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控制理论及应用(讲稿)第五章 采样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pdf_第1页
数字控制理论及应用(讲稿)第五章 采样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pdf_第2页
数字控制理论及应用(讲稿)第五章 采样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pdf_第3页
数字控制理论及应用(讲稿)第五章 采样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pdf_第4页
数字控制理论及应用(讲稿)第五章 采样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 采样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第五章 采样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第一节 线性常系数差分方程及其求解 线性连续系统 其输入与输出之间用线性常微分方程描述 与线性连续系统类似 线性 离散系统的输入与输出之间用线性差分方程来描述 差分方程中离散函数及其差分都是一次的 则称为线性差分方程 线性差分方程中的系 数均为常数 则称为线性常系数差分方程 差分方程有前向差分和后向差分两种表示法 与 线性常微分方程习惯表示法一样 将输出写在方程等式的左边 输入写在方程等式的右边 后向差分方程常见形式表示为 2 2 210 21 mTkTrbTkTrbTkTrbkTrb nTkTcaTkTcaTkTcakTc m n L L 5 1 1 前向差分方程常见形式表示为 01 1 kTrbTkTrbTmTkTrbmTkTrb kTcTkTcaTnTkTcanTkTca mm nn L L 5 1 2 后向差分方程也可表示为 n i i m j j iTkTcajTkTrbkTc 10 5 1 3 式 5 1 3 也叫做差分方程的迭代关系式 差分方程的求解可分为迭代法和 z 变换法两种常用方法 1 迭代法 已知输入序列和输出序列的初始值 就可以利用式 5 1 3 的迭代关系 逐步计算出所 需要的输出序列 例例 5 1 1 已知差分方程 2 TkTrkTrTkTckTc 输入序列为 采样周期 0 0 0 k kkT kTr1 T 初始条件为 试用迭代法求解差分方程 0 0 c 解解 由已知差分方程可得迭代关系式 2 TkTcTkTrkTrkTc 逐步以代入迭代关系式有 3 2 1L k M 64324 3 3 2 4 4 43223 2 2 2 3 3 31122 2 2 2 10021 0 0 2 0 0 TcTrTrTc TcTrTrTc TcTrTrTc crTrTc c 继续求解下去 可得到输出序列各点的值 显然 迭代法的优点是便于用计算 机求解 kTc 2 z 变换法 在连续系统中用拉氏变换求解微分方程 使得复杂的运算变成简单的代数运算 同样在 离散系统中用 z 变换求解差分方程 可大大简化和方便求解运算 将滞后定理式 4 2 2 中连续函数写成数值序列后有 kTx zXzmTkTxZ m 5 1 4 22 利用式 5 1 4 z 变换求解差分方程大致可分为如下两步 1 对后向差分方程式 5 1 1 两边作 z 变换有 1 10 1 1 zRzbzRzbzRbzCzazCzazC m m n n 可得 1 2 2 1 1 2 2 1 10 zR zazaza zbzbzbb zC n n m m 5 1 5 2 对式 5 1 5 求 z 反变换后可以得到差分方程的解 kTc 另外 对前向差分方程求解 在作 z 变换时 应用式 4 2 3 超前定理 将初始条件代 入求出的表达式后再求 z 反变换 zC 例例 5 1 2 试用 z 变换求解例 5 1 1 差分方程的解 解解 对输入序列求 z 变换有 2 1 z zT zR 采样周期1 T 对差分方程式两边作 z 变换 2 11 zRzzRzCzzC 1 2 1 21 23 2 1 1 zzz zz zR z z zC 用综合除法可得 L 4321 643 zzzzzC 得 6 4 4 3 3 2 1 TcTcTcTc 第二节 脉冲传递函数的基本概念 线性连续系统理论中 在初始条件为零的情况下 系统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输入信号 的拉氏变换之比定义为传递函数 与此类似 在线性采样系统理论中 初始条件为零的情况 下系统离散输出信号的 z 变换与离散输入信号的 z 变换之比定义为脉冲传递函数 它是线性 采样系统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开环离散系统如图 5 2 1 所示 输入信号采样后得到断续脉冲信号 在自动 控制原理中已分析过一阶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曲线 即脉冲信号经过环节后 其输出 是一个衰减 稳定系统条件下 的连续信号 为了分析脉冲传递函数的概念 需要输出 信号为离散的采样信号 为此在系统输出端虚设一个理想采样开关 如图中虚线所示 它与 输入采样开关同步工作 并具有相同的采样周期 必须指出 虚设的采样开关是不存在的 只是输出连续信号在采样时刻时的离散值 tr tr sG tc tc tc G s G z c t C z 图 5 2 1 开环离散系统 r t c t R z r t R s R s C s C s T T 当输入信号为一个单位脉冲 t 时 其输出信号为单位脉冲响应 其响应以表示 当输入信号为一个非单位的脉冲时 其脉冲响应为单位脉冲响应乘以输入脉冲幅值 即 tg tr tr tgtrtc 5 2 1 当输入信号是以周期为 T 的一串脉冲序列 L 2 2 0 0 TtTrTtTrtrkTtkTrtr k 23 这个脉冲串的每一个脉冲都在输出端引起一个相应的脉冲响应 根据叠加原理可得脉冲 串引起的总脉冲响应为 tr 0 2 2 0 k kTtgkTrTtgTrTtgTrtgrtcL 5 2 2 在时刻经虚设采样开关输出的脉冲值为 kTt 0 2 2 0 gkTrTkTgTrTkTgTrkTgrkTc L k n TnkgnTr 0 5 2 3 由式 5 2 3 可得各时刻输出值为 MM 0 2 2 0 2 2 0 0 0 0 0 0 gTrTgTrTgrTcTkT gTrTgrTcTkT grckT 时 时 时 由于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是从0 t才开始出现的 当0 0 TnkgkT 1 Tnr 等 不会对kT时刻的输出信号产生影响 因此式 5 2 3 中求和的上限可以扩展为 于 是式 5 2 3 也可写成 L 2 Tnr 0 n TnkgnTrkTc 5 2 4 下面可推导出脉冲传递函数与输入采样信号的 z 变换和输出采样信号 的 z 变换之间的关系 zG tr zR tc zC 根据 z 变换的定义式 4 1 2 有 0 k k zkTrzR 5 2 5 0 k k zkTczC 5 2 6 又因为单位脉冲响应函数就是传递函数为的时域表达式 即 tg sG 1 sGLtg 所以传递函数为的 z 变换可表示为 sG zG 0 k k zkTgsGZzG 5 2 7 将式 5 2 4 的结果代入式 5 2 6 有 k nkk k n zTnkgnTrzTnkgnTrzC 0000 5 2 8 令 则时 jnk 0 knj 且0 j时0 jTg 式 5 2 8 可改写为 0 00 00 1 0 zGzRzjTgznTr zjTgzjTgznTr zjTgnTrzC j j n n j j nnj jn jn nnj 24 由此线性定常离散系统的脉冲传递函数可定义为 系统输出采样信号的 z 变换与输入采 样信号的 z 变换之比 记作 zR zC zG 5 2 9 或 5 2 10 zGzRzC 对于图 5 2 1 所示的系统 若已知其连续部分的传递函数或单位脉冲响应 根据式 5 2 7 可方便地得到系统脉冲传递函数 sG tg zG 例例 5 2 1 图 5 2 1 系统中连续部分传递函数为 10 10 ss sG 试求其脉冲传递函数 zG 解解 将分解为部分分式 sG 10 11 ss sG 查表 4 1 求出其 z 变换 即得系统脉冲传递函数 1 1 1 10 10 10T T T ezz ez ez z z z zG 第三节 采样控制系统脉冲传递函数的求取 1 并联环节开环控制的脉冲传递函数 并联环节采样控制系统的结构如图 5 3 1 所示 实际系统的输出量为连续信号 为了能 够应用脉冲传递函数来描述 系统的输出端虚设了一个采样开关 G1 s G z c t C z 图5 3 1 环节并联时的开环控制离散系统 r t c t R z r t G2 s R s R s C s C s T T 由于连续环节部分的传递函数为 21 sGsGsG 根据式 5 2 7 则其脉冲传递函数为 21 sGsGZsGZzG 2121 zGzGsGZsGZ 5 3 1 由式 5 3 1 推而广之有 系统由若干个环节并联时 系统的脉冲传递函数为各脉冲 传递函数的和 2 串联环节开环控制的脉冲传递函数 串联环节采样控制系统的结构如图 5 3 2 所示 它分两种情况 一种是两个串联环节之 间有采样开关 如图 5 3 2a 图所示 一种是无采样开关如 b 图所示 实际系统的输出量 为连续信号 为了能够应用脉冲传递函数来描述 系统的输出端均虚设了一个采样开关 25 G1 s G1 z c t C z 图5 3 2 环节串联时的开环控制离散系统 r t c t R z r t x t X z x t G2 s G2 z G z G1 z G2 z G1 s G z G1G2 z c t C z r t c t R z r t x t G2 s a b R s R s C s C s R s R s C s C s T T T T T 对于图 5 3 2 a 所示系统 根据式 5 2 10 有 212 1 zRzGzGzXzGzC zRzGzX 于是系统的脉冲传递函数为 21 zGzGzG 5 3 2 式 5 3 2 表明 两个有采样开关分隔的环节串联时 其脉冲传递函数为这两个环节分 别的脉冲传递函数的乘积 推而广之有 系统由若干个有采样开关分隔的环节串联时 系统 的脉冲传递函数为各脉冲传递函数的乘积 对于图 5 3 2 b 所示的系统 由于两个环节之间无采样开关分隔 系统连续部分的传 递函数为 于是系统的脉冲传递函数为 21 sGsG 2121 zGGsGsGZzG 5 3 3 21 zGG的含意是对与的乘积取z变换 它与两个环节传递函数的z变换 之积是不同的 即 1 sG 2 sG 2121 zGGzGzG 式 5 3 3 表明 无采样开关分隔的两个环节串联时 其脉冲传递函数为这两个环节的 传递函数之积的z变换 例例 5 3 1 试求图 5 3 2 中两种串联形式下的系统脉冲传递函数 其中 1 1 1 21 s sG s sG 解解 对于图 5 3 2a 的串联形式有 1 1 z z zG T ez z zG 2 1 1 2 21 TT ezz z ez z z z zGzGzG 对于图 5 3 2b 的串联形式有 26 1 11 1 1 21 ssss sGsGsG 1 1 1 1 11 21 T T T ezz ez ez z z z ss ZsGsGZzG 3 有零阶保持器开环控制系统的脉冲传递函数 零阶保持器代表离散数字信号恢复为连续信号的D A过程 在计算机仿真控制系统研 究中零阶保持器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设有零阶保持器的开环离散控制系统如图 5 3 3 所示 图中为零阶保持器的传递 函数 为被控对象传递函数 两个串联环节之间无同步采样开关隔离 由于不 是以有理分式形式 在求脉冲传递函数时 即在求 z 反变换时 不便于用分部分式方法将 分开 sGh o sG sGh o sGsGh 图 5 3 3 有零阶保持器的开环控制离散系统 s e sG sT h 1 G z c t C z r t c t R z r t Go s R s R s C s C s T T 现将变化一下形式有 o sGsGh s sG e s sG sG s e sGsG sT sT h 1 oo oo 令 o1 s sG Ltg 因为为延迟一个采样周期的延迟环节 有 sT e o1 s sG eLTtg sT 含有零阶保持器的脉冲传递函数 根据式 4 2 2 滞后定理有 oo oo o TtgZtgZ s sG eZ s sG Z s sG e s sG ZsGsGZzG sT sT h 1 o11 s sG ZztgZztgZ 5 3 4 附 可直接理解为 1 o1 o1ooo oo o s sG Zz s sG Zz s sG Z s sG eZ s sG Z s sG e s sG ZsGsGZzG sT sT h 例例 5 3 2 设离散系统如图 5 3 3 所示 已知 o ass a sG 试求系统的脉冲传递 27 函数 zG 解 解 由 11 11 22 o assasass a s sG 查 z 变换表 4 1 有 1 1 1 2 o aT ez z z z az Tz s sG Z 1 1 1 2 2 aT aTaTaT ezza eaTezaTez 由式 5 3 4 有零阶保持器的脉冲传递函数为 1 1 1 1 o1 aT aTaTaT ezza eaTeaTez s sG ZzzG 4 闭环控制系统的脉冲传递函数 在采样控制系统中 由于采样器的的位置设置方式是多样的 所得到的闭环脉冲传递函 数有也不同 有时甚至求不出闭环脉冲传递函数 只能得出系统输出的 z 变换表达式 G s z c t C z 图 5 3 4 闭环离散控制系统 e t c t E z e t H s r t r t R z R s C s C s E s B z b t T T T T 比较常见的采样闭环控制系统如图 5 3 4 所示 由于与之间无采样开关分隔 可得 sG sH zEzGHzB 5 3 5 而 zEzGHzRzBzRzE 5 3 6 得 1 1 zR zGH zE 5 3 7 1 zR zGH zG zGzEzC 5 3 8 由式 5 3 8 可得闭环控制系统的脉冲传递函数为 1 zGH zG zR zC z 5 3 9 需要指出 闭环离散系统脉冲传递函数不能从 s 求z变换得到 即 sZz 当连续输入信号与系统前向通道连续部分之间不存在采样开关时 由于解不出 的表达式 所以不存在闭环脉冲传递函数 此时只能求出系统输出的z变换式 tr zRzC 如图 5 3 5 所示的闭环离散系统有如下关系式 28 G s c t C z 图5 3 5 闭环离散控制系统 c t e t H s r t c t C s C s C s R s E s T T sEsGsC 5 3 10 sCsHsRsE 5 3 11 将式 5 3 11 代入 5 3 10 有 sCsHsGsRsGsC 5 3 12 对式 5 3 12 离散化 有 sCsGHsGRsC 解得 1 sGH sGR sC 上式取z变换有 1 zGH zGR zC 由于无法从中分离出来 故系统不存在闭环脉冲传递函数 zR zGR 表5 1给出了几种典型环节采样系统及其的结果 zC 表表 5 1 几种典型环节采样系统及其几种典型环节采样系统及其 zC 序 号 系统结构图 zC 1 R s C s R s C z R z T zC 2 G s R s C s C z C s T zGR 3 G s R s R s C s C z C s T T zRzG 4 G s H s R s C s C z C s T T 5 G s H s R s C s C z T T 1 zGH zRzG 1 zHzG zRzG 29 6 G s H s R s C s C z C s T T 7 G2 s H s R s C s G1 s C z C s T T 8 G2 s H s R s C s G1 s C z C s T T T 9 G3 s H s R s C s G2 s G1 s C z C s T T T 1 zGH zGR 1 21 21 zHGG zGzRG 1 21 21 zHGzG zGzGzR 1 312 321 zHGGzG zGzGzRG 例例 5 3 3 试求图 5 3 6 所示的采样控制系统的闭环脉冲传递函数 图5 3 6 例 5 3 3 离散控制系统 s e sT 1 c t C z c t r t R s C s 1 1 ss G z T T 解 解 根据例 5 3 2 的结果 令1 a有 1 1 1 T TTT ezz eTeTez zG 由式 5 3 9 其闭环脉冲传递函数有 T TTT TezTz eTeTez zG zG z 1 2 1 1 1 2 5 离散系统的时域响应 在已知离散系统结构和参数及输入情况下 可以求出离散系统的闭环脉冲传递函数 及 将展开成幂级数形式 通过z反变换可求出输出脉冲序列 如 果无法求出离散系统的闭环脉冲传递函数 z zC zC tc z 但由于输入是已知的 且的表达式 总是可以写出的 因此求取在技术上并无困难 zC kTc 例例 5 3 4 设有零阶保持器的闭环采样控制系统如图 5 3 6 所示 其中 试分析系统的动态性能 1 ttr sT1 解 解 根据例 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