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腹针疗法简介 广州市中医医院黄应杰 概要 一 腹针疗法的总论二 腹针疗法取穴方法及常用穴位三 腹针疗法的针刺手法及操作规范四 腹针疗法的处方和应用举例五 腹针疗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一 总论 一 定义 腹针是一种以先天经络系统塈神阙系统为核心 通过针刺腹部特定穴位 调控全身各种机能达到治疗目的从而治疗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一种新针灸疗法 腹针疗法的经络理论 脐带是人体最早的运行气血的通道 在人体胚胎发育成人形之前就已经存在 随后演变成神阙穴 脐带暨神阙为核心的经络系统是人体最早的调控系统 用中医理论称之为先天经络系统 神阙系统特点 形成最早 部位表浅 功效强大 调节迅速 二 腹针取穴方法和常用穴位 一 腹针取穴方法1 腹部尺寸的标定 比例寸取穴法 1 上腹部分寸标定 以神阙到中庭穴 胸剑联合部 分为8寸 2 下腹部分寸标定 以神阙到曲骨穴 耻骨联合处 分为5寸 2 侧腹分寸标定 以神阙至腹侧的外缘定为6寸 几个取穴标志 二 腹针常用穴位 腹针共选用23 双穴按1个算 个腧穴 其中十四经穴17个 新穴6个 任脉上 中脘 下脘 水分 神阙 气海 关元 中极 共7穴 少阴肾经 商曲 石关 阴都 气穴 共4穴 阳明胃经 滑肉门 天枢 外陵 大巨 水道 共5穴 脾经 大横 共1穴 新穴 气旁 金河穴 上风湿点 上风湿上点 下风湿点 下风湿下点 下风湿内点 共6穴 三 腹针常用穴位的功能及主治 1 十四经穴1 中脘 神阙穴上4寸的任脉上 胃的募穴 主治 胃炎 胃溃疡 胃下垂 胃痛 消化不良 呕吐 腹胀 腹泻便秘 痢疾 高血压病 神经衰弱 精神病 虚劳吐血 气喘等疾病 相当于口 可以治疗口 鼻 牙部及头面部的各种疾病 2 下脘 2 下脘 神阙穴上2寸的任脉上任脉的经穴 可以治疗消化不良 胃痛 胃下垂 腹泻 反胃等疾病 相当于第七颈椎 可以治疗相应部位的疾病 3 水分 3 水分神阙穴上1寸的任脉上腹水 呕吐 腹泻 肾炎 肠鸣泄痢 小便不通等疾病 相当于第七胸椎 治疗相应部位的疾病 4 神阙 神阙脐之正中急慢性肠炎 慢性痢疾 小儿乳痢脱肛 肠结核 水肿 膨胀 中风脱症 中暑 妇人血冷不受胎气等疾病 5 气海 5 气海神阙穴下1 5寸的任脉上下焦虚冷 呕吐不止 腹胀 腹痛 肠麻痹 遗尿 尿频 尿潴留 遗精 阳痿 赤白带下 月经不调 虚阳不足 惊恐不安 神经衰弱 四肢厥冷等疾病 相当于第二 三腰椎 可以治疗第二 三腰椎的疾病 6 石门 6 石门 别名 绝孕 禁针 神阙穴下2寸的任脉上腹胀坚硬 水肿 尿潴留 小便赤不利 小腹痛 泄泻 身寒热恋 咳逆上气 呕血 疝气疼痛 产后恶露不止 崩漏 闭经 乳腺炎 妇人绝孕等疾病 禁针 7 关元 7 关元 别名 丹田 神阙穴下3寸的任脉上诸虚百损 脐上绞痛 腹痛腹泻 肾炎 月经不调 妇女不孕 痛经 盆腔炎 血崩 子宫脱垂 遗精 阳痿 遗尿闭经 带下 尿路感染 产后恶露不止 疝气等疾病 相当于第四 五腰椎 可以治疗第四 五腰椎的疾病 8 中极 8 中极神阙穴下4寸的任脉上小便不利 遗溺不禁 阳痿 早泄 遗精 白浊 疝气偏坠 积聚疼痛 月经不调 阴痛 阴痒 痛经 带下 崩漏 阴挺 产后恶露不止 胞衣事下 水肿等 相当于骶尾椎部分 与人体泌尿生殖系统相关 9 商曲 9 商曲 足少阴肾经穴 下脘旁开5分处腹中切痛 积聚不嗜食 目赤痛从内眦始 腹膜炎 颈肩疼痛等疾病 相当于颈肩结合部 治疗颈肩相应部位的病症 10 气旁 10 气旁 足少阳肾经上穴 气海旁开5分腰肌劳损 腹部疼痛 酸困 下肢无力等疾病 相当第二 三腰椎旁 治疗相应部位病症 11 气穴 11 气穴 足少阴肾经上 任脉旁开0 5寸 关元穴旁5分处 奔豚痛引腰脊 月经不调 带下 不孕症 尿路感染 泻痢 腹泻等疾病 相当于四 五腰椎旁 治疗相应部位的病症 12 滑肉门 12 滑肉门 足阳明胃经穴 水分穴旁开2寸处取之癫痫 呕逆吐血 重舌舌强 胃肠炎 肩关节炎等 相当于肩 治疗肩关节周围疾病 13 天枢 13 天枢 足阳明胃经穴 脐正中旁开2寸处取穴呕吐 泄泻 赤白痢 消化不良 水肿 腹胀 肠鸣 冷气绕脐切痛 烦满便秘 赤白带下 月经不调 淋浊 不孕 癫痫等疾病 相当于侧腰 治疗各种腰肌的疼痛及疾病 14 外陵 14 外陵 足阳明胃经穴 阴交穴旁开2寸处 腹痛心下如悬 下引脐痛 疝气 月经痛 髋关节疼痛 坐骨神经痛等疾病 相当于髋 治疗髋关节及股骨头周围疾病 15 大横 15 大横 足太阳脾经穴 神阙穴旁开3 5寸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 风湿性肌炎 周身风湿疼痛 四肢无力 中风偏瘫麻木 便秘 下痢 惊悸 洞泄等疾病 2 新穴 1 上风湿点滑肉门穴外5分上5分相当于肘 治疗肘关节周围疾病 2 上风湿外点 2 上风湿外点滑肉门穴外1寸相当于腕 治疗腕关节周围疾病 3 下风湿点 3 下风湿点外陵穴下5分外5分相当于膝 治疗膝关节的各种疾病 4 下风湿下点 4 下风湿下点下风湿点下5分外5分相当于踝 治疗踝关节的各种疾病 腹部神龟图 三 腹针的操作规范 薄氏腹针疗法的操作规范贯穿在腹针疗法的全过程中 在临床治疗时与传统的治疗方法不同 必须按照腹外地的要求进行操作 1 治疗前的检查1 1 询问病兄弟 现病兄弟 并做好记录 1 2 进行详细的检查 在结合病史明确诊断同时 观察平卧位时病人的阳性体征 一 操作规范 1 3 根据检查的结果给病人确定治疗处方并在腹针病例上进行记录用不同的颜色对穴位的进针深度进行标记 A 红笔标记的穴位表示穴刺或中刺 蓝笔标记的穴位表示浅刺 B 同一种颜色的笔进行标记时 用D表示深刺 M表示中刺 S表示浅刺 1 4 根据病人的体型选择针具 二 腹针的针刺方法 1 腹针的进针方法进针的方法 腹针进针时要求刺破皮肤要快 取穴要准 进针快可以减轻病人的疼痛感 取穴准才能保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腹针与传统针灸的差异是进针时对取穴的准确性有更高的要求 腹针进针时浅刺S 中刺M 深刺D三种 其中S调远端对应的部位 M对应经络调节 D对脏腑调节 腹针的针刺深度 腹针针刺方法 2 腹针行针方法 腹针的捻转手法与传统手法不同 一般采用以下二种方法 1 只捻转不提插 2 轻捻转慢提插 腹针针刺方法 3 腹针三部法施术时一般采用三部法 即候气 行气 催气手法 进针后 停留3 5分钟谓之候气 3 5分钟后再捻转使局部产生针感 谓之行气 再隔5分钟行针1次加强针感使之向四周或更远扩散谓之催气 留针30分钟起针 腹针的针刺方法 4 腹针其它针法 腹针时 常可以在针刺后使疾病的症状快缓解 且症状的缓解与某一主穴有确凿的相关性时 可以在该穴的基础上拓展施用三角针 三星针 梅花刺等不同的针刺法 以加强主穴的治疗作用 这样 不仅可以使腹部的穴位大大增加而双便于记忆 以取得更佳的临床效果 三角针法 1 三角针 三角针是以主穴为顶点向上或向下各距3 5分 分别刺两针使三针形成等腰或等边三角形成的针刺方法 这种针法适宜于症状比较局限的疾病 如膝关节疼痛 局部关节疼痛等 针与针之间距离则由患病的部位的大小以定远近 三星针法 2 三星法 三星法是以主穴为基础向上下 或左右或与神阙呈放射性排列 各距主穴3 5分 分别各刺1针 形成关行排列的针刺方法 这种针法适宜于症状呈带状或条状分布的疾病 如坐骨神经痛等 针与针之间的距离由患病部位的长短而定 梅花刺法 3 梅花刺 梅花刺是以主穴为中心 上下左右各距3 5分各刺1针 共5针 使针体形成梅花的图案的针刺方法 这种针法适用于病情较重且病程较长的疾病 也可以在三星法疗效不佳时采用 使治疗的强度得到增加 四 腹针处方及应用举例 一 腹针处方 1 天地针的组成及适应症天地针是一组腹针的常用方 由中脘 关元组成 腹针以神阙为中 中脘为天 关元为地 中脘是胃之募穴 胃与脾相关表里 有水谷之海之称 关元是小肠的募穴 别名丹田 有培肾固本 补气回阳之功 故两穴合用具有补脾肾之功能 腹针处方 2 引气归元方的组成及适应症引气归元方由 中脘 下脘 气海 关元4穴组成 方中中脘 下脘均属胃脘 两穴含有理中焦 调升降的作用 且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 故兼主肺气肃降的功能 气海为气这海 关元培肾固本 肾又主先天之原气 因此 四穴含 以后天养先天 之意 故名 引气归元 难经 四难 曰 呼出心与肺 吸入肾与肚子 故此方有治心肺 调腹胃 补肚子肾的功效 腹针处方 3 腹四关的组成及适应症腹四关由 滑肉门 外陵左右共4个穴位组成 滑肉门位于神阙之上 治疗身干上段及上肢疾患 外陵位于神阙之下 治疗下腹及下肢的疾患 该4穴具有通调气血 疏理经气使之上输下达肢体末端的作用 是引脏腑之气向全身布散的妙穴 故称 腹四关 临床用于治疗全身性疾病 与引气归元或天地针合用时 妆有通腑之妙 腹针处方 4 调脾气方组成及适应症调脾气方由左右两个大横穴组成 大横是足太阴脾经的经穴 文献记载以治大风逆气 四肢不举 多寒 善悲为主 大横具有调节脾脏功能 祛湿 健脾 滑利关节的作用 故常与腹四关合用治疗腰部疾患和坐骨神经痛 与风湿点合用治疗全身关节炎或肩周炎等症 腹针处方 5 风湿点组成及适应症风湿点是经验穴 上风湿点位于滑肉门穴外5分上5分 下风湿点位于外陵穴外5分下5分 风湿点有消肿 止痛的作用与大横合用可以祛风滑利关节 水肿止痛开淤血 治疗肩 肘疾病时可以仅用上风湿点 治疗下肢疾病时也可以仅配下风湿点 二 腹针应用举例 1 颈椎病基本处方天地针M 中脘 关元 商曲S 双 滑肉门S 双 颈椎病辨证加减 神经根型 石关S 双 取石关时依颈项部疼痛的部位而变动 如在两侧项肌的外侧时取穴离腹白线稍宽 如在两侧项肌的内侧时 取穴离腹白线略窄 椎动脉型 下脘上 M 取穴时依据骨质增生的部位高低不同而上下移动 如颈7增生取下脘穴 颈4 5增生取下脘上5分 依此类推 上肢麻木 疼痛 患侧滑肉门三角 S 取穴方法参照治疗肩痛 肘痛 头晕 头痛 记忆力下降 气穴M 双 耳鸣 眼花 气旁M 双 腹针应用举例 2 落枕处方 中脘M 商曲S 滑肉门S 患 颈项双侧疼痛 商曲S 双 滑肉门S 双 颈项后正中疼痛 下脘M 商曲S 双 腹针应用举例 肩凝症处方 中脘M 商曲S 健 滑肉门三角S 患 肩部疼痛的范围较大时以滑肉门为顶点的三角距离略长 肩部疼痛的范围较局限时以滑肉门为顶点的三解取穴距离缩短 腹针应用举例 4 急性胃肠炎基本处方 引气归元针D 天枢M 双 消化不良加天枢下M 右 便秘加天枢下M 左 腹泻加腹泻穴M 神阙穴下0 5寸任脉上 水泻加水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水龙吟苏轼次韵课件
- 水粉画讲解课件
- 海上光伏项目海洋环境监测与保护方案
- 消防设施区域划分与标识方案
- 市政管道施工地下水控制方案
- 医院药品采购与供应药品采购管理36课件
- 遮风避雨35景观建筑设施及小品设计18课件
- 二零二五版电动摩托车租赁与人才培训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文化活动策划劳务承包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房地产网络营销代理服务合同范本
- 2023年宁波市慈溪市人民法院招聘编外人员考试真题及答案
- 高速公路服务区升级转型商业计划书
- 数学原来这么有趣
- 常见行政案件笔录模版
- 手术室甲状腺切除术手术配合护理查房
- 国家电网电力中级职称考试题
- 数据库设计规范说明
- 建设工程消防验收评定规则
- 肾内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2022版
- 2023年中国工商银行软件开发中心春季校园招聘500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地质勘查钻探岩矿心管理通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