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康德的时间图型说(发表于内蒙古社会科学1999年第1期)苏德超康德哲学的“哥白尼革命”的实质, 就是要建立起“概念使对象可能”的新思维方式。通过范畴的先验演绎, 康德已经证明, 范畴是人向自然颁布的最一般规律, 知性是整个自然的立法者。范畴在构成经验知识的过程中始终是一种统觉的综合力量。概念使经验可能, 而不是相反。显然, 这只是一种可能性, 是知识之所以可能的前提。接下来, 必须设法论证现实性。即:必然让纯概念同直观杂多结合。这正是“原理分析论”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 纯概念来自知性, 直观杂多来自感性, 两者如何结合?1. 康德的问题如果按唯物论, 概念自经验(直观) 抽象而来, 两者只是程度不同, 没有质的差别, 那么, 它们的结合就不成问题。比如, 我们不考虑“圆”和“圆盘”的结合问题, 因为, 我们可以从“圆盘”中直观出“圆”来。由于“圆盘”中有圆, 故能从中分析出“圆”, 从而把“圆盘”归结在“圆”下。然而,有的概念我们却无法从经验对象中直观出来, 比如“开始”、“原因”、“必然”、“主动”“张三看见圆”, 很容易理解;“张三看见主动”, 就叫人费解了。可见, 有两种不同的概念, 如同康德所区分的, 经验概念和纯粹概念。经验概念与对象同质, 对象被包摄在经验概念之下可以不通过中介。纯粹概念则不同, 它不来自感性, 而来自知性本身在范畴的先验演绎中, 康德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因此, 它与作为对象的纯粹直观杂多不同质, 它们的联结需要中介。在康德那里, 知识有两个要素: 纯粹直观和纯粹概念。纯粹直观如何才能被包摄在纯粹概念之下? 这就是康德的问题。康德对此的回答是: 需要中介,“显然必须有第三种东西”。2. 中介的规定作为中介的“第三者”, 应当具备双方的特点。否则, 便不能交通双方。如同一个翻译, 应该懂得双方的语言一样。所以, 康德认为, 这个第三者,“一方面和范畴同质, 另一方面又和出现同质, 而这样才能使前者之应用于后者成为可能。这种中间媒介的表象必须是纯粹的, 即毫无经验的内容, 而同时它一方面必须是知性的, 另一方面却必须是感性的。”康德把这样一种表象叫做“先验的图型”(Schem a)。“图型”一词源自古希腊文6x.LA, 原意是“外观、形象”, 后来转意为“对最一般的本质特征的描绘, 或略图、轮廓、抽象图形”。康德将其引入哲学, 正好利用了它本身的抽象(知性) 和具体(感性) 统一的特点。可见作为中介的图型, 既不是具体的感性形象, 也不是一种纯粹的抽象, 而是两者的统一, 是感性化的概念, 是概念化的感性。唯其如此, 方能往返纯粹概念和直观杂多之间, 让前者得以运用于后者。3. 图型从何而来具有如此神奇作用的图型从何而来? 当然不能来自感性, 因为它有知性特征; 也不能来自知性, 因为它又与感性同质。图型从何而来?图型的作用在于沟通感性和知性。在“经验所以可能的先天根据”中, 康德提出了三重综合: 直观中把握的综合, 想象中再生的综合, 概念中认知的综合。在那里, 先验想象力是主体自我联结感性和知性、从个别向一般过渡的能力。图型的作用与先验想象力一致, 因此, 康德说:“图型在其本身来说, 总是想象力的产物”。这里“想象力”指“先验想象力”。这是一种生产性的想象力, 它能在无经验对象的处境中“生产”出诸如“图型”之类的东西。4. 想象力的产物: 形象与图型形象也是想象力的产物。但它不是图型。形象是具体的、特殊的感性形象, 比如对应数字5, 它是由“再生的”想象力产生的。先验的(生产的) 想象力不是要产生任何个别数字的形象, 而是产生出一般的“数”的表象。“如果我把五点并排着像点下来, 我就有了五这个数的意象(即形象, 引者)。但是, 如果在另一方面, 我只想到一个一般的数, 不管它是5 或100, 那就是与其说这个思想是意象本身, 毋宁说它乃是一个多(例如1000) 借以在一个意象中按照某一概念来表现的一种方法之表象。”五个并列的黑点, 有形有象, 能作用于视觉, 具体可感。而5 的图型, 既非作为符号的5, 又不是具体可感的5 个, 它是让5 成为5 的数数过程。这一过程, 比之符号5 要具体, 却又比5 个点要抽象。正是这一过程, 使5 个点作为5的形象得以可能。康德说:“想象力在为概念提供一个意象过程中的普遍性进程之表象, 我称之为这个概念的图型。”5 之为5 的图型使得5 的所有形象可能: 不仅从5 个点, 也可以从5 棵树、5 条狗等形象中认知出5 来; 也只有从5 个点、5 棵树、5 条狗里认知出5 来, 它们才能作为5 个点、5 棵树、5 条狗而存在。5 之为5, 并非从一系列5 的形象而来, 不是仅如罗素所言, 是一类含5 的东西的集合(类的类) , 而是由先验想象力连续数数而来。形象是图型的产物, 只有依据逻辑上先在的图型, 形象才可能产生, 无论它是作为某物的, 还是就一般而言。“意象本身正是通过它(图型)而且依据它才成为可能。”更进一步地,“在其本身来说, 这些意象是绝对不能完全和概念相合”。“这些意象以它们所表示的图型为媒介才能和概念得到联结。”5. 图型和概念康德实际上为我们展示了这样一个系列: 现象形象图型概念。在辨析了形象与图型的关系后, 我们应该谈及: 图型为何不是概念本身? 概念5 作为某种规则, 使得5 个点、5 棵树、5 条狗可能为什么不是这样呢? 凡是符合这种规则的, 就是5 个什么什么。这丝毫没错。问题在于, 你怎么认定这种符合的呢? 你真的是通过概念5 去认定5 个什么什么的吗? 回忆儿时经验, 当我们回答“这里有几棵树?”时, 我们怎么回答的呢? “1 棵树、2 棵树、3 棵树、4 棵树、5 棵树”, 在心中数过一遍, 我们说:“老师, 这里有五棵树”。并不因为心中有5 的概念, 我们就放弃在心中默数。可见, 概念5 并没有直接来指认5 个什么什么。用来指认5 个什么什么的,是心中的默数:“1, 2, 3, 4, 5”。而这正是数字5 的图型。康德举的是另一例子。“狗这个概念表示一种规则, 我们的想象力按照它以一种一般的方式来描画一个四足动物的形象, 而不限于像经验所实际呈现出来的或我能具体地表现的任何可能的意象所实际呈现出来的任何单个的确定形象。”似乎还是没有讲清楚。我们来假定,你从来没有看见过狗, 现在有人牵来条小白狗, 对你说:“这就是狗。”并讲了一番狗之为狗的规定(狗的概念)。然后, 又牵来一条大黄狗, 问你那是什么。一般情况下, 你肯定能答对。(自然,你不是只凭小白狗这一具体形象判断大黄狗是狗的。因为它们在外观是有很大的不同, 没有理由说由于小白狗是狗所以大黄狗是狗。可见形象不具有普遍性。) 但是, 你也不是只凭狗之为狗的规定来做出判断的(倘若是这样, 我们便可以只借助概念来把握世界了, 而不必顾及形象但事实并非如此)。你综合了两者, 在头脑中构成某种“略图”(在比喻的意义上)。借助这个略图, 你认定大黄狗是狗。这个略图, 就是狗的图型。综合以上两例子知道: 倘若只有概念而没有图型, 认识便不能发生。但是, 图型到底“在”哪里?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当认狗为狗时, 图型已经起了作用。如果你想捕捉到它, 把它说出来, 或者画出来, 得到的要么是规定, 要么是形象, 图型已离你而去了。严格的讲, 图型不能“在”哪里, 因为它是一个过程和一个操作。图型是可以想象而不可捉摸的。“我们知性的这种图型法, 在其应用于出现与单纯的形式上, 乃是隐藏在人类心灵深处的一种技术, 其活动的真相是自然所决不会让我们去发现或窥测的。”bk6. 谁是中介以上都是对中介的规定及特征的讨论。那么, 谁是中介呢?康德的问题是纯粹概念与直观杂多如何联结。纯粹概念是抽象的东西, 它只是一种可能性。让它同直观杂多联结, 就是使之具有现实性, 变成现实的东西。这是纯粹概念现实化的过程。要现实化, 就必须把它放在时间和空间之中, 因为时间和空间是感性直观形式。尤其是时间, 它是内感官的直观形式因而是一切感性直观的形式, 是一切现象的基础。时间包含一切直观杂多, 凡现实的东西, 肯定也必然在时间之中。更重要的是, 由“直观中把握的综合”, 我们知道, 知性对感性表象的最起码的先天综合能力首先就是把握时间表象的能力, 也就是运用时间整理、联结和组合一切杂多印象使之形成一个“综观”的能力。显然, 时间最有可能成为中介。事实上, 时间自身的特点也正好与中介的规定相契:“知性的概念包括有一般杂多的纯粹综合统一性。时间, 作为内感官的杂多的形式条件, 从而作为一切表象的联结之形式条件, 含有纯粹直观中的一种验前杂多。可是时间的先验确定, 由于它是普遍的而且是依据验前规则的, 所以在这限度内, 它是与构成它的统一性的范畴同质的。因此,范畴之应用于出现, 乃是通过时间的先验确定而变为可能的, 而时间的先验确定作为知性概念的图型就是出现包摄于范畴之下的媒介。”范畴运用在现象之上所必须通过的时间之先验规定不是别的, 就是纯粹概念的图型以时间为共相的感性结构方式让范畴统摄现象, 现象被归于范畴下。时间是联系二者的媒介。7. 范畴的时间化(概念的感性化)前面已经说过, 作为中介的图型, 应该是感性形象与纯粹抽象的统一, 是感性化的概念, 是概念化的感性。时间作为图型, 概念化的感性是指, 时间图型是先验想象力依据知性纯粹概念的规则综合纯粹直观之先天杂多; 感性化的概念是指, 时间图型必须对纯粹概念作出时间化的理解。这两者是统一的, 纯粹直观杂多的综合过程也就是时间化的理解过程; 反之亦然。在一个过程的进行之中另一个过程也就相伴而行。所以康德说:“一切图型不过是时间按规则的验前确定而已。”bm量、质、关系、模态等范畴相应地被理解为:“量的图型是时间本身在一个对象的前后相继地被领会的产生(综合)。质的图型是感觉和知觉和时间的表象的综合, 它就是时间的充实。关系的图型是一切时间上按照时间确定之规则的几个知觉的相互接续。最后, 模态(Modelitat) 以及它的各种范畴, 其图型是作为一个对象是否属于时间以及如何属于时间这一确定之相关物的时间本身。”7. 1 量的图型康德认为:“外感官所有一切量的纯粹意象就是空间; 一般感官的一切对象的纯粹意象就是时间。但是作为知性的一个概念的量的纯粹图型是数。数乃是一些同质单位的连续增加而组成的一个表象。所以数只是一般的同质直观的杂多的综合的统一性, 而这统一性是由于我在那直观的领会中产生时间本身而来的。”数, 作为动词或许要比作为名词更适合作图型。“数乃是由一些同质单位的连续增加而组成的表象”, 是同质直观杂多在时间中的综合统一(感性的概念化)。时间本身是一, 但是具体的时间也有各自的变化和绵延。将这些变化和绵延联结起来, 就形成了时间系列的观念。如果时间单位相同, 则出现数。在其中, 量的单一性是指时间的每一个同质单位; 量的多数性是指单位时间的增加; 量的总体性是指时间系列的总体(概念的感性化)。7. 2 质的图型质, 恰当的时间化理解就是时间内容。质的相应范畴的时间化理解是:“实在性是和一般的感觉相应的东西; 因此, 其概念在其本身而言是指(时间中) 有说的。否定性是其概念表现(在时间中的) 无的那种东西。”bp因而实在性与否定性的对立, 依据的不过是同一时间之中的充实与虚空的差别。而纯粹的充实与纯粹的虚空是两个极端, 在其间, 尚有无限的等级, 其充实度依次向纯粹的充实递增, 向纯粹的虚空递减。犹如在黑与白之间, 尚有无数的呈现为不同程度的灰一样。这中间的每一个等级, 都是对两端的某种限制: 从而限制性的图型无疑是, 在单位时间里的感觉到的内容的强度。质的图型不是同质单位时间的连续系列, 而是在单位时间里的强度。在这强度里, 蕴含着对量的理解。一切感觉都有量,“这是就它在或多或少的程度上充实同一时间, 即占住内感官,而它的对象的表象在其他方面没有改变这一点来说的”。bq而这正好就是质。7. 3 关系的图型关系的时间化理解是时间秩序。设定有甲乙两现象, 它们都是任意的。就甲乙而言, 可设想的关系有: 甲变乙不变, 甲随乙变, 甲乙共变, 甲乙不变。甲乙不变的情况有点特殊, 这时, 甲乙没有发生关系, 故不必列入关系范畴来加以考虑。甲变乙不变, 甲是偶性乙是实体。“实体的图型是时间中实在东西的持久性, 即实在东西作为一般时间的经验性确定的一种基质的表象, 从而就是当一切别的东西变化时那常驻的东西。(流转性的东西之存在, 在时间里是消逝的, 但是时间本身并不消逝。在出现的领域里, 在其存在上非流转性的东西, 即实体, 是和本身非流转而常住的时间相应的。只有在与实体的关系上, 出现的前后相继性与并存性才能在时间里被确定。) ”甲随乙变, 甲是结果乙是原因。“原因和一般事物的因果性, 其图型乃是这种实在的东西:凡是设定了它, 则另一东西就总是随着它的后面而来。所以, 就前后相继性受着规则支配来说,它就是杂多的前后相继性。”甲乙共变, 乃是指它们处在相互作用(相交性) 之中。“交互性, 或说相互作用, 即几个实体在其偶性方面的相互因果性, 其图型是一个实体的种种确定和另外一个实体的种种确定按照一条普遍规则的并存。”7. 4 模态的图型模态之可能性、现实性、必然性, 其图型是时间的总念(包容性)。“可能性的图型是各种不同表象的综合与一般时间的种种条件的相一致。”“现实性的图型是在某一有确定性时间里的存在。”“必然性的图型是一对象在任何时间里的存在。”经过时间化的理解, 纯粹概念得以运作在时间之中, 因而也就是现实的了。时间作为纯粹直观形式的内感官形式, 是一切现象都必须服从的; 这一切现象在服从作为内感官形式的时间时, 也就服从了时间系列、时间内容、时间秩序以及时间的总念, 从而知性纯粹概念也就暗中起了作用。因为, 时间系列不过是量的图型, 时间内容不过是质的图型, 时间秩序不过是关系的图型, 时间的总念不过是模态的图型, 如此而已。8. 图型和概念(二)这个时候, 回头再看第5 点中关于图型和概念关系的讨论, 就更清楚了。概念只有通过图型才能运作起来, 用到对象上去。比如“实体”概念, 如果不把它时间化, 将其理解为时间中的常住不变, 就根本无法理解它。它只表示在形式逻辑中无法作述项的主项。康德说道:“诚然, 甚至在除去了一切感性条件以后, 在知性的纯粹概念里确还剩下一种意义, 但是这种意义纯然是逻辑的, 只表示各表象的纯粹统一性而已。纯粹概念不能有任何对象, 从而就不能获得任何以产生某对象的概念之意义。例如实体, 在省去了持久性这个感性确定时, 就单只意指某一东西,它只能被想作主体, 而不能被想作某一种别的东西的一种述项。这样一个表象是我不能使用的, 因为它一点也没告诉我, 这样被看作为一个第一性的主体的东西, 甚至是什么。所以没有图型, 各范畴就仅是知性对概念的机能, 而并不表现任何对象。这种客观的意义是范畴从感性得来的, 而感性正是在限制知性的过程中才实现的。”这样一来, 图型似乎是概念的某种定义? 不。对这个观点的否定有两个理由: 首先, 图型不仅仅是概念的一种理解, 而且这种理解必须表现为一个动态的过程, 一种操作: 其次, 也是最重要的, 康德认为, 个别经验事物作为下定义的最终材料以及先天给予的概念作为下定义的前提, 它们本身都是不定义的。9. 时间图型的几个重要推论9. 1 纯粹概念没有形象。因为, 倘若有, 纯粹概念就能凭借它自身的形象直接与直观杂多相联结, 从而不必另找图型了。由此, 任何有形的东西的概念, 都是无形的。比如三角形, 其概念必是无形的这一点从任何作为形象的三角形只能是钝角、或直角、或锐角三形之一可知:作为概念的三角形应该包括这三者。如果这还是容易引起误解的话, 那么, 于锐角三角形而言,也必如是这一点从任何锐角形只能是一定大小、一定质地可知; 作为概念的锐角三角形应该包括一切大小、一切质地的锐角三角形。概念唯其无形象, 摈弃了感性形象, 才有普遍性。也因为这一点, 图型的存在才有了理由。9. 2 知性概念只能运用于经验。因为知性概念只能通过时间图型起作用(由概念与图型的关系可知)。而时间是内感官形式, 它直观的只能是现象, 故知性概念只能运用于经验, 对其作超验的使用是非法的。“虽然感性的图型最初是用来实现范畴的, 但是同时又限制了这些范畴。即把它们局限在处于知性以外而且是由感性而来的这些条件下。”cn9. 3 一切经验都在时间中。由模态范畴的图型知道这一点。模态图型与质的图型、量的图型、关系的图型都不一样, 它关涉到主体的认识能力, 规定了在什么条件下, 主体对于某一对象的认识是可能的、现实的和必然的。可能性的图型“是一个事物在任何时候的表象的确定”。“现实性的图型是一个对象在某一有确定性的时间里的存在。”“必然性的图型是一个对象任何时间里的存在。”co经验对象从可能到现实再到必然, 都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汉字硬笔书法课件
- 天津市南开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
- 汉字形声字课件
- 安徽省合肥市百花中学等四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 3D打印技术与应用 知到智慧树见面课答案
- 社会化电商的发展现状与挑战
- 体感游戏产业市场潜力及商机分析
- 美容美发行业市场调研与创新发展
- T-QGCML 4835-2025 板翅式换热器翅片成型和打孔生产线
- 军事理论与国防教育知到智慧树答案
- 2025年燃气电厂笔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道路运输两类人员安全员考试考核试题库答案
- 2025年学法减分试题及答案
- 《智能建造概论》高职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2025年教育综合理论知识试题及答案
- 超声科进修学习汇报
- 2024年甘肃省舟曲县邮政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试题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小学英语(2022版)新课程标准考试测试卷及答案(共四套)
- (高清版)DB34∕T 5193-2025 河流水生态监测技术规范
- 2025年德语DSH考试试卷德语语法练习与解析
- 肥料行业车间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