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爱的晴空下守护心灵(妇联)王秀梅.doc_第1页
在爱的晴空下守护心灵(妇联)王秀梅.doc_第2页
在爱的晴空下守护心灵(妇联)王秀梅.doc_第3页
在爱的晴空下守护心灵(妇联)王秀梅.doc_第4页
在爱的晴空下守护心灵(妇联)王秀梅.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爱的晴空下守护心灵 -巴林右旗妇联关爱“留守儿童”纪实 让留守儿童“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在爱的晴空下放飞希望近年来,巴林右旗妇联组织始终把关心爱护“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的工作内容,留守儿童工作稳步推进,随着这项工作的持续深入开展,更多的留守儿童受到关注,“留守儿童爱心辅导站”办起来了,“留守儿童援助站”建起来了,“留守儿童家长互助学校”热闹起来了,一个个服务留守儿童的平台在延伸扩展2008年春,巴林右旗妇联主席陶娅在与部分“留守家庭服务中心”的志愿者们下乡去为玛拉沁新村留守妇女做服务的过程中,听到了这样一则消息:一名9岁的男孩在村附近的坝渠玩耍时不慎落入水中,幸好被在渠边散步的两名铁路职工救起,当他们把惊魂未定的孩子送到家里时,才知道男孩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孩子与年近70的爷爷相依为命又是一个关于“留守”的话题,又是一个听起来辛酸想起来后怕的真实故事,陶主席的心再一次掀起了波澜。近年来,旗妇联在留守家庭问题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启动“中国基层妇联社会工作专业能力建设”项目资金,总投资500万元,在6年时间内对旗内5个项目区的10个嘎查村的留守妇女、儿童、老人进行服务,成立了内蒙古第一家“留守家庭服务中心“,这个服务中心主要是对留守家庭成员进行技能、文化培训,通过成立留守妇女互助小组等形式,提高广大留守妇女的综合能力,当地已有12500多名妇女受益。同时,旗妇联每年也对留守特困儿童进行救助,但事实上,“留守”现象仍是一个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各种复杂的情况层出不穷。陶主席深深地记得“留守家庭服务中心”成立时,中心救助的一名叫刘光颖小朋友说:“从记事那天起,只有过年才能见到爸爸妈妈,平时就是和双目失明的奶奶相依为命。虽然我也只有10岁,却要照顾好80多岁的奶奶,每天早晨天不亮我就得起床,做饭、喂猪、喂鸡、有时还要去地里铲草,只有做完这些家务后我才能去上学。看到其他的小朋友和自己的父母同享天伦之乐,无忧无虑地生活,我就特别渴望钻进妈妈的怀抱,因为,我已经很久没有闻到妈妈的味道了”想到这儿,陶主席的眼睛湿润了,她意识到,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因父母常年在外务工,缺失父母的教育和亲情,在家庭教育、心理健康、社会保护等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误了庄稼是一季,误了孩子是一世。”要切实地帮助留守儿童,资金救助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在内心能切实地感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关爱,知道自己并不孤立,除了漫长而孤独的留守生活外,应该与其他的孩子一样挺起胸膛,坚强地跨越人生这段多风多雨的季节。很快,一项专门针对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全面展开。为了全面掌握留守儿童的现状,旗妇联组织全体干部和苏木镇妇联主席及部分志愿者深入到8个苏木镇161个嘎查村,通过与留守儿童家庭的亲朋好友进行座谈、实地察看家庭情况、与学校老师进行访谈、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对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全面了解。当留守儿童的数字统计下来以后,陶主席觉得心里沉甸甸的,巴林右旗共有人口17.82万人,外出务工人员3.1万余人,而留守在家的儿童有6700名,这六千多名儿童中普遍存在着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缺乏关爱,导致心理自卑、性格孤僻,悲观情绪影响整个成长过程;二是父母的管教鞭长莫及,临时监护人管理力不从心,致使孩子的学习成绩、行为习惯养成、心理和精神上缺少关爱无法得到重视,且易发生监管不力导致的意外事故;三是青春期教育空白,影响身心健康发展;四是营养状况不佳,影响正常发育,日常发病率高。了解到这些情况后,陶主席强烈地意识到,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意义重大,因为这不仅关系到农村人口整体素质的提高,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关爱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不仅需要学校、家庭的直接参与,更需要政府、社会各方面齐抓共管。于是,一系列倾情关爱留守儿童的举措全面铺开。一是在全社会形成关爱氛围,在集中组织活动上下功夫,在宣传工作上下功夫。通过发放“倡议书”和举办“关注留守儿童,促进和谐发展”为主题的系列联谊活动,扩大活动影响力和参与面,形成领导重视、社会关心、舆论关注、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使关爱行动产生深远的社会影响,让更多的留守儿童得到关爱。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志愿者结对帮助留守特困儿童,使志愿者与留守儿童家庭“结亲”,开展 “共享蓝天”活动,积极整合社会资源为留守儿童家庭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困难。(此处举例)二是充分发挥各苏木镇妇联组织的优势,在每个苏木镇都成立关注留守儿童服务小组,专人负责,建立关注档案,全方位、多角度地对留守儿童进行援助和帮助。针对查干诺尔镇留守儿童较多的现状,在该镇建立了“留守儿童援助站”,做为关注留守儿童的试点。三是让所在学校的教师引导关怀留守儿童,通过他们的努力,成为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角色。针对大板镇实验小学留守儿童较多的现状,联合旗关工委、旗教育局将该校设为“流动留守儿童学校家长”试点单位,开展了一系援助和服务。教师在这个服务过程中着重要的角色,除在日常教给留守儿童学习的能力,生存的能力外,还努力让所在学校的教育工作者成为:1、学生家庭、学生生活的组织者;2、留守儿童情感的港湾,使他们能有一颗健康的心灵积极向上的心态;3、留守儿童行为的规范者,让其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4、儿童安全的“守护神”,让其在长期独立生活中养成强烈的安全意识。四是在8个苏木镇成立“家长互助学校”,开办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培训班,进行儿童道德培训、营养健康、体能训练、心理健康等方面指导,培训“第二家长”队伍。基层妇联组织和社工人员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每月在村部集中学习和座谈,通过学习引导,了解儿童成长的心理需求,破解监管人遇到的临时看护难题,为孩子成长提供正确的关爱方式。五是建立“留守儿童爱心辅导站”。为了进一步完善“社会、学校、家庭”三结合的教育模式,让留守儿童有地方受教育、长见识、交朋友,为其成为社会上有用的人才打下基础。2008年7月16日,旗妇联建立了巴林右旗首家“留守儿童爱心辅导站”, 辅导站本着“生活上关心,思想上关注,心理上关爱”的原则,招集了102多名留守儿童,站内为留守儿童提供小时托管服务,开展校外学习辅导及家庭式管理。对每一名儿童都建立了留守儿童的成长记录袋。为了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半个月对孩子进行一次独立生活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文明礼貌教育,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能力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他们在欢乐、和睦、关爱、健康的环境中成长,真实地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为了让孩子们尽可能多地接触社会,辅导站经常利用双休日组织孩子们参加义务劳动,到敬老院搞卫生,陪老年人聊天,到建筑工地为像自己父母一样辛勤劳作的务工人员送水、晒行李。并成立文体小组,除参加学校的各类文体活动外,还经常参与妇联组织的各类大型公益和联谊活动,一首自编自演的“我们都是留守娃”不知打动了多少人的心,社会各界纷纷为他们捐款、捐赠衣物、图书和学习用品。广大家长也纷纷来信并赠送锦旗,对旗妇联成立的“留守儿童爱心辅导站”表示感谢。 “妇联的阿姨像妈妈,尽心竭力帮助咱留守娃,是关爱点燃了我们心灵的火花,是关爱把社会和学校变成了我们温暖的家!”当爱心辅导站的孩子动情地倾诉着他们的感激之情时,妇联的同志们除了感到无限的温暖外,还有一种昂扬向上的力量,因为当关爱成为一份责任、一种习惯,自然就会产生一种巨大的能量。用真情弥补留守儿童缺失的爱,用爱心呵护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