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未病ppt课件.ppt_第1页
中医治未病ppt课件.ppt_第2页
中医治未病ppt课件.ppt_第3页
中医治未病ppt课件.ppt_第4页
中医治未病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治未病 1 主要内容 一 概述二 词义解释三 治未病的主要含义四 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原则五 中医 治未病 的意义 2 概述 中医治未病是中医学的核心理念之一 是中医预防保健的重要理论基础和准则 也是中医治则学说的基本法则 3 概述 中医 治未病 思想最早见于 黄帝内经 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 指出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不治已乱治未乱 此之谓也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 乱已成而后治之 譬犹渴而穿井 斗而铸锥 不亦晚乎 这段话从正反两方面强调 冶未病 的重要性 是对治未病的最为经典的论断 明确提出了治未病养生的思想内核 未病先防 成为当今预防医学的座右铭 4 概述 难经 七十七难 从中医理论的整体观出发 阐述道 所谓治未病者 见肝之病 则知肝当传之与脾 故先实其脾气 无令得受肝之邪 故曰治未病焉 内经 和 难经 提出的 未病先防 既病防变 思想 开启了中医预防思想的先河 为中医 治未病 学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5 概述 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 已病防变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是通过饮食起居 情志调理 运动疗法及针灸 中草药等多种预防或治疗措施 调养体质 调理身体阴阳气血等平衡 增强人体抗病能力 防止疾病发生 发展的方法 6 概述 中医治未病是中国医药学奉献给人类的思想体系 闪烁着远见卓识和智慧之光 是我国卫生界所遵守的 预防为主 战略的思想起源 也是现代卫生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 7 词义解释 治 词义 1 治理 家 国 自 标 本 2 安定或太平 世 天下大 3 旧称地方政府所在地 县 府 省 4 医治 病 5 消灭 害虫 蝗 蚜虫 6 惩办 罪 惩 处 7 研究 学 8 姓 8 词义解释 治 在医疗保健方面 就历代各家所论 治 之含义涵盖多个方面 1 治疗 医治 如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曰 善治者 治皮毛 其次治肌肤 难经 之 经言上工治未病 中工治已病者 何谓也 韩非子 喻老 扁鹊见蔡桓公 立有间 扁鹊曰 君有疾在腠理 不治将恐深 2 治理 管理 如 素问 太阴阳明论 谓 脾者 土也 治中央 9 词义解释 治 3 调理 调养 清代新安医家程云来说 治未病者 谓治未病之脏腑 非治未病之人也 素问 宝命全形论 说 一曰治神 二曰知养身 三曰知毒药为真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说 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 故寿命无穷 与天地终 此圣人之治身也 张景岳 祸始于微 危因于易 能预此者 谓之治未病 4 安定 灵枢 五乱 说 何失而乱 何得而治 治未病之 治 有管理 调养 调理 安定 治理 医治之意 多释为预防和治疗 10 词义解释 未病 未 字的字义 1 没 跟 已 相对 成年 健康尚 恢复 2 不 便 敢苟同 3 地支的第八位 一般来说 未 字否定过去 不否定将来 与 不 有别 但有时候也当 不 字讲 相当于 没有 不曾 尚未 11 词义解释 未病 病 字的字义 1 生理上或心理上发生的不正常的状态 疾 心脏 2 生理上或心理上发生不正常的状态 他着了凉 了三天 3 心病 私弊 弊 4 缺点 错误 语 通 5 祸害 损害 4 责备 不满 诟 为世所 中医之 未病 一词由来已久 源于黄帝内经中的 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 12 词义解释 未病 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 将人之健康状况分为 已病 和 未病 所谓 未病 是指没有疾病 包括健康无病及病已有而未成未发的萌芽阶段 即疾病尚未显露症状的阶段 13 词义解释 未病 隋 杨上善在 黄帝内经太素 中注释 身病国乱未有豪微而行道者 古之圣人也 病乱已微而散之者 贤人之道也 病乱已成而后理之者 众人之失也 将病乱分为三个层次 将病乱未成而治理之称为圣贤之道 病乱已成而后治之为失策 14 词义解释 未病 唐 孙思邈之 千金要方 诊候 谓 古之善为医者 上医医国 中医医人 下医医病 又曰 上医听声 中医察色 下医诊脉 又曰 上医医未病之病 中医医欲病之病 下医医已病之病 孙思邈提出的 上医医未病之病 中医医欲病之病 下医医已病之病 是将人之健康状况分为 未病 欲病 已病 三个层次 15 词义解释 未病 治未病之 未病 一 无病 即机体尚未产生病理信息 是身体 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 也就是没有任何疾病的健康状态 二 病而未发或病欲发有先兆 即健康到疾病发生的中间状态 亚健康状态 三 已病而未传变 既病而尚未殃及之地 未病之脏腑 16 治未病的主要含义 治未病的主要含义 1 未病先防 强调摄生 预防疾病的发生 2 既病防其传变 强调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及时控制疾病的发展演变 防止疾病的复发及避免或减少减轻后遗症 17 治未病的主要含义 一 摄生防病 黄帝内经 中 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 的论述历代医家都极为重视 并通过他们的医学实践加以运用和发挥 使其成为别具特色的预防医学理论 只有强身才能防病 只有重视摄生才能强身 摄生是以调摄精神意志为宗旨 思想上要保持安闲清静 没有杂念 精与神守持于内 避免过度的情志变动 心胸开朗 乐观愉快 这样就能达到补养真气的目的 18 治未病的主要含义 对于外界不正常的气候和有害的致病因素 要及时避开 顺从四时寒暑的变化 保持与外界环境的协调统一 还要求人们饮食有节制 生活起居有规律 身体虽劳动但不使其过分疲倦 正如 黄帝内经 素问 上古天真论 所言 法于阴阳 和于术数 食饮有节 起居有常 不妄作劳 虚邪贼风 避之有时 恬惔虚无 真气从之 精神内守 病安从来 同时反对 以酒为浆 以妄为常 醉以入房 以欲竭其精 以耗散其真 19 治未病的主要含义 二 既病防变 疾病发生后 必须认识发病的原因和机理 掌握疾病由表入里 由浅入深 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变化规律 早期发现 早期干预 争取治疗的主动权 防止其传变 如 灵枢 逆顺 之 上工刺其未生者也 其次 刺其未盛者也 上工治未病 不治已病 此之谓也 难经 七十七难 之 见肝之病 则知肝当传之与脾 故先实其脾气 无令得受肝之邪 明代著名医者张景岳提出 履霜坚冰至 贵在谨于微 此诚医学之纲领 生命之枢机也 一语中的地指出了 谨于微 就是 治未病 的关键所在 20 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原则 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与完善 中医 治未病 思想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 预防为主 二 防止传变 21 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原则 一 预防为主 未病先防 病后防复 针对一般人群 建立以增强体质为核心的健身 防病思想 以适应自然变化 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来治未病的基本原则 主张通过饮食 运动 精神调摄等个人养生保健方法和手段来维护人体的阴阳平衡 对于体质偏颇之人 通过体质辨识 针对不同体质 运用相应的调养保健措施调整体质 在疾病未形成之前 对可能导致疾病的各种原因 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 从而达到防控疾病的目的 对患病后经治疗处于疾病尚未发作的稳定期或间歇期的人适时提前采取现固性治疗或预防性措施 防止疾病的复发 22 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原则 二 防止传变 见微知著 有病早治 已病防变 对某些疾病出现的前兆 早发现 早诊断 早治疗 及时把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 不要延误病程 不要把小病拖成大病 轻病拖为重病 把握疾病的传变规律 及时阻止疾病的蔓延 恶化和传变 23 中医 治未病 的意义 治未病 强调人们应该注重保养身体 培养正气 提高机体抵御病邪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