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杜少府之任蜀川》.doc_第1页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doc_第2页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doc_第3页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doc_第4页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淇滨区第一中学教案 八年级 班 执课教师: 执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 题第三单元诵读欣赏: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课时安排2第 1 课时教学课型新授课 实(试)验课 复习课 实践课 其他教学目标1、学习诗歌朗读的节奏,朗读与背诵诗歌。2、体味分析诗歌的意蕴,体会其中流露出的作者感情。3、学习诗人豁达的心胸和对友情的珍惜。教学重点了解诗意,体会诗情,背诵诗歌。教学难点品味诗歌的语言精妙。课前准备1、 朗读诗歌并背诵;2、 了解作者及文学常识;3、 翻译现代文。教学环节内容设计意图一、导入:二、学习目标: 三、简介作者:一、导入: 由王勃的江亭夜月送别、王维的送别导入。二、出示学习目标:1、学习诗歌朗读的节奏,朗读与背诵诗歌。2、体味分析诗歌的意蕴,体会其中流露出的作者感情。3、学习诗人豁达的心胸和对友情的珍惜。三、简介作者: 王勃(650676) ,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年十四举幽素科,授朝散郎,时诸王好斗鸡,他为沛王写了向英王鸡挑战的檄文,触怒唐高宗。后任虢州参军,犯死罪,遇赦革职。往海南探父,因溺水受惊而死。有王子安集二十卷。其诗偏于描写个人生活,亦有抒发政治感慨、隐寓对豪门世族不满之作,风格较为清新。除本文外,滕王阁序亦脍炙人口。 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称“初唐四杰”,一起倡导文学革新,其中王勃成就最大。四、初读诗歌,解释词语: 五、说出诗歌大意:六、赏析诗歌:四、初读诗歌,解释词语:1 风烟:风尘烟雾,指极目远望时所见到的景象。五津:蜀中长江自灌县以下至键为一段的五个著名渡口,即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这里以五津代指蜀地。津:渡口。2 宦游:3 比邻:近邻。古时五家相连为比。4 “无为”两句:不要因为分别就像小儿女一样伤感流泪。5 杜少府:名不详,唐人称县尉为少府。6 之任蜀川:到蜀地去上任,“蜀川”,一本作“蜀州”。7 城阙:城墙与宫阙,这里指长安。8 三秦:项羽分秦地为雍、塞、翟三国,合称三秦。此泛指陕西一带。9 无为:五、说出诗歌大意: 在三秦护卫着的长安城,遥望五津的风尘烟雾。跟您离别的心情是一样的,因为我们都是出外做官的人。只要四海之内存在知心的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像近邻一样。不要在分别的道口,像普通青年男女一样,一起哭得泪水沾湿了手巾。六、赏析诗歌:1本诗属于哪种体裁?五言律诗。2回顾关于律诗的知识。律诗有四联,分别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以数字来判断是几言。偶句押韵,中间两联两两对偶。3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情感上有什么特点?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与友人的情谊,感情比较达观。4你从诗中的哪句话理解到作者的这种感情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5怎样来理解这句话呢?用自己的话来说。“只要四海之内知心的朋友时刻关心着自己,即使远隔天涯,也会觉得跟近邻一样。”这句话可以说道出了古今上下几千年人们的共同心声。颈联以理性的议论展现友情和别情的新境界。真正的友情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阻隔,既是永恒的,也是无所不在的。诗人用广阔博大的胸襟去劝慰友人,表达了诗人相信真挚友情不因时空改变而改变。曹植:“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张九龄:“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而此句已成为远隔千里的朋友间表达深情厚谊的名句。赏析: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也道出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缩短距离的哲理,还概括出了人们共同的普遍的感受。6分析其他三联(1)我们来看一下首联。它是在写景吗?或是写什么? 看似写景,实则劝慰友人。这里出现了两个地点,“我”在长安城可以看到杜少府上任之地“五津”,此番离别并非远别,何必伤感呢?因此,“三秦”是送别地点,“五津”是上任地点。“三秦”“五津”给读者以雄浑磅礴视野开阔的感受,既点明了地点,又奠定了全诗旷达的基调。首联点明送别之地和友人的赴任之地,并勾勒出两处的地理形势。“望”字,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川联系起来。“风烟”突出友人去处的闭塞荒远、上任路途的艰险。 运用借代的修辞。(2)颔联中的“宦游人”指的是什么人?这句话怎样理解? 指的是出外做官的人。直接劝勉友人,我们都是外出做官的人,此别为别中之别,不必伤感。颔联从正面写离情而话语急转,变为劝勉。(3)颈联则推开一层,转述别后思绪,所以16句诗意似悲而作者旷达的胸襟可以显见,怎样理解最后两句呢?教学环节教学内容设计意图七、小结并检查背诵:尾联由前三联层层逼出既非远别,又同为宦游,虽别而如比邻,自当与分别之时不要效仿小儿女的情态,哭泣悲伤。尾联以幽默的口吻劝慰对方,是勉励和安慰之语,诗人以旷达的胸怀,情深意长的语言作结,劝友人在分别时不要作儿女情态,流泪沾巾,而应该坚强些。七、小结并检查背诵:此诗是送别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起句严整对仗,三、四句以散调承之,以实转虚,文情跌宕。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伟词自铸,传之千古,有口皆碑。尾联点出“送”的主题。 全诗意境旷达,哀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