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08-09a卷.doc_第1页
马哲08-09a卷.doc_第2页
马哲08-09a卷.doc_第3页
马哲08-09a卷.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矿业大学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A卷)(考试类型:闭卷考试 考试时间:100分钟)院系 班级 学号 姓名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阅卷人一 单项选择(每题4项选1,每题1分,共2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2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C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 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3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 B意识不受客体影响C意识受主体状况影响 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4马克思说,一种科学只有成功地运用数学的时候,才达到真正完善地步。这说明A 只有认识质,才能区别事物 B 只有精确地认识量,才能更深刻地把握质C 必须掌握事物的关节点 D 要坚持适度原则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大胆地吸取人类社会包括资本主义社会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同时对其腐朽的东西给予坚决的批判。这种做法的哲学依据主要是A 内外因辩证关系 B 量变和质变的关系C 辩证的否定观 D 可能性和现实性的关系 6正确理解主客体关系的关键在于 A物质第一性的观点 B意识第一性的观点C实践的观点 D辨证的观点7经验论的错误表现在于 A经验是第一性的 B否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C夸大了感性认识在认识中的作用 D强调了精神的作用8 “纸上得来终觉浅,决知此事要躬行。” 这句诗包含的道理是A读书不能获得真知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9.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本质上是A能动的反映论B经验论C科学实验D处理社会关系的能动的活动10真理和谬误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但超出一定范围,它们就会相互转化。这主要表明A 真理的主观性 B 真理的具体性C 真理的多样性 D 真理中包含谬误11.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A、生产方式 B、地理条件C、社会意识D、人口因素12.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它A、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 B、具有历史的继承性C、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D、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13.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生产资料所有制B、产品的分配和交换C、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D、管理者和生产者的不同地位14.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主张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B、人的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作用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D、社会运动受偶然性支配15. 关于价值和交换价值相互关系的正确论断是A、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基础,价值是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B、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C、价值就是交换价值,二者完全一致 D、价值由交换价值决定,二者量上没有区别16.劳动二重性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是A、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都创造使用价值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都创造价值C、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 D、具体劳动创造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使用价值17.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的货币,执行的是A、价值尺度职能 B、支付手段职能C、贮藏手段职能 D、流通手段职能18.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前提是A、资本家集中大量货币 B、劳动力成为商品C、生产资料成为商品 D、消费资料成为商品19.在价值增殖过程中抽象劳动A、转移了生产资料的价值 B、转移了劳动力的价值C、创造了新的使用价值 D、创造了劳动力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20.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A、揭露了利润的真正来源 B、表明了利润的本质C、掩盖了利润的本质和来源D、消除了各企业、各部门在所获利润上的差别 二 多项选择(每题有2-4 个选择, 每题2分,多选或少选无分, 共20分)12345678910 1“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哲学意义是A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第二性 B物资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C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D画饼不能充饥2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是指A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B在实践中形成人的本质和社会关系C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 D实践是一切生命存在的形式3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这是因为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B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C历史发展方向是由人的思想和行动决定的D社会规律存在和实现于实践活动之中4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表现为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检验认识之真理性的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5. 马克思说:“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这一思想表明 A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 B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C思维通过实践可以转化为现实的物质力量D思维具有直接的现实性和力量 6.社会存在包括A社会生活的各种物质条件B.社会生活的物质生产活动C经济关系D。全部社会关系7.生产关系的客观性是指A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生产关系B,人们不能随意创造或消灭某种生产关系C,生产关系是社会有机体中客观实在的组成部分D生产关系是社会上层建筑的物质基础8.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因为A它能引起劳动对象的变革,促进劳动者素质的提高B它属于上层建筑C。它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D它可以提高管理效率9. 不变资本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 )。A、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货币资本B、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C、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的资本D、价值不发生变化的资本E、生产剩余价值所必要的物质条件10. 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 ()A 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B 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的结果C 工作日不变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 D 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延长工作日的结果 E 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缩短工作日的结果三 辨析题 (每题5分,共10分)1社会意识都属于思想上层建筑2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四 分析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运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的原理,说明发展先进文化对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性。2试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和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关系及其主要 途径。五材料题:(20分)材料1:我国历史上曾经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尚书中就有:“协和万邦”的说法,史伯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司马迁说:“合和万国”,孔子说:“和为贵”,“和而不同”,墨子提出了“兼相爱”、“爱无差”等的理想社会方案,孟子描绘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状态。 材料2:“要按照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