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土族的民间文学概况 土族的民间文学,是以口头相传下来的。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搜集、整理了部分土族口头文学。这些作品大多生动地反映了现实生活,热情地歌颂了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以及与恶势力搏斗的勇敢精神。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土族民间文学按其内容和体裁分,可分为叙事诗、传说故事、寓言等。 叙事诗:以叙事为主的土族诗歌,在土族民间文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代表作品有拉仁布与吉门索、登登玛秀、祁家延西、洛桑王子等。其中拉仁布与吉门索流传最为广泛,是土族人民最主要的一首叙事长诗,人们称之为叙事长诗中的感情悲剧,对黑暗的封建社会提出了有力的控诉。 传说故事和寓言:传说故事有揭露地主对农民的残酷压迫、剥削的气杀狗地主、红水沟;有反映土族人民用自己的勇敢和智慧同残害的罪恶势力作斗争的黑马张三歌、花牛犊等;也有表现青年男女为了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奋起反抗不今偶的宗教道德观念的束缚,蔑视权贵的孔雀。寓言有红毛狐狸和黄眼狼、凤凰和麻雀。童话有饥寒歌。这些寓言和童话以物喻理、含蓄、幽默、通俗、易懂、富有哲理性、影射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土族民间文学中广泛地吸收了各兄弟民族的创作,汉族的兰桥相会、秦香莲等,在土族地区较为流行。 土族人民的刺绣艺术明显得表现在对服饰的精心装饰上。土族妇女喜欢在衣服袖头和下边绣上各种花纹图案,土族男青年胸前大都有块四寸见方的刺绣图案,上面绣着五辫梅、转魁子、太极图等。土族的长腰带和裤带头、烟包、衣领上,一般都绣一种有四方连续图案,叫富贵不断头,不仅有民族风格,而且非常鲜艳华丽。在鞋上绣云子花,花纹细致匀称,色彩艳丽。土族姑娘从十二、三岁起就学习这种手艺。在刺绣艺术上土族也吸取了汉族的艺术传统,如民和土族青年,都喜欢勒花围肚,上面绣有孔雀戏牡丹,狮子滚绣球等。土族的刺绣独具一格,美观大方,朴素耐久. 土族民间文学:歌谣、叙事诗、神话、童话、故事、寓言、谚语等土族儿女能歌善舞,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活动中逐渐形 成具有独特民族风格和浓郁地方色彩的民间文学艺术。土族民间文学艺术丰富多彩,有歌谣、叙事诗、神话、童话、故事、寓言、谚语等,是中华文苑百花中一校别有芳馨的奇葩。歌谣 土族谚语说,“饭可一天不吃,歌不可一日不唱。” 在土族之乡,不仅逢年过节、婚嫁喜宴之时,合庄和四方亲友老少闲集,载歌载舞以表达庆贺和祝福之情,即在平日田间劳作、山林牧樵、路上行走,无不即兴讴歌,抒发性灵。尤其是在各地定期举行的传统庙会、集会上,土族儿女身着鲜丽的民族服 饰,不远百里前来赶会赛歌。一时花事如锦,歌声如潮,往往通宵达旦,尽兴方散。 土族之乡,享有高原歌舞之乡的美誉。 土族传统歌谣内容丰富,题材广阔,生动而又形象地反映了土族人民的心理素质和审美意识。早期的土族歌谣,一般多用土语演唱,而后逐渐演变为用土语、藏语、汉语等数种语言演唱 ,也有用一句土语相间一句藏语或汉语混合演唱的 。这是土族传统歌谣的主要特色之一。它的发展和演变,在某种意义上显示了土族人民是善于汲取其它兄弟民族的文化营养,以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的。 按照土族的传统习俗,土族歌谣可分为家曲和野曲两大类,其曲调和内容迥然有别。 家曲是指在家里或庄子上唱的歌,依歌词内容可分为赞歌(宴席曲)、问答歌、舞蹈歌、婚礼歌等,其中有一部分歌词带 有宗教、神话色彩。大多节奏缓慢,柔和优美,因文反复,雍容典雅。赞歌多在宴席上演唱,曲调婉转柔美,感情深沉朴实。给人以情长谊深、绵延无尽的意境。赞歌的词藻华丽,极尽渲染铺陈之能事,比喻生动,形象优美,用各种方法从不同角度赞颂人们的崇高品德、智慧才能、勤劳富裕。 唐德格玛是一首在互助土族聚居区广为流传的古老赞歌。歌词委婉生动地叙述了一个三岁幼童(土族祖先)为了寻求生活的乐土,上云天,擒青龙,给它驾上金犁耕地遭到失败,又攀石山,捉野牛,套银犁犁地也没有成功,他毫不气馁,再下平滩牵黄牛,终于将“又肥又壮的黄牛驯服了”,“驾起铁犁把荒开”。犁了南滩犁北滩,洒下珍珠般的青裸种子,秋后再获丰收,从此安居乐业,这首带有神话色彩的歌谣,形象地反映了土族先民从游牧民族转向农耕的艰辛历程,讴歌了土族人民勇于开拓,坚毅不屈的进取精神。 赞歌一般由两个人唱,一为主唱,一为伴唱。它往往是问答歌的前奏,逐步引向对歌。在互助地区流行的赞歌还有阿拉因列、因希格洛、拉拉因格列等。在中国古代歌谣和神话传说中,关于天地万物和人类的产生 是重要内容之一。土族问答歌也有此类传说,但别具一格。如民 和三川土族传唱的混沌周末歌歌分五部,依次为 “ 起唱”、“ 混沌”,“开天辟地 ”,“人类起源”、“周末”,它记叙了盘古出世,女娲娘娘“割了金蛤蟆的舌头,补了一座黄金天,从此天河不下流 ”,“三十三天才周全”的故事。混沌周末歌既有古代神话传说的共性,又有土族的个性,它反映了土族人民在接受其它民族文化营养时,并没有完全照抄,而是根据本民族的文化传统而加以吸收、改编,成为本民族的艺术珍品。互助地区土族传唱的幸木斯里、恰然等也涉及到这一内容,如幸术斯里开篇就唱道:当初天地混沌时,/ 没有天来投有地,/日月星辰都没有,/首先产生是什么?/其次形成是什么?/再次出现是什么?其后歌手对答提问,盘话古今。问答歌适择是阐述天干地支、九宫八卦及其相互变化与推算方法的古歌。合尼是一首长达千行的羊的赞歌。它叙述了羊的来历,生长羊习性宰杀后怎样肢解、分配等。涉及许多畜牧业生产知识,以及早期土族的生活习俗。总之,问答歌的内容极为丰富,几乎包罗万象,是土族人民的百科全书。歌手演唱时互相问答,往往通宵达旦,连唱上几天几夜,难解难分。问答歌是土族歌谣中的瑰宝。土族民间舞蹈丰富多彩,互助土族的传统舞蹈俗称 “转安召”, 是一种集诗、歌、舞为一体的民间娱乐形式。逢年过节 ,迎送宾客,庆贺丰收时,土族儿女聚集在场院或庭院里,燃起篝火,围成圆圈,由长者或 “ 把式” 领唱领舞,群起而和之。歌词内容多为祝愿土乡吉祥如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人丁安乐。据普查,仅在互助土乡流传的舞蹈歌有数十种之多,其中安召索罗罗、幸中布索、拉毛治召、谢玛罗、拉热烈、什则因什则等流传最广,歌舞时,气氛和谐而热烈,富有民族和地方特色。土族儿女的婚礼隆重而热闹,整个迎亲过程都在歌舞中进行。 其婚礼歌有固定的曲调和唱词。主要有接纳信妥偌(即接受迎亲人拿来的礼物歌),唐德格玛(土族的赞歌,也在婚礼中唱,内容有所不同),纳信斯果、敬面条(均为宴席上嘲弄迎亲人的喜歌)、依姐(新娘改变发式和上马启程时唱的歌)、 拉隆罗(姑娘们唱的喜歌)、 西买其瓦日睦(谢媒歌)等。民和土族婚礼歌大致可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迎娶吉日在新郎家唱的喜歌(土语称为“道拉”),主要有混沌周末歌、观天地、绣莲花、五行问答、五座宝山队、十二吉星队、十二属相、五方配色等。第二部分是 娶亲之夜在新娘家唱的喜歌,主要有什么动身什么没动身、拜五方、五座财门、五装成等。第三部分是妇女们唱的喜歌,有莫日苦调苦空尼斯果(即嘲弄男方迎亲人的喜歌)、切吉灭燃(土语意为掀起波浪的河流,也是嘲谑迎亲人的喜歌)、切馒头、八央九月(八央,土语,富裕的意思,内容为欢歌丰收、富裕的九月)、 五色鸟(由土族阿姑扮演五色鸟,内容为催促“ 喜客” 启程的喜歌) 、 卡日科吉盖(土语意译为“ 黑色的喜鹊”)、思不吾拉(土语意 译为 “象塔一样的大山 ”)、木吉鸟(土族姑娘把自己比喻成美丽的木吉鸟,此歌以鸟喻人,赞颂新娘的美丽灵巧),阿娜的模样(民和土族称妈妈为“ 阿娜”, 是颂母之歌),上马曲等。第四部分为迎亲和送亲过程中的喜歌。主要有上当起拉(新娘改变发型的喜歌),进门歌等。第五部分为宴席喜歌,有八洞神仙、福禄寿、青枝莲花、米谷酒、七好比(此曲歌颂父母、儿女、兄嫂、亲朋) 、敬西瓜、十样景等。还有颂词谢娘恩、谢媒人、托新娘、谢宴、点红、出门词等。婚礼歌集中地表现了土族人民热忱好客,诙谐风趣,和他们的文化传统,审美意识,体现了土族人民的公理素质。野曲即山歌,情歌,土语称之为 “哈达过道”, 意为庄子外面唱的歌。它与流行于西北的“花儿”大同小异,是以反映爱情生活为主的民间歌曲,其为土族独有的曲调有睹嗨甲、阿甲哟(此二调流行于民和)、阿柔洛、兴加洛、恰日洛、玛森戈、土族令、好花儿令、梁梁上浪来令、杨柳姐令、红花姐令、黄花姐令、三节子令(以上流行于互助)等,土族山歌的格式一般以四句为一首,有时根据演唱需要加两个半句或衬词、衬句。衬词、衬句是固定的,各种不同的曲调或“令”,有其相应衬词,演唱者触景生惰,即兴编词,多用比兴起句,引出实意,用喻精当,衔接浑然自如,形象思维丰富,给人以美感。大量的歌词讴歌男女情爱、倾诉思恋爱慕的衷曲,山歌的曲调优美流畅,富于变化,每乐句结束时多用下滑音,余音袅袅,给人以回味无穷而又悠长忧伤的感觉,富有感染力,赢得广大土族人民的喜爱,传唱不绝。.叙事诗叙事诗以叙事诗为主的诗歌,在土族民间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其代表作品有拉仁布与吉门索、祁家延西、登登玛秀 等,其中尤以拉仁布与吉门索流传最广,影响最大,堪称土 族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拉仁布与吉门索长达300 多行,生动细腻地描绘了一个爱情悲剧故事:热情、美丽的姑娘吉门索,爱上了给她哥哥放羊的长工拉仁布。他俩在共同放牧的劳动生活中,建立了纯洁的爱情,并在山上结为夫妻。吉门索的哥嫂知道这件事后,对吉门索又打又骂,把她锁在家中,不准她与拉仁布见面。她的哥哥还穿 上她的衣服,暗藏尖刀溜到山上,将放牧归来的拉仁布活活刺死。当庄子上的人按土族习俗火化拉仁布时,烧了三天三夜没烧着。吉门索听到消息,挣扎着爬到火葬现场,将耳环、手锡、衣衫等一件件投入火中,可尸体仍旧烧不着。吉门索忽然醒悟,她悲愤欲绝地唱道:“ 你不着来我知道,盼我和你一块烧,五尺身子舍给你,一块烧到天荒和地老” 。唱罢,愤然纵身跳入火中 ,熊熊大火立即燃烧起来,尸体瞬间化为灰烬。狠心的哥哥把他俩的骨灰分埋在一河两岸,三年后两岸各长出一棵合欢树,隔河连理连枝。狠心的哥哥又把树砍倒,劈成木柴放进灶里焚烧。火点燃后,只见升腾的烟雾化为一道七彩虹霓,从烟囱里飞出一对美丽的“ 翔尼娃”(土语,即鸳鸯),扑向黑心肠的哥哥,啄瞎了他的双眼,然后双双比翼飞翔在当年放牧的山林上,唱着追求自由、幸福的歌。这是一首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典型作品。富有浓郁 的地方色彩和民族特色,思想性和艺术欣赏价值都较高。显示了 土族人民丰富的想象力,表达了他们对黑暗的封建社会的强烈控诉和对自由美好的新生活的向往。是土族民间文学的瑰宝。拉仁布与吉门索是土族人民家喻户晓世代传唱的诗篇 ,1983 年,互助土族自治县文工团将它改编成五场歌剧演出,受到土族和高原各族人民的欢迎。诗人白渔还以它为素材,进行再创作,写出题为烈火中的爱情的长篇抒情诗。祁家延西的基调沉郁悲壮,它以浓重的笔墨讴歌的土族头领延西,不顾年迈体衰,毅然率领子弟抗击入侵之敌,英勇献身。表现了土族人民深明大义,维护国家统一的大无畏精神。登登玛秀叙述了一位土族阿姑的不幸遭遇,借鸟喻人 ,委婉凄侧。此外还有太平哥、布条有、合日耗斯别的俊纳哥(意为羊粪蛋般身材的蜜蜂哥传)等。 故事、寓言、童话、谚语 土族的民间传说故事十分丰富。仅互助县在民间故事集成普 查中就收集到五百余则。牛达的传说(牛达,土语,意为妇女的帽子或头饰),别有情趣地记述了土族妇女各种头饰的来历,以及她们不畏强暴、智除 “ 王跻”(妖魔)的经过,情节曲 折,可读性强。此外,象黑马张三哥儿、鳞古斯、花牛核都属于这一类题材。山雀叫了的时候、青蛙女婿、孔雀、代代玛依、阿丹寻妻等,表现了青年男女为摆脱封建买卖婚姻的桎梏,追求幸福生活的向往。此外,还有一些地方风物传说,如佑宁寺赛马、北山妖魔洞等。寓言贪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湖北职称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中国空气开关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前景机遇研判报告
- 2025年中国晶体管与光电输出光耦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前景机遇研判报告
- 企业碳风险管理能力与融资行为的关联性
- 材料检测标准化建设与行业规范化推进
- 2025年全国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多选题)
- 实践教学环节在食品化学课程中的重要性
- 高校体育资源共享中的技术支撑与创新路径
- 地质勘查课程中的实地教学与实验平台建设
- 高职数控技术实践教学模式的持续改进与评估机制
- 养猪与猪病防治 课件汇 1绪论 - 6种公猪的饲养管理
- 新疆乌鲁木齐市2025年通信工程师考试高、中级(通信专业实务传输与接入)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吉林省的劳动合同书范本
- 2025水稻代烘干合同书
- 激光镭雕岗位安全培训课件
- 茶叶发酵技术培训课件
- 排水管道非开挖修复施工方案
- 沪教版(2024)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欢乐购物街》单元测试卷(含解析)
- 叉车安全技术比武竞赛试题(含答案)
- DB46-T 720-2025 水务工程施工资料管理规程
- 民宿改造装修协议合同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