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济宁市二0一五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共 6 页。考试时间 60 分钟。共 50 分。2.答题前,考生务必先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然后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3.答第卷时,必须使用 2B 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它答案。4.答第卷时, 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 务必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选择题 共 20 分)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1.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的悲壮” 。从政治上看, “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A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B焚书坑儒C修筑长城 D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答案】D【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点是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主要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材料行和运用教材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解析】很显然,“虽死犹存”肯定的是秦的某种政治措施或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是经济措施,焚书坑儒秦是文化措施,修筑长城军事措施,A、B、C 三项错误。秦朝所创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对巩固国家统一影响至巨,至今依然影响巨大,故本题的正确选项是 D 项。2.认知和探究历史地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右图反映的是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点是三国鼎立,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知识识记能力,难度不大。【解析】从图片看,该战役发生在长江流域。巨鹿之战、官渡之战都发生在黄河流域,A、B 错误。赤壁之战发生在今湖北省境内,淝水之战发生在今安徽省境内。从图片看,长坂、江陵、夏口都在湖北省境内,可知该场战役为赤壁之战。本题的正确选项是 C 项。3.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 图中的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 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隋朝建立隋灭陈,统一全国开凿大运河B.隋灭陈,统一全国隋朝建立开凿大运河C.开凿大运河隋朝建立隋灭陈,统一全国D.隋朝建立开凿大运河隋灭陈,统一全国【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点是隋朝历史,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识记能力,难度较小。【解析】根据教材内容,隋朝建立于 581 年,灭陈于 589 年,大运河开建于 605 年,故本题的正确选项是 D 项。4.下列史实能够反映唐朝中外文化双向交流的是鉴真东渡 唐太宗被尊称为“天可汗” 玄奘西行 遣唐使来华陕西西安出土的唐代大食旅行者陶俑A B C D【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点是唐朝的对外友好往来,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识记和辨别能力,难度较小。【解析】注意题干中“中外文化交流” ,而唐太宗是被国内少数民族尊称“天可汗”的,不属于中外交往,错误,本题的正确选项是 C 项。5.科技文化发展水平是一个时期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下列各项成就出现的先后顺序是资治通鉴编成雕版印刷术的发明“麻沸散”的研制使用齐民要术的问世A B C D【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点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识记和运用能力,难度较小。【解析】资治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雕版印刷术始于隋朝, “麻沸散”为东汉末年华佗所创, 齐民要术为北魏官员贾思勰所著,故本题的正确选项是 B 项。6.某历史兴趣小组收集了下面这样一组图片进行探究学习,你认为他们学习的主题应该是A.宋代海外贸易兴盛 B民族政权并立C.宋代商业繁荣 D.宋代民族融合【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点是宋代商业的发展, 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运用教材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解析】左侧图片是一个出售针线的小店铺,中国两幅图为交子,右幅图为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它们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宋代商业的发展,C 项正确。图片反映的是国内商业发展,B 项错误。三则材料反映的是经济现象,B、D 错误。本题的正确选项是 C 项。7.历史人物总是与历史事件相连,下列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搭配正确的是A北魏孝文帝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B成吉思汗建立元朝C汉武帝修筑长城D耶律阿保机建立西夏【答案】A【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点是中国古代的封建帝王,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记忆与运用能力,难度较小。【解析】 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是北魏孝文帝改革过程中的一个重大事件, 元朝的建立者是忽必烈,修筑长城的是秦始皇,建立西夏的是李元昊,据此可判断,本题的正确选项是 A项。8.下图是中国历史纪年表(局部) ,其中的 a、b、c、d 指四个朝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b 的都城在上京与 c 并立的两个政权是由契丹族建立的金和党项族建立的西夏 d 的建立者是忽必烈A. B C. D.【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点是民族政权的并立,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难度中等。【解析】从图片看,a的起止时间为 618 年至 907 年,且该阶段为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可知正确。b 的起止时间是 960 年至 1127 年,可知该政权是北宋,其都城在汴京(今天的开封) ,错误。c 的起止时间是 1127 年至 1176 年,可知该政权为南宋,是一个汉族政权,错误。d 项为蒙古政权,应该是元朝,其建立者为忽必烈,正确。故本题的正确选项是D 项。9.左宗棠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下列与他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虎门销烟 B黄海海战 C大败阿古柏 D修建京张铁路【答案】C【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点是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主要考查学生的能力的知识识记及运用能力,难度较小。【解析】从教材看,林则徐主持了虎门销烟,黄海大战突出了邓世昌,大败阿古柏的是左宗棠,主持修建京张铁路的是詹天佑。据此可判断本题的正确选项是 C 项。10.西方报纸称: “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存现在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 ”文中的守旧党、中立党、维新党分别是指A.顽固派、维新派和革命派 B.抵抗派、洋务派和维新派C.顽固派、洋务派和维新派 D.顽固派、抵抗派和洋务派【答案】A【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点是近代前期先进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机而进行探索的过程,主要考查学生的材料理解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难度较大。【解析】从材料看,守旧党“保存现在之局面”,反对向西方学习,反对一切的社会变革,可知为顽固派。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也就是通过变法来挽救民族危亡。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即通过革命来实现民族振兴。据此可判断本题的正确选项是 A 项。11.右图这栋建筑能够成为红色旅游景点的原因是A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 B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C宣告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D洗刷了中华民族近百年的耻辱【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记忆和运用能力,难度中等。【解析】依据图片和教材内容看,这是遵义会议旧址。A 项是南昌起义的意义,B 项是遵义会议的意义,C 项是在甘肃会宁,D 项是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据此可判断本题的正确选项是B 项。12“山歌越唱越开怀, 东山唱到西山来。 湘赣边工农革命损失大, 井冈山找对革命路径来。 ”民歌中“井冈山找对革命路径”的准确含义是A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的革命道路B认识到城市中心暴动的错误性C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D武装夺取政权【答案】A【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点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难度中等。【解析】“井冈山”指开创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泛指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找对革命路径来”指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由此可判断 C、D 项片面,A 项正确。材料强调的不是认识中心城市暴动的错误,而是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B 项错误。本题的正确选项是 A项。13.历史知识结构图示,是研究和学习历史知识的重要方法。下面的示意图最有助于我们了解的是A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B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历程C国民大革命的主要进程 D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点是解放战争, 主要考查学生的能力读图能力和教材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难度中等。【解析】图片中的事件都发生在解放战争期间,反映了人民解放军逐步推翻国民党反动派在大陆统治的主要进程,D 项正确。中国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中国社会各个阶级先进分子共同努力的结果,A 项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 1919 年五四运动开始的,B 项错误。国民大革命发生在 19241927 年间,C 项错误。本题的正确选项是 D 项。14在厦门岛东南海滩,竖着一个巨大的标语牌,如下图。对图片中文字解读不正确的是A首先被运用于解决香港问题B回归后的香港、澳门可以保留军队C回归后的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D“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借鉴【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点是一国两制,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教材知识的运用能力,难度中等。【解析】C 项是一国两制的内容,A 项是一国两制的成果,D 项是一国两制的意义,A、C、D 项正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规定,除台湾外(尚未统一),香港和澳门无权有自己的军队,B 项错误。根据本题的正确选项是 B 项。15建国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成就辉煌,下列成就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第一代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地地战略导弹部队的组建 “东方红 1 号”卫星发射成功A B C D【答案】B【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点是新中国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 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难度较小。【解析】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于 1973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1986 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于 1967 年,地地战略导弹部队的组建于 1966 年, “东方红 1 号”卫星发射成功于 1970 年,据此可以确定正确的排列顺序是。本题的正确选项是 B 项。16.名言警句是人们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的提炼和总结,是历史文化精华的积淀,对后人有启发、鼓励和警戒作用。右侧名言的作者是A莎士比亚 B贝多芬 C凡高 D托尔斯泰【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点是世界的文化杰作,主要考查学生的能力分析判断能力,难度较大。【解析】名言内容体现了作者个人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这与凡高的作品在创作精神上是一致的,故 C 正确。莎士比亚的作品主要在于歌颂人的伟大和高贵,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精神, A 项错误。贝多芬的交响乐作品更多地表达了反对封建专制,歌颂资本主义的思想感情;托尔斯泰的作品主要在于揭露沙皇专制下人民生活的苦难。莎士比亚、贝多芬、托尔斯泰三人的共同之处在于关心社会,这与图片中的名言关注作者自身的生活不同,故 A、B、D 错误。本题的正确选项是 C 项。17.在人类科技发展的历程中,出现过下列科技词语,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为 电子计算机 力学三定律 相对论 电气时代A B C D【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点是世界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识记和运用能力,难度较小。【解析】电子计算机是二战后的科技成果,力学三定律是 17 世纪牛顿的成果,相对论是 20世纪初爱因斯坦的成果,电气时代是 19 世纪末开始进入的,据此可知其正确顺序是。本题的正确选项是 B 项。18.法国大革命期间,国王路易十六被囚禁,在狱中他阅读了启蒙思想家的著作,感叹道:“原来是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 ”路易十六的话实质上揭示了启蒙思想的意义,即A.冲破了宗教神学和封建思想的禁锢 B.促进了欧洲工人运动C.阻碍了法国社会发展 D.传播了自然科学知识【答案】A【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点是启蒙运动,主要考查学生的依据材料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中较大。【解析】路易十六是当时法国封建势力的代表,因此他的感叹体现了伏尔泰和卢梭的思想具有反封建精神,故 A 项正确。启蒙运动推动的是资产阶级革命运动,而非工人运动,B 项错误。启蒙运动解放了思想,有利于社会进步,C 项错误。启蒙思想传播的是自由、平等、民主的思想,而不是自然科学知识,D 项错误。本题的正确选项是 A 项。19.下列关于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都始于 20 世纪 60 年代 都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命运改革后都野蛮侵略中国 都涉及到土地私有权的改革A B C D. 【答案】D【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点是于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 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难度较大。【解析】于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都始于 19 世纪 60 年代,错误。改革前的俄国并非半殖民地国家,错误。从改革内容看,俄国 1861 年改革规定,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还可得到一块份地,日本明治维新则规定土地私有,可以买卖,可见二者都涉及到土地私有权的问题,正确。经过改革,两国的资本主义都得到了迅速发展,都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都把中国作为他们侵略的主要对象,正确。故本题的正确选项是 D 项。20.有人评论当今国际局势说: “当今世界,巨人林立,日本是独角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 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 美国是萎缩的巨人, 中国是潜在的巨人” 这一评论说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趋势是A美、日、西欧三足鼎立 B全球化C和平与发展 D朝多极化方向发展【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点是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难度中等。【解析】材料涉及到中国、日本、美国、俄罗斯、欧洲等国家或地区,可判断 A 项错误。全球化是经济现象,而非政治格局,B 项错误。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材料不能体现这一点,C 项错误。材料反映了多个力量中心的出现,表明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D项正确。本题的正确选项是 D 项。第卷(非选择题 共 30 分)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6 分)1.1840 年, 利用鸦片和炮舰首先打开中国国门。随后,各国侵略者纷至沓来,先后逼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 、 马关条约 、 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对中国肆意劫夺。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严重破坏,中国一步步变成一个 国家。面对列强的侵略, 中华民族一边顽强的抗争, 一边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19 世纪 60-90年代的洋务运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推动了中国 的进程。 甲午中日战争后,康有为、梁启超等掀起维新变法的浪潮。之后,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 , 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 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 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 中国的近代化在深重的民族危机中艰难起步,曲折推进。【答案】英国 辛丑条约 半殖民地半封建 近代化 封建帝制(或封建君主制度) 1915【命题立意】 本部分主要考点是近代前期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先进中国人的探索, 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识记和运用能力,难度较小。【解析】本部分为填空题,第一段为近代前期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分别涉及最先侵略中国的国家、主要的不平等条约及其对中国的最主要影响。 第二段反映的是先进中国人的探索之路,分别考查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的意义及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时间。本问总体难度不大,根据教材知识回答即可。二、2015 年3月,中国发布了“一带一路”建设愿景与行动文件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 该文件指出, 积极利用现有双多边合作机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同时中国将充分发挥国内各地区比较优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加强东中西互动合作,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 分)【追根溯源】材料一 如右图所示2.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1 分)材料二 史学研究者在评价丝绸之路时称“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诸多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被喻为世界历史展开的主轴。”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汗血马、佛教、音乐、雕塑等也纷纷东来。它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3.材料二体现了丝绸之路的双向交流,其中佛教传入我国是在何时?(1 分)改进造纸术的关键人物是谁?(1 分)4.丝绸之路有众多的旅游资源,小明同学想去领略沿线石窟艺术的风采,请你推荐一处最理想的去处。 (1 分)【开放合作】材料三 如右图所示5.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我国最大的特区名称。 (1 分)写出图中 A 处经济开放区的名称。(1 分)材料四 2014 年 3 月 22 日至 4 月 1 日, 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和欧盟总部, 这也是中国国家元首首访欧盟总部。习近平会见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时强调,推进中欧关系,合作共赢是关键。围绕落实中欧合作 2020 战略规划,打造更全面、更强劲、更高端的合作。摘编自中国新华网6.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四中欧盟的前身是成立于 20 世纪 60 年代的哪一组织?(1 分)材料五 1985年3月,邓小平高瞻远瞩的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的重要论断。维护和平与繁荣经济,是各国人民普遍关心的大事。根据这样的判断,中国广泛参与各种国际组织,增进对外交流与合作,以更积极更活跃的形象在国际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7.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 列举两例中国广泛参与各种国际组织, 增进对外交流与合作的事例。 (1 分)【答案】2张骞出使西域(1 分)3西汉末年(1 分) 蔡伦 (1 分)4敦煌莫高窟(1 分)5海南省(或海南) (1 分) 环渤海地区(1 分)6欧洲共同体(1 分)7加入世贸组织 承办 APEC 会议(其他符合题意的例子也可,两例都对得 1 分)【命题立意】 本部分主要考点是丝绸之路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对外开放,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难度中等。【解析】对于 2,从图片看,空间上从长安到大月氏、大宛再回到长安,时间上从公元前 138年到公元前 126 年,可知该事件为张骞出使西域。对于 3,佛教传入中国和改进造纸术的人物, 根据教材知识回答即可。 对于 4, 注意回答的是沿线的最理想即最具代表性的石窟艺术,根据教材内容回答。5、6、7 没有任何的技术含量,只要根据材料按照问题要求回答即可。三、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随各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条件的不同而不同。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6 分)【苏联篇】材料一 宪法规定,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政治基础,是由于推翻地主和资本家的政权并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而成长和巩固起来的劳动者代表苏维埃。 苏联的一切权力属于城乡劳动者,由各级劳动者代表苏维埃行使。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宪法8.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部宪法应该颁布于哪一年?(1 分)这部宪法的颁布标志着苏联什么体制的形成?(1 分)【美国篇】材料二 如右图所示9.右图是美国罗斯福新政期间兴办的公共工程,新政的核心和基础是什么?(1 分)【中国篇】材料三 1978 年 12 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后,中国开始探索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建设新路子。三十多年的实践证明,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经济获得持续的高速增长。10.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走上了一条怎样的正确道路?(1 分)【世界篇】材料四 如右图所示11.材料中“某品牌汽车”的生产主要说明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1 分)12. 这一趋势将会产生什么积极的影响?(1 分)【答案】81936 年(1 分) 斯大林模式(或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1 分)9全国工业复兴法 (1 分)10改革开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或只回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1 分)11全球化(1 分)12有利于商品和资本的流通;有利于高新技术的扩散和推广;有利于世界各国发挥自身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开拓国际市场,带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实现经济发展的追赶和超越。(意思相近的任意一点即可,1 分)【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点是斯大林模式、罗斯福新政、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和运用教材知识的能力,难度较小。【解析】8、9、10、11 四问比较简单,按照教材内容进行回答。第 12 问,注意要围绕经济全球化这个主题, 可从不同角度分析对世界发展与进步可能产生的积极影响, 突出合作与发展这个中心。四、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 70 周年。2015 年 9 月 3 日,中国即将举行阅兵式等大规模的纪念活动。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10 分)【狼狈为奸】材料一如图所示图一 图二13.写出图一中两大对峙集团的名称(1 分) ;图二反映的是二战前夕法西斯集团结成的邪恶轴心,写出其名称(1 分) 。【同仇敌忾】材料二 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并为此作出了种种努力。蒋介石最终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1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有什么重大意义?(1 分)15.为彻底打败日本法西斯,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列举国民党抗战战役一例。(1 分)写出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召开的会议名称。(1 分)材料三 1942 年 6 月 22 日凌晨,德国向苏联发动了突然的全面进攻。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按照预定的计划,德军分三路进攻,准备以速战速决方式击败苏联。德军很快逼近莫斯科近郊,苏联面临着最危急的局面。在列宁的指挥下,苏联军民浴血奋战,最终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打破了希特勒吹嘘的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16材料三关于莫斯科保卫战的叙述有两处错误,请指出并改正。 (2 分)材料四 (希特勒) 侵犯俄国只是侵犯不列颠诸岛的前奏因此俄国面临的危险也是我们和美国面临的危险。丘吉尔对德国侵略苏联发表的声明17.面对共同的敌人,各国逐渐走向联合,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最终形成的标志是那一文件的签署? (1 分)举一例史实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国是怎样在军事上互相配合的?(1分)【守卫和平】材料五 2014年2月27日,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确定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18.中国设立 “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有什么现实意义?(1分)【答案】13同盟国和协约国(或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个都对 1 分)柏林罗马东京轴心(1 分)14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成为时局转变的关键; 它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了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1 分,两层意思全对得 1 分。)15台儿庄战役(其它符合题意的战役也可,1 分) 中共七大(1 分)161942 年改为 1941 年(1 分)列宁改为斯大林(1 分)17 联合国家宣言 (1 分)诺曼底登陆 苏联出兵中国东北 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美国向广岛、 长崎投放原子弹等。 (一例即可,其他符合题意的内容也可,1 分)18牢记历史、以史为鉴,防止历史悲剧重演等等。 (其它言之有理的也可,1 分)【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点是两次世界大战和中国的抗日战争,主要考查学生的能力,难度中等偏易。【解析】对于第 13,根据图片显示内容联系教材知识,容易得出结论。第 14,根据教材内容对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作简要回答。第 15 问,根据教材内容进行回答,但回答要准确。第 16,关键要对苏联战争爆发的内容有准确的了解,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在时间和领导者方面表述错误。第 17,要注意丘吉尔言论中的的“俄国面临的危险也是我们和美国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山东省滨州市辅警协警笔试笔试模拟考试题(含答案)
- 广西百色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 初步感知时间的课件
- 快递员培训课件
- 皇帝的新装200字(15篇)
- 医生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文物保护工程师资格认证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总监业务水平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模式创新考试试题及答案
- 桥北有初中吗初一数学试卷
- 2025年蛟川书院分班测试题及答案
- 飞机数字孪生与预测性维护集成
- 2025《煤炭购销合同》
- 2025年行政执法证考试必刷题库与答案
- 基孔肯雅热防控知识考试试题含答案
- 2024墙面原位加固修复技术规程
- 《汉服发展史》PPT课件
- CE-可用性工程评价报告EN62366
- 产品设备安装调试方案
- 平安基础性向测试智商测试题及标准答案
- 常见隧道质量通病的控制与防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