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格入手探索孩子的行为动机.doc_第1页
从格入手探索孩子的行为动机.doc_第2页
从格入手探索孩子的行为动机.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性格入手探索孩子的行为动机我在这里同大家一起探讨班主任工作的一些心得体会,我主要是从针对孩子的性格来促使孩子心理健康成长方面说说自己的一些工作体会。首先,我想先同大家一起分享一个故事。四个孩子随各自的爸爸逛街看到玩具店的橱窗里的哈里波特魔法帽,甲孩子立马提出要求购买,老爸不肯,于是扯开喉咙耍无赖。老爸心肠一硬一走了之,孩子一面指缝中偷看,一面假装声嘶力竭直至看不到老爸背影,确认所求无果时,只好作罢,满脸鼻涕灰溜溜地回家。没想到家里妈妈给他买了另外的玩具,马上喜笑颜开,把没有买到魔法帽的不高兴的事抛到九霄云外去了。乙孩子与爸爸逛街看到玩具店中哈里波特魔法帽,伫立不行双目注视,老爸在前催促,孩子口应脚不应,于是老爸走回他面前,他便问老爸:“爸爸,最近我表现如何?”“你是不是说过表现好是有奖励的?”“那你觉得这个魔法帽怎么样?”待到老爸明白后,施以缓兵之计,推脱说今日口袋空空不便购买,以后再说。小孩回家后半月内一言不发,做什么事都无精打采,这下老爸老妈爷爷奶奶举座皆慌,这才反应过来魔法帽还没有从孩子的心里了结。丙孩子与爸爸上街见到橱窗中哈里波特魔法帽,就有了以下的话说:“老爸,买一个。”“我们同学都有,不买下回你参加家长会的话,很没面子啊!”“没钱?你刚才偷偷买烟都给我看见了,你不买,回家我就把这事儿告诉我妈。”老爸若不理,孩子不哭也不闹,静坐在橱窗前,直到老爸回去找他,老爸投降,如果老爸不理睬,回到家中孩子会再迂进攻自己的老妈或者是老爸的老爸和老妈,反正要直到魔法帽到手才肯罢休。丁孩子与爸爸上街见到橱窗中哈里波特魔法帽,仍旧步法中规中矩,见到其他孩子的手中有,面不改色心不跳,仍旧一副“不羡鸳鸯不羡仙”的表情,连要求也不愿向老爸去提。这个孩子可能是我们都喜欢的乖孩子。看完这个故事,不知道老师们心里会怎么想,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说这个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同样的,这个世界上没有相同性格的两个孩子,每个孩子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性格,即使有些孩子的性格相近,但是在面对同一件事上却有两种情况的发生,一是不同的行为背后有不同的动机,二是同样的行为背后有不同的动机。我们一个班集体多则五六十人,少到三四十人,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来的行为我们可以把它们分为几类,然后对症寻求相应的方法去教育,但是我常常会对教育的过程和结果看得很重要,却对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的动机忽略掉。我们常常会用同一幅药去医治相同症状的孩子,却不知道孩子的体质不同,对药物的反应不同,那到药效就不是我们想象那样了,所以班主任的工作让我感觉永远是那么繁琐而周而复始。这些都是因为我们忽略了孩子的性格在不同的环境里面的心理变化,这些心理变化引导着他对待学习和生活的态度。那么,作为班主任应该怎样去从学生的性格中去分析孩子的心理,从而使孩子的心理指导行为健康地成长呢?其实,我也在探索当中,现在我有几个想法并在实践中去检验,希望获得良好的效果。首先,班主任加强自己的学习,这个学习我认为除了一些必要的管理方面的书籍外,还应多看一些教育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更甚于一些成人心理学方面的书,让自己具备一定“读心”能力。如果一个班主任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读懂孩子的心,那么所谓因材施教就不成问题了。所以,首先让自己具备这样的能力,因为我们面对的孩子是人,是具备不同性格和不同心理的活的具有思想的不断成长变化的人。如果孩子的行为在我们面前是那么不可捉摸,那么我们就无从说教育他们了。爱和耐心是这些能力的润滑剂却不是最主要的。其次,我认为是班主任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大多数的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都是那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他们的优点和缺点一般都是波澜不惊,不容易被人发现,班主任往往对最好和最差的印象特别深,而对这一段的孩子往往是累积多了才恍然大悟,所以,我认为班主任应该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对自己的教育对象都能够摄入眼中,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我们把这些作为这些孩子心理表现的一些数据,久而久之,哪个孩子怎么样,你会存入你大脑的信息库,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这个孩子的性格和心理就会立体化,可能你会说,我怎么可能记得了这么多,当然,这就要看你用心的程度和采用的方法了,可能用图表法,可以用案例法,可以用随笔法,不管用什么方法,就是我们要学会从现象的点滴去发现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从而去教育他们更健康的成长。最后,我认为班主任要多总结,多反思,在教育过程中肯定要很多让我们很引以为荣的例子,在这里我就不举例说明了,因为每个成功的例子背后方法都不是唯一的,而同一个方法适用你面对的孩子却不一定在我的孩子身上有好的效果,因为前面说了,相同的行为背后是不同有行为动机。每个孩子去做每件事情时的心理是不一样的。其实我们多总结多反思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班主任管理能力,能够面对一代又一代的更现代的孩子的心理,让自己不老化,不落后,与时俱进,使自己以后的班主任工作中能够得心应手,真正做到是孩子灵魂的工程师,其实孩子一生来并不是一张白纸,他同样具备自己的思想,只是他们的这种思想对于我们成年人来说显得很幼稚,反过来说,是一张白纸更可怕,什么都能够在上面涂上一笔,修改后还会留下余痕。所以,对于每个孩子都要认真对待,不要把他们当作无知甚至于在心里发出“你这些小屁孩,我吃的盐比你吃的米都多,看我怎么收拾你”等这些不屑的声音。我们不正是被这些只有几岁十几岁的孩子弄得焦头烂额甚至大发脾气吗?不管是自己的孩子还是自己的学生。班主任工作我把它看作是一种修行的过程,修行的过程在于面对再大的苦,再大的难,首行要静心,只有做到静心,才能去寻求解决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