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减排低碳经济.doc_第1页
节能减排低碳经济.doc_第2页
节能减排低碳经济.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假期实践报告 节能减排,低碳经济 节能减排,低碳经济随着“两会”的召开,“节能减排、低碳经济”已成为时下最受关注的经济热点之一。这是中央领导人站在国家长远发展的立场上,对经济进行的一次调适。据中科院一项调查显示,我国是全世界自然资源浪费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能源使用量一半以上在工业生产上。而另外一项调查又显示,中国的能源使用效率仅为美国的26.9%,日本的11.5%。能源的高支出和使用的低效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于正在发展中的中国,在国家大力发展工业的背景下,推进节能减排、实行低碳经济的策略,可谓迫在眉睫。 所谓的“节能减排、低碳经济”,从狭义而言,即指节约能源和减少环境有害物排,进而形成一种“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经济形态。只有形成此种经济形态,才能更迅速地发展国家经济。纵观世界各个发达国家,无一不是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的成功案例者。在此情形之下,我国政府也引起了高度重视,早在“十一五”规划中,政府就将能源效率列为重中之重。而在未来15年内,我国将致力于把中国从目前的低效能源使用者转变为高效能源使用者。如果落实到具体之处,改善能源消耗现状,则更需要从各个行业尤其是工业领域的不懈努力。2009年11月15日至18日,在奥巴马的首次访华之旅中,能源领域的合作成为双方最耀眼的成果。在双方发表的中美联合声明中,双方同意在未来五年对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投入至少1.5亿美元。优先研究课题将包括建筑能效、清洁煤(包括碳搜集与封存)及清洁汽车等。在这些合作中,低碳经济是其最核心议题。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与此前一直提倡的节能减排概念有所不同,低碳概念包含节能减排以及可再生能源两大部分,这意味在继续实施节能减排的同时,政府对新能源开发的力度必须持续加大,整个能源结构调整必将加快。自2003年英国首次提出“低碳经济”概念后,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已兴起了“低碳”之风。2009年12月,国际社会将在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就削减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达成新的协议,这将会成为全球走向低碳经济的标志,全球将会出现统一的碳交易市场,所有的经济活动将会以低碳经济重新定义。在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早已纳入国家的发展战略。2007年,我国发布了应对气候变化方案,成立国家气候变化方案领导小组。“十一五”之初,我国确立了GDP能耗下降20%的目标,这相当于节约6亿吨的标准煤,相当于少排15亿吨的二氧化碳。据悉,目前我国正在研究制定关于低碳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十二五”的节能减排计划也正在酝酿制订中实现低碳经济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改变能源使用结构。具体来讲,改变能源结构就是要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提高一次能源使用中太阳能、风能、核能、生物质能、水能等非化石能源的比重,达到减少碳排放的目的。二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主要是指在工业和生活的各个环节中使用节能技术,减少能源使用而实现碳减排。从行业看来,多晶硅、高效太阳能电池片、光伏设备、太阳能热水器、风力发电机系统的设计和制造、水力发电设备、生物燃料的作物养植与提取、智能电网、清洁煤技术、新能源汽车和LED(发光二极管)以及各类非化石能源发电站的专业运营和配套服务等,都将是未来发展的重点。此外,碳捕捉与封存技术、余热余压发电技术、废弃物回收技术、以及新型保温隔热材料和地源热泵等行业及相关产业链也将受益于低碳经济的发展。 人类减少排放走向低碳经济主要依靠两大法宝:一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二是发展清洁能源。这两个法宝背后的支柱则是人们致力发展的节能和新能源技术。世界资源研究所气候和能源项目副主任珍妮弗勒吉认为,在节能领域,人们应关注建筑节能技术,并及早出台建筑法规。建筑物不仅能源需求量大,而且能源利用率很低。她表示,人们知道如何建造房屋,但是却没有相应的建筑法规来指导和规范建造节能型建筑。无建筑法规存在的现象也许与市场需求以及技术有关,目前不但美国没有规范,其他国家也同样缺少法规。对于节约能源减排和清洁能源减排,我们更希望看到前者出现革命性的变化。在谈到减排时,不少人首先想到的是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供应,但是这是不正确的。减排最大的潜力在于人们寻找到新的工业生产加工方法,如新的水泥生产方法、新的钢铁生产方法,以及新的汽车驱动途径和新的存储技术等,这些才应该是人们的首选项目。休斯认为,实现低碳经济需要经历多个步骤,首先是利用现有的技术节约能源。事实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在节能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从而极大地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其次是大力开发和推广替代能源。现在风能和太阳能的利用在不断增长,同时人们也在探讨生物燃油、新型核电站,以及少量甚至无碳排放的煤炭利用技术。在包括风能、太阳能、水力发电、地热、生物燃油等在内的可再生能源中,人们更看好利用风能和太阳能发电的技术。中国和美国的电力供应主要来自燃煤火力发电厂,这也是中美两国排放二氧化碳总量偏高的原因。这种现状表明,短期内从化石燃料转变为替代能源的想法是不切合实际的,人们需要时间来完成这种过渡。无论是经济发达的美国,还是处于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