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特网信息资源的评价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因特网信息资源的评价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因特网信息资源的评价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因特网信息资源的评价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因特网信息资源的评价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届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活动因特网信息资源的评价教学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高中 2.学科:信息技术 3.课时:一节课4.学生课前准备:(1)百度网络诈骗的相关资料。(2)了解网络信息的特点。5.教师课前准备:(1)网络百度相关教学案例,记录典型案例的网站网址。(2)网络微机室内外连接调试,安装本课自制教学网页。二、教学课题因特网信息资源的评价:网络信息资源是一种新型数字化资源,与传统信息资源相比有较大的差别,它改变了传统的信息发布和信息传播的固有程式,省去了以往编辑出版这一关键性的信息发布质量控制环节,使得网络信息来源极为广泛,信息发布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几乎任何人都可以在网上恣意发布传播任何信息。这使得网络信息资源具有非控制性、非均衡性、异构性、动态性,所以我们有必要对检索获取到的信息结合一定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进行分析评价。基于以上说明,我把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概括为:1.网络信息资源评价的必要性介绍2.评价指标与方法的学习3.评价技能的实践4.对学生的评价技能进行评估三、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选自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必修)信息技术基础中的第二章第四小节“因特网信息资源评价”。是在学习了信息获取的方法、因特网上信息的浏览与获取、网上资源检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生会上传下载各种信息,对QQ、电子邮件、博客、贴吧具有操作实践经验。1.重点: (1)CARS评价方法学习(2)使学生成为网络世界的自卫者、导航者,抵制网络虚假信息的实践者、倡导者。2.难点:高一学生他们动手能力强,但缺乏经验和方法,理性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比较薄弱。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定为:“灰色信息”的评价。四、教学方法“确定目标,设计任务;自主探索,积极协作;归纳总结,评价成果”,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鼓励学生有所质疑,有所创新,有所突破。教学中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 (1)任务驱动法:采用任务驱动法,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作为主要学习任务,让学生分小组协作完成。 (2)网站辅助教学法:根据本节内容,设计了一个信息评价教学网页放入学校机房的教师机做服务器,(该网页属动态网页,数据库链接,不同的组有不同的ACCES表供学生上传成果供展示)在教学中贯穿始终,既充分体现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又能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创设环境,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师生互动。五、教学过程(一)情景激趣 引入课题1、请同学点击教师制作信息评价教学网页的“导入”可见以下材料:材料1:日本女子网恋诈骗杀4男子 死者均死于炭炉中毒 来自网络:/日本一名女子通过互联网结识多名“单身寂寞男”,先后承诺与他们结婚并索要钱财。其中4名男子给钱后离奇死亡。警方怀疑,这名女子以婚姻为诱饵诈骗和谋杀这些男子,而后伪装成自杀或意外事件。材料2:少女网恋一年不知情郎是女郎 闺蜜设局骗走20万来自网络:/system/2012/02/13/010346775.shtml家境富裕的阿丽(化名)与一名网友网恋一年多,其间“男友”以生病、出车祸等为借口借款50多次,她都满足了对方的要求,一共借出20多万元。令她没想到的是,这一切都是闺蜜董某设计的骗局,与她交往的“男友”是由姓董的女的假扮的。日前,晋安区法院以诈骗罪判处董某有期徒刑4年8个月,并处罚金1万元。学生活动 1.阅读课本42页“网络上的信息垃圾”材料 2.根据课前任务,请同学分成四组讨论列举网络信息组织(从管理、审核、无序方面)的缺陷,每组推荐一名同学发言。教师活动点评补充学生活动请同学点击教师制作信息评价教学网页的“基础知识”阅读“CARS评价方法”教师活动 破解课题-讲解网络信息组成的特点:(1)非控制性:因特网是一个多网络、无中心、无主管的分散型互联网结构,网上信息资源具有分布式特点,处于一种无中心控制、混乱无序的分布状态。(2)非均衡性:网络信息资源在不同学科专业领域、不同行业、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分布差异很大,数量和质量的差别也很大。(3)异构性:因特网信息资源在形式上没有一个统一的体系和结构,处于非结构化状况。(4)动态性:网络中的信息资源分散无序,变动和更换频繁,更新周期不一。互联网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而与此同时,网络的弊端也日见现出,网络上信息良莠不齐,虚假信息鱼目混珠,网络诈骗层出不穷因此我们要学会辨别因特网上信息的真伪。设计意图:据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从学生最感兴趣又易误入歧途网恋话题导入,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从第一幅图片的感性认识过渡到第二幅图片的理性来分析问题,进而破解本课课题,为什么要评价网络信息,怎样评价网络信息。(二)走近课本 整体感知展示提问:请同学点击教师制作信息评价教学网页的“课堂任务”任务1: 为什么要评价网络信息?网络信息的评价方式有哪几种?因特网信息资源评价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方面?CARS评价包括哪些指标? 为什么要评价网络信息?网络信息的评价方式有哪几种?因特网信息资源评价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方面?CARS评价包括哪些指标?学生活动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以上表格内容。以学生机房的一排为一个小组,完成的小组即可通过上传到教师机展示。不断完善不断补充。设计意图:构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理论,让学生用理论指导实践。避免造成盲人摸象式的以点带面。(三)实践体验,小试牛刀学生活动(根据所学知识百度任务,通过查阅-讨论碰撞点拨完成问题)讨论与交流任务:高一上学期结束,同学们马上面临高中文理分科选择,请同学们交流讨论你要选文理还是理科,为什么?讨论完毕后,以“高中文理科分科指导”为关键字百度一下相关网站论述,并通过复制-粘贴方式完成下表:(该表在教师制作信息评价教学网页的“课堂任务”任务2:) 教师活动巡视指导学生根据百度的结果通过复制-粘贴完成以上综合探究表格,然后以“高考网”中高中文理分科指导网站:/e/20100728/4c4f9d8ee5d36.shtml 为例把以上表格从可信度、准确度、合理性、相关支持方面进行分析。知识强化 通过教师制作网页“任务3”展示以下任务,然后教师逐个讲解网络百度【2012年云南高校招生数】:通过举政府官方网站与一些非主流网络媒体的网站的对比来讲解可信度。网络百度【泸西天气预报】:通过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和地方的天气预报的不同来讲解准确度。网络百度【泸西一中贴吧】:通过学生在贴吧上的言论内容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来讲解合理性。网络百度【网上购物流程】:通过上淘宝网购物选择商家,有无支付宝的相关支持服务来讲解相关支持。讨论:对于高中同学来学,每一个同学都有一个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大学和专业,请同学以【XX大学点评】,为关键字百度一下,了解该大学的情况,最终确定一所大学作为你三年的奋斗目标。设计意图:通过该实例的操作,让学生感受评价网络信息的常识,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现实生活归结出CARS评价法的要点:可信度、准确度、合理性、相关支持并进行逐一强化。同时强调知识和生活学习紧密联系,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学习的困难问题。(四)学以致用,逐步深入学生: 百度任务:1、蚊子有没有牙齿?教师: 通过第一问题的搜索,网上对于“蚊子有没有牙齿?”的答案yes和no各占一半,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我们不知所措,也不知问题的真相。请同学们继续百度第二个问题?学生: 百度任务:2、蚊子有几颗牙齿? 教师: 通过第二问题的搜索,网上对于“蚊子有几颗牙齿?”的答案几乎是肯定的,只是数量的差别,有的说是21颗,有的24颗,还有的说是22颗。而且有大量的说明蚊子有牙齿的理由。可能有牙齿,但也不确定。为了进一步验证我们继续下一问题。学生: 百度任务:3、蚊子教师: 通过第三问题的搜索,在“中国昆虫网”、百度百科/view/14095.htm、蚊子的相关知识/mosquito.htm等大量网站介绍蚊子的形态与结构时都介绍蚊子有22颗牙齿。引导学生用CARS列举法评价“中国昆虫网”内容的可靠性,最终确定答案。教师归纳:如果遇到用CARS法无法确定的灰色信息时,可从信息中提炼出关键字-网络再搜索-放大关键字-网络再搜索-缩小关键字-网络再搜索,经过反复几次这种操作即可确定信息真伪。例如: 手机号中奖问题,确有搞手机号中奖的部门或组织,但如何辨别呢?一般说看你是否参加过该组织的什么活动,是否需缴纳什么费,没参加过活动一般是假的,如果参加过活动,你可按提供信息的单位、电话、活动名称、活动所属网站、网站备案号等为关键字进行百度验证。设计意图:一般的网络信息通过课本40页的综合探究所列15个方面的判断即可断定的真伪,但网络上的“灰色信息”比较难判断,必须进行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例如上述内容,只靠对单一网站的定性分析是得不出正确答案的,必须教会学生把需判断的网络信息内容提炼出“关键字”进行网络再搜索判断,跟其它网站描述的情况作对比,如果还是难判断,可将关键词再放大或再缩小进行搜索相关信息进行对比,最终确定“灰色信息”的真伪。(四)知识总结,体验喜悦。回顾本节课知识,请同学们以“主编”的角色对本节教材内容提出修改或编写意见,提出你自己的创新点,你认为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学生发言)设计意图:逐渐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荣誉感,进一步激发他们强烈的创造欲望,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学生的表达,同学之间相互提醒梳理知识点,教师则观查教学效果,思考教学策略。(五)完成作业、洁身自律(网页中完成)1、今年欧亚地区普遍遭遇极寒天气,有学者提出地球没有变暖,我在“信息评价”网页中建了一个 “地球是否在变暖” 的主题,请同学们分成正反两方百度相关知识后进行回帖辩论。2、网络信息垃圾主要来自哪些地方?请以“做一名网络信息的净化者”写一份保证书并签名交老师。设计意图:学习本课除了判断网络信息的真伪性,还要让学生知道有些信息根本不存在真伪,或者说它需要在历史的长河中才能验证真伪。其次,从情感目标来说,学习本课就是让学生提高信息素养,养成自律和管理的观念,防止网络信息垃圾的滋生和传播。六、反思课堂、提高业务该节课,我特别强调教学实例、实践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以前总是强调操作技巧,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不够,很少考虑向学生渗透一些对他们一生很有帮助和指导意义的知识,所以我这次特意选了一些学生感兴趣、发生在他们身边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