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 1、 新闻两则 行最高统帅的进军令,发动了渡江战役23日晚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宣告国民党反动派政权的覆灭。中原我军解放南阳这一则新闻发于1948年11月5日,辽沈战役已胜利结束,电文说:“杜聿明则刚从徐州飞到东北,一战惨败,又逃到了葫芦岛”,即指蒋军在辽沈战役中的失败淮海战役是1948年11月6日发起的,这则新闻发电之日正是淮海战役前夜。三、文体知识 新闻:从广义来说,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 从狭义来说,就是指消息。 1、关于新闻体裁的结构: 消息的五部分: 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2、关于新闻的六要素? 记叙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也是新闻的要素 3、关于新闻有三个特点: 真实性、时效性、简明性4、新闻的写法,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5、新闻的作用,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四、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朗读课文,找出这两篇新闻的标题、导语和主体,试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可选一篇完成下面的填空)标题:导语:主体: 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是:(1) 新闻的六要素是( )( )( )( )( )( )(2)新闻的结构分五部分,即( )( )( )( )( )。(3)新闻的主要特点是( )( )( )我的疑问探究案1、 巧妙导入 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你们都是通过哪些方式来了解世界的风云变幻、国家的政治策略以及群众的街头巷议呢? 新闻缩短了你、我、他之间的距离。让我们寻常百姓足不出户,便可了解国内外时事,获取各种生活的信息。好的新闻是可以穿越时空,供人们品读与回味的。今天,并让我们来共同研读一篇来自于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佳作,让我们重温那段荡气回肠、青春激扬的硝烟岁月。 二、解读目标三、学情反馈四、合作探究1 主体部分是按什么顺序来安排材料的?为什么要按这样的顺序叙述?西路军与东路军是同时发起渡江作战的,为什么先说西路军,再说东路军?明确:从中路军到西路军再到东路军,结构顺序的安排是由时间和事件本身特点决定的。本文作者是考虑到事件发生的先后,以及各路军进展情况,b中西路所遇敌军抵抗甚微,而东路之抵抗较顽强,所以中、西路放一起写。b原本就是中路渡江行动在前,西路在后。c此注意比较两句(下同),体会加点词语含义的不同之处。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越过安庆、芜湖线,到达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共渡过了三十万人。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24小时内即已渡过30万人。明确:“到达”只表示一般的“到了”“抵达”之意,“渡至”则表现的是“从水路进军,来到了”“共”只表示一般的总结性的统计,“24小时内即已”强调了时间之短、进军之神速。(所以,句的语言准确恰当。)(4)现在,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23,剩下的23日可渡完。 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23,余部23日可渡完。明确:“现在”与“至发电时止”相比,后者时间概念更确切,且有“战势发展迅速,我军胜利进军”的豪迈之情蕴含其中“剩下的”容易产生误解,是人员,还是物资?“余部”是军事术语,在这里指还未渡江的部队,这个词用在报道战况的消息中,既确切,又得体。(5)注意比较语句的感情色彩。结果就在21日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明确:只是一般的交代了时间。而句则充满了嘲讽,汤恩伯本是来“督战”的,结果不但无战可“督”,而且全军覆没,狼狈不堪。敌军的“不料”,正显出了我军的神勇。 (6)比较下面两段话: a、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六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b、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而且扩大了根据地。我们的根据地不仅巩固了,而且赢得了人民群众衷心的拥护。明确:a句好。语言生动形象,森林的形象,枝叶茂盛的形象,生机勃勃,富有气势。完全陷入一片火海中。炽烈的炮火映红了江面和天空。接着,从各个港口涌出了无数只大小船只。它们立即散布江面,像箭似的向南飞驶而去(已渡过江的)解放军则开始不断发出前进的信号,和响起前后各部队间联络的号音答:21日黄昏,人民解放军突破安庆、芜湖间敌军防线,强渡长江,向江南进军。4、根据下面消息的内容,将其概括为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5字 本报珠峰大本营5月8日电(记者王霞光) 点燃奥运激情,传递人类梦想。今天上午9时17分,2008北京奥运圣火顺利登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 8日凌晨,由19人组成的突击队员和支援队员从海拔8300米的突击营地出发,开始向珠穆朗玛峰顶峰发起冲击。 参与本次登顶活动的19人包括突击组l2人,支援组7人。经过6个多小时的攀登,北京时间9时17分,第五名火炬手次仁旺姆(女)在海拔8844.43米的世界最高峰高举“祥云“火炬,向世界昭示2008奥运圣火攀登珠穆朗玛峰圆满成功。这是奥运史上难忘的时刻,中国人第一次把奥林匹克运动的圣火传递到世界的最高峰。答案:奥运圣火登顶(登上、传递到)珠峰。或奥运圣火攀登珠峰成功。 七、课堂小结 新闻两则所报道的渡江战役和南阳解放,都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意义的胜利。学习这两则新闻,使我们了解了历史,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两则新闻气势磅礴,语言准确简明,感情色彩鲜明。给我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希望同学们把今天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今后的生活中去,用心体验、感受、思考周围的世界,开阔视野,提高认识水平。八、布置作业 1、整理巩固探究问题,落实基础知识,梳理小结所学内容。 2、完成训练案。 教师教学设计教师姓名 任教班级学习目标1熟练朗读课文,扎实记忆溃退、歼灭字音字形等基础知识以及新闻的文体知识,能够准确把握新闻的特点、结构。2通过合作探究,学会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并能够体会新闻语言的准确性、简洁性。3激情展示,以极度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的气势和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预习案教材助读一、走近作者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和诗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在他漫长的革命征途上,每一步踏响一曲豪歌。他留给后人的一卷雄伟诗词,流光溢彩,瑰丽壮美,发黄钟大吕之强音,吐山川日月之精华,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深处激起强烈的共鸣和回响。他的主要诗词有脍炙人口的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水调歌头游泳等。 2、 背景介绍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1947年7月到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范围内转入战略进攻1948年秋天开始的三大战役,给国民党反动派以致命的打击国民党反动派大搞“和平”阴谋20日南京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谈判破裂4月21日,毛泽东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21日清晨,人民解放军即执 2、细读课文,理清记叙的六要素: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时间: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的长江前线事件发生的原因: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经过:三路大军横渡长江结果:突破长江防线,占领南岸广大地区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人物:中原我军时间:1948年11月4日下午地点:南阳事件发生的原因:困守南阳的敌军被迫弃城南逃经过:南线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进军,大量歼敌,扩大并巩固了根据地,壮大了人民武装,彻底孤立了敌人。结果:河南全境除豫北之新乡、安阳,豫西之灵宝、阁乡,豫南之确山、信阳、潢川、光山、商城、固始等地尚有残敌外,己全部为我解放。预习自测1、 辨字形,读准字音芜湖( )阻遏( )阌乡( )襄阳( )绥靖( )鄂豫区( )高屋建瓴( )荻港( )歼灭( )溃退( )杜聿明( )阻塞( )要塞( )锐不可当( )负隅顽抗( )2、解释词语:(1)排山倒海:比喻力量强盛,声音浩大(2)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3)惊心动魄:形容(故事、人物)非常感人。(4)绥靖:安抚,平定。(5)高屋建瓴:在房顶上用瓶子往下倒水,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3、文学常识填空:前已有中路详细报道(大军三十万昨日渡过长江),此处简略交待中路(其渡江战况只用了写时间、地点、神速的一句话)即可转入下文。因此先写中路,再写西路。2 作者对西路军的渡江情况作了哪两方面的评论?详略是如何安排的?两方面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明确:作者从敌我双方对敌人毫无斗志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指出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和敌人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前者略议,是因为这个问题不言而喻;后者详评,是为了把少数战犯同广大官兵相区别,以利于争取多数,孤立少数,瓦解敌军。同时,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正是我军发起渡江战役的直接原因。此处着重点明这一点,更有力地证明了我军发动渡江战役在政治上是完全正确的。至于后面评论敌军,是为了引出下面对东路军渡江战役的记叙。3. 课文为什么不仅报道解放南阳的消息,而且概述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的战绩?明确:一方面,南阳解放是南线人民解放军一年多来取得伟大胜利的必然结果,所以南阳解放之日正是总结一年多来伟大胜利的最好时机;另一方面,总结一年多来的战绩,也可以说明蒋军弃城南逃的原因。4品味本文语言有特点。 (1)把“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改为“我已歼灭一切抵抗之敌”或“我已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可以吗?为什么? 明确: 首先要理解“歼灭与击溃的意思。“歼灭就是打死了,而“击溃,只是打败,没有打死。当时实际战况是,有的敌军被我军打死,有的被打退,所以改成那两句就与实际不相符了。(2) 第6句“占领”“控制”“封锁”三个词能互换使用吗?为什么? 明确:因为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已解放,为我军所有,所以用占领。而江阴要塞还没攻下来,还在敌军手中,不过不能任意活动或超出这一范围,所以用控制这个词来表明。江阴已被我军控制,敌军要想从长江逃走已无办法,所以用封锁这个词较恰当。明确:“越过”只写出了“经过”,“突破”表现了经过战斗所取得的进展。5.学了这两则新闻,你对中国革命的胜利有什么新的认识?明确: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中国的革命的正义的斗争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参加和大力支持五、拓展延伸 整理本班本校学生学习、生活、纪律、体育等各方面的情况,形成新闻播音稿 。要求:1、简明扼要地新闻报道,通俗、口语化。 2、新闻内容要求表述完整、准确。展示要求: 1、语言要求要吐字清晰、语音标准、声音响亮。 流畅 2、要求仪态大方,严肃认真。 六、当堂检测1、 给加点字注音。 歼灭( )溃退( )星宿( )阻遏( ) 管辖( )绥靖( )要塞( )锐不可当( ) 2文体常识简答。 (1)消息的六要素有哪些?人物、时间、地点、事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筑方案设计找工作简历
- 国庆酒店充值活动方案策划
- 商场健康服务咨询方案
- 福建洁净车间施工方案
- 咨询方案策划
- 药厂企业安全培训课件
- 学校管理经验交流会校长发言:匪性、雅性、刚性、柔性
- 广州开业活动方案咨询
- 天心区营销方案设计
- 2025年英语四六级阅读理解真题模拟试卷:下半月备考攻略
- 设计经理招聘笔试题与参考答案(某大型央企)2024年
- 土方出土合同模板
- 水库周边绿化养护方案
- 井下皮带运输机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 2023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七章 平行线的证明4 平行线的性质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
- NB-T32042-2018光伏发电工程建设监理规范
- 博士高校面试答辩模板
- 深圳市劳动法律法规参考手册模板
- 在线网课知道知慧《战舰与海战》单元测试答案
- 2017一级建造师考试港口与航道工程实务真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