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的中西医治疗浅析.doc_第1页
哮喘的中西医治疗浅析.doc_第2页
哮喘的中西医治疗浅析.doc_第3页
哮喘的中西医治疗浅析.doc_第4页
哮喘的中西医治疗浅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哮喘的中西医治疗浅析哮喘的中西医治疗浅析本文来源:论文 / 哮喘是一种反复发作的哮鸣气喘疾病.临床以发作时喘促气急,喉间痰吼哮鸣,呼气延长,严重者不能平卧,呼吸困难,张口抬肩,摇身撷肚,唇口青紫为特征.常在清晨或夜间发作或加剧.本病包括了西医学所称的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本病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初发年龄以16岁多见.大多数病儿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在正确的治疗和调护下,随年龄的增长,大多可以治愈.但如长时间的反复发作,会影响到肺的功能,甚至造成肺肾两虚,喘息持续,难以缓解,或反复发作,甚至终身不愈.本病发作有较明显的季节性,冬季及气候多变时易于发作.1 【病因病机】 哮喘的病因既有外因,也有内因.内因责之于肺、脾、肾三脏功能不足,导致痰饮留伏,隐伏于肺窍,成为哮喘之夙根.外因责之于感受外邪,接触异物、异味以及嗜食咸酸等. 【临床诊断】 1 诊断要点 (1) 常突然发作,发作之前,多有喷嚏、咳嗽等先兆症状.发作时喘促,气急,喉间痰鸣,咳嗽阵作,甚者不能平卧,烦躁不安,口唇青紫. (2) 有反复发作的病史.发作多与某些诱发因素有关,如气候骤变、受凉受热、进食或接触某些过敏物质等. (3) 多有婴儿期湿疹史,家族哮喘史. (4) 发作时两肺听诊可闻及哮鸣音,以呼气时明显,呼气延长.支气管哮喘如有继发感染,可闻及湿罗音. (5) 一般情况下,支气管哮喘的白细胞总数正常,嗜酸性粒细胞可增高;伴肺部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均可增高. 2. 鉴别诊断 哮喘需与肺炎喘嗽相鉴别.哮喘以咳嗽、哮鸣、气喘、呼气延长为主症,多数不发热,常反复发作,多有过敏史,两肺听诊以哮鸣音为主;肺炎喘嗽以发热、咳嗽、痰雍、气急、鼻煽为主症,多数发热,两肺听诊以湿罗音为主. 【辨证论治】 1. 辨证要点 哮喘临床分发作期与缓解期,辩证主要从寒热虚实和肺脾肾三脏入手.发作期以邪实为主,进一步辨寒热;缓解期以正虚为主,辨其肺脾肾三脏不足,进一步辨其气血阴阳. 2. 治疗原则 本病的治疗,应按发作期和缓解期分别施治.发作期当攻邪以治其标,治肺为主,分辨寒热虚实而随证施治.缓解期当扶正以治其本,调其肺脾肾等脏腑功能,消除伏痰夙根.哮喘属于顽疾,宜采用多种疗法综合治疗,除口服药外,雾化吸入、敷贴、针灸疗法.以及配合环境疗法、心身疗法可增强疗效. 3. 证治分类 (1) 发作期 寒性哮喘 方药: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热性哮喘 方药:麻杏石甘汤合苏葶丸加减. 外寒内热 方药:大青龙汤加减. 肺实肾虚 方药:偏于上盛者用苏子降气汤加减;偏于下虚者用都气丸合射干麻黄汤加减. (2) 缓解期 肺脾气虚 方药:人参五味子汤合玉屏风散加减. 脾肾阳虚 方药:金匮肾气丸加减. 肺肾阴虚 方药:麦味地黄丸加减. 【其他疗法】 1. 中药成药 (1) 小青龙口服液:每服10ml,1日2次.用于寒性哮喘. (2) 哮喘颗粒:每服10g,1日2次,开水冲服.用于热性哮喘. (3) 桂龙咳喘宁:每服2粒,1日3次.用于寒热错杂,肾气不足者. (4) 咳喘平:每次4片,每日3次.对哮喘有缓解症状的功效.3 (5) 红砒劫痰片:5岁,每次2片,每日2次,14日为1疗程.用于哮喘发作.3 (6) 射干麻黄汤化裁联合舒利迭:舒利迭每次1吸,每日2次。射干10g,炙麻黄6g,生姜10g,细辛3g,五味子 9g ,紫苑15g,款冬花10g,姜半夏9g,大枣10g;全蝎6g ,川芎15g,广地龙15g,金沸草15g,生艾叶6g,川椒6g。治疗冷哮。8 (7) 仙地合剂:仙茅15g,淫羊藿15g,生地15g,黄芪10g,穿山龙30g,地龙10g,葛根15g,炙甘草10g。水煎服,日1剂,分早晚2次口服。2周为1个疗程。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热哮)。9 (8) 参蚧散加味:蛤蚧2对(去头足)、人参15g、山药60g、甜杏仁24g、(上等)沉香12g、(上等)肉桂12g、京半夏30g、黄芪60g、紫皮胡桃60g、炒白果30g、桑白皮30g、甘草15g。上药共研细面为一料药,密装备用;每次4-6g,每日3次,开水送下。治疗顽固性支气管哮喘。10 (9) 防喘汤:冬虫夏草10g、黄芪12g、大枣10枚、猪肺1具。取猪肺(不落水)与诸药清水炖烂,饮其汤食其肺。每于哮喘有发作先兆时用。10 (10)射麻口服液:3-6岁每服5ml,6岁以上每服10ml,每日2-3次。适用于哮喘发作期。11 (11)中药雾化:加味麻黄汤及加味麻杏石甘汤煎剂过滤,采用超声雾化吸入。麻黄汤液适合寒喘型,麻杏石甘汤液适合热喘型,合用超声雾化,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13 2.单方验方 (1) 地龙散:地龙研为细粉,口服3岁每次1-3g,每日3次.用于哮喘发作.3 (2) 沉柏散:沉香2.5g,侧柏叶3g,研细粉,于临睡前顿服.用于哮喘夜间发作.3 (3) 玉竹白梨饮:玉竹10g,白梨1个,水煎,分3次服.5岁者,吃梨饮汁,每日3次,连服1各月.用于哮喘缓解期. 3 (4) 黄芪饮:黄芪5g,五味子、甘草各2g,大枣5枚,水煎2次,混合药汁,加热浓缩至15ml.1-3岁每次5ml,每日3次,连服1个月.有脱敏作用.用于哮喘的预防.3 (5) 何首乌散:何首乌10g,牡蛎、胡桃仁、补骨脂各15g,共研细粉,每次5g,每日3次.久服可以防哮.3 (6) 脾氨肽口服冻干粉:2mg/次,每日1次口服,用于哮喘合并反复呼吸道感染.4 (7) 治哮膏方:由淫羊藿、巴戟天、黄芪、党参、首乌、黄精、熟地、山茱萸、麦冬、野荞麦根、胡颓叶、黄荆子、川芎、法半夏、蒲公英、阿胶、龟板胶、蛤蚧、胎盘粉、白参、冰糖、饴糖等组成.将淫羊藿、巴戟天等前15味药物先浸24h,煎煮取汁、过滤共3次,3煎混合后浓缩至2500ml左右,加入细研成粉的白参、蛤蚧、胎盘粉,冲入预先烊溶的阿胶、龟板胶,最后加入冰糖、饴糖炼制收膏.服法:患者于每年11月开始服用,每次25ml,每日早晚2次空腹服,连服50日,每个冬季为1个疗程.用于哮喘轻、中度持续状态以及缓解期患者的治疗.6 (8)顺尔宁片(白三烯受体拮抗剂):5mg,每天1次,睡前服.治疗轻、中度哮喘.7 (9)发作期可用地龙烘干研粉,每次1-3g,每日3次饭前口服;痰多可用皂荚15g,水浸白芥子20g,12小时后焙干,每次1-1.5g,每日3次口服. 缓解期可用五味子泡鸡蛋,于冬季每晨蒸熟1个服用,肾虚可常食生胡桃肉.12 (10)党参6g,炒白术6g,茯苓9g,陈皮6g,生黄芪6g,山萸肉6g,姜半夏6g,五味子3g,防风3g,紫河车粉(分吞)3g。水煎服,每日一剂。适用于哮喘缓解期。11 3. 药物外治 (1) 白芥子21g,延胡索21g,甘遂12g,细辛12g.共研细末,分成3份.每隔10天使用1份.用时取药末1份,加生姜汁调稠如1分硬币大,分别贴在肺俞、心俞、膈俞、膻中穴,贴2-4小时揭去.若贴后皮肤发红,局部出现小疱疹,可提前揭去.贴药时间为每年夏天的初伏、中伏、末伏3次,连用3年. (2)桃仁膏:桃仁、杏仁、栀子各10g,白胡椒2g.糯米7粒,混合共研细粉.用时将鸡蛋去黄留清,调和药粉,摊在纱布上,敷贴双侧涌泉穴,12-24小时取下,可连用1-3次.对哮喘发作有止哮平喘效果.3 (3)吴茱萸糊:吴茱萸10g,研细粉,用醋调和成糊状,分2份,各敷左右涌泉穴,48小时取下,多数1次即效.用于寒哮.3 (4)麻黄膏:麻黄、细辛、干姜各15g,白芥子30g,共研细粉,用香油调成糊状.适量药膏,置于伤湿膏上,再贴双侧肺俞穴,2日一换,连用3次.用于寒性哮喘.3 (5)二丑饼:白丑、黑丑各20g,炒至半生半熟,研为细粉.用时取二丑粉20g,与大黄粉30g,槟榔粉、木箱粉各7.5g,轻粉0.3g.诸药混匀,加入适量蜂蜜调和均匀,捏成圆形小饼,以盖满脐孔为度,外敷纱布包扎固定.每日1次,10日为1疗程.用于热性哮喘和实证哮喘.3 (6)久哮膏:麻黄5g,白芥子4g,半夏、桂枝各3g,丁香0.5g,砒石0.3g,共为细粉.用时先以生姜1片拭擦脐部,趁湿将药粉撒于脐中,再用纱布覆盖.敷2小时即可.每日1次,10日为1疗程.用于虚性哮喘.3 (7)哮痰膏:明矾60g,面粉适量,米醋50ml,蜂蜜少许.明矾研细,加入面粉混合,用醋调成糊状,取药糊15g,敷于脐中,外用纱布覆盖.2日换1次,连用20日.用于哮喘缓解期脾虚痰积.3 4食疗方药 (1)米醋蛋:低度米醋适量,鸡蛋2个,煮熟去汁,食蛋,每次1个,每日2次.用于寒哮.3 (2)绿茶蛋:绿茶10g,鸡蛋2个,同煮至蛋熟,去壳再煮至水干.食蛋,每次1个,每日2次.用于热哮.3 (3)莱菔蛋:莱菔子10g,鸡蛋2枚,加水适量煮熟,去汁食蛋,每次1枚,每日2次.用于过敏性哮喘.3 (4)五味子蛋:五味子10g,鸡蛋2个,加水适量煮熟,去汁食蛋, 每次1个,每日2次.用于哮喘缓解期.3 (5)豆腐300g,麦芽糖60g,生萝卜汁300ml,混合煮开,去渣服汁,儿童每次15ml,每日3次.用于虚性哮喘.3 (6)新鲜羊胆汁90g,蜂蜜15g,混合蒸2小时,儿童每次服5ml, 每日3次.用于各型哮喘.3 (7)防哮粥:黄豆50g,玉竹10g,山药15g,黄芪20g,白梨1枚,加水适量,煮熟黄豆,余汁至100ml.儿童每次15ml,每日3次.久服可用于哮喘缓解期治疗.3 5针灸疗法 (1)发作期:取定喘、天突、内关.咳嗽痰多者,加膻中、丰隆.1取鱼际、关元、气海、足三里、大椎,得气后留针30分钟,每日1次,连针2周,针刺可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降低气道阻力,改善肺功能.2 (2)缓解期:取大椎、肺俞、足三里、肾俞、关元、脾俞.每次取3-4穴,轻刺加灸,隔日1次.在好发季节前作预防性治疗. (3)体针:主穴取肺俞、定喘(双侧).实性哮喘加尺泽,合谷(双侧);虚性哮喘加膏肓、足三里(双侧);哮吼重加天突;痰多加丰隆;发热加曲池;胸闷加中府.3 (4)头针:取额旁一线,定位于额中线外两旁,直对目内眦角,发际上下各0.5寸,即自眉冲穴沿经向下,针1寸.属足太阳膀胱经,有止哮作用.用于哮喘发作期.3 (5)耳针:主穴选平喘、喘点.配穴选肺、气管、神门、肾上腺.用于实性哮喘.3 (6)手针:选咳喘点,此点位于掌面,食指、掌指关节的尺侧;咳喘新点,位于第4、5掌指关节间;肺点,位于掌面,无名指,第2指关节,横纹中点.针刺留针3-5分钟.用于哮喘.3 (7)足针:选刺7号穴,位于足底后缘中点直上5寸,或17号穴,位于踝关节横纹中点下2.5寸.用于哮喘发作期.3 6.推拿疗法 清肺经300次,运太阳30次,揉天突20次,按定喘穴30次,按揉肺俞20次,分推肩胛骨100次.用于哮喘反复发作,或日久不愈的哮喘.3 7.学位埋线:用羊肠线作穴位(膻中、八华、外定喘)埋线,疗效较好.每次取1个穴位,每2-4周埋1次,共2-3次.一般在3天左右起效,维持时间较长.2 8.穴位电离子导入法:用中药敷贴离子导入法,使药物通过直流电导入相应穴位,此法无痛苦,较适用于幼龄儿童.寒喘用小青龙汤,热喘用麻杏石甘汤.取穴百劳、肺俞、膏肓3对穴,每日导入1次,连续3-5日为1疗程.2 9.穴位注射疗法:用内蒙古黄芪治疗儿童哮喘每次用2ml,分注双侧足三里穴位,每周2次,3个月为1疗程,每疗程间隔2周,共3-4疗程.总有效率为86.4%,对提高机体免疫力及改善肺微循环有一定作用.2 10. 西医治疗:哮喘持续状态的处理:(1)吸氧;(2)补液、纠正酸中毒;(3)糖皮质激素类静脉滴注;(4)支气管扩张剂;(5)经以上治疗无效时,可试用异丙肾上腺素静滴;(6)镇静剂;(7)机械呼吸. 11.心理干预治疗.5 【预防与调护】 1. 预防 (1) 重视预防,积极治疗和清除感染病灶,避免各种诱发因素. (2) 注意气候影响,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冬季外出防止受寒. (3) 发病季节,避免活动过度和情绪激动,以防诱发哮喘. (4) 加强自我管理教育,将防治知识教给患儿及家属,调动他们的抗病积极性,鼓励病儿参加日常活动和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 2. 调护 (1) 居室宜空气流通,阳光充足.冬季要保暖,夏季要凉爽通风.避免接触特殊气味. (2) 饮食宜清淡而富有营养,忌进生冷油腻、辛辣酸甜以及海鲜鱼虾等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 (3) 注意心率、脉象变化,防治哮喘大发作产生. 参考文献 1汪受传.哮喘.中医儿科学,p75. 2中国医学专家经验文库.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中国儿科专家经验文集,p131. 3江育仁,张奇文.哮喘.实用中医儿科学,p482. 4田政.脾氨肽对儿童哮喘合并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临床儿科杂志,第24卷第7期,600. 5田政.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心理治疗. 临床儿科杂志,第24卷第7期,611. 6尹良胜.吴银根膏方治疗哮喘70例疗效观察.辽宁中医杂志,2009年第36卷第4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