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 学 设 计 绝品一课的教学设计:1、 教学理念:作为纯粹的文学作品,小说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它有曲折生动、引人入胜的故事,鲜活可感、姿态万千的人物形象,再加上课本中所选都是小说中的经典之作,所以比起其他文体来,小说更具有可读性和诱惑力,如果教师能够利用小说得天独厚的艺术优势,引导学生走进这些优秀的作品之中,走进他们似曾相识熟悉但又陌生,并且充满着奇幻的小说世界,从而达到一种高层次的审美愉悦,提高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那么从“大众文化”中夺回读者,提升受教育者的人格品味,培养学生作为人的信念和信仰,实现这些文学教育乃至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应该都是水到渠成的。二、 教学内容分析:保定富户刘三爷与裱画铺的常先生相识,互相佩服。三爷对常先生推荐的字画全都买下,从不斩价。一天,常先生推荐了一幅古画,说是无价之宝,要价三千大洋,之后常先生就消失了。后来三爷得知常先生是革命党,在京城被杀。尽管有人怀疑此画的真赝,但是三爷始终珍藏此画,哪怕家境败落也不变卖。最后三爷遇到画商王商人,知道了那幅古画的真正价值,王商人饿死不卖收藏的承诺让三爷倍感欣慰,将全部收藏无偿赠送,为国宝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去处。这个故事发生在民国初年,此时的中国经历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他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但辛亥革命并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不久辛亥革命的果实即被袁世凯篡夺,所以此时仍然是一个有军阀统治的动荡年代,而小说中出现的革命党则是甘愿为正义而献身的一群人,常先生便是其中之一。中国文人身上有一种奇特的品质,大多都以为传承千年的中华文化为己任,绝不敢让哪怕一线香火断绝在自己手上。也许每个人的贡献有多少之别,努力有大小之分,但都能尽其锦薄之力,报效祖国。绝品记录的都是发生在作者家乡保定的故事。绝品围绕一幅唐代珍品刻画了三个可歌可涕的人物形象:常先生、刘三爷和王商人,他们为正义献身,为真理舍命,他们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有关作者谈歌简介及其“绝”字系列小说; 2、熟记小说的三要素及其所涉及的基础知识点;3、领会小说所体现出的人物精神以及知识拓展中精神的发扬。能力目标:1、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综合能力。 2、通过正确的方式引导学会分析人物的方法。3、通过分析文章提高学生的的爱护文物及爱国的情怀。德育目标:绝品表面看来讲述的是收藏书画之事,其真正内涵则在藏画之外,那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即坦诚、守信。谈歌让我们从“画之绝品”感受“人之绝品”,铸造我们重信义、守诺言的高尚人品。4、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学习塑造人物的多重方法,把握故事情节,培养概括、归纳的能力。教学难点:从多个角度理解“绝品”的文本内含,理解信义的根本价值所在。五、教学方法与学法:教学方法: 围绕目标,注重知识迁移,引导训练,训练中感受情感的传达,探究研讨,因材施教,致力于学生对小说解读能力的整体提高。 教师首先激发全体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然后指引学生大的探讨方向,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并主动质疑,从而解决课程中的易错点,达到内容真实,格式规范。教师在其中承担导读、归纳、点评的任务。学习方法:1互动探究法。 2自主探究法。 3对照比较法。六、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中国的书画艺术是世界公认的东方艺术瑰宝之一,有许多的同学都很喜欢书画,下面就请同学欣赏几幅书画作品。同学们看出来这几幅画中的区别了吗?这些画有的经过装裱有的未经装裱。同学们知道装裱有什么作用吗?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文章绝品体会一下围绕一幅古画的保护的人和事。(二)新课学习1. 提问:在这篇文章中你发现了那些“绝品”?明确:物质方面,唐代古画是绝品。精神方面,常先生与刘三爷的个人友谊是绝品。他们二人在保护国宝方面体现的爱国义举,民族道义是绝品。装技术方面,此画装裱实为绝技,天下一流。论其装裱,更是绝品。2. 提问:文中的一些小的细节都可看出作者巧妙精心的设计。例如“常先生没有雇佣伙计,自己装裱字画,手艺很神,一些样子容貌落魄的旧字画到了他的手里,一经装裱,便神气崭新。”与小说下文中的那些细节相呼应?明确:一方面常先生没有雇佣伙计与下文中常先生的革命党人的身份相呼应,另一方面与下文向刘三爷介绍交代古画的情节相呼应。3. 提问:刘三爷与常先生的友谊可以用哪两“善”来概括?彼此间的“信”是怎样表现的?明确:(教师范读第五段)两人的友谊是萍水相逢,的君子之交。一个善饮,一个善谈。彼此间的信表现在“三爷爽快,凡是常先生推荐,一概买下,且从不斩价。”4. 提问:马氏在小说中的的第一次出现有什么表现?你怎样看待这一人物的性格?明确:故事情节情节发展到这里,全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起到烘托作用的人物就出场了,那就是马氏的出现。“三爷的娘子马氏放心不下,瞒着三爷,让下人拿着字画到京城找行家鉴定。皆货真价实。如此几回,马氏也就不再疑。”从马氏的这些表现来看,他对常先生不放心,私下里请人对刘三爷收藏来的画请行家进行了鉴定,“皆货真价实” 五个字即是对画品的鉴定又是对常先生诚信的认可。由此可见马氏是一个遇事多疑,颇有心计,喜欢计较的人。5、提问:小说中是如何评述那幅唐代古画的?是如何侧面描写它的价值的?常先生对刘三爷作怎样的嘱咐?明确:作者运用简单的话语“我仔细看过,此画实为无价之宝。唐代珍品。”交代了画的价值。 侧面描写是通过常先生的动作描写与对画的包装细节描写来展现的。“常先生携一布包,来到三爷家中。三爷屏去下人,又关门闭窗,常先生才打开布包,里边又是布包,如此四五层,最后取出一幅画来。打开,那纸已泛深黄。但托裱一新。”常先生的嘱咐意味深长。其一,“三爷若收下此画,万不可示人。若是有人开价,出多少也是不能卖的啊。”这一嘱托给读者留下了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其二,“三爷啊,关于此画。我不再多说,此画价值连城,悉心藏之啊。”信任与被迫离别的无奈尽在不言之中。此画的价值如何又给读者设下了一重悬念。环环紧扣引人入胜。6. 在战祸迭起的社会环境中,刘三爷家中发生了哪些变故?体会这样安排材料的好处。明确:后来军阀在保定开战,一场大火,三爷的店铺皆烧尽。祸不单行,又一年,三爷又让土匪绑了票,索去许多财物,一个大大的家业就败落下来。三爷也就病倒在了床上。这里是小说中的略写,这样安排材料,简要交代刘先生的家庭变故,为下文突出刘三爷的义举为护国宝而捐画作铺垫。7、王商人为何说那幅画是宝中之宝?刘三爷为何愿意把画赠与王商人,你怎样评价这一义举?明确:宝中之宝:我猜想装裱者担心此画被人夺走,才苦心所为。此画装裱实为绝技,天下一流。论其装裱,更是绝品。(印证了常先生品格的光明磊落。)赠画原因:“不敢。祖上有训,饿死不卖收藏。” “我自知不久人世,已无意收藏。这些都是国宝,我恐家人不屑。送与先生收藏,我终于算是对得住常先生了。”(既点明了画的价值,有说明刘三爷是位重信义守诺言的豪侠之士,爱国之士,他重义轻财,护卫民族文化瑰宝,令人敬仰可歌可泣。)8、小说结尾部分的环境描写有怎样的作用?明确:作者以雪景渲染一种悲壮苍凉的气氛,“雪,哑哑地落着。 四野一时无声。”以无声胜有声,借满天大雪巧妙的烘托了小说主人公的义满乾坤,义薄云天的高大人物形象。(三)练习(实训)概括三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常先生:舍生取义 视死如归刘三爷:重情重义 一诺千金王商人:舍利取义 不忘祖训 (四)知识拓展: 孔明接受“托孤”,诚心辅佐后主刘婵,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最后病死五丈原军中,用自己的行动,信守对先主刘备的诺言。关公一人一刀一马,保护两位皇嫂千里寻兄长。一路上曹操派人不断拦截,关羽凭借其超人的武艺与智谋,过五关、斩六将。义薄云天,用自己的行动践行“桃园三结义”的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