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夹具.doc_第1页
组合夹具.doc_第2页
组合夹具.doc_第3页
组合夹具.doc_第4页
组合夹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_目录一、 实践目的与要求11. 实践目的12. 实践要求1二、车偏心用组合夹具组装11. 偏心轴零件的简图12. 工艺分析(毛坯成品过程)23. 定位方法和定位元件的选用24. 定位误差的计算25. 基础件和支承件的选用和组装36. 夹紧件的选用和组装37. 偏心距的调整38. 重点考虑的问题3三、 铣槽用组合夹具组装31. 传动轴零件的简图32. 工艺分析(工艺路线)33. 定位方法和定位元件的选用44. 基础件和支承件的选用和组装45. 手动夹紧件的选用和组装56. 导向件的选用和组装67. 对刀尺寸的调整68. 气动夹紧件的选用和组装69. 重点考虑的问题6四、钻孔用组合夹具组装71. 端盖零件的简图72. 工艺分析(工艺路线)73. 定位方法和定位元件的选用74. 定位误差的计算75. 基础件和支承件的选用和组装86. 夹紧件的选用和组装87. 导向件的选用和组装98. 对刀尺寸的调整99. 重点考虑的问题9五、 加工中心上镗孔用组合夹具组装101. 支座零件的简图102. 工艺分析(工艺路线)103. 定位方法和定位元件的选用104. 定位误差的计算105. 基础件和支承件的选用和组装116. 夹紧件的选用和组装117. 尺寸的调整128. 重点考虑的问题13精品资料组合夹具实践1、 实践目的与要求1. 实践目的(1)熟悉组合夹具的应用场合和各种元件;(2)巩固夹具设计方面的基础知识;(3)掌握组合夹具的设计方法;(4)锻炼组合夹具的组装技能;(5)培养综合运用工艺规程设计、组合夹具设计等方面知识的能力。2. 实践要求(1) 根据指定零件图中需加工的表面及技术要求,确定合理的工件表面加工方法;(2)根据选定的表面加工方法,确定合理的工件定位和夹紧方案;(3)根据选定的夹紧方案,设计并组装出符合要求的组合夹具;(4)根据组装出的组合夹具,分析其特点并画出夹具装配草图。二、车偏心用组合夹具组装1. 偏心轴零件的简图要加工工件的工序简图如图2-1所示图2-1 偏心轴零件图本工序要求加工偏心轴零件的右边偏心圆柱48mm和不偏心圆柱35mm及右端面,要求以中间圆柱35mm和左端面为定位基准,圆柱35mm与圆柱48mm有偏心4.8mm,中间圆柱35mm与左面圆柱35mm无偏心。2. 工艺分析(毛坯成品过程)工序:毛坯铸造工序:时效处理工序:车35mm的外圆和右端面(粗车半精车)工序:以35mm的外圆为基准,粗车其余的外圆和端面工序:夹紧工件 车削并钻孔 夹紧右端面精车左端面工序:调质处理工序:以左端面为定位基准精车使其他外圆和端面达到所需精度工序:车偏心圆柱:V形支承定位夹紧左35mm圆柱,销定位左端面和工艺孔,工件偏移4.8mm,对48mm的外圆粗车,半精车和精车工序:检验3. 定位方法和定位元件的选用使用V形支撑板与工件中间圆柱35mm构成4点定位,使用支承钉与工件左端面构成1点定位(见车偏心组合夹具简图2-2),在工艺孔上插入一根长销构成一点定位。图2-2 车偏心组合夹具简图4. 定位误差的计算此定位属于工件以外圆柱35k6mm为定位基准面,定位元件采用V形块,工序基准在圆柱中心,偏心距定位误差的计算如下。 (1)5. 基础件和支承件的选用和组装使用圆形基础板作为基础件,使用方形支承连接基础件和定位件(见图2-3)6. 夹紧件的选用和组装使用V形支承板及压板、螺栓、螺钉及螺母构成夹紧件(见图2-3)图2-3车偏心组合夹具元件爆炸图1-螺钉、螺母 2连接板 3-螺栓 垫圈 4-圆形基础板5-定位键、螺钉 6-V形支承板 7螺母8工件9方形支承 10螺栓、垫圈 11方形垫板7. 偏心距的调整车削48mm圆柱时,要求偏心4.8mm,此时先应将右边V形支撑板与压板之间距离从初始13mm粗调到13+5.6=18.6mm,应将作为定位的V形支承板与压板之间距离从初始13mm粗调到13-4.8=8.2mm,然后精调V形支承板与压板之间距离以满足偏心4.8mm的要求。8. 重点考虑的问题如何保证偏心距为4.8mm?答:车削48mm圆柱时,要求偏心4.8mm,此时先应将右边V形支撑板与压板之间距离从初始13mm粗调到13+5.6=18.6mm,应将作为定位的V形支承板与压板之间距离从初始13mm粗调到13-4.8=8.2mm,然后精调V形支承板与压板之间距离以满足偏心4.8mm的要求。3、 铣槽用组合夹具组装1. 传动轴零件的简图要加工工件的工序简图如图3-1所示图3-1 传动轴零件简图本工序要求加工传动轴零件上二个键槽14mm和12mm和1个孔10,要求以左右两个45mm的轴段和右端面为定位基准。2. 工艺分析(工艺路线)工序:铸造工序:时效处理工序:车外圆(粗车半精车精车)工序:上铣床,钻出10mm的工艺孔工序:在铣床上,翻转10mm孔90度,根据工艺孔定位装夹,铣键槽工序:检验3. 定位方法和定位元件的选用使用两个V形角铁和一个支承钉为定位元件,每个V形角铁与工件45mm的轴段构成2点定位,支承钉与工件右端面构成1点定位(见铣传动轴上键槽组合夹具简图3-2) 图3-2 铣传动轴上键槽组合夹具工程简图4. 定位误差的计算此定位属于工件以外圆柱45k6mm为定位基准面,定位元件采用V形块,工序基准在圆柱的最低处,键槽底部至圆柱最低处定位误差的计算如下。 (2)5. 基础件和支承件的选用和组装使用方形基础板作为基础件,其与V形角铁和支承钉的组装方式见图3-3、3-4。图3-3铣传动轴上键槽组合夹具轴测图图3-4 铣传动轴上键槽组合夹具元件爆炸图6. 手动夹紧件的选用和组装使用压板、螺栓、螺钉及螺母构成夹紧件,其组装方式见图3-3、3-4。7. 导向件的选用和组装使用方形支承钉构成对刀件、其组装方式见图3-3、3-4。8. 对刀尺寸的调整铣键槽时将铣刀中心调整到相应夹具定位键槽的中心。钻孔时将钻头中心调整到相应夹具定位键槽的中心。9. 气动夹紧件的选用和组装使用气缸、连接板、压板、螺栓、螺钉及螺母构成夹紧件,其组装方式见3-5图3-5 铣传动轴上键槽组合夹具三维轴测图(气动夹紧)10. 重点考虑的问题(1) 如何保证键槽和孔成90位置?在铣床上装夹好已加工完外圆和端面的传动轴,不控制轴向的旋转的自由度,用铣床对10mm的孔进行加工,加工完成后,翻转10mm的孔90度,使用定位销定位,使孔的轴线水平于铣床平台,然后再使用铣刀加工键槽。(2) 如何调整对刀尺寸?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铣键槽时将铣刀中心调整到相应夹具定位键槽的中心。钻孔时将钻头中心调整到相应夹具定位键槽的中心。四、钻孔用组合夹具组装1. 端盖零件的简图要加工工件的工序简图如图4-1所示。图4-1 端盖零件简图2. 工艺分析(工艺路线)工序:铸造工序:时效处理工序:以外圆为基准粗车左端面和镗中心孔工序:精加工左端面和中心孔工序:以左端面和中心孔为定位基准六个钻孔(使用专用夹具)工序:检验3. 定位方法和定位元件的选用使用定位接头为定位元件,定位接头的顶面与工件左端面构成3点定位,定位接头销与工件中心孔构成2点定位(见钻端盖上分布孔组合夹具工程简图4-2、钻端盖上分布孔组合夹具三维轴测图4-3和钻端盖上分布组合夹具元件爆炸图4-4)图4-2 钻端盖上分布孔组合夹具工程简图4. 定位误差的计算此定位属于工件以内孔21H7mm为定位基准面,定位元件采用短销,轴线垂直放置,孔中心距的定位误差的计算如下,其中孔的公差0.021mm,轴的公差0.013mm(组合夹具元件的精度为6级),最小间距为0.007(H7/g6)。5. 基础件和支承件的选用和组装使用长方形基础板和上抬式端齿分度台作为基础件,其与定位接头的组装方式见图4-3和图4-4。图4-3钻端盖上分布孔组合夹具三维轴测图图4-4钻端盖上分布组合夹具元件爆炸图6. 夹紧件的选用和组装使用开口压板、螺栓、螺钉和螺母构成夹紧件,其组装方式见图4-3和图4-4。7. 导向件的选用和组装使用钻模板、钻模、压板、螺栓、螺钉及螺母构成导向件,使用方形垫板、连接板、空心长方形支承为连接件,其组装方式见图4-3和图4-4。8. 对刀尺寸的调整径向尺寸的调整:用螺钉调整钻模板与连接板之间的距离12.5mm(上抬式端齿分度台60mm,再加上方形垫板厚度20mm,减去工件孔中心距36mm,减去钻模中心至边缘距离139mm)。角度尺寸的调整:先将上抬式端齿分度台的定位刻度对准0度,逆时针方向旋转分度台,使定位刻度对准18度,钻第1个孔,逆时针方向旋转分度台,使定位刻度对准71度,钻第2个孔,逆时针方向旋转分度台,使定位刻度对准180-51=129度,钻第3个孔,逆时针方向选族分度台,使定位刻度对准180度,钻第4个孔,逆时针方向旋转分度台,使定位刻度对准180+53=233度,钻第5个孔,逆时针方向旋转分度台,使定位刻度对准360-36=324度,钻第6个孔。9. 重点考虑的问题(1)选用哪一个孔作为基准?为了减少装夹次数,应该尽量少的选择定位基准,选择所有孔中位于最外边的孔作为基准,减少分度台的移动,在一次定位装夹好后,只用每次调整分度台的角度,使其达到加工要求的角度,再加工其他孔。(2)如何方便工加工后取出?设计一个可以上升和下降的装置,装夹好工件后,上升到一个位置则不再产生移动,再加工好后,按一下下降开关,可以下降到初始位置,初始位置的搞的应是一个方便工件取出的高度。5、 加工中心上镗孔用组合夹具组装1. 支座零件的简图要加工工件的工序简图如图5-1所示。图5-1 支座零件简图2. 工艺分析(工艺路线)基面的选择:从零件图中可知基本的尺寸都是以下端面为设计基准,因此,根据“基准重合”和“基准统一”的原则必须首先加工出下端面,作为后续工序的精基准。根据粗基准的保证相互位置的原则,选择铸件毛坯定位点作为粗基准来加工下端面,然后由下端面为基准加工定位孔,再以下端面和定位孔加工左右端面的孔。工序:铸造工序:时效处理工序:铣底面(粗铣半精铣精铣)工序:以底面为基准,钻12mm的定位孔工序:铰12mm的定位孔使其达到所要求的精度工序:铣两端面(粗铣半精铣精铣)工序:粗镗62、65、68、120mm的孔工序:调质处理工序:精镗62、65、68、120mm的孔其达到所要求的精度工序X:检验3. 定位方法和定位元件的选用使用两块长方形台阶支承顶面和工件底面构成3点平面定位,使用两块长方形台阶、侧装可调定位板、定位圆柱销和定位菱形销构成两销3点定位(见镗支座上孔组合夹具工程简图5-2、镗支座上孔组合夹具三维轴测图5-3和镗支座上孔组合夹具爆炸图5-4)。图5-2镗支座上孔组合夹具工程简图4. 定位误差的计算此定位属于标准的一面两销(12H7)定位,定位元件采用平面、短圆柱销和菱形销,轴线垂直放置,加工孔的中心定位误差的计算如下,其中孔的公差0.021mm,轴的公差0.013mm(组合夹具元件的精度为6级),最小间隙为0.006mm(H7/g6)。5. 基础件和支承件的选用和组装使用长形基础板、长形台阶支承、方形螺孔调整板和切边圆柱支承作为基础件和支承件,其与定位件的组装方式见图5-2、图5-3和图5-4。6. 夹紧件的选用和组装使用伸长压板、螺栓、螺钉及螺母构成夹紧件,使用浮动支承合件、螺钉及螺母构成浮动支承,其组装方式图5-2、图5-3和图5-4。图5-3镗支座上孔组合夹具三维轴测图图5-4镗支座上孔组合夹具爆炸图7. 尺寸的调整镗刀中心高调整:用切边圆柱支承顶面为对刀块,调整镗刀中心与切边圆柱支承顶面的距离为80mm(切边圆柱支承与长方形台阶支承及侧装可调定位板等高,工件定位底面至要镗中心孔中心距离为80mm)。镗刀中心左右位置的调整:用右边切边圆柱支承右端面为对刀块,调整镗刀中心与切边圆柱支承右端面的距离为200.5mm(切边圆柱支承宽度30mm,加上连接块宽度15mm,加上连接块与侧装可调定位板之间安装距离5mm,加上侧装可调定位板定位孔至端面68mm,加上工件定位孔至要镗中心孔中心距离82.5mm)。8. 重点考虑的问题如何设计夹紧装置?1. 夹紧装置的设计要求:1) 夹紧力应有助于定位,而不应破坏定位;2) 夹紧力的大小应能保证加工过程中工件不发生移动和振动, 并能在一定 范围内调节;3) 工件在夹紧后的变形和受压表面的损伤不应超出允许的范围;4) 应有足够的夹紧行程,手动时要有一定的自锁作用;5) 结构紧凑、动作灵活,制造、操作、维护方便,省力、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