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安红家访1.doc_第1页
罗安红家访1.doc_第2页
罗安红家访1.doc_第3页
罗安红家访1.doc_第4页
罗安红家访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爱,教育的主旋律-家访札记走访教师:罗安红 “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这句耐人寻味的话是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是的,现代高速发展的社会,为孩子提供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的内心世界也会象外面的世界一样纷繁复杂,不可揣摩。这样的时代需要的教师,就是能进入学生内心,与学生共同感受,共同欢乐,共同倾听,能与之进行心与心交流的人,不仅在学校,而且能走进学生的生活圈子,了解他们的另一面。家访就是为我们教师提供的一个这样的平台。 我班有个男生,瘦瘦的,沉默寡言,总是用自己那双明亮的眼睛,悄悄的注视着周围的一切,教了他很长时间,从来没见他上课时举过手,回答过问题。下课后,他总是一个人独来独往,几乎没有朋友。是一个孤僻的孩子。有一次早自习,我在黑板上写了几个问题,让同学们到组长那儿过关, 我见他一直坐在位子上专心背诵,但总不见他到组长那里背,我便来到他身边,问他为什么不去背,原来他从来不背书的。再这样下去,孩子会更加沉浸在个人的世界里,与外界拉大距离,这样对他的成长极为不利。 星期天,我就踏进了他们村口,家里是铁将军把门。问他家邻居,碰巧是他的一位姑公在门口择菜。原来,他的父母在外打工,他常年自己料理自己的生活生活,如洗衣服、做饭等。因为缺少父母的关爱,造成了他独处的性格。作为他老师的我此时此刻只有无尽的悔恨,为什么没在平日多关心他?却让他独自承担这个年龄不应承担的一切? 这一次的家访,让我的心灵再一次得到了震撼。父母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来说是多么的重要。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孩子缺少亲情的温暖,这会对孩子造成了多么大的伤害。我真想问问那些长期在外打工的家长,这样做是为了孩子吗?高尔基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他才可以教育孩子。爱,是通往成功教育的桥梁,也是一条基本的教育原则。与家长的及时沟通,与家长之间的一次次短短的接触,一个个小小的故事,可以使我们更加的了解孩子,使我们更加公平的看待孩子,使我们更加恰当的教育好孩子,使我们用期待和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使我们有敏锐的观察力,善于捕捉、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之处,使他们在表扬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在避短中看到自己的未来与希望,感受到老师的信任和期待,而这一次感受,甚至能改变孩子的一生蓦然回首,灯火阑珊家访中触发的心灵浪花建设小学 丁峰孩子的心是什么,是一张白纸吗?是一泓清泉吗?不,孩子的心是缤纷的彩虹,是无边的玉宇。身在杏林二十余载,晨耕暮耘,整天和孩子们在一起,常觉得自己是孩子们的朋友了、知己了。然而学生们的偶尔躲闪,以及不愿让老师知道的细微举止,使我感觉到:要想走进孩子隐秘的内心并不简单!家访中的点点滴滴,由此触发的心灵浪花,常给我以无限的遐想和启迪:老师,能到我家家访吗?我班有个小男孩沉默寡言,总是用自己那双明亮的眼睛,悄悄的注视着周围的一切,教了他很长时间,从来没见他上课时举过手,回答过问题。下课后,他总是一个人静静的在一边玩,真是一个孤僻的孩子。有一次,学生写一篇,我想对你说的作文,读了他的作文,我那么强烈地感受到了他内心世界的丰富,同学借给的一块橡皮他记在心里,女同学主动和他的一次说话他铭记在心,竟然羡慕老师到同桌家去家访。他的作文让我震撼,我决定对他进行一次家访。就这样,我踏进了他家的门。来到离校较远的他家,房间虽布置简单但干净整洁,看得出,这对母子很能干。过了好一会儿,我和他下班匆匆赶回来的母亲见了面。她显然很惊讶,又很激动。通过交谈,我对他有了更多的了解。在幼儿园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去世了,母亲下岗,又很难找到工作,现在托人介绍为一私人老板打工,靠辛苦赚得的微薄的工资度日。奶奶因为他少言寡语一直不太喜欢他,所以即使再忙,孩子也都回家,有时就自己做饭。我深情抚摸着孩子的头,与他母亲亲切地谈及了孩子的在校情况,提到了她对班级的热心,与同学的友好相处。我们还共同探讨如何让孩子进步得更快。为了孩子更好地成长,后来的日子里,我和他的母亲一直保持着联系。也许是感到和老师的距离近了,我发现他渐渐变得开朗了。上课的发言比以前积极了;主动为班级做好事的次数更多了;他还克服了路远等困难,在母亲的支持下,积极配合美术老师的训练,多次为班级、为学校取得荣誉老师,我的小木桌做好了脏兮兮的作业本,常常不交作业,是王帅给我的印象。放学后,我找到王帅,和他一起回家。他的父母均在外地打工,与爷爷奶奶生活。与他一起走了约有二十多分钟才来到他家。我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一间破旧的小屋,里面黑洞洞的,几件简单的不像样的家具,这一切和我们的现代生活格格不入。一张沾满了油渍的木桌就是王帅的书桌了。难怪每次他交来的作业本总是那么脏兮兮的。看着眼前的一切,我的心里酸酸的。的确,留守孩子的学习环境大多不好。我提出,为了孩子的学习,做一个小木桌,王帅的爷爷犹豫了一下答应了。没过几天,王帅喜滋滋地告诉我,他的小木桌做好了,作业也随之干净整洁了许多。我勉励他一定要刻苦学习,将来用知识改变命运,孩子坚定地点点头。下次到你家,和老师说说话,好吗?去家访之前我们都是电话预约的,约好早上8点。我们准时登门,进了门发现小孩子还没起床。当时我就有点不悦,既然已经约好,就应该督促孩子早起,毕竟是学校的老师初次登门拜访啊!可见家长对孩子这方面没有要求。看到我们来了,他妈妈也不好意思了,于是喊“宝宝,起床啦”,接着我的学生走了出来。见到我也不打招呼,怯怯的,低着头。于是我主动地跟他打招呼,他也低低地回应着。接着就怎么都不讲话了。他妈妈解释说,他见到生人都比较害羞,熟悉了就好了。我心想,一个小孩子的基本素质就在于见到不熟悉的人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习惯,如果在这方面家长不加以引导和教育,一直把孩子当长不大的小宝宝一样对待,让他产生强烈的依赖感,缺少自己应对事物的能力和对策,这对于小孩子个性的培养是不利的。他们应该善于交流,善于表达、善于合作,我们的教育不就应该做这样的事情吗?第二天,我和这个学生做了一次长谈。最后,我提了一个要求,下次到你家,和老师说说话,好吗?他红着脸答应了。我在上课时和课后时间多给他发言和表现的机会,一个学期过去了,他又到他家去了一次,他善谈了许多,他母亲直夸孩子懂事了许多。我心灿然。爸爸,怎么没人选我当班干部 这是在对一位班中各方面表现不太突出的学生家访时,其家长反映的学生原话。家长说,孩子说这话时,他奇怪问为什么。孩子说:我也很努力,可是评三好什么的,总从干部中选,怎么没人选我班干部?听了家长的话语,我很受触动:是啊!干部是什么呢?干部就是服务。应该鼓励更多的学生敢当干部、学当干部。当干部既能调动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协调配合能力、服务意识和集体意识,为什么不尝试干部轮流,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当干部呢?不久,我推出了班级每周值班班长制。妈妈,老师给我糖块吃这是一次偶然路遇时,一位学生的妈妈笑着跟我说的。我都记不起来了。是说一次我和学生谈话过后,发现抽屉里有两块小糖,就送给了她。没想到不经意的举止,竟让学生感动至深,感到如同母爱般的师爱。怪不得这个学生整天乐呵呵的,亲师促使她幸福快乐地成长“每个学生都是一棵成长中的幼苗,应该把爱的阳光洒向每一个学生。”家访,让爱的阳光更绚丽,让爱的播洒更广博!当我们蓦然回首时,我深信灯火阑珊处会有他们的灿烂笑脸!家访手记家访教师:郑优玲 高尔基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他才可以教育孩子。爱,是通往成功教育的桥梁,也是一条基本的教育原则。与家长的及时沟通,与家长之间的一次次短短的接触,一个个小小的故事,可以使我们更加的了解孩子,使我们更加公平的看待孩子,使我们更加恰当的教育好孩子,使我们用期待和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使我们有敏锐的观察力,善于捕捉、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之处,使他们在表扬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在避短中看到自己的未来与希望,感受到老师的信任和期待,而这一次感受,甚至能改变孩子的一生 时间:2011.10.14今天中午,吃过午饭,就信步来到学生胡亚林家,正好他的父亲在家,就坐下来,和他的父亲进行了长达半个小时的谈话。热爱学生,相信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相互依赖的师生关系是开发学生教育资源的首要条件。教育是爱的事业,学校是爱的摇篮,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过程中认知的发展始终伴随着情感的调动和发展,没有情感投入的教育是苍白的。 时间:2011.11.10今天,又对学生黄鹏进行家访,黄鹏同学体质较差,经常生病,今天上午,他就没有到校,中午利用休息时间,就来到他家,和他母亲聊了一回儿。我认为教育就师生、家长间的心灵沟通。学生在校时间与与学生在家时间可以划等号。一个孩子成长,双方各有责任,可以说教师的责任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他怎样做人。家长的责任是配合好学校管理好孩子。说穿了,孩子的成长要靠老师与家长这左膀右臂。要助学生成长一臂之力,这要看老师与家长怎样配合。家访札记 时间:2004.02.15年初,就制定了计划,利用中午在校吃午饭的时间,进行家访。饭后,来到了学生褚鑫家,褚鑫同学的叔叔是我们小学的教师,在校就经常听玉美老师说起。正好吃的父母都在家。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和她父母聊了一回儿。家长经常问老师,:“学生在学校怎样?”就是老师问家长:“学生在家怎样?”这样一来就自然靠近,得知孩子的优点与不足。俗话说的好“望子成龙”,而不望子成熊。家访札记 时间:2004.02.18这个月正是我国“学雷锋”活动月,我校也掀起了“学雷锋,树新风”的高潮。今天我来到了学生郑磊的家里,这个学生学习较认真,就是性格太内向,不爱说笑,成天板着脸。为此,就和他父母,聊了多半个小时。教师与家长双方共同商量今后要正面对郑磊加强教育,使他走向生活,广交朋友。经过双方沟通,要多对对孩子的进步与成长进行鼓励。家访札记 时间:2004.02.22今天到了学生陈冉的家。陈然可以说刚上五年级时,学习不入门。起初我为这个学生犯愁。有一次家长直接找到班主任,说不按时完成作业,学习极不认真,从那以后,我只要发现问题,就与家长沟通、协商,家长发现问题也同我交流。我曾经在一次家长会上为了养成家长与教师沟通的习惯,对家长规定:咱们每学期,每位学生家长必须同班主任交谈二至三次。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我感觉效果很好,整个班风、学风都有明显的好转,我尝到了与家长沟通的甜头。家访札记 时间:2004.02.28由于我们五年级陈汝谦同学前段时间在帮助家长干家务活时,不小心滑倒,住了几天的院,为了陈汝谦的的学习,我吃过午饭后,就来到了家。除了叮嘱她要安心在家养好伤外,还告诉她,要多看看树,不要拉下更多的功课。我们知道“桃李满天下”是赞誉教师的,“爱满天下”这是陶行知的一句名言。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爱是开启学生心灵之门的金钥匙”。家访札记 时间:2004.03.05我每接过一个班,首先要做的就是进行一次“交友”会,让老师了解孩子们,让孩子们亲近老师。时时处处和学生在一起。我认为这样可以让学生了解年,认识你,不至于使学生觉得教师,很“高”,而不愿意接近。只有这样才能和学生们,和睦相处,这也有利于学生们今后的发展。家访札记 时间:2004.03.10今天有空就到了学生陈晓丽家,陈晓丽同学是我们五年级的班长,她学习认真、努力,善于动脑,积极回答问题,是我们班级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我经常对学生和学生家长们说,我们现在不要把孩子管得太严太死,要发现孩子的优点,因为指责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怨天尤人。敌意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好斗逞勇。恐惧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畏首畏尾。怜悯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自怨自艾。嘲讽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消极退缩。嫉妒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钩心斗角。羞辱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心怀内疚。容忍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极富耐性。鼓励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充满自信。赞美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心存感恩。嘉许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爱人爱己。接纳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心胸广大。认同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掌握目标。分享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慷慨大方。家访札记 时间:2004.03.15我班有个学生名叫孙有深,他的优点是热爱劳动,干活不怕脏不怕累,就是上课纪律遵守的不好,经过多次家访和单独座谈,他有了很大的变化。诚实公平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维护正义真理。安定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信任自己、信任他人。友善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对世界多一份关怀。祥和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有平和的心境。家访札记时间:2004.03.18有的孩子生理上有缺陷,就取种种难听的绰号挖苦他,这很伤孩子的自尊心。有的孩子刚学会做事,但做的不好,家长不是鼓励和帮助,反而用“笨猪”、“木头”等讥讽孩子。这会使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失去学习的信心和产生反跟反感,引起他对家长的不满,逐渐和家里的人疏远隔离起来。家访札记 时间:2004.03.21比尔盖茨和迈克尔戴尔是新经济时代的两个经典“神话”:他们都中途退学,都成为世界上顶尖的大富豪。也许他们的传奇经历并没有普遍意义,但至少可以告诉我们一点:做你真正喜欢的事业,不要让传统观念束缚住你。所以我劝告各位学生家长,不要给孩子太多的要求,要使孩子一个发展的空间。物质和知识的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贫穷。必须有与众不同的想法,才能有与众不同的收获。家访札记 时间:2004.03.28 有一天我和一位学生家长聊起了天,谈话中,我发现,现在家长只对学生的学习感兴趣,而忽视了他们的成长,我说,我们对孩子要教育它们做事先做人,这句话是很古老的一句话,却永不过时。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是其事业的基础所在,谁能建成空中楼阁呢?家访札记 时间:2004.03.30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不打不成才,棍棒下面出孝子。只有孩子有一点过失和错误,不是打,就是骂,打骂后还要罚站、罚跪、不准吃饭。其实,这种教育方法不但不能使孩子认识到错误,还会使孩子为逃避打骂而学会撒谎,不讲真话;个性强的孩子还容易产生抵触情绪而变的更倔强、暴躁,更不听话。因此,打骂、体罚会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坏的影响。家访札记 时间:2004.04.02如孩子不肯上幼儿园,妈妈就哄他,乖乖去上幼儿园,妈妈给你买玩具,第二天又答应买别的东西但实际上一样也没有买过。孩子就知道妈妈是骗他,他以后就不听妈妈的话了,还学会了骗别的小朋友的东西吃。有的家长希望孩子参加一些家务劳动,就用“做完这件事,奖你两块巧克力”的做法,使孩子慢慢学上了做什么事都以物质要求要挟大人的坏习性,心中只有物资标准,没有正确的道德行为标准。家访札记 时间:2004.04.04虽然今天是星期天,但由于我们陈桥小学,今天为陈桥村的烈士们扫墓,几早早的来到了学校,和学生们一起到烈士陵园去扫墓。扫墓结束后,我就来到学生孙博文家,孙博文的母亲是贵州人,由于某种原因,嫁到我们这里。我就根据今天到烈士陵园扫墓,烈士的后人给我们讲的,先烈们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社会,抛头颅,洒热血,像烈士邱少云,为了革命的胜利,被烈火烧死,也不挪动地方,我们难道上课听老师讲课,还比被烈火少难受吗?家访札记 时间:2004.04.05有的家长认为,爱孩子就是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他要怎样就怎样,只要孩子能提求是否合理。其实,这是害了孩子,使孩子变得骄横任性,为所欲为蛮不讲理。长此以往,孩子会变的品德败坏,不可收拾。家访札记 时间:2004.04.06也有些家长采取吓唬的方法:孩子不听话,就用老虎、大猫来吓孩子。这些办法乍看起来是有效,但不知不觉中孩子的心灵播下了胆小的种子,有些孩子还被吓出了病。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希望家长们千万不要用错误的方法教育孩子。家访札记 时间:2004.04.08我们都非常喜爱自己的孩子,但溺爱孩子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可怕的礼物,“爱”而怒溺,会让中孩子一生受益。教子有方,是为孩子的一生负责。我们爱孩子要爱得明明白白,而绝不溺爱。家访札记 时间:2004.04.10关于现在的孩子们读课外读物的问题的讨论。通过我的家访,从中了解到,有部分学生家长反对孩子们看课外读物,当然他们也有他们的理由,说在学校内的书还看不完,回家后作业太多也没有时间看课外书籍。遇到这个问题,我首先告诉家长现在是一个经济社会、是一个到处充满竞争的社会、是一个人才济济的社会,要使孩子们早进入社会、早认识社会、就必须全面发展自己,多充实自己,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孩子们健康成长,只不过我们要引导孩子多读书,读好书,读一些名著三国演义、呐喊、家、老人与海、一千零一夜、安徒生童话集、格林童话、中外现代、当代童话、上下五千年、西游记、红楼梦、三字经、故事八十首、唐诗三百首、子夜、成语故事、神话故事、中外历史故事、中外各民族民间故事、骆驼祥子、高尔基得童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应该说,这是教育决策者高层充分考虑到了我国教育的现实情况,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作出的重要举措。但从实际生活中来看,好多家长对此意见不同,认为现在孩子是“一级战备状态”,哪有工夫看这些闲书?如今父母们大多望子成龙,这本身无可厚非。问题是,大多数人的视点仅落在升学考试上,平常的复习、阅读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围绕考试这个中心,凡与考试无关的知识他们都被认为不重要。其实,尽管现在的学生们生活面很狭窄,但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却很广,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课外阅读。家访札记 时间:2004.04.13实际上,社会所需要的也是具有多方面广播知识、一专多能的建设者,而绝非指挥背书、考试的书呆子。在是否引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