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导游证考试导游词.doc_第1页
湖南省导游证考试导游词.doc_第2页
湖南省导游证考试导游词.doc_第3页
湖南省导游证考试导游词.doc_第4页
湖南省导游证考试导游词.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导游证考试导游词 下面是厦门培训考试网小编为你分享的湖南省导游证考试导游词,希望能够为大家带来帮助,希望大家会喜欢。同时也希望给你们带来一些参考的作用,如果喜欢就请继续关注我们厦门培训考试网()的后续更新吧!湖南省导游证考试导游词篇一:湖南省导游考试导游词最新版 6、毛泽东故居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毛泽东故居参观。 现在呈现在大家面前的这栋古朴的农舍叫“上屋场”。1893年12月26日,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就诞生在这里。大家可以看到毛泽东同志故居,是一栋坐南朝北、土木结构的典型南方农舍,它面临绿水,背依青山,成凹字形结构,这里的老百姓称它为“一担柴”。当年这里居住着两户人家,东边13间小青瓦房是毛泽东家里的!西边四间茅草屋是邻居家的,中间的堂屋为两家共用。大门顶端挂着的这块“毛泽东同志故居”金字红木匾,是邓小平同志在1983年4月2日亲笔题写的。 现在请大家和我一起进堂屋参观。这里就是前面提到的两家共用的堂屋,它在南方是摆酒席、宴请客人的地方,这里的方桌和板凳都是原物。这个叫神龛,是供奉神佛、祖宗用的。毛泽东小时候经常在此帮助父母劳动,用水桶挑水,这个大水桶是原物。 这里是厨房。请大家看这口炉灶,过去农家的灶多用泥砖砌成。这口灶是在故居复原陈列时,根据老人的回忆复制的。 这里是火堂。南方农家一般都有这间冬天架柴烧火取暖的房子,你们看这上面有个挂钩,俗称“炉膛钩”,它是用来挂壶烧水的,当然也可用来煮饭菜,冬天全家团团围坐边吃边聊,那可是热气腾腾的呢!1921年春天,毛泽东在筹建共产党的过程中,回到韶山。他邀弟妹们围炉烤火、拉家常。弟弟毛泽民一口气讲了这几年遭受的灾难。毛泽东说,是的,这些不只是我们一家发生的事,天下大多数人都这样,这叫国乱民不得安生,所以我们要舍小家为大家,出去做一些有利于大多数人的工作。后来在毛泽东的谆谆教导下,全家人相继离开家乡走上革命道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毛泽东一家先后有6位亲人英勇献身。 我们现在进入的是毛泽东父母卧室。1893年12月26日,毛泽东同志就诞生在这间房里。墙上挂的这是毛泽东同志父母的遗照。他的父亲毛顺生生于1870年10月,是一位非常勤劳节俭、精明能干的农民,1920年因患急性伤寒病去世,享年50岁。应该说父亲的勤劳节俭和善于持家理财为早年毛泽东外出读书提供了一定的经济基础。这是他的母亲文氏,他的母亲生于1867年,是一位勤劳善良、聪明贤惠的农家妇女。她性情温和,富有爱心,经常接济周围的乡亲。父母亲所具有的劳动人民的优良品德对少年时代的毛泽东影响很大。1959年毛泽东看到母亲这张照片时还说:“我还是挺像我母亲的。”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张陈旧的木床也是当年的原物。 这里是毛泽东的卧室。墙上的这张照片是毛泽东和母亲及两个弟弟于1919年春在长沙的合影。当时的毛泽东同志在长沙工作,小弟毛泽覃呢在长沙读书。因为母亲病重,大弟毛泽民送母亲去省城长沙治病,所以他们母子四人才有机会留下这唯一的一张合影,也就是在这年的的10月,毛泽东的母亲去世了,这张珍贵的照片由于在毛泽东外婆家珍藏而幸存下来。这里也是毛泽东小时候学习的地方。当年的毛泽东晚上读书就是用的这盏小油灯。毛泽东天资聪颖,又酷爱读书,夏天的晚上蚊子特别多,他就在床边放一张条凳,凳上放一盏灯,人躲到蚊帐里面,将头伸到帐子外面来看书。冬天,他常常躺在被子里读书到深夜。甚至在他13岁至15岁停学在家劳动的时候,他也刻苦攻读。请大家抬头看,可能大家没有注意,在这间房的上方还有一个小阁楼,也就是在这个小阁楼上建立了中共韶山支部。 请大家跟我继续参观,这里呢是毛泽东家放农具的地方,毛泽东从6岁开始参加劳动。13岁到15岁,因家里缺乏劳动力,他便休学在家从事农业劳动。所以说毛泽东还正式当过两年农民呢。这里放的水车、石磨等都是他当年用过的原物。好了,我的讲解就到这里了,希望毛泽东故居的参观能给你留下美好的回忆。10、神仙遗迹 苏仙岭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来到郴州苏仙岭旅游观光。 苏仙岭又叫牛脾山,这山虽然不高,但相传西汉时期苏耽成仙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所以称之为苏仙岭,并享有“道家天下第十八福地”之称。 大家眼前看到的这座古朴的院落啊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郴州旅舍”。郴州旅舍原本呢是古代一座平淡无奇的客栈,但是因为苏东坡的弟子、“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曾经在此居住,当年被贬官流放至此的秦观心忧天下,惆怅万千地写下了踏莎行郴州旅舍这一千古名篇,郴州旅舍也从此声名鹊起。但原来的郴州旅舍早已毁弃,现在大家所看到的呢是在1989年按宋代营造法式和湘南民居风格重建的。 好了,大家现在看到的是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绝碑。三绝碑指的三绝分别是:秦观的词、苏轼的跋和米芾的字。苏轼酷爱秦观的踏莎行郴州旅舍,将这首词的最后两句“郴江本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写在自己的扇子上;秦观去世后,苏轼十分悲痛,在扇面秦观词的后面,写下了“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的跋语。后来,著名书法家米芾把秦观的词和苏轼的跋书写下来,流传于世。在南宋年间,郴州知军邹恭附庸风雅,他命人将秦词、苏跋和米书一并摹刻在白鹿洞附近的这块岩壁上,形成了52厘米长、46厘米宽的摩崖石碑,世称“三绝碑”。三绝碑有着很高的知名度。1960年,毛泽东主席在长沙接见湖南省委和各地市领导时,曾经专门提起过这块石碑,并且饶有兴致地当场背诵了踏莎行郴州旅舍: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知何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残阳树。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本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为了纪念秦观这位著名的文学家,在三绝碑亭的左边树了这尊秦观的铜像。中国女排的队员们每次到郴州集训时都会到此漫步,陶冶性情。 徐霞客当年登临苏仙岭时最后拜谒的一处胜境,就是大家眼前的苏仙观。苏仙观是祭祀苏仙的道观,它始建于西汉年间,后来遭到火焚。到了唐朝开元十九年即公元731年,唐玄宗下诏修葺苏仙观,以后宋、明、清都曾加以维修,才形成今天的规模。大家看到苏仙观呈南北朝向,长82、2米,宽41、5米,总建筑面积2464平方米。整个苏仙观呈现出宋代道观风格,正殿高于厢房,为大屋顶、四角飞檐、犀头粉墙、小青瓦、回纹窗,两厢为双层楼房。在正殿门前,大家可以看到门额上有“敕封苏仙昭德真君”八字汉白玉盘龙御碑,这是南宋景定五年即公元1264年宋理宗御书的,至今保存相当完好。 在苏仙观的后面,还有这间“屈将室”。1936年,著名的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奠定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基础。事变和平解决后,蒋介石背信弃义,将张学良将军囚禁终身。1938年春,张学良将军就被囚禁于这间房间里。在这里,少帅写下了“恨天低,大鹏有翅愁难展”的名句,表达了他忧愤的心情。解放后,人们将幽禁张学良将军的这间厢房开辟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陈列了大量革命历史文献资料,厢房也被称为“屈将室”,现在让我们在这间屈将室一起来缅怀当年将军经历的峥嵘岁月吧。我们的参观就到这儿了,谢谢大家! 11、桃花源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来桃花源旅游观光! 因为东晋诗人陶渊明先生的桃花源记使桃花源名扬天下。千百年来,桃花源以其幽静秀美的独特风貌,吸引了无数慕名而来的游客! 现在登上的这座桥,叫“穷林桥”,以桃花源记“欲穷其林”而命名。传说当年武陵渔郎沿溪而行,置身于一片桃花林中,十分惊讶。 前面这座精美的建筑物就是菊圃,它建于明万历年间,原来是渊明祠,因为陶渊明爱菊,于是改名为菊圃,门口有副对联:“却怪武陵渔,自洞口归来,把今古游人忙煞;欲寻彭泽令,问田园安在,惟桃花流水依然。”这是说当年武陵渔人,从世外桃源出来以后,把人间仙境透露出去,引来了古往今来的游人想找陶渊明先生问良田美景究竟在哪里,只有桃花流水千古不变。走进菊圃大门,正中是一块石刻,后面是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栋古朴典雅的建筑,就是渊明祠了。 正门廊柱上,挂着一副概括了陶公秉性的楹联:“心爱菊,睥睨荣华,难为斗米折腰,辞去彭泽县令;性嗜酒,不汲富贵,甘愿南山种豆,归来五柳先生。”这幅对联写出了陶渊明心爱菊花,厌恶荣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辞去彭泽县令;他特别喜欢喝酒,从不追求富贵,心甘情愿归隐田园,种豆南山,好个五柳先生啊!在渊明祠正中,供有汉白玉雕刻的渊明像,右边是他自传体铭文五柳先生传。这30多幅画,以历代名家所写陶渊明为依据,介绍陶渊明这个伟大诗人61个春秋的人生旅途,他五次出仕为官,五次归隐田园,不为五斗米折腰,41岁辞去彭泽县令后,乐道清贫,安居田园,终老一生。 这里是方竹亭,方竹亭建于明万历二十三年即公元1595年,为八方三门四窗砖石结构。亭子旁边的方竹是桃花源珍品之一,亭子也因此而得名。1995年,江泽民主席游览到这里,抚摸方竹后,连声说:“还真是方的呢!” 踏着古朴的石板小径,我们已经来到了“秦人古洞”,现在尽收眼底的这些房屋,古香古色,都是村民的住宅,他们世世代代在这块乐土里,繁衍生息。有趣的是,这里许多人家都姓秦,大概是为“避秦时乱”,就以朝代为姓吧。他们非常好客,“每逢客至,必设酒杀鸡作食”,并“咸来问讯”。 沿齐整而古朴的石级下行,首先到达秦人居。秦人居为秦代建筑样式,古窗幽壁,雕梁画栋,飞檐斗角,室内陈设极富先秦风味,室外田园桑竹,古意苍茫。走出秦人居,便是竹廊。竹廊全用竹子精工做成,廊亭相连,结构精巧,造型奇特。远看象蛇行龙腾,气势非凡。 不知不觉,来到了公议堂,这公议堂是回廊穿斗式木构古典建筑,传为秦人所建,内有院坪、戏台和鱼池。公议堂是秦人议事之处,凡祭祀、婚丧、营造等大事,均在此处理。好了,我的讲解就到这儿了,不足之处还请各位多提宝贵意见,谢谢大家!湖南省导游证考试导游词篇二:湖南省导游证考试导游词之衡山 衡山导游词 各位朋友: 你们好!欢迎大家来南岳衡山做客! 衡山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素有“五岳独秀”、“中华寿岳”之称。南岳号称 “五岳独秀”,以“秀”为主要景观特色。大家可以看到,这里群峦叠翠,万木争荣,云雾缭绕,是“五里不同景,十里两重天”!衡山的风景美不胜收、数不胜数,其中最著名的当属“衡山四绝”:藏经殿之秀,方广寺之深,祝融峰之高和水帘洞之奇。常言道:“天下名山僧占多。”衡山不仅是风景名山,也是宗教圣山。但衡山与其他宗教名山相比,其独特之处是山上佛道并存,互彰互显,同尊共荣。衡山自古为道教名山,据南岳志的记载,在历史上曾经有不少著名高道隐居湖南,如西晋时期的道教上清派开山宗师、中国第一位女道士魏华存修道于衡山黄庭观等等。那如果说道教使衡山皎洁似月的话,佛教则令南岳如日中天。尤其是佛教禅宗,先后衍生出临济、曹洞、云门、法眼、沩仰等五大宗派,流传全国甚至朝鲜、日本等海外地区,佛教史上称为“五叶一花”。 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我国南方最大的官殿式古建筑群南岳大庙。南岳大庙是一组集民间祠庙、佛教寺院、道教宫观和皇宫殿宇于一体的古建筑群,也是我国南方及五岳之中规模最大的庙宇。大庙现存建筑共有九进、四院、八寺和八观,前后纵深375米。它的中轴线上为儒家建筑风格,东边为八个道观,西边为八个佛寺,像这样儒、道、佛三教共存一庙,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是绝无仅有的。现在矗立在大家面前的是南岳大庙中轴线上的第一进建筑棂星门。以棂星来命门,寓意着希望人才兴旺,国家昌盛。这里是南岳大庙中轴线上的第二进建筑魁星阁。阁内原来立有文星之首的魁星雕像,以示崇文,很多望子成龙的父母都常带着子女来此祈拜。大庙的第二重院落正中是御碑亭,是大庙中轴线上的第四进建筑。御碑亭里面立着康熙皇帝撰写的重修南岳庙记青石碑。绕过御碑亭,这里就是大庙中轴线上的第五进建筑嘉应门。“嘉应”是古代用来迎接远方宾客的仪门。嘉应门后的第三重院落是南岳大庙的主院,由御书楼、正殿、寝宫和东西长廊组成,共有屋宇58间。穿过御书楼,各位面前的与北京故宫太和殿相似的大殿便是整个大庙的核心正殿。整个正殿是处处有景,处处叫绝。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忠烈祠,忠烈祠是我国建筑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抗日战争纪念地之一,也是国民政府在大陆唯一一处保留下来的纪念抗战烈士的大型陵园。忠烈祠是仿南京中山陵样式建造,坐南朝北,依山而筑,左右对称,层次分明。它沿中轴线共分为牌坊、纪念碑、纪念堂、致敬碑和享堂五部分。在这里,长眠着国民党第九战区和第六战区的部分抗日阵亡将士,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朋友们,眼前的这座牌坊就是忠烈祠的正门。这是由花岗岩石砌成的,正上方的汉白玉石匾上镶嵌着原国民党湖南省政府主席兼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题写的“南岳忠烈祠”五个镏金大字。 站在这个广场的中心,大家肯定会被这个造型奇特的雕塑所吸引,这便是“七七纪念塔”。它是由五颗倒立的石制炮弹组成,炮弹一大四小,代表着我国的五大民族汉、满、蒙、回、藏。雕塑的正面和左右两侧,都嵌有汉白玉砌的“七七”两个字,象征着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中国人民同仇敌忾,掀起的全民抗日的民族怒潮。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忠烈祠的第三进建筑纪念堂。纪念堂的正中竖着的这块高达6米的汉白玉石碑,上面刻有薛岳将军撰写的南岳忠烈祠纪念堂碑记,记述了建祠的历史背景和经过。纪念堂的两侧现在开辟为展览室,陈列着关于南岳与抗战的一些图片文字资料。 拾级而上,就来到了忠烈祠最后也是最主要的建筑享堂。在享堂正门上方悬挂着镏金巨匾“忠烈祠”,这是蒋介石的真迹。 我们现在已经登上了衡山七十二峰的最高峰祝融峰。祝融峰海拔1290米。站在这里凭栏望月,会觉得云低月近,如登天门一般,令登临者心旷神怡,魂游物外!好了,参观完祝融峰,各位的南岳之行也就即将结束。希望南岳衡山-这颗南国明珠能给您留下美好的回忆。谢谢大家!湖南省导游证考试导游词篇三:湖南、长沙导游词 芙蓉国里尽朝晖湖南概况 【讲解重点】湖南素有“芙蓉国”的美誉,悠久的历史、个性鲜明的文化、杰出的三湘才俊、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富饶的方物特产赋予了这里丰富而独具魅力的旅游资源,是名副其实的旅游资源大省。 【经典导游词】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来湖南观光旅游!“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湖南是伟人毛泽东的故乡。这里山水秀绝、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可谓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湖南位于长江中游南岸,因地处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之南,故名“湖南”。而历史上最早在行政划分上出现“湖南”之名始于唐朝广德二年(在湖南设“湖南观察使”),即公元764年。湖南北临湖北,南连两广,东毗江西,西接渝、贵,在我国区位上有着承东启西的重要战略地位。全省总面积21万多平方公里,人口6700多万,全国56个民族都有居民在这里生活,共辖1个自治州,13个地级市。 湖南简称为“湘”,人们常用“三湘四水”来表示湖南全境,“芙蓉国”也是湖南的美称。“湘”,因湖南的母亲河湘江而得名。“三湘四水”的“三湘”是说,湘水在发源地与漓水合流称“漓湘”,中游与潇水合流称“潇湘”,下游与蒸水合流称“蒸湘”,总名“三湘”。“四水”是指贯通湖南全境的四大水系:湘江、资江、沅江、澧水。所以“三湘四水”即指湖南全境了。湖南有“芙蓉国”这一美称,是因为三湘大地自古就有种植水芙蓉(莲花)和木芙蓉(木莲)的传统。唐朝诗人谭用之在秋宿湘江遇雨诗中曾写道:“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当然,毛泽东同志在七律?答友人中的那句“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更使得它名扬天下。 湖南地形如朝北开口的马蹄形,东、西、南三面环山,唯有北面向洞庭湖敞开。这一地势特点,注定湖南的江河并非“大江东去”,而是“湘江北去”,注入了八百里洞庭湖。大家走进湖南,是很难看到一马平川的景象的,丘陵水洼、高山大湖形成了主体,犹如给湖南大地穿上了一件曲折起伏、俯仰有致的外衣。在这外衣之下,又蕴藏着十分丰富的矿产资源。湖南目已发现的矿物有111种,已探明储量的有83种。在有色金属矿中,锑的储量居世界首位,钨、钛占全国之冠,锰、钒居全国第二位。非金属矿中,萤石、重晶石、长石、海泡石、高岭土、钠长石等储量、产量和质量都居全国前列。湖南被誉为“有色金属之乡”和“非金属之乡”是名副其实的。 湖南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平均气温17左右。春温多变,时有“梅子黄时雨”;夏热期长,素有“火炉”之称;秋虽多旱,却秋高气爽;冬寒期短,偶降瑞雪兆丰年。 湖南历史悠久,湘楚文化博大精深。据考古发现在距今5万10万年前,湖南境内已有原始人群繁衍生息。澧县城头山遗址发掘证明:早在9000年前,湖南原始人群就已开始过定居的农耕生活。在上古时代,蚩尤与炎黄部落打仗,战败后逃亡到湖南,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叫“三苗”的部落集团。春秋战国之际,楚势力越过长江和洞庭湖南下,中原文化融合当地文化,形成了风格独特的楚文化。这时的湖南,经济发展达到了相当先进的水平,铜器的制造和使用更加广泛,并开始进入铁器时代。秦汉期间,湖南经济文化获得进一步的发展,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帛画、丝织品等文物充分反映了当时的工艺和文化发展水平。至三国时,天下三足鼎立,湖南境内以湘江为界,分属蜀、吴势力范围。公元219年,孙吴夺取湖南全境,统治达60年之久。到魏晋南北朝以后,湖南逐渐富庶起来,农业发展突飞猛进,开始成为全国稻米的重要产地和供应地。两宋以后,洞庭湖区和四水流域水利事业日益加强,湖南成为遐迩闻名的“鱼米之乡”,并逐渐有了“湖广熟,天下足”的美誉。“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湖南人,从清末民初开始大显身手,以至于有“中兴之将,十九湖湘”之说。在维新变法运动中,湖南是“最富有生气的一省”。辛亥革命爆发时期,湖南同盟会首先以实际行动响应和支援起义,使湖南走在了革命的前列。五四运动后,毛泽东从韶山冲走上中国历史舞台,翻开了中国革命崭新的一页。红军长征第一仗就打在湘江。抗日战争中,湖南也是重要战场。从1939年到1942年,中国与日本军队在长沙进行了三次会战,尤其是第三次会战,它是太平洋战争开始后盟国的第一次大捷,给中国人争了口气。“八年烽火起卢沟,一纸降书出芷江。”1945年8月21日,日军在湖南芷江向中国人民递交了降书,八年抗战以中国人民的胜利而结束。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翻开湖南历史,又有多少湖南才俊在中国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呢?古代的湖南被称为“南蛮”的蛮荒之地,从战国起就成了罪将逐臣的流放地。然而,正是这些有罪之臣的到来给湖南带来了宝贵的文化财富。屈原被贬湖南沅澧流域多年,创“骚体”,有离骚、九歌、天问问世,开创文化史上之先河。宋玉放逐临澧40年,继承了“辞”这一文学形式,并将其发扬光大。西汉贾谊被贬长沙4年,撰吊屈原赋、鹏鸟赋,开汉赋之先河。唐代柳宗元、刘禹锡被贬湖南,也在这里找到了创作的源泉。柳宗元有封建论、天说、永州八记问世;刘禹锡完成了著名政论文天论,并独创竹枝词,开一代诗歌新风。 唐宋时期,湖南诞生了第一个走向中国诗坛的大诗人李群玉,全国第一流的大书法家欧阳询、欧阳通和怀素,以及程朱理学的创始人周敦颐和集大成者王夫之。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这副岳麓书院门首的对联是对近现代湖南人才辈出的最好。在以“经世致用”为核心的湖湘文化的熏陶下,这里造就了改革先驱陶澍、魏源,清代“中兴之臣”曾国藩,“民族英雄”左宗棠,以及后来的谭嗣同、黄兴、蔡锷、陈天华、毛泽东、刘少奇等三湘俊杰。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52名领导人中,湖南籍有18人;10大元帅中,湖南有3人;10员大将中,湖南占6人;57员上将中,湖南有19位;100名中将里,湖南占45位。先后有毛泽东、刘少奇、胡耀邦担任了国家主席,朱镕基担任了国务院总理。另有一大批文化名人,如齐白石、杨树达、田汉、沈从文、丁玲、周谷城等亦蜚声中外。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今日的湖南人秉承先辈们的优良传统,响应中央“构建和谐社会”的号召,正迈开大步奔小康。 悠久的历史、个性鲜明的文化、人才辈出的三湘才俊、多彩的民族风情和优美的自然风光,赋予了湖南丰富而独具魅力的旅游资源。这里有水天一色、气象万千的洞庭湖、岳阳楼;有“五岳独秀”的南岳衡山;有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舜帝的陵墓;有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桃花源;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张家界风景区;有当代革命领袖毛泽东、刘少奇以及世界文化名人屈原、蔡伦和齐白石的故居;有举世闻名的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和名列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澧县城头山古城址;还有走马楼东吴竹简、里耶战国古城和秦简等考古发现。当然,这里的土家哭嫁、苗族银饰、江永女书等独特的少数民族风情也同样会使您流连忘返。 随着湖南旅游业的飞速发展,湖南省政府已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进行扶持和建设。目前湖南旅游已遍地开花,并重点推出了七条旅游线路,即长沙花明楼韶山(名城名人游),长沙屈子祠岳阳(湘楚文化游),长沙张家界王村吉首凤凰(山水风光、民族风情游),长沙南岳郴州(宗教文化、生态游),长沙良山(地质奇观游),长沙炎帝陵舜帝陵(寻根祭祖游),长沙桃江桃花源(田园风光游)。同时还特别推出了一些极富特色的旅游节庆活动:岳阳国际龙舟节、南岳寿文化节暨庙会、浏阳国际烟花节、张家界国际森林保护节、桃花源游园会、株洲炎帝陵公祭、怀化侗文化旅游节、郴州山水节等。 湖南物华天宝,方物特产也是丰富多彩。黼著名工艺品有湘绣、醴陵釉下彩瓷器、浏阳菊花石、益阳桃花石雕、湘西土家织锦、土家粘贴画、苗族银饰等;著名特产有君山银针茶、古丈毛尖茶、湘莲、洞庭银鱼、浏阳豆豉、芙蓉王烟、酒鬼酒、白沙极品烟等。 “辣妹子辣,辣妹子从小辣不怕?”听到宋祖英这首辣妹子,大家马上会想到红灿灿的辣椒。不错,我们湖南人是出了名的怕不辣。湘菜作为中国八大菜系之一,已有3000多年历史了,经过长时期发展,现有菜肴4000多种,其中名菜300多种。来湖南旅游,自然是要品尝一下正宗的湘菜了。我们湖南人也一定会以火辣辣的热情来接待天下宾客! 多情山水,悠悠湘情,三湘大地有您看不完的美景、赏不尽的风情,那就请您敞开心扉,随我细细品来吧! 二、山、水、洲、城长沙概况 【讲解重点】:“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毛泽东的一首沁园春?长沙把长沙的绝妙风光呈现在您的面前,那就是:山(岳麓山)、水(湘江)、洲(橘子洲)、城(长沙城)。【经典】 大家好!欢迎各位来星城长沙做客。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是湘江一桥。站在桥上,长沙“山、水、洲、城”的风光也就一览无余了。这“山”就是正前方郁郁葱葱号称南岳七十二峰之尾的岳麓山;这“水”自然是大桥之下静静流淌的母亲河湘江了;横亘在江中的则是有“不沉航母”之称的橘子洲;那“城”当然是长沙城了。接下来,我将按由近到远的顺序为大家细细道来。 湘江,发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的灵川县海洋山,全长856公里,自永州进入湖南,流经衡阳、郴州、株洲、湘潭、邵阳、娄二底、常德和岳阳等地,在湘阴县的濠河口注入洞庭湖,在湖南境内的流域面积达8.53万平方公里,是湖南第一大河,也是母亲河,湖南简称“湘”就是因它而得名。湘江的“湘”字出自诗经.召南?采萍中“于以湘之?维铸及釜”一句。“湘”原意是“烹煮食物”,引申用来指雾气蒸腾的样子。湘江在湖南境内由南向北,九曲回肠,云蒸霞蔚,所以取了这样一个名字。 大家请看,江中的橘子洲形似长带,南北长约5公里,东西最宽处约100米。郭沫若先生曾形容它是“一艘不沉的航空母舰”。西晋时,因洲上产橘子而得名。唐宋时,橘子洲已成为当时的名景胜地。著名的“潇湘八景”之一的“江天暮雪”指的就是这里下雪天的晚景。许多著名诗人均曾来此吟咏,留下了千古流传的诗文。毛泽东的一首沁园春?长沙更让橘子洲成为世人所向往之地。 居于湘江西岸的岳麓山海拔300.8米,是南岳七十二峰之尾,“西南云气来衡岳,日夜江声下洞庭”,是对岳麓山山川形势的绝妙概括。岳麓山是一个巨大的“植物博物馆”,山上古树名木随处可见。岳麓山更是一座文化名山,它融合了中国古代的儒、释、道三教于一体。山下有位列中国四大书院之首,弘扬儒家理学的岳麓书院;山腰有“汉魏最初名胜,湖湘第一道场”的麓山寺;山顶则是被列为道家七十二福地之一的第二十三福地“洞真虚福地”云麓宫。另外,爱晚亭、白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