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肠内营养护理体会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09-04-24 10:43:00 作者:高春燕 编辑:studa20多智网校诚招全国各地市独家线下代理商,共同开发网上教育市场。多智教育(DOZEDU.COM)! 【摘要】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经鼻空肠管早期肠内营养(EN)的疗效。方法 收集近3年来本科室32例SAP保守治疗者于入院后即经胃管注入生大黄、石蜡油及番泻叶,并对肠功能恢复者经鼻空肠管早期实施EN。结果 32例患者除2例因病情过重死亡外,其余无症状加重及血、尿淀粉酶反复,平均住院费用及住院天数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 对SAP患者经鼻空肠管早期EN不会增加胰腺负担,可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及降低住院费用,但在护理过程中必须密切观察患者肠内营养反应,管道护理及心理护理尤为重要。 【关键词】 鼻空肠管 早期肠内营养 急性重症胰腺炎 护理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occute pancreatitis,SAP)是一种全身炎症反应性疾病,病情重笃,常伴有严重的代谢功能紊乱,许多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由于治疗方法的不断改进,营养支持的应用,特别是肠内营养(centeral nutrition,EN)支持,不但具有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对SAP的治疗起着重要作用1。我院收治16例患者应用经鼻空肠营养管EN支持治疗,效果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5年12月2007年7月入住昆山中医院消化内科的SAP患者32例,男21例,女11例;年龄3072岁,平均53.6岁。发病原因:胆源性21例,酒精性6例,高血脂4例,不明确1例。全部病例均符合2002年曼谷胃肠病大会胰腺炎工作组提出的SAP的诊断标准。 1.2 材料 荷兰Nutricai公司生产的flocare螺旋型鼻肠管1套,50 ml空针1付,温开水100 ml。 1.3 置管方法 向患者介绍插管过程和目的,协助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头部轻微向后靠稳鼻肠管腔内注入20 ml温开水,以便激活引导钢丝表面润滑剂,将引导钢丝插入鼻肠管内,使螺旋形的鼻肠管头部伸直,鼻肠管插入的长度为胸骨剑突至鼻尖至耳垂的距离,再加1015 cm,标记好该长度在鼻肠管上的位置,将鼻肠管头部蘸少许温开水,以激活管头部的润滑剂,将管道从鼻腔缓慢插入,插至咽喉部时嘱患者做吞咽动作,便于管道顺利进入食管,插至标记长度时用空针抽吸出胃液后,向管道内注入10 ml水,然后小心撤出引导钢丝,使留在鼻腔外的管道保持松弛状态,并从原记录处开始再增加1520 cm 长度作为新的记录点,便于管道通过屈氏韧带,进入空肠,胃动力正常者,鼻肠管前端螺旋形弯曲可在812 h内到达空肠,经X线透视证实鼻肠管前端到达空肠,方可输注EN制剂2,3。 2 结果21例均治愈出院,营养支持过程中2例因输入能全力发生腹泻,经减慢输注速度和调节温度后症状缓解,继续肠内营养支持后未再出现类似症状。 3 护理 3.1 心理护理 置管前向患者说明插管过程和目的及患者所需配合事项,向患者介绍肠内营养的优点及对治疗原发病的益处,以取得患者的合作。输注营养液期间,帮助并鼓励患者多活动,以促进肠蠕动、增加肠道血流量,有利于营养液的吸收及能量的转换与储存。在开始行EN时,可能会出现腹胀、腹泻等不适,使患者不愿继续治疗,尤其是危重症患者本身就因气管切开、各种引流管、疼痛的刺激等而感到不适,加上EN开始时常常需要反复尝试,使部分患者产生厌倦心理。护士要耐心解释,鼓励患者只有顺利接受EN,才能尽快转为口服饮食,力争早日康复4。患者常因突然发病,高额治疗费用,以及疾病的反复,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及焦虑情绪,而高度焦虑、紧张易导致患者心理障碍,进而机体整体调节功能减弱和抗病能力下降。护理人员应多与患者沟通,及时发现患者的心理状态,针对性的实施心理护理5。 3.2 选择合适的鼻肠管 flocare鼻肠管柔软易弯曲,不刺激鼻腔咽喉,长时间放置患者耐受良好,管道内有导引钢丝便于插管,管壁内有不透X线的材料,可在透视下检查管道在体内的位置,管道末端圆滑,防止损伤胃肠道黏膜,并有多个侧孔避免发生管腔堵塞。3.3 使用合适的EN制剂 能全力为液体型,无需配制,不仅使用方便减少污染,且其纤维成分能促进肠蠕动。 3.4 位置合适 应确保鼻肠管前端位于空肠,避免营养液滴入胃或十二指肠内反而加重病情,同时也避免液体反流引起的呕吐和误吸。 3.5 输入营养液应循序渐进 第1天上午滴注5%葡萄糖盐水或生理盐水500 ml,无不良反应后,下午滴注能全力500 ml,速度5070 ml/h,第2天予能全力1 000 ml,75100 ml/h,第3天以后给予能全力1 5002 000 ml,100150 ml/h,利用重力或输注泵匀速滴注。 3.6 做好鼻肠管的日常护理 每次输注营养液前后均以温开水20 ml冲洗管道,防止营养液残留堵塞管腔,保持营养液合适的温度,理论上鼻饲液应37 40 ,但本组病例夏季室温条件下直接输入营养制剂,并未发生与此相关的腹泻与腹胀,妥善固定防止滑脱,若鼻肠管滑脱,可插入导丝后重新置管,注意观察病情,倾听主诉,注意有无腹泻腹胀等不适。口腔护理2次/d,防止感染,定期检测生化指标以评价肠内营养效果。 3.7 EN常见并发症及护理 EN的并发症包括胃肠道、代谢、感染、机械、精神等几个方面,最常见的是胃肠道并发症,如恶心、呕吐:与患者病情、EN配方、输注速度有关,配方合适减慢滴速可有效预防。腹泻:注意营养液的滴速、温度、量,合理使用抗生素,可有效控制腹泻。腹胀便秘:调节速度避免过量,合理补液可预防之,耐心细致的管道护理可将并发症降到最低,进行EN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者腹部体征与血尿淀粉酶的变化,防止胰腺炎复发。 4 小结EN是患者顺利渡过SAP急性期,改善机体状况的重要手段,经鼻肠管行肠内营养是更符合生理的营养支持方式,能促进肠蠕动恢复,保护肠黏膜屏障,具有经济、安全、方便、实用等特点,良好细致的管道护理和管理是成功实施肠内营养的保证。在SAP早期EN的关键是鼻肠管前端应位于空肠,这样才能最大限度避免营养液刺激胰腺的外分泌。输液泵、增温器、热水袋的使用,可有效控制输入的速度和温度,也减轻了护士的劳动,有效降低了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率。【参考文献】 1 李维勤,李宁,黎介寿.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营养支持.肝胆外科杂志,2003,11(1):8-2.2 胡高明,施敦,赵大建.鼻肠管肠内营养治疗重症胰腺炎的作用.胰腺病学,2002,2(1):55-58.3 王礼建,朱峰,钱家鸣,等.肠内营养在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作用.中国临床营养,2003,11(2):123-126.4 倪元红,王新颖.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内营养的实施与护理.肠外与肠内营养,2006,13(4):227-230.5 洪炜.医学心理学.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6,164-167.转重症胰腺炎患者的肠内营养及其护理现状刘莉莉 李晓玲 【摘要】: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护理系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护理系 【关键词】: 重症胰腺炎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护理 【分类号】:R473.6【DOI】:CNKI:SUN:NFHL.0.2004-10-011【正文快照】: 肠内营养(enteralnutrition,EN)是经胃肠道用口服或管饲来提供代谢所需要的营养基质及其它各种营养素的临床营养支持方法1。关于有效EN的记载始于12世纪中叶1,近30年,EN经历了从缺少有效的实施方法到找到临床可以满意实施的方法的发展阶段,如今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2贴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肠内营养护理进展评论推荐 窗体顶端陈彬彬 卢爱金 陈雪英 浙江省台州医院,317000 护理研究:中旬版2007年第21卷第7期摘要:介绍了重症胰腺炎病人早期进行肠内营养的必要性、安全性、时机、方法及护理要点。认为重症胰腺炎病人早期进行肠内营养可改善肠黏膜的屏障功能,缩短病人的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 (共2页)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护理体会 分类:医药医疗 作者:于桂青陈玉华孙万日 字数:2912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 第7期 【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胃癌切除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本院近2年来胃癌患者119例,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和肠外营养组(pn组),分析两组患者术后营养变化、肛门排气及排便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等。结果 术后体重变化、肠功能回复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en组均较pn组减少(p0.01)。结论 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可明显改善病患者术后营养状况,促进肠功能恢复,并降低住院费用和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 胃癌;肠内营养;护理 肠内营养的应用,越来越引起临床重视。直接向肠道提供营养物质,不仅是满足机体对营养的需要,更重要的是维持肠道的正常生理功能,这对胃癌切除术后患者的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1。总结我院61例胃癌切除术后肠内营养患者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9例胃癌切除患者,分为en组和pn组。en组61例:男40例,女21例,年龄4166岁。近端胃癌切除38例,远端胃癌切除13例,全胃切除空肠代胃10例;pn58例:男38例,女20例,年龄4365岁。近端胃癌切除33例,远端胃癌切除18例,全胃切除空肠代胃7例。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肠内营养护理作者:何建娣作者单位:310003 浙江杭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 【摘要】 总结38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术后肠内营养护理体会。护理重点包括做好肠内营养管的固定,选择合适的肠内营养液,严格掌握营养液的输入量、输入方法、速度,保持管道的通畅, 严密观察消化道反应、密切监测肝肾功能水电解质状况,重视心理护理。做好肠内营养护理是促进患者术后顺利恢复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肠内营养;护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技术复杂,由于手术改变了正常胃肠、胆胰的解剖结构,术后早期不能经口进食,其营养支持方式的选择较其他危重病人更加困难1。营养支持有肠内营养与肠外两种。单纯的肠外营养往往存在代谢、技术、感染等并发症。肠内营养支持不仅保持了肠道在代谢调节和肠肝循环中促进内脏蛋白合成、增强免疫功能、促进肠道激素与 免疫球蛋白的释放等对人体代谢不可缺少的作用, 而且还可以改善机体的应激反应强度,减轻创伤应 激反应,改善肠黏膜的渗透性2,维护肠黏膜屏障功能维持了肠道的完整性,有效减少肠道细菌内毒素易位,明显减少肠源性感染的发生,符合代谢生理,促进胃肠道功能和形态恢复。我们对本院38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行早期肠内营养,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8年211月,在我院肝胆胰外科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早期接受肠内营养支持的患者共38例,其中男28例,女10例;年龄4076岁,平均年龄53.5岁;壶腹部癌6例,胰头癌14例,胆总管下端癌4例,胰岛细胞瘤2例,十二指肠恶性肿瘤12例。本组患者术前胃肠道功能正常,没有代谢性疾病和肠炎,术后早期尚不能经口进食,需要营养支持。术后消化功能恢复良好,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缩短,费用降低。1.2 方法1.2.1 空肠造瘘管材料的选择 管道材料最常用的是聚胺酯类和硅胶类管,硅胶类相对价格便宜。需要支持治疗时间长的应选择聚胺酯类;经济条件较差,则可选择硅胶管,此管柔软舒适,但由于管腔内壁不光滑,易堵塞导管,加强护理、定期冲洗可避免堵塞发生。1.2.2 空肠造瘘置管途径 可用1.5m长的营养管,手术时用导丝将营养管放入空肠内,妥善固定。1.2.3 空肠造瘘的选择与配制 肠内营养液制剂可分为:氨基酸型和短肽型(要素型)制剂、整蛋白型(非要素型)制剂和组件式肠内营养制剂,每一类型的制剂中又可分为平衡型和疾病特异型3。根据病情需要,选用不同的制剂。胃肠功能正常者,选择以整蛋白为主的制剂,不含乳糖,溶液的渗透压较低,约320mOsm/L,蛋白质源为大豆蛋白,如能全力,每100ml提供热量418.4kJ,含蛋白质4g,脂肪3.89g,碳水化合物12.3g,纤维素1.5g;而胃肠道消化吸收不良的患者选用预消化的肠内营养配方,渗透压470850mOsm/L,如百普力,伴有糖尿病或肝肾功能障碍者,只要胃肠功能基本正常,仍然是肠内营养的适应证。肠内营养制剂有要素膳、非要素膳组建制剂和特殊应用制剂。要素膳如瑞素、能全力、百普力等;非要素膳如匀浆膳等。早期可采用要素饮食,因其营养全面,无需消化即可直接吸收,后期胃肠功能恢复以后,可采用匀浆制剂4。也可根据患者个体的病情选择组建制剂(蛋白质组建、糖类组建、脂肪组建、维生素组建和矿物质组建)。1.2.4 输注方法 输注营养液时,遵循浓度从低到高、量由少到多、速度由慢到快的原则。术后48h由空肠造瘘管匀速滴入等渗温葡萄糖盐水500ml/d,观察无不良胃肠道反应后,术后72h将营养制剂能全力或百普力溶解后,通过上述途径连接肠内营养泵,缓慢均匀地滴入,温度控制在38左右。天冷时将输注管用电加热器加温,以防因温度过低而引起腹胀、腹泻、肠痉挛等;速度由50ml/h逐渐增至100ml/h;容量由500ml/d增至全量1500ml/d。逐日增加量及浓度,并注意先增加量、后增加浓度,二者不可同时增加,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2 观察与护理(1)妥善固定空肠造瘘管,做好特殊红色标签提醒护士该管道重要性,防止滑脱移动、盘绕、扭曲。每次输注前检查空肠造瘘管有无外滑。(2)保持管道畅通如遇输液泵报警,原因可能为管道堵塞、滴管内液面过高或过低、液体滴空、电源不足等,应排除报警原因,使输注通畅。每次输注前后,均以温生理盐水或温开水冲洗管道,输注时每4h冲洗管道1次,避免营养液残留堵塞管腔或引起细菌滋生,导致消化道疾病发生。(3)熟练掌握输注营养液的方法按计划设置营养液输入量,保证肠内营养液按时完成,牢记“三度”速度、浓度、温度,正确记录24h出入量,观察患者有无口渴、皮肤黏膜弹性及尿量的变化。(4)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监测水电解质状况,定期检查肝肾功能及白蛋白的变化,准确留取24h尿测定氮平衡以评价肠内营养效果5,观察患者的血糖、血脂的变化。(5)观察有无消化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等并发症的发生。本组有2例发生呕吐现象,有3例发生腹泻现象,有1例出现腹胀,经加用胃肠动力药、减慢滴速、加热输入后症状消失。术后恢复情况,见表1。(6)心理护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创伤大,引流管多,对于健康知识缺乏的患者,实施肠内营养之前,应详细解释肠内营养的意义、重要性及实施方法,说明置管是实施早期肠内营养的重要保证,告知患者配合要点,从生理心理上给予支持。以取得配合是早期肠内营养的重要保证。术后早期使用肠内营养过程中有腹泻发生的可能,需要12天的适应,以防患者因不适拒绝接受。表1 术后恢复情况3 小结肠内营养可以充分利用有效的肠道功能,防止肠黏膜萎缩,维持肠黏膜细胞的正常结构、细胞连接和绒毛高度,维持肠道固有菌群的正常生长,有助于肠道细胞分泌IgA,刺激消化液和胃肠道激素的分泌,促进胆囊收缩,胃肠蠕动;增加内脏血容量,使代谢更符合生理过程6。本组资料表明胰十二指肠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通过有效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效的临床观察护理更是患者手术后顺利恢复的保证。【参考文献】 1 李 宁.专家座谈会: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围手术期处理.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1,21(8):458.2 黎介寿.营养支持应用于胃肠外科的经验.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0,15(3):172-173.3 Nachlas MM,Youn MT,Roda CP.Gastrointestinal motility 5 studies as a quide topostoperative management.Ann Surg,1972,175:510-522.4 Mcclave.Comparison of the safety of early vs parenteral nutrition in mild acute pancreatitis.Jpen,1999,21:14.5 刘希华,张宝林.胃肠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观察与护理.当代护士,2006,3:27-29.6 黎介寿.我国临床营养支持的过去与未来.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O,20(1):7-8.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护理体会 作者:于桂青陈玉华孙万日【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胃癌切除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本院近2年来胃癌患者119例,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和肠外营养组(PN组),分析两组患者术后营养变化、肛门排气及排便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等。结果 术后体重变化、肠功能回复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EN组均较PN组减少(P0.01)。结论 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可明显改善病患者术后营养状况,促进肠功能恢复,并降低住院费用和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 胃癌;肠内营养;护理 肠内营养的应用,越来越引起临床重视。论文百事通直接向肠道提供营养物质,不仅是满足机体对营养的需要,更重要的是维持肠道的正常生理功能,这对胃癌切除术后患者的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1。总结我院61例胃癌切除术后肠内营养患者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9例胃癌切除患者,分为EN组和PN组。EN组61例:男40例,女21例,年龄4166岁。近端胃癌切除38例,远端胃癌切除13例,全胃切除空肠代胃10例;PN58例:男38例,女20例,年龄4365岁。近端胃癌切除33例,远端胃癌切除18例,全胃切除空肠代胃7例。? 1.2 方法 PN组按胃癌切除术后留置胃管、禁食、输液、肠外营养等治疗护理;EN组除给予实施PN措施外,同时于术后2024 h后实施肠道内营养支持。? 1.2.1 留置营养管方法 全部EN病例术前置胃管,术中在胃管指引下放置空肠内营养管。1.2.2 营养液成分 营养液为能全力2。? 1.2.3 营养方法 EN组术后第1天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滴入,第2天给予能全力和5%葡萄糖注射液各500 ml滴入,第3天给能全力5001500 ml持续滴入。开始滴注速度3060 ml/h,6 h后如患者无不适,可将滴速增至6080 ml/h,,第3天后如病患者无腹胀,可将滴速维持在100 ml/h左右。营养液于体外加温至38左右。PN组术后第1天起经静脉输入肠外营养,时间也为68 d,经口进食后肠外组营养也逐渐减量。? 1.3 观察指标 测量术前体重,观察病患者术后第8天的营养变化(体重)、肠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及住院费用。?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 13.0软件包统计分析。? 2 结果? 两组病患者术后营养变化、肛门排气及排便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3 护理? 3.1 心理护理 由于管饲时间长,且多为24 h持续进行,绝大多数患者对术中放置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治疗有畏惧心理,有的甚至拒绝应用。针对患者的这种心态,我们安慰、关心、鼓励患者,把握合适的时机与家属交谈,引起患者和家人的重视,使患者及家属理解肠内营养的重要意义,以及优于肠外营养的特点等。让患者在心理上接受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树立恢复健康的信心,使其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论文百事通3.2 鼻饲管的护理 选用质地较软的细管,刺激性小、耐腐蚀,柔韧度好,易于插入。置入鼻饲管后,由于患者活动、胃肠蠕动、长期喂养及固定不牢等原因,鼻饲管位置可能发生改变甚至脱出,故应妥善固定并注意检测。喂养开始前,必须确定鼻饲管位置。胃内鼻饲管可通过吸出胃内容物而证实,十二指肠或空肠内置管可通过X线透视、拍片而确定。注意将鼻肠管和胃管分开固定,每隔24 h换一个方向固定,防止压迫鼻腔。滴注过程中,每68 h用20 ml温生理盐水冲洗管道1次。尤其夜间应特别注意,一旦发现堵管应立即用温生理盐水反复冲洗,保持管道畅通。冲管时用力应由小到大,不可突然过大,否则可冲破导管。? 3.3 营养液输注管理 营养液的输注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浓度由低到高,速度由慢到快,输注量由少到多。开始时速率一般为2550 ml/h。以后每1224 h增加25 ml,最大速率为125 ml/h。有条件者均建议使用输入泵,无条件者可用重力滴脉注注。能全力使用前应摇匀,温度应保持在38左右。同时要按静脉输液标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输液管每24 h更换一次。第1天输液时,患者若无反应,第2天速度可加倍,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逐渐加量。患者应取半卧位或坐位,鼓励患者床上活动。? 3.4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注意定时观察鼻腔黏膜的完整性,每天清洁鼻腔、口腔,并滴石蜡油润滑鼻腔。腹胀、腹泻是肠内营养最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可能与营养液浓度和输液速度有关。肠内营养时应询问患者有无腹胀、腹痛、恶心、呕吐,了解腹胀、腹痛的程度及持续时间。注意观察呕吐物及胃管抽吸出胃液的内容、颜色,判断有无返流。准确记录排气、排便的时间及大便的颜色、性质和量,腹泻时应进行大便培养及常规检查。如腹泻的原因一直未查清,应暂停EN,改用PN。? 4 讨论? 研究证明3:小肠的运动、消化、吸收功能在开腹术甚至结肠术后几小时即可恢复,术后68 h就能接受肠内物质的输入,大肠的功能35 d可恢复,这就使早期经肠营养成为可能。本组资料表明,在认真观察和护理的前提下,胃癌切除术后早期实施肠内营养是安全可行的。本研究中有3例出现轻度的恶心和腹胀,经调整输入速度后症状缓解。早期肠内营养有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本研究中EN组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PN组。早期肠内营养具有营养丰富、价格低廉、易于临床护理4等优点,符合生理过程,保证了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是胃切除术后病患者早期较佳的营养支持方法。因此肠内营养是一种安全可信的治疗方法,不仅能获得相同的营养支持效果,而目符合生理要求,促使患者早日恢复。? 参 考 文 献? 1 李元新,黎介寿.肠内营养支持的紧张江苏临床医学杂志,2002,6(2):90.? 2 孙锦海.能全力的应用与护理肠内与肠外营养,2000,7(2):97-98.? 3 洪铮,江志伟,黎介寿.胃肠道肿瘤病人营养支持肠外与肠内营养,2002,9(4):238-240.4 耿利琼.胃大部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疗效比较及护理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06, 2(4):18.?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胃肠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观察与护理 期刊门户-中国期刊网2009-8-3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第20期供稿文/施 华(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院普外科 河南郑州 4500导读观察胃肠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提高病人对手术的耐受力,防止术后和营养过程中的并发症。【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09)20-0191-02【摘要】目的 观察胃肠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提高病人对手术的耐受力,防止术后和营养过程中的并发症。方法 对60例胃肠术后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病人进行观察。结果 60例患者术后生命体征平稳,肠内营养治疗顺利,无并发症出现。结论 胃肠术后早期实施肠内营养有利于肠道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能保证手术效果,减少术后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发生。【关键词】术后 肠内营养 护理 肠内营养具有符合生理状态、应用安全方便、费用低廉的优点,而手术后病人多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肠内营养可以保证能量供给,纠正负氮平衡,保持胃肠黏膜细胞结构及功能的完整性,防止细菌移位而引起肠源性感染1。2007.4-2008.12通过对我科60例胃肠术后早期进行肠内营养治疗,经过细致的观察和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无一例吻合口瘘发生。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60例,男37例,女23例;平均年龄56.3岁(44-75岁)。其中胃癌根治术16例,直肠癌根治术18例,结肠癌切除术19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7例。均于手术前留置胃管,术中常规放置鼻空肠营养管。术后第2天采取肠内营养支持,选用含膳食纤维整蛋白营养液(能全力,1kcal/ml),经鼻空肠营养管摄入。 2 护理 肠内营养于术后第2天开始输注生理盐水250 ml、10%葡萄糖250 ml,患者无不适反应,次日开始输注肠内营养液。输注营养液的同时,继续行胃肠减压,等肠蠕动恢复后,拔除胃肠减压管。 2.1营养管的选择 我们使用的是美国泰克公司生产的鼻肠管,柔软易弯曲,对胃酸不敏感,不易刺激鼻腔或咽喉,管道末端圆滑,可防止胃肠道黏膜损伤,并多个侧有孔,避免管道阻塞。 2.1.1 保持营养管通畅 每班检查营养管的位置,测量外漏部分的长度并记录。每日输注前后,用20ml注射器抽取1020ml温开水冲洗管腔,若通管时管腔内压力过高或阻力过大时,可改用1ml注射器,加大压力利于管腔通畅。60例患者均为术中置管,术中放置的营养管位置固定。 2.1.2 基础护理 由于禁食,患者唾液分泌减少,口腔黏膜干燥,应注意口腔护理;留置营养管的鼻孔每日用清水清洗并涂上液体石蜡,以减少营养管与鼻肠管的摩擦,防止鼻黏膜损伤;固定鼻肠营养管的胶布要定期检查,防止因汗液浸湿而脱落。 2.2 营养液的灌注 肠内营养液最常用的能全力500毫升,浓度高(1kcal/ml)渗透高(250mosm/1)。我们用输液器剪掉前端的过滤器,连接营养管或用输血器连接,用输液加温器加温,保持温度为3738 ,开始以4060ml/h输入,第一天总量为500ml,以后逐渐加量。为避免高渗营养液导致腹泻,可以应用专用营养泵控制滴速。输入过快可引起病人腹胀、腹泻、恶心、呕吐。 2.3 滴注过程中的护理 2.3.1病人的准备 滴注前应做好解释,说明营养的目的及滴注中的注意事项,患者取半卧位,输注后保持半卧位3060min,以防返流、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2.3.2 导管阻塞 肠内营养过程中最常见,主要与营养管的材料,导管内径口细,营养液浓度高,滴速慢及未按要求冲洗管道有关,同时由于喂药时碾磨不细及注水不够也可引起营养管阻塞。如出现堵塞,应用温开水加压冲洗及负压抽吸并反复捏挤体外管道部分,调整病人体位,如上述方法无效,应重新置管。 2.3.3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观察有无腹泻、腹痛、便秘及电解质失衡。10例出现腹痛的患者均在减慢管饲速度或停止24 h后症状缓解或消失。15例腹泻出现在管饲第2天,均因营养液滴注过快所致,当天停止管饲后11例症状缓解,第2天继续管饲。还有25例患者,腹泻出现在管饲开始后35天,量不多,未做特殊处理,自行缓解。便秘8例,均出现在管饲后46天,5例给予开塞露40 ml肛内注入,3例用肥皂水灌肠后自解大便。2例患者管饲过程中出现胃管抽出管饲的营养液,排除鼻肠管脱入胃中后,考虑为营养液由十二指肠反流至胃中所致,在胃肠减压情况下,反流液不致造成胃潴留,因此减慢管饲速度,可继续管饲。一般反流出现在管饲的第1天,量不多,持续1天左右可以自行消失。3例出现轻度低钠血症,Na+120130 mmol/L,7例出现低钾血症,静脉补充钠盐、钾盐后纠正,其余未出现水电解质失衡。每天滴注前检查胃潴留情况,特别是胃全切除的病人,如果潴留量100ml,应暂停28h,并给予胃动力药,增加胃肠蠕动。 3 结论 肠内营养,经济、方便、营养,不仅能够显著降低肠源性感染和代谢并发症,而且静脉补液量减少,减轻了心肺功能的负担;由于输液时间缩短,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的机会增多,防止了静脉血栓、坠击性肺炎的形成,促进了患者早日康复。因此,胃肠术后病人早期施行肠内营养具有重要意义。参 考 文 献1刘长文,徐淑秀.危重症脏器支持与护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69-181.肠内营养的护理文章作者:强金芳来源:护理研究论丛浏览次数:69字体:大 中 小阅读权限:游客身份花费会员币:0添加时间:2009-7-23 11:06:10提交会员:admin 江苏扬州东方医院 强金芳目的 探讨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方法,保证病人足够的营养摄入,降低病人的住院费用,早日痊愈。方法 自2007年1月-2008年12月我科126例因胃癌行全胃切除术后病人,经鼻胃空肠营养给予肠内营养。肠内营养液主要选用费森尤斯公司的瑞素。结果 126例病例全部治愈出院。结论 全胃切除后经鼻胃空肠营养管实施肠内营养主要是让病人快速恢复体力,患者平均体重较术前相比无减少,降低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平均住院费降低20%30%。所以说全胃切除术后实施肠内营养是使患者早日达到康复的一种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 全胃切除术;肠内营养 营养是指来自食物和水,用于维持生命促进生长发育,保证身体进行各种生理活动的重要条件,细心照料病人的饮食,保证患者充足的营养对全胃切除术后病人的恢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前对于全胃切除术病人,一般均采用肠外营养,也就是静脉输入营养液,但是长期禁食或肠外营养支持会使肠道处于无负荷的休眠状态,缺乏食物刺激会使肠蠕动受到抑制,影响消化液的分泌,从而易发生肠道菌群失调,导致并发症的发生。而且肠外营养一般费用都较高,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所以,为避免肠外营养的不足,我们采用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以帮助病人尽早康复。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科2007年1月-2008年12月126例全胃切除术后的患者。 1.2 (1)方法 所有患者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患者在手术当日术前留置胃肠减压同时留置胃空肠营养管1根,这样既避免了反复留置胃管给病人造成的痛苦,又方便了医生在手术过程中,调整胃空肠营养管的位置,用胶布在病人面颊部妥善固定,防止滑脱移动,盘绕扭曲。(2)熟练掌握肠内营养的使用方法,每日输注前后,及输注过程中每隔6个小时均以温生理盐水冲洗管道,防止营养液残留堵塞管腔,保证营养液合适温度,一般调至38。夏季室温下直接输入,冬季用加热器给予加热,以提高液体的温度。勤观察、巡视,按计划设置营养液输入量、速度,使用输液调节器调节合适滴速,及时处理故障,太快容易发生腹胀、腹泻、恶心、呕吐,太慢则不能按计划完成输注量。加强巡视及时识别并排除故障,保证肠内营养计划按时完成。正确记录24h进出量,观察患者有无口渴、皮肤粘膜弹性以及尿量的变化。 (3)定期检查肝、肾功能及白蛋白的变化。准确留24h尿测定氮平衡以评价肠内营养效果,观察患者的血糖、血脂的变化。 (4)使用合适肠内营养制剂,我们使用Nutricia产品瑞素,该制剂为全营养配方非蛋白热量N=134.4kcal,糖脂能量比例为4935,能量密度为1kcal/ml。避免了渗透性腹泻,而且为即用型液体制剂,使用方便,且含有纤维成分,经肠道厌氧菌酵解可生成短链脂肪酸,刺激水钠吸收,预防腹泻,增加肠血流,促进结肠粘膜细胞增殖,促进吻合口愈合。 (5)对于健康知识缺乏患者,实施肠内营养之前,应详细解释肠内营养的意义、重要性及实施方法,说明置鼻肠管是实施早期肠内营养的重要保证,告知患者配合要点,胃手术后,小肠的运动和吸收功能最早恢复,提供肠内营养支持能增加热能和蛋白质的摄入,减少体重丢失,纠正负氮平衡,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保护胃肠道粘膜,改善全身营养状况,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经常与患者沟通,了解肠内营养、心理生理反应,给予心理支持。 2 结果 全胃切除术后病人采用鼻胃空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的方法收到较为满意的疗效。126例病人痊愈出院。患者医疗费用平均下降20%30%,平均住院日为15天,出院时体重与入院时无明显减轻。 3 讨论病人术后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既往这些病人无营养支持或依靠胃肠外营养,但胃肠外营养有许多并发症。与肠外营养相比,肠内营养具有符合生理状态,有利于胃肠道结构和功能的恢复,以及操作简便、费用低廉等优点。小肠功能通常在术后几小时即已恢复正常,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可促进胃肠蠕动的恢复,防止肠黏膜萎缩,能预防创伤应激时易于发生的肠道菌群易位,降低感染率,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加速吻合口的愈合,减少应激性胃肠道出血的发生率。更重要的是,鼻胃空肠营养管的安置有利于诸如吻合口水肿、瘘、术后胃功能性排空延迟综合征的防治,起到安全保障作用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护理的探讨发布日期:2008-11-29唐玲1廖再波2【中图分类号】R65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720(2008)11-0082-02【摘要】对52例SAP患者行EN治疗,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观察患者腹胀缓解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平均住院天数、体重及患者的血清清蛋白、前清蛋白、转铁蛋白和细胞炎性因子(TNF- a、IL-6、IL-8)的改善情况。腹胀缓解时间为3.10.9d,体温恢复时间为7.91.3d,平均住院天数18.61.4d, EN后患者的各项指标均优于EN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探讨急性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行早期肠内营养(EN)的效果及护理措施。结论证明EN对SAP患者的恢复是十分有利的,具有经济、安全、有效、方便等优点,同时良好的EN护理措施,能更好的保证EN的效果,促进患者的康复。【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肠内营养;护理;探讨SAP是一种高分解代谢性疾病,常伴有器官衰竭、局部并发症和严重代谢功能紊乱,其病情凶险,发展迅速,死亡率高。SAP的治疗,目前已从主要以手术为主转为以加强监护的非手术治疗为基础的选择性手术阶段。近几年来,EN逐步受到重视,多主张尽早给予EN治疗1。EN不仅能有效防止细菌和/或内毒素易位,疗效较好,且更安全、经济2。某院自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间对52例SAP患者行EN治疗,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分析52例均为本院收治的SAP患者,均符合诊断标准3;男31例,女19例;年龄2072岁,平均48.6岁;发病时间1h36 h,平均10h;APACHE-II评分均8分;Ranson评分2分8分,平均5分;病因:胆源性32例,高脂血症6例,暴饮暴食5例,妊娠2例,不明原因5例。均行非手术治疗。2护理方法 2.1EN前评估:在实施EN前,应先判断患者的肠道、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患者是否有肠道疾病、有无心功能不全等疾病、是否曾接受过胃肠道手术等。并根据患者的实验室检查和具体情况等判断患者营养状况及所需营养的量4。2.2心理护理:由于SAP病情危重,病程长,治疗费用高,且肠内营养有胃肠道反应,患者多表现出极度紧张、焦虑、恐惧心理和悲观情绪5,给患者带来很大压力,甚至发展为悲观、消沉。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做好心理疏导,介绍疾病有关知识,向患者反复强调饮食与营养治疗重要性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消除其悲观、焦虑情绪,使其保持良好心态,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和护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取得家属的理解与支持,从而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2.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EN期间应密切观察患者体温变化和腹痛部位、性质、范围、程度的变化,听诊肠鸣音,记录大便次数、颜色、性状、量,准确记录24 h 出入量,检测水、电解质平衡情况。如有不耐受现象发生,应立即停用或减慢滴速。并加强对各项指标的检测。测尿糖12次/d,测体质量12 次/d,每周检测肝功能、电解质、血常规、血淀粉酶、血生化等,若出现胸闷、气促、呼吸困难应考虑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若出现心律加快、血压下降、脉搏加快、四肢湿冷常提示休克;若出现尿量明显减少、血肌酐尿素氮快速升高,常提示合并急性肾衰。如出现上述症状及时报告医生,采取相应治疗措施。2.4饮食护理:因为食物中酸性食糜进入十二指肠会促进胰腺的分泌,使肠管内压力增高,加重胰腺的病变,所以急性期应严格执行禁食制度,口干时可含漱或湿润口唇,切忌过早进食。恢复期若症状基本消失,查血、尿淀粉酶正常后,可给予无脂高碳水化合物流质如果汁、米汤、菜汁,病情逐渐稳定者,饮食可增加,改为低脂肪半流质饮食,蛋白质不宜过多,供给充足的碳水化合物,少量多餐,切忌暴饮暴食,忌辛辣、浓茶、酒等刺激性食物和高脂饮食。护理人员要保证胃管通畅,准确记录出入量。掌握好禁食后再进食的时间与种类,对预防SAP反跳具有重要意义。2.5营养支持疗法:SAP禁食时间长,机体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代谢率高于正常水平的20 %25 %,同时,由于大量消化液丢失,如无合理的营养支持疗法,必将降低机体抵抗力,延缓康复。因此所有患者均行EN,在EN早期,联合应用TPN以补足热量及氮量,待肠内营养达最大量后停用TPN,持续12周,直至病情稳定、症状体征消失、血、尿淀粉酶正常。2.6营养液滴注的护理配置营养液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保持容器清洁。营养液的滴注应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待稳定后逐渐加量,但速度不宜超过120 mL/h。对年老体弱、卧床及意识改变的病人,可将病人床头抬高2030,以减少反流和误吸的可能。营养液温度应控制在3740,滴注前后用温水或盐水2030 mL冲洗管道,连续滴注的患者每4h冲洗1 次。如有堵塞,可用注射器反复抽吸,若仍阻塞可用胰酶或苏打液反复冲洗,直至通畅。切勿加压冲洗导管。2.7胃肠道并发症的护理:手术后肠蠕动减弱,黏膜水肿,不同患者对肠内营养耐受性不同,可能出现多种胃肠道代谢并发症。应密切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腹胀肠痉挛、及便秘等胃肠道反应,若有并发症应寻找原因,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如有胃肠道反应,应降低营养液的浓度,减慢滴注的速度。如有误吸,应立即停止输入,头偏向一侧,清理呼吸道,保持呼吸通畅,抽出胃内残留的营养液。2.8口腔护理:口腔护理极为重要。因营养管滴注营养,患者不能进食,唾液分泌减少,口腔黏膜干燥,利于细菌生长繁殖。为此,应加强口腔护理,防止口腔炎发生。2.9循环的护理:SAP时胰腺组织因过度释放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造成血管高度扩张及通透性增强,血浆大量渗出,伴随呕吐、高热丧失体液、导致有效循环血量严重不足,血压下降,内脏血管灌注减少,出现低血容量休克,对此阶段护理措施是迅速补充血容量,快速有效液体复苏治疗,建立两路以上静脉通路,并行深静脉穿刺置管,根据中心静脉压结果,保证药物输入和快速扩容。液体输注时要及时、足量、准确、均衡。严格记录24h 液体出入量。2.10出院指导:指导病人合理的饮食,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为此应做到戒烟、酒;避免暴饮暴食和高脂肪饮食能促进胆汁分泌,胆汁能激活胰腺中的消化酶使病情加重,遵医嘱服用各种胰酶制剂。避免情绪过度波动和过度疲劳,生活要有规律;长期口服胰酶,胰酶可以治疗因消化不良而引起的营养障碍;积极治疗肝胆系统疾病。对SAP的病人及家属应加强健康教育,帮助病人和家属掌握本病诱发的基本原因。如果患者发现腹部肿块不断增大,并出现腹痛、腹胀、呕吐等症状,则须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3讨论SAP患者由于长期禁食,继发感染,以及自身消耗等原因,机体长期处于处于高代谢、高分解的状态,如果此时没有营养的补充,会导致机体蛋白质的大量丢失,血清清蛋白下降。严重时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及局部并发症,其死亡率也相应增加。EN不仅具有不亚于TPN的营养支持作用,而且还能促进肠蠕动功能的恢复、加速门静脉系统的血液循环、促使胃肠道激素的分泌、营养物质中的营养因子直接进入肝脏、能改善肠黏膜的屏障功能。有利于蛋白质合成,改善机体的营养状况。同时有助于维持肠道免疫功能,有效防止肠道衰竭和细菌、内毒素移位。有利于病情好转,降低了多脏器功能衰竭的发生率,是解决TPN合并感染及肝脏功能损害的有效手段。同时良好的EN护理实施可以减少病人肠源性的感染、增强免疫功能,尽早康复。其护理须提供个性化而不是公式化的措施。EN期间的观察和护理是EN顺利进行的保证,其中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是关键。4结语全组患者无一例死亡。所有患者均能较好耐受EN,EN时间528 d,平均15. 6 d,腹胀缓解时间为3.10.9d,体温恢复时间为7.91.3d,平均住院天数18.61.4d,部分患者出现呕吐、腹泻,随着应用时间的延长,上述症状逐渐减轻或消失。均未出现急性机械性肠梗阻、肠瘘和代谢性并发症。 综上所述,作为SAP综合治疗重要手段之一的EN具有可行、安全、易操作、经济等特点,合理应用有助于改善机体营养状况,提高治愈率,对SAP患者的恢复是十分有利的。同时良好的EN护理措施,能更好的保证EN的效果,促进患者的康复。参考文献1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胰腺疾病学组.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草案).胃肠病学,2004,9(2):110-112.2张文静,李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制作合同费用补充协议
- 农民土地买卖合同范本
- 2026年一级注册建筑师之建筑结构考试题库300道及1套参考答案
- 可以起诉法院的协议书
- 公司银行借款合同范本
- 公司车位出租合同范本
- 刺绣加工标准合同范本
- 2026年上海海洋大学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附答案
- 劳务派遣临时合同范本
- 制作门窗安装合同范本
- 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施工方案
- 未来工程师的展望-展示专业能力共创未来趋势
- 事业机关食堂承包合同6篇
- 整式(第一课时)课件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 《四川省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技术标准》
- 厂房办公室装饰施工方案
- 浙江省天域全国名校协作体2026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政治试题(含答案)
- 医养结合政策课件
- 国开电大 可编程控制器应用实训 形考任务1-7全
- 监理业务手册 (范本)【精选文档】
- 第5章-电感式传感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