丰臣家加图3以调停,名胡桃城归真田家,沼田城归北条家。但北条家家臣猪俣邦宪私自出兵夺取名胡桃城,丰臣家以此为口实,于次年召集众大名展开征伐北条,俗称小田原攻略。1590年真田昌幸被编入前田利家及上杉景胜的联合军。最后,七月一日,北条氏直向丰臣军进行开城交涉,愿意自己切腹以换取家臣们的性命,秀吉接受了。七月六日。号称“天下第一坚城”的小田原城(图3)开城投降了,北条氏五代在关东的支配也落幕了。向秀吉提切腹自尽的北条氏直,因为是家康的女婿而被宽恕不死,流放高野山,北条氏政与其弟氏照切腹(战败者北条氏直被封得关东9千不到1万石的封地。不久死去,因为他没有嫡子由北条氏规之子氏盛继承家督之位,得封四千石)。昌幸战后而保有原有的领土。1592年秀吉发动文禄之战期间,真田昌幸亦有出兵支援,当时文献留下昌幸在名护屋城留守的记录。1598年8月,丰臣秀吉死亡,派系之间的斗争亦逐渐白热化(近江派和关东派),当中影响力最大是五大老之一德川家康。在1600年7月,家康向全日本大名发出讨伐上杉景胜,那时候家康对昌幸发出的书状是可以保证保留小县郡一带的领土。20日父子三人在犬伏讨论日后去向,最终信幸支持德川军,而昌幸及信繁则支持石田三成。之后回归上田城,期间成为了与东北的上杉景胜及近畿的石田三成的互相通信的重要中途站。另一方面,德川家康派出次男秀忠攻击小县郡。9月1日秀忠的部队到达了小县郡。秀忠派遣使者要求真田昌幸投降,昌幸假装投降,并暗中准备迎击德川军,翌日昌幸表明不会投降。德川军首先进攻户石城,守城的信繁拒绝交战,开城撤离。9月3日德川军向上田城发动攻击,真田军以游击战反击,连日战争使德川军陷入苦战(第二次上田城之战)。7月,秀忠撤兵,导致秀忠的部队无法参加在关原的战争。结果德川军在关原之战取得胜利,家康准备以战胜者的姿态处罚真田昌幸及信繁,初时打算命令他们切腹自尽。幸而在昌幸长男信幸向家康求饶。12月德川家康免两人死罪,最后幽禁地方是高野山附近的九度山,随行的家臣还有16人。幽禁期间,制造了真田钮(真田绳),大受民众欢迎。在1611年病逝,享年70岁。后世经常以“表里比兴之者”评值他。他利用智谋转投不同主君,特别是天正年代期间,在武田灭亡之后,因乱世所迫,曾成为过织田、上杉、北条、德川及丰臣家家臣。第三节 真田信之(信幸)(图4)在乱世之中,父子对立也是很正常的,前有斋藤义龙与战国三大奸雄之一的斋藤道三,还有“天文之乱”的两位主人公伊达稙宗与晴宗这对著名的自相残杀的父子,当然还有在官员之战分别属于东西军的黑田长政以及其父黑田孝高(官兵卫)。本节要讲述的是真田昌幸的长男真田信之。与其父的政见不同,真田信之转而效力于德川氏。图4信幸幼年时期因父亲昌幸是武田氏的家臣,成为武田家人质。1582年2月武田家被织田德川联合军联手击败而灭亡,信幸逃到父亲所在的信浓上田城。1585年德川家康要求昌幸开放上田城而被昌幸拒绝,使家康派遣鸟居元忠为大将攻击真田家领土,信幸与父亲一起迎击德川军(第一次上田合战)。1586年,因德川家康臣服丰臣秀吉之下,真田氏归顺丰臣秀吉。1589年,信幸则为了真田家与德川家之间的和睦前往冈崎,成为了德川家家臣。家康对于信之的才能有着很高的评价,并收养本多忠胜之女小松姬将其嫁给信幸,被家康任命为沼田城城主。1590年参加小田原攻略,协助攻陷松井田城而立下了战功。1592年当秀吉发动文禄之役时,曾在名护屋城留守。1594年信幸被赐予官位从五位下伊豆守。1600年德川家康这个老乌龟准备攻打上杉景胜,向各地大名发出书状讨伐景胜,信幸收到书信以后,决定支持德川家。同年7月信幸被昌幸的使者吩咐在犬伏进行会议,在会议中昌幸和信繁支持石田三成,而信幸支持德川家康,所以呢与和他父亲昌幸对立了。随后呢信幸与德川家康的大部队大汇合,参加小山评定,会议结果是决定讨伐在近畿活跃的石田三成后,信幸跟随次男德川秀忠参与攻击小县郡,当信幸被命令攻击砥石城,砥石城守将真田信繁无意与兄长火拼,所以撤走了。第二日,德川军对上田城展开攻击(第二次上田城之战),但因攻击上田城延误了时间使无法参加关原的战争。西军在关原大败后,信幸收到昌幸及信繁被家康俘虏的消息后,信幸向家康求饶,最后家康决定将昌幸父子流放纪伊国九度山。后来信幸将来自父亲的讳名“幸”改为“之”了。在著名的关于之战以后,信幸保留原来父亲所统治上田、加上原来的沼田旧领也增加了9万5000石,成为上田藩藩主。1611年父亲昌幸病逝,原来打算厚葬他爹的,但是被德川幕府游说后终止了,在随后一年,一些真田家的老家臣自己家臣前往九度山吊念昌幸。对于真田信之,大概大家知道的最有名的就是第二次上田城之战,父子兵戎相见。这也可能不是他最想要的结果。但是毋庸置喙的是,他选择了一个明主,最后也得以善终。从它,替父亲和弟弟求情和想厚葬其父的行为更可以看出他也是一个重情义之人。处事柔和,可忍辱负重.言语不多,有怒气也只会放在心里. 这些话就是亲弟弟真田信繁(幸村)对他的评价。他的为人处世即是在今天还是有依据的,也算是厚黑学大师级的人物吧。传说信之死后留下了多达二十七万两的遗金,由此可知其理财能力是何等的出众。而且松代藩是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多发之地,然而信之将其治理的井井有条,深受领内百姓拥戴。松代藩能够一直延续到明治维新时代,无疑是信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658年十月十七日,九十三岁高龄的真田信之病故,法名大锋院殿彻严一当大居士。他先后侍奉了德川家四代,应该是见过武田信玄、武田胜赖、丰臣秀吉、德川家康、石田三成等等这些历史上最知名武将的人中最后离世之人。第四节 真田信繁(图5)好了现在才是本文重头戏。让我们来详细聊聊让我敬佩的真田幸村殿,我会尽可能简练明了地陈述他的一切。呵呵,当初高考完也不知怎么想报的营销专业,到头来还是浮云一朵。废话我就不多说了,正文开始了。图5日本史里面,有个三大悲剧英雄。其中一个就是楠木正成,其雕像就是在千叶县东京都皇居对面公园里,俗称楠正成像。还有一个大家可能不是很熟,若是曾经玩过大蛇无双应该知道有个人物叫源义经,对就是他。第三位就是真田繁信了。真田信繁,出生于永禄10年(1567年)(一说出生于永禄13年1570年)、卒于庆长20年(同年改年号元和元年)阴历5月7日(1615年6月3日)。出生于武田信玄的居城甲斐国踯躅崎馆城),殁于大坂安居天神社前。 当真田信繁少年的时候,就被送往上杉家作为人质,后来又被其父昌幸派往丰臣秀吉的大阪城作为人质。太阁丰臣秀吉也很器重信繁,授予了信繁从五位左卫门佐的官位,并赐丰臣姓,并担任近侍,后来信繁还娶了大谷吉继(图6)的女儿安歧。大谷吉继,如果大家了解关原之战的人应该了解,他是“麻风病”患者,因此平时用白布蒙在脸上。这里我想插个故事,是关于大谷吉继和石田三成的。大谷吉继因为被麻风病感染,皮肤发生异变,使得面容也发生了改变,连眼睛也几乎看不见东西了。图6在秀吉主持的一次茶会上,茶碗在传到吉继手里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病情仍在发展的吉继不慎将一滴脓液滴到了茶水中。当时的人们对于麻风病是没有任何治疗手段的,在座的诸侯们害怕被传染,都窃窃私语起来。平时,茶碗传到吉继手里以后,接过茶碗的诸侯们也只是做个喝茶的样子而已,并没有真的喝下去。而这一次,连茶碗都没有人愿意接过去了。吉继,这个有着很强自尊心的人。在如此场合顿时有种茫然若失的感觉。“刑部(吉继),我口渴、等这碗茶已经等了很久了。请您快些传过来。”这样说完,三成立刻从吉继手里接过茶碗,一口气喝干了茶水。茶会结束后,吉继回到自己的房中,偷偷了哭了。而这件事,进一步加深了三成和吉继之间的友情。以至于最后为报石田三成之恩奋力抵抗东军,小早川突然叛变,并引来多只部队的连续叛变,大谷吉继的部队被敌军重重包围,最终全军覆没,大谷吉继在乱军中从容切腹。 这些都是题外话,传说大谷吉继女儿长的十分丑陋,而真信繁确长得英俊潇洒,实为血性男儿。生活在大阪城的女人们一听到真田信繁迎娶大谷吉继的女儿安歧的消息后无不伤心落泪,心内成灰。听说是真田信繁主动向大谷刑部提亲的,这让我想到了三国时代的诸葛亮与黄月英。两者大概也有异曲同工之处吧。 1590年,繁幸与其父兄昌幸信幸一同参加了小田原讨伐战。与前田利家上杉景胜同为北国军(北陆支队)。这也是现存的史料中明确记载的信繁的初阵。不过这支军队在忍城收到强烈的抵抗,行动受到限制。真田军以援军援助三成军,信繁率兵猛烈强攻而攻破忍城的一处城门,虽然随即遭到甲斐姬(北条氏长之女,后成为秀吉的侧室)出城反攻,信繁仍因为以上的军功而受到阵中诸将的一时注目。 不过整体来说,真田信繁的前半生并没有很大亮点。他的人生开始闪耀之时是从第二次上田城之战开始。在庆长三年,也就是1598年,8月18日,秀吉在都的伏见城逝世,石田三成等这些近江“文吏派“与福岛正则加藤正清等这些“武断派”矛盾激化。身居关东的德川家康势力抬头起来,对五大老之一的上杉景胜和前田利长进行压制。上杉景胜家臣直江兼续回信给德川家康,逐条反驳力斥所有指控,这就是天下闻名的“直江状”。但是我认为这给老谋深算的德川家康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出兵借口,决定讨伐上山家。但其实他真正用意是激石田三成。1600年,为夺天下之主之位,德川石田双方起兵相戈,日本再次陷入混乱。在这场关于日本历史命运的决战之中,各个大名都在思索到底该加入哪一方。其实就像赌博一样。双方兵力是大约一样,东军大约8.8万人,而西军大约为8.2万人。关原之战中和兄长真田信幸分道扬镖,同父亲脱离德川方转投石田三成的西军,协助其父于上田城以二千寡兵拖住了德川秀忠的三万八千部队,当中信繁率领小部队军势以游击战术翻弄德川军,配合父亲昌幸的战术成功拖延德川秀忠的进军行程,令其无法参加关原之战。对于信幸加入德川一方,我想也是真田昌幸的计谋吧,为了让真田家保存下来。足以见得真田昌幸的予智予雄和足智多谋。让我们来聊聊第二次上田城之战吧。在8月23日,家康给儿子德川秀忠发信,暗示秀忠可以对上田城真开攻击。随即率领3.8万人的部队出阵。在到达上田城附近时,秀忠派遣了本多忠政和真田忠幸要求开城投降。当使者回归秀忠身边时,回报说的结果是将会在9月4号投降开城。秀忠很高兴,就立即准备投降的事宜。但是呢,真田昌幸却秘密地开始防备,准备开战。9月4日,秀忠见上田城依旧毫无动静,于是再派使者上前催促,但得到的回答却是无法忘记太阁的恩惠,并对效忠进行挑衅性质的引诱。9月5日,上田城之战开始秀忠首先攻击的是上田城的支城砥石城,先锋是真田信幸,但是砥石城的守将真田信繁无意向信幸交战,信繁向上田城撤离。信幸跟着秀忠的部队进入砥石城,准备对上田城作出攻击。但是当时在阵的本多正信和榊原康政曾建议秀忠直接与家康合流,但是秀忠没有听取其意见。9月6日两军开始交战,由真田军派来的侦察兵出到城外,遭到了德川军的牧野康成队攻击,牧野队的士兵进行追击,但是牧野队在追击到科野大宫社(离城东七百米左右)的时候,遭到伏兵队攻击。陷入苦战,直到大久保忠邻队救援解除了危险,跟着真田军利用了游击战,以及利用了民兵,只要立下了首级,就可以成为一百石的知行,从而使德川军陷入混乱。8日,秀忠收到森忠政的书信,说明家康催促秀忠西上。在部下的建议之下,秀忠决定撤离,但是最后依旧没有赶上关原战场。德川秀忠无法在关原之战开战时与主流队伍合流,虽然在战后秀忠到达大津城后,但是被家康斥责,此外被引诱的前线将领牧野康成被处罚为囚犯,直到竹千代(德川家光)诞生后获得大赦,成为了大胡藩藩主。今上田城车站幸村像图7第二次上田城之战,真田家漂亮的拖住了秀忠,使其无法进入关原战场。2000与3.8万悬殊比例,让真田家的智勇形象声名鹊起,但是时运不济,石田三成最后终究败北,大谷吉继也切腹自尽。 德川秀忠因战败心生怨愤,原本有意处死真田父子,但在其兄真田信之求情下,真田父子被流放到纪伊国的九度山。其父昌幸在九度山是的岁月里死去第五节 大阪冬之阵1614年的10月,真田信繁在大阪城丰臣家的密实召唤下,随即和部分家臣秘密潜逃出了九度山,随行的还有其13岁的长子真田大助幸昌。同年,家康方面由五山之僧)与林罗山解读一份丰臣家重建京都方广寺的钟铭文。文中写到“国家安康”“君臣丰乐”,此文句前半段认为是把家康的名字分开来写,是诅咒德川家分崩离兮;后半段的君臣丰乐是“丰臣君乐”之意,祈求丰臣家能万世繁荣。幕府要丰臣家谢罪,归还领地,转封到大和国等等。丰臣方面派遣片桐且元与大野治长之母大藏卿局前往说明,内容如下:第一秀赖前往江户城参勤交代,第二为淀殿到江户城成为人质,第三为秀赖放弃大坂城,家康拒绝接见且元,但同意与大藏卿局见面。且元表示大坂城是秀吉创建的居城,不能随便迁城,这些要求使家康正式宣布对大坂开战。图8丰臣家随后开始准备战争,倾尽秀吉所留下的财产,着急召集各地的浪人,之后曾经受丰臣恩顾的大名们集结在大坂,送上檄文,并集结在大坂城。其中就有著名的猛将后藤又兵卫基次(图8),还有长宗我部盛亲、仙石秀范、明石全登、毛利胜永等等。真田在大阪城颇受欢迎,很快被任命为军队长,并参加高层会议。真田信繁和猛将后藤基次等浪人武将皆主张狙击德川大军于宇治濑田河口之地,但遭到城内丰臣家臣的否决。大阪城的西面是濑户内海,北面是天满川、淀川,东面则是大和川的支流,地形复杂,提供了一定的防御力。相比之下,大阪城南则多数是宽阔的平地,防御力较弱。大阪城中的二位军师真田幸村和后藤基次同时注意到了这一点,并先后向丰臣家的领导层提出在大阪城南面建造防御工事。不过到底谁来负责,两位军师都是各不相让。这时候大阪城流出对信繁不利的言论,认为真田信繁是其哥哥真田信之的内应。而后藤基次听到这种传言之后,当即严肃地表示,在出城守备乃是为了更好的向敌军挑战,这样的谣言真是无稽之谈。随后,基次主动辞退了建造出城的工作,把这项任务转让给了信繁,通过自己的行动表达了对他的坚决支持。最后,这座出城,在信繁的主持下,于大阪城南平野口正面、惣构东南面建筑完成。这座被称作真田丸的建筑物是一座扇形的城砦,三面挖掘了壕沟,树立了双重的栅栏,城中设置了箭塔、瞭望和楼阁,每一点八米就开了六个枪眼,是一座坚固的防御工事。真田丸的建造,不但弥补了大阪城南相对薄弱的防御力,同时为大阪军出城野战之时,能够迅速的占领城南的篠山高地创造了便利条件。信繁并于该年十一月的大坂冬之阵中于此亲率五千兵力以挑衅前田军作为开始,再以铁炮攻势大败德川方数万大军,声明大震。不过在德川家康的政治手腕下,双方停战和谈。和谈条件是拆除大阪城外墙和“真田丸“,并且填满护城河。家康的意图很明显,完全是为了下次笼城进行准备。但是最终,被连日来的厮杀、围困和炮击折磨的心神不宁的淀姬和德川方签订了和约。这种结果让那些历尽千辛万苦进入大阪城奋战的浪人武将们扼腕叹息,而信繁等主战的丰臣军将领因此大叹功亏一篑。大阪冬之阵布阵图(蓝色代表丰臣方):第六节 大阪夏之阵 而次年的大坂夏之阵之中,淀殿和丰臣秀赖等丰臣方领导人不敢出城迎战,不接受浪人派武将的意见彻底失败,而丰臣军的指挥权错综复杂,大野治长及后藤基次和信繁皆无法顺利统率丰臣全军,变成各自行动迎敌,无法有效合作团结,真田信繁亦死于此役。但在此阵中,真田军依然靠少量兵力赢取了零星的胜利:先是在1615年6月2日的道明寺之役中,在誉田一地以三千兵力痛击了伊达政宗先锋片仓重长率领的一万二千铁炮骑兵队。片仓重纲乃是伊达家第一智勇双全之将、片仓景纲的长子,正值少壮之年,继承了其父的武勇,初次上阵,便在小松山一战击毙了名将后藤基次,此刻正是意气风发。他所率领的骑马铁炮队,乃是伊达政宗独创的精锐部队,兼备了骑兵的机动力和火枪兵的远程杀伤力,在小松山一战中显示了极大的威力。面对名扬天下的真田信繁,片仓重纲显得初生牛犊不怕虎,当即指挥部队进攻,由骑兵队、步兵队和骑铁队正面突击,步兵铁炮队在两翼分散射击。 面对片仓军骑铁部队的进攻势头,信繁命令部队后撤避其锋芒,待其接近后再一齐攻击,同时铁炮队向左右延伸,成雁形阵形射击。双方很快展开混战,枪炮隆隆,杀声震天。伊达军的装备精良,在这一战中所使用的铁炮达800挺之多,火力很猛。在乱战中,信繁的长子真田幸昌和大将渡边纪先后中弹负伤,退出战斗,但真田信繁仍然指挥对攻一步不退。最终,片仓队由于从夜里就连续作战,士兵比较疲劳,为了避免昂贵的骑铁队受到过大损失,重纲下令撤出了战场。真田信繁本想乘胜追击,无奈敌军的增援部队出现,本方损失也不小,也向西撤回了藤井寺村。这一战,自成年以来未尝败绩的真田幸村认识到了年轻的武将片仓重纲的实力,同时二人也相互间产生了惺惺相惜的感情,所谓英雄惜英雄,就应该如此吧。后来传说讲,当天夜里信繁曾出城约见重纲,并把自己的女儿托付给他照料,而这个叫做梅的女子后来就成了重纲的妻子。当日伊达后方的数万大军,包括水野胜成及带领二万越后精兵的松平忠辉皆为之却步,不敢正面迎战真田军,真田令兵士大喊:“关东军百万,没有一个是男儿!”后,悠悠然于当日回师至大坂城。次日进行决战,为1615年6月3日的天王寺之役,德川方以总兵力十五万团团包围了大坂城,而丰臣方仅五万兵士,且实际迎战者,仅天王寺方面的真田信繁、毛利胜永,和冈山口方面的大野治房、北川宣胜、山川贤信共仅约一万五千的兵力,丰臣秀赖的亲卫主力军却躲在城内没有出战,浪人众中领有最多兵力的前土佐国主长宗我部盛亲甚至更带领所部退至城北方准备逃命。大阪夏之阵布阵图(蓝色代表丰臣方):第七节 战国最后的突击战:茶臼山之役真田幸村墓原本大坂城方的军议计划是由真田与毛利两军在天王寺缠住德川方十多万先头部队,再由明石全登率所部绕至家康后方偷袭本阵。决战开始,真田和毛利军与德川大军之间先进行数次的铁炮互击,毛利军先击破杀死了本多忠朝后更击破秋田实季、浅野长重,接着击退真田信吉(真田信之之子),之后信繁在见到毛利胜永四千兵力笔直的接连突破德川军的先锋进至第二阵松平忠直的右翼军势令其败走后,即率布阵于茶臼山的真田三千五百兵士会和大谷吉治、渡边糺、伊木远雄的二千兵与胜永合作突击松平忠直一万五千的越前军,同时真田叫忍者散步浅野家倒戈的消息,同时浅野长晟军在越前军旁的行动被误认为寝返丰臣方,造成士兵士气崩乱也影响到越前军,在毛利军突破诹访忠澄、榊原康胜、仙石忠政、保科正光、小笠原秀政、小笠原忠脩队的同时,真田军遂乘势突破松平忠直,后毛利胜永又突破德川军第三阵酒井家次、相马利胤、松平忠良进至德川家康本阵,信繁和毛利胜永一同攻陷家康本阵,家康本阵虽然有15000的兵马,但是其中一部分去帮松平军收拾局面,还有一些前去抵挡毛利的攻势,所以没有剩下多少人。而家康身边的近卫大都没有经过正规训练,一见到赤色朝天的真田军后就立即作鸟兽散了。此时德川家康身边只有近侧武士小栗正忠一人,德川家康更是曾一度想自杀。不过姜还是老的辣,德川家康折断了将旗,这种不光彩的做法使真田信繁无法找到目标,最后力竭而死。第八节 日本第一兵虽然真田信繁村最终未能取下德川家康的首级,扭转大阪之阵的战局,但他通过战斗证明自己实力,从而扬名天下的心愿得以达成,也可谓求仁得仁,死得其所了因为大坂之阵以寡击众,他被日本强兵出处之一的萨摩藩当主岛津忠恒誉为日本第一武士。并称他的事绩是古今物语前所未闻的。(语出岛津家文书萨藩旧记)在大阪冬之阵时,德川家曾经派信繁的叔叔真田信尹用信浓国五十万石作为条件来换取信繁的倒戈。但是信繁拒绝了。其兄真田信之曾这么叙述信繁:“温柔有耐心,沉静并且不会因小事而发怒。”虽然和勇猛的猛将印象并不符合,但是可以看出幸村临危不乱、做事细心的大将之材。真田幸村使用的足具山冈庄八在其历史小说名著中,以家康的立场如此描绘了这位战国末代武士:“元和元年五月七日,真田左卫门佐攻陷大御所的阵地,旗本的士兵在三里远的地方皆纷纷逃命,真田本人则在发动第三次总攻击后阵亡。真田率领的日本的精兵的表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