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实验片区五年级语文教学案9、推敲主备学校:镇江南徐小学 审核:实验片区五语组 课型:阅读授课时间:两课时 【教材分析】本课讲的是唐朝著名诗人贾岛与韩愈一起斟酌诗句中用词的故事,表现了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课文配有两幅图,生动形象的展现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讲讲这个故事。2、 学会本课8个生字,读准“斟酌、簇拥、闯进、宽恕、莽撞”等词,注意“推敲、沉睡、礼貌、妥帖”等词的写法,理解“吟哦、斟酌、即兴”等词的意思。3、 学会比较意思相近的词语,品味词语在文中的表达的效果,同时学习正确使用这些词语表达准确的意思。4、 通过学习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5、 学习作者正面和侧面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学习重难点】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讲讲这个故事。2、 学会比较意思相近的词语,品味词语在文中的表达的效果,同时学习正确使用这些词语表达准确的意思。3、理解“推敲”的含义。通过品味文中的重点词句体会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并向他学习。4、学习作者正面和侧面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资料链接】 贾岛:中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曾因家境贫困,出家做过和尚,后因韩愈很赏识他的诗才,所以还俗。他的创作态度极为严肃认真,字字斟酌,句句推敲,被称为“苦吟诗人”题李凝幽居一诗的创作过程,正说明了这一点。韩愈:韩愈(768824)字退之,号昌黎,故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公,故世称韩文公,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初步了解贾岛的精神。2、 学会本课8个生字,读准“斟酌、簇拥、和尚、差人”等词,注意“推敲、沉睡、礼貌”等词的写法,理解“吟哦、斟酌、即兴”等词的意思。3、 学习第2自然段,推敲“拜访、即兴、宁静”体会文中用词的准确,学习表达方法。【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请你工工整整地抄写以下词语,抄写两遍。 推敲 沉睡 皎洁 大街 礼貌 宽恕 妥帖 闯进 2、用“-”画出正确的读音或字。簇(z c)拥 和尚 (shng shang) 韩愈(y y) 宽恕(sh r) 犹豫不(决 绝) 妥(贴 帖 )差(chi ch) 人 吟哦( )3、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拜访 访问 即兴 即时 宁静 安静 斟酌 吟哦 4、这篇课文我读了 遍,通过预习我知道了:贾岛是 朝人,他又被称为“ ”。文中贾岛和韩愈推敲的是“ , ”中的“ ”字。 这学期我们刚刚学过他写的诗 ,。(写出其中两句) 二、课堂助学1、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推敲一课。通过预习,谁能用文中的一句话告诉我什么叫推敲?(出示)同学们细细揣摩一下这两个字(在意思上或结构上)有什么特点?(都是动词、意思相近)你能做一下这个动作吗?那么这两个表示动作的词合在一起怎么就是“斟酌文字”的意思了呢?这里面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穿越时空,去一千多年前的唐朝看一看吧。2、预习反馈3、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贾岛推敲的经过?试着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连起来说一说。通过初步学习,贾岛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本文主要讲了贾岛拜访友人时写了一首诗,第二天在大街上斟酌诗里一个字眼,不巧撞上了韩愈的仪仗队,韩愈不仅没有怪罪他,还帮他解决了难题)(相机介绍贾岛生平) 学习第1自然段:快速浏览第1自然段,用“因为所以”介绍一下贾岛。理解“和尚”和下文诗句中的“僧”是指同一人。合作探究学习第2自然段,思考:你觉得贾岛和李凝的关系怎么样?你从哪感受到的?学习步骤:(1)默读第2自然段,想一想这段写了什么。 (2)找一找,最能反映课题的是哪一句?交流:A、 拜访友人,友人不在,留诗告知。抓住“郊外、找了好久、才、拜访”感受贾岛与李凝的友谊非同一般。B、 推敲“拜访”和“访问”出示: “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朋友。”“拜访”能换成“访问”吗?为什么?出示范例:“拜访”不能换成“访问”。因为访问的意思是拜访的意思是文中用“拜访”说明教师小结答题步骤和方法、做判断、解释词意、在文中使用的作用C、最能反映课题的一句:这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出示: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读句子感受夜晚环境的宁静、美好,贾岛是有感而发。练习朗读。出示诗句 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读一读这首诗,诗中写了什么景色?哪些是与课文相对应的?(1) 小结:正是这种幽深之美,让贾岛忍不住即兴下了题李凝幽居。贾岛在回长安的路上,心中十分纠结!这首诗中有一个字他还觉得不够妥帖,是什么?后来,事情是怎么发展的?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当堂训练1、填空(1)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朋友。“拜访”能换成“访问”吗?为什么? 2、推敲原来是两个动作,现在指 3、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在题李凝幽居中 , 。写出了这一美好景象。 四、巩固练习请你当回小诗人,括号里选哪个字合适,并说说为什么。1、红星枝头春意( )。(旺 闹 浓)2、风乍起,吹( )一池春水。(动 皱 起 翻)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熟读课文,练习讲故事。2、通过对贾岛思考时动作的品读和行人的表现,揣摩人物形象,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理解“推敲”的含义。3、学习作者正面和侧面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学习过程】一、温故预习1、读准文中生字词的发音,看清字形,再根据拼音写写词语:贾岛为用词tu ti( ),仔细zhn zhu( ),用心tu qio( ),不小心chung( )进韩愈的仪仗队,他l mo( )地向韩愈解释,请求kung sh( )他的mng zhung( )。2、填空。(1)贾岛去 ,不巧 ,结果把一首 的诗留了下来。(2)返回长安途中,他对诗中“ , ”。这句中的“ ”字犹豫不决。 (3)韩愈认为还是用 好,理由有二:一: 二: 二、课堂助学1、导入上节课我们说到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他的好朋友李凝,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那个时候已是夜深人静,月光皎洁,贾岛敲门声惊醒了树上熟睡的小鸟。看着朋友的幽居,感受周围的幽静,贾岛诗兴大发,即兴创作一首诗赠于好朋友李凝。这就是 题李凝幽居 贾岛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贾岛把诗留了下来。第二天他骑着毛驴返回长安。半路发生了什么事情呢?2、预习反馈3、合作探究 贾岛被称为“苦吟诗人”, 就是因为他的创作态度极为严肃认真,字字斟酌,句句推敲,读课文3-7段你从哪儿能体会到贾岛创作态度极为严肃认真,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学习步骤:(1)默读课文3-7段,用笔在文中划出能够体会贾岛创作态度极为严肃认真,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的词句,在旁边写下批注。(2)交流,体会贾岛的精神A、体会“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的动作 出示: “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贾岛骑着毛驴进了长安城。”比较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句话好,好在哪里。(第1句比第2句多了“一边.一边.”和“不知不觉”,把贾岛斟酌字句时的那种认真、专注、投入的样子形象地写出来了)练习朗读。贾岛如此专注,我们还能用那些词来形容?(全神贯注、专心致志、聚精会神)B、大街上的人看到他这个样子,都感到十分好笑。如果你是长安街上的行人,看到他骑在毛驴上“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你会怎样想?怎样说?指名学生畅说。从行人的表现能感受到什么?比较A、B的表达方法,指出A是正面描写,而B是通过写行人的行为来烘托贾岛的形象,这是侧面描写。C、行人、车辆都纷纷避让,贾岛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竟然闯进了仪仗队。 “纷纷避让”与“闯进仪仗队”对比,再次感受贾岛的专注。D、韩愈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便很有兴致地思索起来。 从韩愈没有怪罪贾岛而是和他有兴致地一起思索,说明韩愈也被贾岛那种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感染,一起参与了进来。(3)有了韩愈的参与,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韩愈认为用“敲”好,理由是什么?想象着人物的身份和当时的情境,三人一小组分角色朗读5、6、7自然段。指名回答。韩愈也是一位 ,他认为用“ ”字更好些,原因是: 韩愈认为用“敲”字好,贾岛表示赞同。这是故事的结局。后来,这首诗中的“推”就改成了“敲”。 当然,贾岛严肃认真,字字斟酌,句句推敲的创作态度也给人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他的故事也随着“推敲”流传至今,正是因为这一段佳话,后来,人们把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做推敲。齐读与“推敲”有关的这首诗吧!(出示描写路人的句子)本文的主人公是贾岛和韩愈,为什么作者还要描写路人的表现呢?这样的句子是不是能去掉?(体会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妙处.)4、课堂小结看来要想写出优秀的作品,就要像贾岛、韩愈这样不断地推敲,不断地斟酌。这样作品才能尽善尽美,广为流传。5、指导讲故事。(1)这篇课文也是一则有趣的故事,按照事情的发生、经过、结局讲述了唐朝著名诗人贾岛与韩愈一起斟酌诗句中用词的事,表现了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你能将这个有趣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吗?(2)学生自由练讲:可看图想象练讲、可根据板书提示练讲、可通读课文整体感知后练讲。(3)指名讲,可以只讲其中一部分。三、当堂训练1、完成下面的问题。(1)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写成的那首小诗。“即兴”换成“即时”行不行,为什么? (2)再说,用敲字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响亮些。”“宁静”能换成“安静”吗? 2、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第二天,贾岛独自骑着毛驴返回长安。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写成的那首小诗,觉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中的“推”字用得不够妥帖,或许改用“敲”字更恰当些。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大街上的人看到他这个样子,都感到十分好笑。1、这段话写了 2、从这段话中找出“合适”的两个近义词。 3、用“ ”画出写贾岛推敲词语入神的句子。4、大街上的人感到贾岛的行为“十分好笑”,你认为呢? 四、巩固练习妙用“绿”字绘春色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是脍炙人口的绝句,其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尤其被人们称道。这一句好在哪里?好就好在妙用“绿”字绘春色,使人顿觉江南春好,生机盎然。这一“绿”字正是诗人反复锤炼的结果。据说,王安石的这一句诗开始写作“春风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上“不好”,改为“过”,又圈去,选“入”,不久又改用“满”,像这样改动十几次,最后才定为“绿”。用上“绿”字,究竟妙在哪里?“春风又到江南岸”的“到”以及后来的“过”“入”“满”等等,不是不能用,而是比较平板,只是一般叙述,不够生动形象,而“绿”字色彩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门诊报销面试题及答案
- 简谱旋律考试题及答案
- 黑热病考试题及答案
- java面试题及答案约瑟夫环
- 智能驾驶技术趋势-1
- 孩子公益意识提升技巧
- 提升孩子专注力技巧
- 家电公司质量追溯管理规定
- 2.5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第1课时位置关系、切线的判定与性质)(教学课件)数学苏科版九年级上册
- 保安队列训练培训课件
- 2025年上海市高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 《人工智能概论-面向通识课程》全套教学课件
- 三区人才面试题及答案大全
- 物业服务礼仪培训大纲
- 2025年舞台灯光设备项目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防火钢质门、卷帘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
- 2024年云南师范大学辅导员考试真题
- 普查保密协议书
- 《初学者指南:美术基础课件》
- 冶金矿山采矿设计规范
- 配送车辆违章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