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采收期的附子中三种乌头碱的含量比较医药学论文.doc_第1页
不同采收期的附子中三种乌头碱的含量比较医药学论文.doc_第2页
不同采收期的附子中三种乌头碱的含量比较医药学论文.doc_第3页
不同采收期的附子中三种乌头碱的含量比较医药学论文.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不同采收期的附子中三种乌头碱的含量比较医药学论文不同采收期的附子中三种乌头碱的含量比较医药学论文本文来源:论文 /【摘要】 目的 考察不同采收时间的附子中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和乌头碱的含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150mm4.6mm,5m);流动相a:乙腈-四氢呋喃(25:15);流动相b:0.1mol/l醋酸铵溶液,检测波长:=235nm;流速:1ml/min;柱温:25。结果 不同采收时期附子中三种乌头碱的含量发生了明显变化,随着时间(7 9月份)的推移,新乌头碱的含量呈下降趋势,次乌头碱、乌头碱的含量呈上升趋势。结论 此方法简单、易行,可为附子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附子;新乌头碱;次乌头碱;乌头碱;高效液相色谱法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ontent mensuration of hypaconitine,mesaconitin and aconitine of aconite root in different period of harvest.methods the diamonsil c18 column (150mm4.6mm,5m) was used,and mobile phase was composed of ch3cn - c4h8o (25:15)and 0.1 mol/l of ammonium acetate solution,detection wavelength was at 235 nm; the flow rate was 1.0ml/min;column temperature was at 25.results the content mensuration of three types of aconitine of aconite root in different period of harvest has chenged apparently,the content of hypaconitine appears to be decline tendency,instead,the content of mesaconitin and aconitine is ascent tendency from july to september.conclusion this method is not only easy but also practical,it could be the evidence of further research of aconite root.key words aconite root; hypaconitine;mesaconitin;aconitine;hplc附子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之功效,为回阳救逆之要药1。常用于大汗亡阳,吐泻厥逆,肢冷脉微,心腹冷痛,风寒湿痹,阳痿,宫冷,阳虚外感,阴疽疮疡以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现代研究表明,附子的主要化学成分除乌头类生物碱外,还有醇胺、脂类及多糖等。乌头碱是附子的有效成分同时也是毒性成分2。为保证用药的安全有效,本文以附子为对象,以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和乌头碱的含量为指标进行研究,比较不同采收期三种生物碱的含量差异。进而为附子质量评价和临床应用提供借鉴。1 仪器与试药1.1 仪器aglient 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自动进样器,四元泵,dad检测器),hp1100/ wind3d化学工作站;超声波清洗机(北京创新德超声电子研究所);ae240电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有限公司)。1.2 试药新乌头碱(批号:110799-200404,供含量测定用),次乌头碱(批号:110798-200404,供含量测定用),乌头碱(批号:0720-9807,供含量测定用),均购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甲醇为色谱纯;水为乐百氏纯净水;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1.3 药材附子药材均采自贵州龙里,经贵阳中医学院药学系贺祝英教授鉴定为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hli debx.的子根。2 方法与结果2.1 色谱条件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150mm4.6mm,5m);流动相a:乙腈-四氢呋喃(25:15);流动相b:0.1mol/l醋酸铵溶液;洗脱程序见表1;检测波长:=235nm;流速:1ml/min;柱温:25;进样量10l3。表1 洗脱程序2.2 溶液的制备2.2.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和乌头碱对照品适量,置25ml容量瓶中,加异丙醇-二氯甲烷(1:1)混合溶液制成浓度为(新乌头碱0.2820mg/ml,次乌头碱0.2817mg/ml,乌头碱0.0802mg/ml)的混合对照品溶液。2.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2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加氨试液3ml,精密加入异丙醇-乙酸乙酯(1:1)混合溶液50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30min,放冷,再称定重量,用异丙醇-乙酸乙酯(1:1)混合溶液补足减失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用0.45m微孔滤膜滤过,即得3。2.2.3 阴性样品溶液的制备按上述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备不含附子的阴性样品溶液。 2.3 系统适用性试验分别取混合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及其阴性溶液各10l,按“2.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结果:阴性样品在新乌头碱、次乌头碱、乌头碱峰位置对应处无干扰峰出现。样品中三种乌头碱与其他成分完全分离,且分离度大于1.5。见图1。a阴性对照品;b混合对照品;c样品;1新乌头碱;2次乌头碱;3乌头碱图1 三种溶液高效液色谱图2.4 线性关系考察精密吸取混合对照品2、4、8、10、16、18l,按“2.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以进样量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计算得新乌头碱回归方程为:y=1225.9x+39.463,r2=0.9989;在0.565.08g 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次乌头碱回归方程为y=1301.5x+18.581,r2=0.9996;在0.565.07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乌头碱回归方程为1011.4x+46.369,r2=0.9989;在0.081.44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2.5 精密度试验取“2.2”项下的对照品溶液10l,按“2.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重复测定6次。新乌头碱峰面积的rsd=0.51%;次乌头碱峰面积的rsd=0.76%;乌头碱峰面积的rsd=1.71%。结果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2.6 稳定性试验取“2.3”项下的供试品溶液,按“2.1”项下色谱条件分别在0、2、4、6、8、10、12h进样,记录其峰面积。新乌头碱峰面积的rsd=1.55%,次乌头碱峰面积的rsd=1.08%,乌头碱峰面积的rsd=2.95%,结果表明供试品溶液在12h内稳定。2.7 重复性试验按“2.3”项下的方法,平行制备6份供试品溶液,按“2.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记录峰面积,计算含量。新乌头碱含量的rsd=2.05%,次乌头碱含量的rsd=1.34%,乌头碱含量的rsd=2.98%。结果表明此方法重复性良好。2.8 加样回收试验称取同一附子样品1.00g(精密称定),共9份。分别按高中低三个量加入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和乌头碱的对照品,按“2.3”项下的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按“2.1”项下色谱条件测定,计算回收率,结果新乌头碱、次乌头碱、乌头碱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61%、97.52%、97.41% ;rsd分别为1.71%,1.64%、1.89%。2.9 样品含量测定精密称取不同采收时间的附子样品,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分别制备,按“2.1”项下色谱条件测定,计算含量。结果见表2。表2 附子样品含量测定3 结果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同一采收时间的附子中次乌头碱的含量最高,新乌头碱次之,乌头碱最低;不同采收时间的附子,随着时间(7 9月份)的推移,新乌头碱的含量呈下降趋势,次乌头碱、乌头碱的含量呈上升趋势;三种生物碱的含量之和随采收时间呈上升趋势。然而不能单凭含量来确定附子的最佳采收期,因为附子的有效成分恰是其毒性成分,用得妙可救人于危难,反之可害人于顷刻之间。为了科学合理地采收和利用附子资源,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还应与附子的毒性及临床疗效结合起来,综合分析,方能全面系统地评价“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