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企业登记,作为市场的“入口”,既是观察经济社会的.doc_第1页
引言企业登记,作为市场的“入口”,既是观察经济社会的.doc_第2页
引言企业登记,作为市场的“入口”,既是观察经济社会的.doc_第3页
引言企业登记,作为市场的“入口”,既是观察经济社会的.doc_第4页
引言企业登记,作为市场的“入口”,既是观察经济社会的.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引言:企业登记,作为市场的“入口”,其增减的数据既是观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动态窗口,也是破解经济社会发展瓶颈的一个重要依据。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阴影迅速蔓延开来,随着外部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加大,我区各类企业发展状况如何,从数据中能否提炼出更益于抓住机遇,推动科学发展的见解,这是本篇立意所在。2008年集美区企业注册登记数据分析集美区工商局注册管理科一、基本情况分析截至2008年12月31日,我区实有各类经济主体共计18941户,注册资金2815285.17万元(其中外资注册资金为249715.94万美元,汇率按6.84折合人民币计入,下同),分别占全市的12.3和8.4。1.各类经济主体数量及规模在我区的各类经济主体中,实有私营企业3728户,注册资本590926.16万元;内资企业611户,注册资本486666.69万元;外资企业740户,注册资金249715.94万美元;个体工商户13862户。图1.1.1我区目前实有各类经济主体在全市中的比例如图1.1所示:我区的各类经济主体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都占了全市不到五分之一。私营和内资企业只占全市的6.7%不到,而个体户则占了全市的近20%,是我区主要的经济主体类型。图1.1.2我区目前实有各类经济主体分布图我区的经济主体以个体工商户为主,占全区的73%,其次是私营企业、外资企业、内资企业;在投入资金方面,以私营企业最多,占44%,内资企业次之,占36%,外资企业占18%,而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的个体工商户则只有2%。2.我区产业结构分布我区目前实有第一产业335户,注册资金86429.11万元,第二产业3805户,注册资金1898888.88万元,第三产业14802户,注册资金830324万元。图1.2我区产业结构分布图如图所示,我区的产业结构分布上,第三产业所占数量最多,占了全区的78%,但是注册资金仅占29%,而第二产业数量上只占20%,注册资金却占了总体的68%,说明我区第三产业虽然数量众多,但规模相对不大,而第二产业在我区的产值结构中依旧占有很大比例。二、2008年我区经济主体发展状况2008年,我区新增各类经济主体5067户,同比2007年增加12%,新增注册资金96651.86万元,同比2007年减少73%。(一)按经济主体类型划分图2.1.1新增各类经济主体类型2007、2008年对比图(注册资金单位为万元,其中外资注册资金单位为:万美元)数据表明:2008年我区内资企业增长最多,比2007年同比增加17户,增幅为70.83%,所新增的内资企业以邮政储蓄、保险业的分支机构为主,但所增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投入。由集美区国有资产投资有限公司独资设立的集美区投资担保公司和集美旅游投资公司注册资金分别为9990万元和1000万元,仅这两家公司的注册资金就占了2008年全年内资新增资金的31.34。由于金融危机在全球蔓延,多数企业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和冲击。私营企业在新增户数和新增资金方面都呈现下滑的趋势,虽然全年新增户数与上一年度同期相比只有小幅减少,但新登记资金数额大幅下降,经营规模明显缩小。尤其在2008年8月以后,受金融危机波及,我区新增私营企业比07年同期减少12.27,投资资金减少22.02,可以说,后四个月企业新增数量、资金的锐减大大拖累了全年的数据。在全球经济滑波、美元贬值的不利经济环境下,外资企业受到金融危机的震荡影响巨大,投资规模下降尤为明显,新增户数比07年同期减少43.48,仅为07年的一半,投入的资金更是严重缩水,下降幅度达98.96,不到上一年度的2。个体户在数量和资金方面则保持着良好的增长势头,稳定发展。而由于市场资金紧张,一部分投资者放弃有限公司而改设资金规模较小的个体工商户,尤其是2008年9月起国家停止征收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小规模投资者更是对个体工商户这种市场主体类型青睐有加。(二)按产业结构划分2008年,我区新增第一产业85户,比去年同期增加46.55%,新增第二产业665户,比去年同期减少6.34%,新增第三产业4317户,比去年同期增加14.94%。注册资金上,第一产业新增注册资金2952.9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44.2%,第二产业新增32416.37万元,比去年同期减少68.72%,第三产业61285.84万元,比去年同期减少76.26%。图2.2.1集美区与思明、同安各区2008年新增产业结构对比图以思明、同安两区同集美做对比,我们发现,2008年新增经济主体中,各区新增的企业主要集中在第二、三产业。首先,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第一产业多选择在集美、同安等岛外土地资源丰富的区域发展。作为岛内岛外的链接线,交通的便利使第一产业在集美发展迅速,08年新增第一产业85户,占全市同产业总数的36.48,比同安区同年新增户数还多63.46。其次,由于岛内地价、房价的居高不下,商业、工业建筑物趋于饱和,第二产业逐步向岛外发展,而集美区突出的“三桥二站三线”交通优势成为第二产业投资者们的首选区域。2008年,有22.27的第二产业投资者选择集美,这一数值高于同年度的思明区和同安区。第三,作为特区的中心,思明区已形成固定的贸易商圈,依旧是第三产业发展的热土,新增户数占全市总量的36.28。集美区的第三产业增长数虽只占全市的14,但相比去年已有较大发展,增幅为14.94%。图2.2.2集美区2008年新增企业产业发展趋势图(不含个体户)2008年,对于企业来说,是个跌宕起伏的时期,自全球爆发大规模的金融危机之后,多数投资人受金融危机影响,对当前的金融形势持观望态度,不敢轻易投资,企业增幅持续低迷。我区的农业发展以传统农业为主,金融危机的风暴并未波及,因此我区的第一产业发展没有较大的波动。随着城市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绿色农业、特色农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2008年全球经济笼罩在金融风暴阴影中,从7月起,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受到的震荡比较严重。随着外部需求减弱,受原材料上涨和外销业务量减少的影响,制造业的发展持续走低,在9月、10月,也就是金融危机开始波及我国时,我区第二产业的增长不可避免出现了较大的滑坡。在全球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下,我区的第三产业发展也受到影响。全球金融风暴中,处于风口浪尖的进出口行业受到的冲击最直接也最严重。同时,金融危机直接冲击到个人的生活,企业倒闭、经济困境降低了人们的支付能力,相应的传统服务业也失去一部分的业务,企业业绩回落。2008年,集美区政府专门担保政策支持。年末,在政府大力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鼓励下,第三产业增长逐步回升。图2.2.3集美区2008年新增个体户产业发展趋势图对于个体户而言,第一、二产业在2008年的发展起伏不大,维持一个较为稳定的局面。由于个体户从事第一、二产业的数量不多,规模普遍也偏小,因而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不大。而作为主力军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则跌宕起伏,7月份出现全年的投资高潮后,在紧随起来的8月直线下降,下半年的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并呈现下降趋势。(三)按行业类别划分图2.3.1集美区2008年新增企业行业分布图2.3.2全市2008年新增经济主体主要行业对比通过分析图2.3.1和图2.3.2,我们发现:首先,2008年全市经济主体的发展以传统行业为主。全市及我区新增行业排名前三的分别是: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制造业。批发零售业:依旧是各区投资者的首选,思明区由于地理经济条件,始终是贸易业投资者心目中的理想宝地。由于人流、物流、财流的限制,岛外商贸业的发展无法与岛内相匹敌。虽然我区批发零售业的发展比同安等其他岛外区域迅速,但我区一直缺乏具有一定影响力、较高档次的百货、批发零售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居民服务业等传统型服务业依旧是我区2008年新增服务业的主导力量。工业区企业的入驻、新住宅小区的开发推动其周边个体户的发展,个体户是新增批发零售业、餐饮业和居民服务业的主力军。住宿餐饮业:随着“大旅游”的发展,岛外成为厦门旅游的新亮点,岛外酒店业的发展也进入一个新阶段。在2008年,集美区不仅成立了集美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整合我区旅游资源优势,进一步促进我区旅游业的发展,同时将建设星级酒店作为我区服务业启动的主力军,努力打造旅游餐饮住宿“一条龙”产业链。08年我区就新增了8家大型酒店企业,新增注册资金共2144万元。其中,华舒酒店、天地人酒店等星级酒店的成立,更给我区的酒店业发展带来惊喜,一举改写我区星级酒店少、无高星级酒店的历史。制造业:虽然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地理便捷的吸引力和工业产业的集中与配套使我区及其工业集中区依然保有制造业的增长潜力。集美几大工业区的优势逐步凸显,吸引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由岛内迁向岛外,入驻集美。我区新增的制造业占全市总量的25.3%,同期思明区新增的制造业仅占全市7.98,而同安区工业园的成立也吸引了着工业企业的入驻。可以说,工业企业向岛外发展已是趋势,但由于我区的工业集中区起步较好,发展逐步成熟,因此增长速度略快于同安区。其次,金融、物流、高新技术及文化传播等新兴领域的发展以岛内两区为主要阵地。而集美区的现代服务业起步晚、发展慢,发展水平、发展层次总体不高,发展缓慢,是我区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金融业:作为支持产业发展的重要配套行业,思明区优异的商业环境为金融业的发展打造了坚实的基础,而我区的金融业发展过去仅限于银行、邮政储蓄等金融机构分支机构的设立。可喜的是,2008年,在政府大力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鼓励下,催生我区两家投资担保公司(集美区投资担保、东翊投资担保)和四家投资公司(三达、宇龙、集宸、春荣辉),表明投资人在我区拓展金融业和风险投资的意愿和意识增强,更促进了我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向前迈出一大步。物流业:作为连接厦门岛内与岛外的桥头堡,集美区的交通基础条件无疑全市最突出的,拥有“三桥二站三线”的交通枢纽优势。但是眼下的我区物流业的发展水平相当薄弱,不仅远不如思明区,更落后于同安。在我区从事物流运输的企业几乎都来自岛内,甚至是泉州、漳州地区。08年,我区新增物流业企业仅12户,占全市新增物流业的4.69%,这个数字仅相当于同期同安区新增的1/2、思明区的1/3。我们应当充分发挥优势,大力发展提升我区交通枢纽作用的物流配送的服务业企业,为工业企业提供强力的服务辐射和助力功能。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动力,高新技术产业对提升和改造传统产业,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作用。2008年,集美区新增此类企业18户,占全市的2.88%,同安新增14户,而思明则新增了407户,占全市65.02%。凭着雄厚的经济、文化基础,思明区吸引着多数的高新技术产业企业投产兴业,软件园、高新技术开发区的设立更使此类投资者的目光锁定了岛内。虽然集美起步晚,但高校众多,人力资源丰富,我们应该发挥好人力资源的优势,大力发展研发、配送、交易、动漫、软件等产业,把人力资源变成人力资本;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与高新企业合作,协助企业开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品,通过科研服务业这一桥梁把集美的科技优势真正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吸引更有发展潜力的各类研发、自主型工业企业落户我区。图2.3.3集美区2008年外资企业行业发展情况对比2007年,我区2008年吸引的外资企业无论是户数还是资金都遭遇了大滑坡。作为我区外商投资的主要领域制造业,设立数比2007年减少了一半,投资额更是锐减至2007年同期的三十分之一。主要原因如下: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并开始逐步影响实体经济。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和深化,市场流动性减弱,全球投资者信心大都严重受挫,其投资决策更加谨慎。全球金融危机造成不少跨国公司资产严重缩水,投资意愿和能力下降,而世界各国纷纷放开对外来投资的限制,利用外资的竞争也更加激烈。前期人民币持续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基础原材料异常波动、出口退税率下调等因素,也给制造业特别是纺织服装、鞋类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带来经营压力,外商投资信心也受到一定影响。以上这些都造成了我区2008年外商投资增速趋缓。三、2008年我区新增投资资本情况虽然个体工商户在我区的各类经济主体中所占数量最多,但资金比重份额却很少。公司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形式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最主要形式,企业的发展状况更能体现一个区域的经济水平。因此,本模块主要以我区国内企业作为分析对象。(一)新进投资方面图3.1.1我区新增注册资本规模分布图从图3.1.1中可以看出,2008年我区新增企业以中小规模企业为主,近一半的企业注册资金在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500万元以上的企业只占我区总数的4%。图3.1.2全市新增注册资金规模分布图从全市来看,2008年,100万元以下的小规模投资仍是我市投资的主流。注册资金500万元以上的企业约有53.87%在思明投产开业,只有4.2%落户我区。图3.1.3各行业2008年新增注册资金分布图(单位:万元)2008年,制造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批发零售业成为新增投资规模的三大领先行业(如图3.1.3所示)。虽然受到制造业新增户数比往年有所下降,但由于其前期须大量投入的行业特点决定其依旧成为新增投资额的领头羊。随着我区两家注册资金5000万元的投资担保公司以及注册资金1.2亿元的厦门三达科技投资有限公司等大规模企业的成立,租赁和商业服务业、金融业异军突起,昭示着我区较大规模的企业在传统产业的局限上有所突破,触角逐步像第三产业延伸,但是对高新技术领域、物流等生产服务业的拓展明显不足。(二)迁入引资方面2008年,我局办理企业迁入131户,注册资金29223万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31%和106%。图3.2.1我区2008年迁入企业户数、资金情况图其中,迁入我区的注册资金500万元以上的企业(含500万元)11户,虽仅比比去年同期增加3户,注册资金却增加了13396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两倍多。值得关注的是,2008年11月注册资金1.28亿元的厦门瑞新热电有限公司的迁入,为我区协税护税工作锦上添花。图3.2.2我区迁入企业行业分布对比图如图3.2.2所示,在迁入企业中,主要是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分别占总数的53.44%和29.77%。数据表明,随着岛内环境的日趋饱和,几大工业集中区陆续建成的集美投资环境日益优化,交通地利日益凸现,我区招商引资、服务企业意识增强,协税护税力度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目光集中在集美,投资人看好我区发展潜质,投资意愿持续加强。(三)扩股增资方面2008年,我局办理企业增资223户,比去年同期增加104户,增资额57179万元,比去年同期减少33538.8万元。图3.3.1我区2008年企业增资情况表图3.3.2我区企业增资年度对比图2008年上半年上半年,我区企业表现出蓬勃的发展势头,增资户数和增资额都明显高于去年同期。下半年,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大多数投资者采取相对保守的经营措施,以守代攻,以求平稳度过金融危机这个寒冬。从8月起,企业增资户数和力度明显下滑。“危机”就是“危险”加“机遇”。这期间,必定会有企业抓住机遇,脱颖而出。2008年,增资到5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42户,比去年增加12户。12月厦门市永祥宏集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增资5000万元,无异于给严寒中的经济带来亮点。四、2008年我区企业注销情况2008年,我区注销各类经济主体638户,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02户,退出市场的注册资金达12822.9万元,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098.5万元。其中,注销国内企业78户,退出市场注册资金2343.3万元;注销外资企业16户,退出注册资金1306.9万美元;个体户544户,资金1540.43万元。由于个体户设立起点低,资金数额小,相对于企业存在较大的不稳定性,而企业的存续则与经济环境关联密切,因而本模块主要分析我区企业的注销情况。1.我区国内企业注销情况图4.1.1我区2008年国内企业注销情况图2008年,我区国内企业注销78户,比2007年同期增加了15户,增幅23.81%。下半年,企业注销数量有所增加,在股市震荡下挫和全球经济动荡的环境下,部分国内企业生产经营陷入困境,无法继续维持而不得不选择注销企业,退出市场。9月份注销数达到了全年的高峰值。图4.1.2我区2007、2008年国内企业退出市场产业分布情况图4.1.3我区退出市场国内企业主要行业分布对比按行业来划分,注销的企业主要集中在第二、三产业,其中,以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最为突出。2008年,由于遭受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制造业和房地产业的企业注销数大幅上涨。在全球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下,危机暴露出我国制造业存在基础管理粗放以及战略规划短视的现象,制造业外部需求减弱,创造效益越来越困难。房地产业在过去的几年中由于固定资产投资过热、通货膨胀、中国货币升值的影响产生了大量泡沫。待泡沫破灭后,一些不利因素纷纷显现。2.我区外资企业2008年退出市场情况2008年,我区注销外资企业16户,退出注册资金1306.9万美元,分别比2007年同期增加了14.29%和0.75%。图4.2 2007、2008年我区外资企业退出市场情况图2008年,我区退出市场的外资企业仍旧以制造业为主,虽然户数与2007年持平,但退出市场的注册资金却比上一年度同期增加了438.98万美元,增幅为57.3%。由于外资企业多采用“两头在外,加工在内”的产销模式,故与欧美市场联系较为紧密,当金融危机浪潮席卷而至时,制造业会最先受到影响。由于需求不振、订单量速减、流动资金紧张、银行贷款困难、经营成本上升、利润下降、市场萎缩导致部分企业资金到位推迟等问题,外资企业面临着企业业绩回落、大量减产甚至亏产破产等诸多挑战。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萧条,极大地削弱了企业投资信心,疲于应付危机的境外投资者不得不从撤回对外投资转而全心解决本国国内的经营困境。在经济寒冬下,停止经营的企业通常会选择观望一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