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2017学年辽宁省鞍山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5题为单选,6-8题为多选,多选错选不得分,漏选得1分每小题3分,共24分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1下列关于生活中一些常见物理量的估计中,符合实际的是()A手机的质量是1.5kgB人的密度约为1.0g/cm3C人正常走路的速度为5m/sD现在教室的温度60【考点】23:质量的估测;13:温度;28:密度及其特性;68:速度与物体运动【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解答】解:A、一个苹果的质量在200g左右,一部手机的质量与此差不多,在200g=0.2kg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水的密度是1.0103kg/m3,人体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在1.0103kg/m3=1.0g/cm3左右故B符合实际;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m/s1.1m/s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D、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教室内气温感觉舒适,在23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B2在对冰水混合物的加热过程中()A冰的温度升高,水的温度保持不变B冰的温度保持不变,水的温度升高C冰和水的温度都保持不变D冰和水的温度同时升高【考点】19: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分析】冰是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并且在熔化和凝固的过程中温度会保持不变【解答】解: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恰好是冰的熔点,水的凝固点,吸热的时候冰会熔化,但是在熔化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冰水混合物如果放热的话,水会凝固,但是温度仍然保持不变故选C3一根质量分布均匀的铅笔芯,用去一半后,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的物理量是它的()A质量B体积C长度D密度【考点】28:密度及其特性;21:物质的基本属性【分析】密度是物质的特性,是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与质量、体积的变化无关【解答】解:A、质量是物质的属性,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铅笔芯用去一半后,质量会减小一半;故A错误;B、体积表示物体所占据的空间,铅笔芯用去一半后,体积会减小一半;故B错误;C、一根质量分布均匀的铅笔芯,用去一半后,其长度也减小一半;故C错误;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质的体积、质量无关;铅笔芯用去一半后,密度保持不变;故D正确故选D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耳听不见超声波和次声波,但有的动物能听见B次声波对人类有百害而无一利C通过监测超声波,可以监测地震发生D用回声定位制成的导盲仪利用次声波工作【考点】9E:超声波与次声波【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超声波方向性好、传播距离远,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和破碎能力等特点【解答】解:A、人耳听不到的声波有超声波和次声波,动物的听觉频率范围较大,因此有些动物能够听见,故A正确;B、任何事物都有有利的一面和有害的一面,比如人们利用次声波预测自然灾害的来临,故B错误;C、由于火山喷发、地震、海啸等灾害中都伴有次声波,故我们监测火山爆发通常是利用了次声波进行的,故C错误;D、用回声定位制成的导盲仪利用超声波工作,故D错误故选:A5李婷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由此她联想到了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的情景以下是她对“冷气”和“热气”的思考,其中正确的是()A“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B“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汽化形成的水蒸气C“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D“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考点】1M:液化及液化现象【分析】人眼看见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解答】解: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冷的雪糕液化成的小水珠;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是碗里蒸发出的水蒸气,在上升过程中,遇到温度较低的空气液化成的小水珠;所以它们的本质是相同的,都属于液化现象故选A6下列仪器利用红外线工作的是()A验钞机B感应干手机C电视遥控器D医用灭菌灯【考点】AT:红外线【分析】在太阳光谱上,红光以外有一种不可见光,叫红外线,它的主要特性是热效应红外线的主要应用有:红外线照相、红外线夜视仪、红外线加热、红外线摇控等紫外线也有广泛的应用,它和红外线的特点是不同的,可以用来验钞、杀菌消毒灯等【解答】解:A、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来工作的,故A不符合题意;B、感应干手机是利用红外线来工作的,故B符合题意;C、电视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来工作的,故C符合题意;D、医用灭菌灯是利用紫外线来工作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C7光线与平面镜成30角入射到镜面,若使入射角增大10,则()A反射角是40B反射角增大10C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120D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140【考点】A7:光的反射定律【分析】根据以下内容答题:(1)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概念: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解答】解:(1)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0,则入射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为9030=60,即入射角是60,由光的反射定律知,此时反射角是60;故A错误;(2)由反射定律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10,反射角将同时增大10,则入射角变为60+10=70,反射角也是7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70+70=140,故B、D正确,C错误故选BD8关于凸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放大镜,想看到更大的正立的像,应把放大镜远离被观察物体B使用投影仪,想使屏幕上的像更大些,投影仪镜头应该离屏幕更近一些C照相机利用了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工作D近视眼应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视力【考点】B8: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1)凸透镜成虚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变大,像变大(2)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3)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4)近视眼用凹透镜进行矫正,远视眼用凸透镜进行矫正【解答】解:A、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凸透镜成虚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增大,像变大,所以,要使像更大一些,放大镜要离物体远一点故A正确B、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使用投影仪,投影仪镜头离屏幕的距离为像距,因此想使屏幕上的像更大些,物体距离镜头应近一些,投影仪镜头应该离屏幕更远一些故B错误;C、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工作的故C正确D、近视眼的形成是因为晶状体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强了,应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故D正确故选AC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9如图所示,使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在竖直方向静止不动,用小锤敲击音叉,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慢慢移近并轻触乒乓球,观察所发生的现象,可以说明的问题是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加大敲击音叉的力度,重复上述操作,观察到的现象是乒乓球弹起幅度变大,此时音叉发出的声音也变响,以上实验说明的问题是:声源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实验中乒乓球的作用是将音叉的振动放大,这种思维方法叫做转换法(选填“等效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或“类比法”)【考点】91:声音的产生;2Q:物理学方法;9G: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分析】(1)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响度指声音的大小,响度跟物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3)此实验中,通过观察小球的运动情况来显示音叉的振动,这种方法是转换法【解答】解:通过实验发现,用小锤敲击音叉的时候,音叉发出声音的同时,乒乓球会被弹起一定的角度,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物体的振动有时用眼睛无法直接看到,可以将微小振动放大,通过乒乓球是否被弹起判断物体是否在振动,被弹起的高度来判断物体振动幅度的大小,这种思维方法叫做转换法;故答案为:振动;响度;将音叉的振动放大;转换法10如图所示,取一支大注射器,拉动活塞使注射器里吸进一些乙醚,取下针头,用橡皮帽把注射器的小孔堵住再向外拉动活塞,到一定程度时,注射器里的液态乙醚消失,这是汽化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然后推动活塞,可观察到又有液态乙醚出现,这表明用压缩体积方法可以使气体液化【考点】1H: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1N:液化方法及其应用【分析】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汽化,汽化吸热物质的状态变化时体积发生变化,主要是由于构成物质的分子在排列方式上发生了变化【解答】解:注射器里的液态乙醚变成了气态,这是汽化现象,汽化吸热;推活塞,使气态乙醚的体积被压缩,分子间的距离拉近,体积变小,又变成了液态,这是液化现象故答案为:汽化;压缩体积11如图甲所示,木块的长度为2.00cm;图乙透镜是凸透镜,用这种透镜制作的眼镜可以用于矫正远视(选填“近视”或“远视”)眼【考点】64:长度的测量;BA: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分析】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之前,要明确其分度值;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以及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凸透镜可以用以矫正远视眼【解答】解: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木块左侧与2.00cm对齐,右侧与4.00cm对齐,所以木块的长度为L=4.00cm2.00cm=2.00cm;由图可看出书上的字变大了,所以该镜是凸透镜;远视眼是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要想使像呈在视网膜上,应戴一会聚透镜,即凸透镜,所以该镜可以用以矫正远视眼故答案为:2.00;凸;远视12用显微镜观察物体,被观察的物体经过显微镜的物镜所成的像是放大的实像,经过目镜所成的像是放大的虚像用望远镜观察物体时,被观察的物体经过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是缩小的实像,经过目镜所成的像是放大的虚像(均填“放大的”或“缩小的”、“实像”或“虚像”)【考点】BC:显微镜;BD:望远镜【分析】根据显微镜的构造和成像原理,以及望远镜的构造和成像原理来解答填空【解答】解:显微镜有物镜和目镜组成,显微镜的物镜成的是放大、倒立的实像,目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望远镜是由两组透镜组成,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与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故显微镜和望远镜观察物体时,物镜所成的像都是倒立的,目镜成的像是正立的;故答案为:放大的实像;放大的虚像;缩小的实像;放大的虚像13医生用来检查牙齿的小镜子是平面镜;太阳灶是利用凹面镜制成的;街头路口的反光镜是凸面镜【考点】AJ:凸面镜和凹面镜【分析】根据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的成像特点、应用填写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应用于整理自己的仪容,舞蹈演员矫正舞姿等;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能够扩大视野,通常用来制作汽车观后镜等;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可以使焦点发出的光线变为平行光线射出,通常用来做灯内的反射镜面【解答】解:牙医用的镜子是平面镜;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太阳灶利用的是凹面镜;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能够扩大视野,通常用来制作汽车观后镜等,所以街头拐弯处的镜子是凸面镜故答案为:平面;凹面;凸面14彩色电视机屏幕上各种艳丽的色彩是由红、绿、蓝三种光通过适当的比例混合得到的;正常眼睛的明视距离大约是0.25m【考点】AQ: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B9:眼睛及其视物原理【分析】解答本题需掌握:红、绿、蓝三种色光叫色光的三原色看物体时间较长也不易感到疲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正常眼睛的明视距离为25cm【解答】解: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画面,可以发现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正常眼睛的明视距离为25cm=0.25m故答案为:绿;0.25152016年10月17日上午,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成功将宇航员和“神舟十一号”飞船送入太空长征二号F型火箭使用的是液体燃料,这种燃料类型的优点是便于储存飞船入轨后速度可达7.8km/s,合28080km/h,飞船的质量约为8t左右经过两天独立飞行,飞船完成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交会对接过程是在太阳照不到的地球阴影区完成的,从光学角度看,阴影成因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对接后,两名宇航员通过直径约为80cm的通道进入天宫二号,此时相对于天宫二号,飞船是静止(填“运动”或“静止”)的(单位要填符号)【考点】2S: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52:参照物及其选择;A2: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分析】液体相对于气体密度较大,体积较小;单位换算的步骤为:原来的数字、乘号、进率、后来的单位、最终结果;根据对常见物体质量和长度的了解填上合适的单位;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运动方向和快慢相同的物体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解答】解:液体燃料相对于一般气体燃料的优点是便于储存,节省空间;7.8km/s=7.8=7.83600km/h=28080km/h;“神舟十一号”飞船质量庞大,在8t左右;太阳光照到地球上,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在地球的背阴面就出现了地球的影子;“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的对接通道直径在80cm左右;“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对接成功后,两者以相同的速度和方向运动,所以以对方为参照物,都是静止的故答案为:储存;28080;t;直线传播;cm;静止三、作图题(16题、17题、每题2分,18题3分,共7分)16根据反射定律完成光路图,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考点】A8:作光的反射光路图【分析】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归纳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由此作图【解答】解:先过入射点垂直平面镜作出法线,再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的右侧画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0,所以入射角为9030=60,故反射角也为60如图所示:17用光路图作出物体AB经小孔O在屏幕M上所成的像AB【考点】A2: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分析】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物体上部的光线通过小孔后,射到了光屏的下部;物体下部的光线通过小孔后,射到了光屏的上部,因此通过小孔后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像【解答】解: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特点,分别从A和B过小孔画出蜡烛的像,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像,如下图所示:故答案为:见上图18画出图中凹透镜的入射光线【考点】B6:透镜的光路图【分析】先确定所给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特点,然后根据凹透镜的光学特点(三条特殊光线)作图【解答】解: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由此画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四、解答题19人游泳之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为什么?【考点】1H: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分析】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汽化方式,液体蒸发需要吸收热量【解答】解:人上岸后,人体表面的水分开始蒸发,水蒸发需要从人体吸收热量,于是人会感觉冷五、计算题(20题、21题各7分,共14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主要运算过程、数值、单位和答案)20一列长200m的高铁列车从哈尔滨驶出到大连,匀速通过全程最长长度为4.96km的普兰店大桥时,所用时间为72s,则高铁的运行速度为多少km/h?【考点】6A:速度的计算【分析】高铁的运行的路程等于普兰店大桥与车长之和,又知时间,利用速度公式计算速度【解答】解:高铁完全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t=72s=0.02h,高铁完全通过大桥行驶的路程:s=s车+s桥=0.2km+4.96km=5.16km,则高铁的运行速度:v=258km/h答:高铁的运行速度为258km/h21体积为30cm3的空心铝球,质量为54g现在将某液体注满它的空心部分后球的质量变为72g求这种液体的密度是多少?(铝=2.7103kg/m3)【考点】2A:密度的计算;2B:密度公式的应用【分析】由密度公式的变形公式求出铝球中铝的体积,铝球的体积与铝的体积之差等于铝球空心部分的体积求出液体的质量,液体的体积等于空心部分的体积,利用密度公式求出液体的密度【解答】解:由=可得,铝球中铝的体积:V铝=20cm3,铝球中空心部分的体积:V空=V铝球V铝=30cm320cm3=10cm3;液体的质量:m液=m总m铝球=72g54g=18g,液体的体积:V液=V空=10cm3;则这种液体的密度:液=1.8g/cm3答:这种液体的密度为1.8g/cm3六、实验与探究题(22题5分,23题5分,26题6分、25题6分,26题7分,共29分)22在“测量平均速度”实验中,时间的测量是造成误差的主要原因,因此实验时应使斜面保持缓的坡度,以便使测量结果更准确这个实验的原理是v=,需要的测量工具是秒表、刻度尺下半程(选填“上半程”、“下半程”或“全程”)平均速度最大,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做变速(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考点】6D: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分析】(1)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所用的时间长些;本实验的原理v=,由此分析所需要的测量工具;(2)小车在运动的过程在变速直线运动,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最大【解答】解:(1)时间是测量平均速度造成误差的主要原因,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一些,是为了减小小车运动的速度,使小车在斜面上通过的时间更长;(2)测量平均速度实验的原理是v=,所以实验中要用刻度尺测量小车运动的路程,用秒表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小车在运动的过程中运动速度逐渐变大,所以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最大,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做变速直线运动故答案为:时间;缓;v=;秒表;刻度尺;下半程;变速23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1)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应选用A(选填“A”或“B”)装置,目的是减少热量散失;(2)如图所示是小红同学做实验时看到的气泡上升情况的示意图,其中C(选填“C”或“D”)是沸腾时的情况,气泡主要成分是水蒸气;(选填“空气”、“小水珠”或“水蒸气”)(3)下表是小红记录的实验数据:时间/min012345678910111213温度/9091929394949697989898989898请你分析:第5min的数据是不可靠的,理由是水沸腾前,吸热温度升高;(4)实验测得水的沸点是98,理由是:沸腾过程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5)同时小军和小刚也做了该实验,他们根据各自的数据,在坐标纸上画出了如图E所示的图线,实线表示小军的实验图线,虚线表示小刚的实验图线,水平部分图线重合若加热条件完全相同,整个过程中两人的操作都规范准确根据图线分析:你认为造成两同学图线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水的质量不同【考点】1O: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分析】(1)了能够减少热量的损失,应给烧杯加盖;(2)能区别开水沸腾前和沸腾时的现象区别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气泡的主要组成是水蒸气(3)水沸腾前,吸热温度升高(4)水沸腾时的温度就是沸点;(5)液体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从开始加热到沸腾,需要时间的长短跟液体的质量、液体的初温、火力大小有关【解答】解:(1)B图给烧杯加了盖,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缩短加热时间,B更合理;(2)从图中可以看出,C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所以C是沸腾时的现象;D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所以是沸腾前的现象气泡中主要成分是由水汽化而成的水蒸气;(3)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从表格中数据可知,沸腾前吸热,温度升高,而在5分钟时,温度仍为94所以第5分钟的温度测量有误(4)水从开始加热到11分钟之后,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98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是水的沸点,水的沸点是98(5)如图,两个同学实验时,水的初温相同,加热条件完全相同,用时不同,是因为水的质量不同故答案为:(1)B;减少热量散失;(2)D;水蒸气;(3)5;水沸腾前,吸热温度升高;沸腾过程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4)98;沸腾过程温度保持98不变;(5)水的质量不同24小华、小智一同到物理实验室分别完成固体、液体密度测量试验小华在测某种矿石的密度时,具体操作如下: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他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使横梁平衡用调好的天平正确测量该矿石的质量,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矿石的质量为27g,用量筒测量矿石体积的过程如图丙所示,则矿石的体积为10cm3,则矿石的密度石2.7103kg/m3小智想完成盐水密度的测量,但他发现实验台上只有天平、烧杯、盐水、水聪明的小智经过思考,也测出盐水的密度请把小智的实验步骤填写完整:(水已知)实验步骤: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m0;用烧杯装满水,测出总质量m1;将烧杯中的水倒出后再装满盐水,测出总质量m2;则盐水的密度盐=【考点】2L:液体的密度测量实验【分析】(1)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之前要进行调平,平衡螺母相对于指针的调节规律是“左偏右调,右偏左调”;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总质量与游码所对刻度之和;矿石的体积等于两次量筒中水的体积之差;已知质量和体积,利用=计算矿石的密度;(2)实验步骤: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m0;用烧杯装满水,测出总质量m1;将烧杯中的水倒出后再装满盐水,测出总质量m2【解答】解:(1)使用天平时,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线处,因为指针偏右,所以平衡螺母向左调节,使横梁平衡矿石的质量为m=20g+5g+2g=27g矿石的体积为V=40cm330cm3=10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摆摊饭团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摄影基础知识培训课件通知
- 食品技术考试题及答案
- 智能化安防系统工程施工合同(新增)
- 2025规范中介房产合同
- 2025财产信托的合同书模板
- 公司装配知识培训论坛课件
- 市社科联面试官方题库:全面解析面试技巧与策略
- 教育考试报名相关试题分享
- 2025年自驾租车合同范本下载
- 2023-2024年全国卷英语双向细目表
- 节日期间纪检监督检查记录表
- GB/T 311.1-2012绝缘配合第1部分:定义、原则和规则
- (完整word)600习题《工会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2020.1.6
- GB 29518-2013柴油发动机氮氧化物还原剂尿素水溶液(AUS 32)
-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儒林外史之严贡生、严监生》课件-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 中医药法宣讲余课件
- 2022年郑州城市职业学院辅导员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鲁班奖工程复查参考表格
- Q∕SY 17375-2016 钻井液用固体润滑剂石墨类
- 契税补贴申请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