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泽中学2012学年第一学期高二第一次阶段性考试(语文).doc_第1页
杜泽中学2012学年第一学期高二第一次阶段性考试(语文).doc_第2页
杜泽中学2012学年第一学期高二第一次阶段性考试(语文).doc_第3页
杜泽中学2012学年第一学期高二第一次阶段性考试(语文).doc_第4页
杜泽中学2012学年第一学期高二第一次阶段性考试(语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杜泽中学2012学年第一学期高二第一次阶段性考试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命题人:高二语文组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偃仰(yn) 喋血(di) 惩创(chun) 长歌当哭(dn)B.垣墙(yun) 纤维(xin) 龟裂(jn) 悄无声息(qio)C.阙然(ju) 浸渍(z) 尸骸(hi) 强颜欢笑(qin)D.狭隘(y) 险衅(xn) 绯闻(fi) 殒身不恤(yn)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轻睐 嗜好 厮守 色彩班斓 B.萌孽 渣滓 和霭 茕茕独立C.轻率 寥落 筵席 桀骜不驯 D.慰籍 踌躇 荒缪 肆无忌惮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影片阿凡达以全程佩戴3D眼镜的观影方式,天衣无缝的特效制作,还原出詹姆斯卡梅隆脑海中天马行空的世界,这让所有影片在其面前黯然失色。B.作为友好邻邦,斑马对羚羊灾难感同身受,迅速行动起来对羚羊施以援助,但它们毕竟不是老虎的对手。C.(这种说法)虽然太极端,但绝不是危言危行。D.电视剧亮剑在黄金时段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人们对它评头论足,大加赞赏。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海南岛和廉江有野生的荔枝林,可为我国是原产地的明证。B.钱塘潮在国内可谓声名远播,每年八月十八日全国各地游客蜂拥而至,由此发生潮水卷走游客事件每年都有发生,应该引起当地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C.这家乒乓球馆设施齐全,可为乒乓球爱好者提供不同档次的球台、球拍、球衣、球鞋等乒乓器材。D.我们在道义或伦理、个人生存心理、社会结构与行为等都还要做好足够的准备。5. 对下面一组句子的顺序调整恰当的一项是 ( )1835年9月,26岁的达尔文来到加拉帕戈斯群岛上考查。除了有三种海龟外,陆龟也很多,因此在这里曾经有一只船的船员们在短时期里捕捉到了500至800只海龟。他在航海日记中写道:“这些岛屿好像是全球爬行动物的乐园。”不仅龟存在变种,鸟也如此。大的一只龟重达四五百斤。达尔文经过仔细观察,发现在这个群岛上,龟至少有三个变种。达尔文观察了岛上的地雀,发现它们的嘴的形状和大小不一样,最大的是大嘴地雀,其次是勇敢地雀,最小的是小嘴地雀。从此,物种不变的传统观念在这个年轻人的心中失去了地位。生物的多种多样性,证明了生物不可能是上帝造的。A. B.C. D.6.阅读下面的文字,请分别概括出杂草的几个特点。要求:要点清晰,20字以内。(4分)一棵画眉草,一次能结一万五千粒种子;一棵狐尾草,一次结的种子达八万多粒。很多杂草的种子很小、很轻,风一吹就会像尘土似的飞扬到空中,传播到很远的地方。杂草不像栽培作物那样“娇贵”,能耐干旱,耐低温,也不怕土壤贫瘠,在什么地方都能繁殖生长。7. 2012年10月11日,著名作家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给他的颁奖词是“莫言用魔幻般的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他得奖后,各方反响强烈。那么,你如何评价他的获奖呢?(字数不少于30字)(5分)二、现代文阅读(共34分,其中选择题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810题。(12分)科学家最近的发现将有助于解释记忆存储这一最不为人所知的大脑活动。其中的关键因素是一种以朊毒体(prion)形式活动的蛋白质。发表在细胞月刊上的研究报告说,这种蛋白质在朊毒体状态时会发挥好的作用,而此前普遍的看法是,有朊毒体活动的蛋白质是有毒性的,至少不能起到正常作用正如疯牛病等神经变性疾病的研究所提示的那样。怀特黑德生物医学研究所负责人苏珊林德奎斯特说:“我们已经对记忆存储的原理有了一些了解,但一直不清楚关键的存储手段是什么。此次研究提示了可能的存储手段,不过让人惊奇的是,朊毒体活动竟然在其中发挥着作用。”蛋白质功能的关键是其形状,大多数蛋白质在其存在期间只保持一种形状。朊毒体则是能突然改变形状或发生错误交叠的蛋白质。它们不仅自身发生错误交叠,还会影响同一类型的其它蛋白质也出现这种现象。就已知的情况来看,这类错误交叠的蛋白质会停止正常功能,然后死亡或是对细胞最终对组织产生致命作用。因此研究人员在发现这种名为CPEB的蛋白质具有特定朊毒体特征时感到非常惊讶。它与维持长期记忆有关,位于中枢神经系统突触上,这是大脑中连接神经的枢纽。记忆就被存储在这一约有1万亿个神经细胞和突触的复杂网络中。随着经历和知识的不断增多,新的枢纽形成,老的则不断加强。CPEB合成的蛋白质会随着记忆的形成加强突触,使突触可以长期保存这些记忆。研究人员从海参中提取了CPEB,将它与其它蛋白质混合,然后观察它们在多种酵母模型中的活动。结果发现,CPEB改变了形状,并使其它蛋白质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功能恰似朊毒体。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CPEB在朊毒体状态下仍然发挥了它的正常功能蛋白质合成。研究表明,在哺乳动物的神经突触中,CPEB的朊毒体特征可能就是使突触和神经细胞存储长期记忆的机制,科学家计划对这一理论做进一步的研究。8. 下列对“朊毒体”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是在疯牛病等神经变性疾病研究中发现的一种病毒。B. 是一种能突然改变形状或发生错误交叠的蛋白质。C. 是位于中枢神经系统突触上的一种蛋白质。D. 是哺乳动物的神经突触中用以存储记忆的细胞。9. 对“这种蛋白质在朊毒体状态时会发挥好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朊毒体在发生错误交叠时仍保持了正常的功能。B. 朊毒体在记忆存储过程中会发挥好的作用。C. CPEB在朊毒体状态下仍保持了它的正常功能蛋白质合成。D. CPEB合成的蛋白质会随着记忆的形成加强突触,使突触长期保存这些记忆。10. 下列推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CPEB在朊毒体状态下仍能发挥正常功能的事实,证明此前人们对朊毒体的认识是错误的。B. 了解CPEB在记忆存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客观上对提示疯牛病等神经变性疾病的病理不无帮助。C. CPEB合成的蛋白质会随着记忆的形成加强突触,这实际上就是“朊毒体活动”在发挥作用。D. 由于可能的记忆存储机制已经发现,人类大脑中记忆活动的奥秘很快就会揭开。(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2分)邂逅黄姚王 惟邂逅黄姚,如同邂逅时间犯下的一个美丽的错误。时间遗忘了这座古镇,同时也成就了它的魅力。藏于深山之中的黄姚古镇,陆路交通是非常不便的。因此,水,才是黄姚传奇的起点和终点。通达三江的姚水,使古镇在明清两朝成为出海通衢的商业中心,到了民国时代,随着姚江水位的下降,古镇也失去了旧日的繁华,重新与世隔绝。当姚水退去之时,时间吻别了这座古镇,悄然而去。此后的草长莺飞、年华暗换,又有谁人知晓呢?即使战争也没有打破这里的宁静,古镇对于战争的记忆,只是几位历史名人来去飘然的雪泥鸿爪的倩影。百年之后,与时间一同归来的,是异乡人的惊艳。当那些来自尘嚣的人们终于到达了神话的彼岸,他们的第一感觉早已题写在古镇一幅斑驳的楹联之上“别有洞天藏世界,更无胜地赛仙山”。明清风格的岭南民居、以九宫八卦阵式布局的街道,更有一方痴山醉水,重重古木参天。昔日商号云集的桂东名镇,今日小桥流水的世外桃源,仿佛绝代名姝洗尽铅华,那般的风情,是令人难以抵挡的。古镇的街道,全部是由黑色石板镶嵌而成,年深日久,已被先人的双足琢磨得漆亮如玉。漫步其上,仿佛漫步于岁月一声悠长的叹息。那淳厚的质感,令我甘心在这古镇的青石街上做一缕幽魂,看岁月如何无情,又如何任是无情也动人。四处弥漫的宁静是黄姚的外表,幽幽散发的文气是黄姚的内涵。传说,从清康熙到光绪年间,黄姚就出过11名举人。举子们当年的书生意气、诗酒的风流早已浑然内敛,如今的黄姚依然君子如玉,触手也温。这里有山必有水,有水必有桥,有桥必有亭,有亭必有联,有联必有匾。一块块牌匾如同一张张泛黄的古镇的名片,所谓温柔敦厚,所谓骨感峥嵘,昨日种种,尽在不言之中。黄姚依然是任运而恬淡的。这里的人们乐山,虽然他们并不知道自己是仁者;这里的人们乐水,虽然他们并不知道自己是智者。信步走去,但见逐闹嬉戏的童颜稚子,皆有三分灵气,枯坐檐下的鹤发老人,尚带七分古风。便是柴门犬吠、舍里鸡啼,梁间黍香,但凡此间风物,皆有一段洒脱悠然的风流态度。黄姚依然是一卷尘缘未了的浮世绘。斜晕晚照中,袅袅上升的炊烟是古镇的呼吸,捶衣舂米的闷响是古镇的脉搏,而阡陌闾巷间的生息歌哭,是古镇的灵魂。青石街上的木门常常是厚重而细节丰盈的,推开来是“吱呀”一声,仿佛苍凉的记忆由沉睡中醒来,慵懒地打了个哈欠,迈进去便有一脚踏空的晕眩,如同穿越时光的隧道,恍然若失而不知今夕何年。黄姚依然是时间的迷宫。当你凝望那琉璃彩瓦、画栋雕梁,仿佛你凝望的是历史,其实你凝望的是时尚,五百年前的时尚;当你走过一条条静谧幽深的青石老街,仿佛你穿越的是寂寞,其实你穿越的是繁华,康乾盛世的繁华;当你抚摸那褪色的门楣、模糊的雕像,仿佛你感受的是粗朴,其实你感受的是精致,是流年镌刻、风描雨绘的精致。这就是黄姚,千年一梦的黄姚,多少异乡人远道而来,只为见证今时的雨滴敲打万历年间的窗棂,只为猜测古祠深宅背后所隐藏的几许红尘无奈,只为聆听那一江碧水缓缓讲述黄姚古镇的前世今生。11第段中“美丽的错误”的具体含义是什么?(3分) 12.第段用“历史”与“时尚”、“寂寞”与“繁华”、“粗朴”与“精致”三组词语对举,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13黄姚古镇的魅力究竟在哪里?请根据文意分条概括。(6分) 14从全文看,作者在描述黄姚时怀着一种怎样的情怀?(3分) 15请结合第段文字赏析本文的语言特点。(6分) k*s5u高考资源网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5分,其中选择题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晁错者,颖川人也。以文学为太常掌故。错为人峭直刻深。孝文帝时,天下无治尚书者,独闻济南伏生故秦博士,治尚书,年九十余,老不可征,乃诏太常使人往受之。太常遣错受尚书伏生所。还,因上便宜事,以书称说。诏以为太子舍人、门大夫、家令。以其辩得幸太子,太子家号曰“智囊”。数上书孝文,时言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书数十上,孝文不听,然奇其材,迁为中大夫。当是时,太子善错计策,袁盎诸大功臣多不好错。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错常数请间言事,辄听,宠幸倾九卿,法令多所更定。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地,收其枝郡。奏上,上令公卿列侯宗室集议,莫敢难,独窦婴争之,由此与错有郤(通“隙”)。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皆喧哗,疾晁错。错父闻之,从颖川来,谓错曰:“上初即位,公(公:汉时君称臣,父称子,平辈互称,皆可称“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别疏人骨肉,人口议多怨公者,何也?”晁错曰:“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错父曰:“刘氏安矣,而晁氏危矣,吾去公归矣!”遂饮药死,曰:“吾不忍见祸及吾身。”死十余日,吴楚七国果反,以诛错为名。及窦婴、袁盎进说,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晁错已死,谒者仆射邓公为校尉,击吴楚军为将。还,上书言军事,谒见上。上问曰:“道军所来,闻晁死,吴楚罢不?”邓公曰:“吴王为反数十年矣,发怒削地,以诛错为名,其意非在错也。且臣恐天下之士噤口,不敢复言也!”上曰:“何哉?”邓公曰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地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计划始行卒受大戮杜忠臣之口,窃为陛下不取也。于是景帝默然良久,曰:“公言善,吾亦恨之。” 太史公曰:晁错为家令时,数言事不用;后擅权,多所变更。诸侯发难,不急匡救,欲报私仇,反以亡躯。语曰“变古乱常,不死则亡”,岂错等谓邪! (选自史记袁盎晁错列传,有删改)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下无治尚书者 治:研究B以其辩得幸太子 辩:有口才C错常数请间言事 间:房间D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 制:控制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刘氏安矣,而晁氏危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B且臣恐天下之士噤口,不敢复言也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C以文学为太常掌故 吴楚七国果反,以诛错为名D太常遣错受尚书伏生所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18.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晁错为人严峻刻薄,不近人情,但是他能言善辩,才能出众,足智多谋,深得孝文帝、太子及景帝的赏识和宠幸。B晁错极力主张借诸侯的罪过来削减他们的土地,收取他们四边的郡城;他认为只有这样做天子才会受到诸侯们尊敬,国家才会安稳。C晁错的改革遭到了诸侯们的反对,晁错的父亲急忙从颖川赶来劝说,晁错不为所动,父亲饮药自尽。迫于各方面的压力,景帝最终下令让晁错穿着朝服在东市斩首。D晁错死后,邓公作为抗击吴楚叛军的将领,向景帝谈及了他对诛杀晁错的看法,他认为处死晁错正中了造反诸侯们的奸计。景帝听后觉得邓公说得有道理,十分后悔枉杀了晁错。19.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邓公曰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地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计划始行卒受大戮杜忠臣之口20.翻译下列句子(8分)(1)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2分)译: (2)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3分)译: (3)其后二年,吾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3分)译: (二)古诗文默写。21.完成名句名篇默写。(15分)(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_。(韩愈 师说) (2)乘骐骥以驰骋兮, 。(屈原 离骚) (3)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 。(4)而刘夙婴疾病, ,臣侍汤药,未曾废离。(5) ,死当结草。(陈情表)(6) ?总是离人泪。(7)青山隔送行, ,淡烟暮霭相遮蔽。(长亭送别)(8)诗三百篇, 。(报任安书)(9) ,而蒙尘世之尘埃乎?(10)沧浪之水清兮, 。(渔父)(11)沉默呵,沉默呵! ,就在沉默中灭亡。(12)真的猛士,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记念刘和珍君)(13)长风破浪会有时, 。(行路难)(14)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诗经)四作文。(60分)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秋天来了,有人看见了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美景,从而赞叹流连;有人看见了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从而伤感落泪;有人看见了累累的硕果,从而欣喜满足;有人看见枝桠空空,从而懂得珍惜眼前;有人看见叶落归根,从而明白真情可贵;有人看见时间流逝,从而引发怀念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以我看见的秋天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1)选择角度,明确立意;(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高二语文答题卷类别选择题语言表达+翻译现代文阅读古诗文作文总分得分一、语言文字运用6.(4分)7.(5分)二、现代文阅读(二)(22分)11. (3分)12. (4分)13. (6分)14. (3分)15. (6分)三、古诗文阅读19.断句(3分)邓公曰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地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计划始行卒受大戮杜忠臣之口20.翻译。(8分)(1) (2分)(2) (3分)(3) (3分)21.默写(15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四、作文(60分)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A.偃yn,创chun;C.阙qu,渍z,强qin;D. 隘i,绯fi,殒yn2. 【答案】C。【解析】A.青睐、色彩斑斓;B.萌蘖、和蔼;D.慰藉、荒谬。3. 【答案】A。【解析】B.感同身受:是指“心里感谢就像亲身受到对方的恩惠一样”。多用于代人向对方致谢,不宜用于动物;C.危言危行:指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这里望文生义,应改为“危言耸听”;D.评头论足:原指轻浮地议论女子的容貌,现也比喻任意挑剔。多含贬义。4. 【答案】A【解析】B.句式杂糅,“由此发生潮水卷走游客事件每年都有发生”改为“由此发生的潮水卷走游客事件每年都有”; C.不合逻辑,球衣、球鞋不是乒乓器材,应去掉; D.成分残缺,“行为等”后面缺少与“在”呼应的宾语“方面”。5. 【答案】B。6.种子多;传播广;适应性强(写出一点给1分,写出三点给4分。)7.(5分。要点:(1)表示祝贺;(2)意义方面:极大地鼓舞中国的作家;更能以平常心对待诺贝尔奖项。表示质疑也可以,条理通畅即可)提示:它就是一个奖,得了这个奖也并不说明你就是中国最好的作家。作家最重要的还是作品。我想尽快从这个状态下摆脱出来写作,描写人的生活,描写人的情感,站在人的角度上写作。莫言得奖后接受央视白岩松连线采访他的作品多数回避了现代中国的伤疤痛处,而更倾向于描绘出一幅不安躁动炽热真挚的近代史。泰晤士报记者Leo Lewis8.【解析】根据第四段,可以看出“朊毒体”指是一种能突然改变形状或发生错误交叠的蛋白质。A项是一个特例,C项只说明位置,D项只是一种可能性。 【答案】B9.【解析】C项“这种蛋白质”是指CPEB,这样排除AB两项,D项是说CPEB合成的蛋白质作用,也可排除。【答案】C10.【解析】A项:CPEB在朊毒体状态下仍能发挥正常功能的事实,只能证明此前人们对朊毒体不正常发挥作用的认识是错误的;B项文中没有这样的信息;D项只是“可能”“进一步研究”,把可能说成已然。【答案】C11.(3分)黄姚古镇本是明清时代出海通衢的商业中心,后随姚江水位下降,古镇失去往日繁华,与世隔绝;但同时古镇保留了历史风情,成为世外桃源。12要点:运用对举, 突出强调黄姚厚重的文化历史,而今魅力依然。(4)分13.(6分) 原始、古朴、宁静:这里有明清风格的岭南民居、以九宫八卦阵式布局的街道,更有一方痴山醉水,重重古木参天。 文气:从康熙到光绪年间,黄姚就出过11名举人;留下一块块温柔敦厚或是骨感峥嵘的牌匾。 生活恬淡:生活于山水之间的古镇居民洒脱悠然,怡然自得。(能清楚答到前两点即得满分)14(3分)作者始终怀着一种膜拜、敬仰与小心翼翼的情怀来描写黄姚。(大意对即可)15.(6分)本文语言优雅、精致,令人回味无穷,特别是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文章增色不少,比如:(写到两点就可)“黄姚依然是时间的迷宫”一句运用比喻,时间流逝,古镇魅力依旧,穿行古镇,让人感受历史的时尚、精致和繁华; “当”这句运用排比,使文章气韵流动,让人觉得置身古镇,处处是风景,处处值得咀嚼回味;把历史与时尚、寂寞和繁华、粗朴和精致意义相反的词语对举,在词语的张力中突出黄姚古镇厚重的历史韵味。(概括出语言特点给1分,答出手法给1分,能举例说出表达效果给2分。)16.C(间,xin,通“闲”,空闲时间)17.B(两个“之”,都作结构助词“的”。A项而,但是,表转折;而,表修饰,可译为“地”。C项以为,凭担当;以为,拿作为。D项所,处所;所,与“以”构成固定结构)18.A(太子就是景帝,不能说“太子及景帝”)19.邓公曰/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地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计划始行/卒受大戮/杜忠臣之口20.(1)至于被道义激发的人就不是这样了,是因为他们有不得已的地方啊。(应译出“激于”被动句、“乃:是”判断句)(2) (我)也是想以此探究天道与人事之间的关系,弄通古今变化的规律,成为一家之说。(应译出“以(之)”、“究”、“通”,句子通畅)(3)那以后又过了两年,我因长时间卧病在床,闲极无聊时,于是派人再次修整这间南阁子,式样与以前稍有不同。(应译出“乃”、“复葺”、状语后置,句子通畅)【参考译文】晁错是颍川人,凭着文学才能担任太常掌故,他为人严峻刚直苛刻,皇帝看重他,于是任命他做太子家令。孝文帝的时候,天下没有研究尚书的人,只听说济南郡的伏胜原是秦朝的博士,研究过尚书,年龄已九十多岁,因为年老不能征召,就诏令派人去向他学习。太常派遣晁错到伏胜那里学习尚书。学了回来,就上书陈述有利于国家的事,以尚书论证。皇帝下诏先后任命他做太子舍人、门大夫、家令。因他善于论辩,得到太子宠幸,太子家号称他是“智囊”。在孝文帝时多次上书,论述削弱诸侯的事情,以及法令可以改定的地方。上了几十次书,孝文帝虽然没有听取他的建议,但称赞他的才能,提升他做中大夫。当时,太子称许晁错的计策,而袁盎等各个大功臣多不喜欢晁错。汉景帝继位后,任命晁错为内史。晁错多次请求皇帝单独与他谈论政事,景帝每每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