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九上综合性训练(三)生.doc_第1页
2012年九上综合性训练(三)生.doc_第2页
2012年九上综合性训练(三)生.doc_第3页
2012年九上综合性训练(三)生.doc_第4页
2012年九上综合性训练(三)生.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年九上综合性训练(三) 一、知识积累。1、读下面这段话,按要求完成题目。(6分)读书,是智慧的行为。愚昧的人,一辈子像游走在黑暗之中,随波逐流,浑浑噩噩,最后一事无成( )智慧的人,一辈子像行进在光明之中,时时清醒,步步睿智,最终怎么会不谱写出人生的华美乐章?给加点字注音。(3分)愚昧( ) 睿智( ) 乐章( )“( )”内应加的标点是 (1分)将划线句改成陈述句。(2分) 2默写。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到酒家。 , 。 , 。小园香径独徘徊。 , 。此事古难全。使至塞上中描写边塞雄浑风光的名句是 , 。李商隐的无题中用双关语表达对情人的思念,后人又用它表现奉献精神,这二句是 , 。它所有的丫枝 ,而且 ,也像 ,成为一束,绝不 。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 ,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 , 着西北风。3、某班同学开展了一次“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以趣味性的语文知识竞赛为主。下面道题,你一定能完成的。.孔子和孟子分别被后人尊称为什么? .“喝孔府宴酒,做天下文章”这条广告语拟得好吗?请简要赏析。 .“尊王言必称尧舜,忧世心同切孔颜”。这副名联称赞的是: .据说孔子周游列国来到宋国时,遇到强盗抢劫,身边只剩下子路、颜回两人。中午时,三人又饥又渴。而囊中只有一文钱。他们来到一食店门前,见店牌上写着“馒头一文钱一个”。但孔子却向主人要了九个馒头、三碗汤。吃完走时,被主人拦住。孔子指了指店牌,店主一看,便无话可说了。原来,孔子已将店牌上的一个字添了一笔。如果他再添一笔,店主会更加吃亏。请问,孔子改动的是哪一个字?他还可以怎样改? .2012年9月28日,为纪念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文化的创始人孔子诞辰2557年,海峡两岸共同举行“同根一脉,两岸同祭2012祭孔大典”活动。请根据你所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的题目。A9月23日,第一次以中国人的名字在联合国设立的奖项“孔子教育奖”在孔子故里曲阜首次颁发。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印度、摩洛哥的许多国际友人欢聚一堂,其乐融融。这正如论语中所言“ , ?”B写出与孔子言行论著链接的一个成语: C写出一个你所熟悉的与孔子相关的故事名称: D写出你对孔子某一名言的思考:E下面是旅居台湾的孔子第77代嫡传孙孔德成写给在大陆的二姐德对联中的上联,请为它选出下联。上联:风雨一杯酒 下联: 天涯共此时羁危万里身江山万里心千里共婵娟4.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文后问题。从这一天起,他把整个身心都扑在这部书的创作上。他缓慢地,一行又一行,一页又一页地写着。他忘却一切,全部身心都沉浸在书中的人物形象当中,也初次尝到了创作的艰辛:有时候那些鲜明生动、难忘的景象清晰地重新浮现在他的脑海里,但他无法用笔墨表达,写出来的字句显得那样苍白无力,缺少生气和激情。以上语段出自名著 。文中的“他”是 (人名)。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述“他”成长的道路 。(5分)二、阅读题训练(一)阅读秋水,完成5-8题。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诶渚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5、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A、以为莫己若 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B、轻伯夷之义 举重若轻C、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思而不学则殆。 D、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6、翻译下列句子。(6分)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7、对文章的理解欠妥的一项是( )(3分)A、本文开端先写了当时的环境。秋日,季节性洪水发了,大量洪水从支流汇入黄河,主河道的对岸、河中的沙洲之间,连牛马的形状都不能分辨清楚了。这是河伯“欣然自喜”的客观依据。B、本文在描写人物时,用词精确,形象突出。如“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一句中,一个“天下”,一个“尽”,把河伯那踌躇满志、飘飘然的神态描写得淋漓尽致。C、河伯引用俗语“闻道百,以为莫己若”的用意,在于强调自己的博学多闻。D、本文共有两层意思,第一层写了黄河的壮阔和河伯的骄傲自满,第二层写河伯见到大海后自叹不如。两层之间,用“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相连,过渡自然流畅。8、从本文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3分) (二)阅读 扁鹊见蔡桓公,完成9-12题。(15分)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恐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病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也,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9、解释下面加点的字。(4分)不治将恐深( ) 居十日( )司命之所属也( ) 桓侯遂死( )10、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桓候故使人问之。 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 11、成语: 出自本文,现在常用来比喻那些掩饰自己的缺点错误,害怕批评而不愿改正的行为。而我们对待自己的缺 点和错误,应该 。(2分)12、当蔡桓公望扁鹊见自己而还走,此时他已觉醒吗?他又是如何想的?(3分) (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毛: 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 惧其不已也 已: 无陇断焉 断: 14请你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下面这一劳动场面描绘出来。(愚公)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15从课文学习中知道, “阴”“阳”二字在和山水名称相连时,多指和山水相关的方位,如“河阳”“汉阴”等。我国很多城镇名称就是这样形成的。请分别写明下列城市所处山水的位置。(2分)江(长江)阴_; 洛(洛河)阳 _; 衡(衡山)阳_; 华(华山)阴_; 16在人和山这对矛盾中,愚公和智叟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愚公认为:子孙无穷,人力 无限,而山不加增,人定胜山;智叟认为:人是“残年余力”,山却高大难平,愚公不自量力。你的看法呢?谈谈你对二人的评价。(4分) (四)阅读白杨礼赞选文,完成下列问题。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以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 。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 , ,对抗着西北风。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斜逸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觉得树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象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白杨不是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折磨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17、(5分)本文选自课文白杨礼赞,“礼赞”的意思是:_,“坦荡如砥”形容的对象是:_。本文的作者是:_,请写出他的两部著作:_ _。18、(3分)完成文中空缺的填空。19、(2分)文中表明白杨树本身品格的句子是:_ 20、(2分)对本文中的四个反问句的理解,有下列六种,请选出正确的选项:( )(多项选择,漏选多选均不给分)A朗读这四句时,语气由平缓渐趋激昂 B排列次序上,由浅入深,由远及近C深刻揭示了白杨树的比喻意义 D修辞上,四个反问句构成排比句E句子结构上,前两句是单句,后两句是复句21、(4分)请参照示例,以“灯泡”“短尺”为对象,各写一句话,要求借物喻理,表达出一种人生感悟。雨伞:总是用潮湿的身躯,彰显自身的价值。灯泡:_短尺:_ (五)家园如梦夜很深,也很静。浅浅的月光流进了我的村子,挤进了那扇用牛皮纸蒙住的三扇窗。风轻轻地梳理着窗外还略显单薄的树枝,嗓音很低,却让我听得清楚那来自远方的呼唤。庭院里的那口古井,清楚地倒映着我曾经在井旁的柳树上猴跃的童年。辘轳上那长满黑斑的麻绠,依然牢牢地吊着我的心事,绷得像调紧的弦。“月光光,亮堂堂,背书包,进课堂”井边学会的童谣鲜活如初,只是教我童谣的母亲却已独卧寒山。母亲的声音已成记忆,然而母亲的血必将灌溉我的一生。流浪的脚步离开家园,只把乡愁饲养在井中,任何一丝不经意的涟漪,都有可能荡得我遍体伤痕。屋后的荒坡上,零零散散地落户了一些三月莓树,它们在贫瘠中送走一个个春夏秋冬,又迎来一个个春夏秋冬。母亲为我摘莓子时被刺破的手指,滴着血,凝成一团不褪的火红,永远燃烧在我记忆的深处。那些吃三月莓当饭的甜甜的日子,是母亲用手一分一分地扳来的。今年的三月,我想母亲还会在另外的世界里为我采摘三月莓。只是母亲已移居黄泉,即使我将膝盖埋进坟土,也无法缩短母子间的距离。等到三月莓红透的时候,我该回趟老家,去荒坡上采摘一包三月莓,捧撒在母亲坟头。母亲曾经为我寻找三月莓的目光,擦亮一串串累累的爱。屋右的古枫树鸟的天堂。孩提时,父亲总是架着长长的梯子,猫着腰一回又一回地爬上树去为我取鸟蛋,样子很吃力,可父亲的脸上却从不滚落丝毫吃力的神情。如今,鸟渐渐地少了,只剩下乱七八糟的鸟巢搁在树丫间,可年迈的父亲却像童年的我一样,在鸟归季节里一遍遍地数着鸟巢。又是鸟儿孵殖的季节,隐约中,我感觉父亲佝偻着身子站在古枫前学舌一般重复着“一、二、三、四”,那深深陷进了眼窝的眸子,专一地注视着通往山外的羊肠路。 屋外蜿蜒蛇行的山路依旧在为我走出大山的举动作注脚,那浅浅的一行不知打上了我多少若隐若现的脚印!从山村走进城市,实际上是走进一种诱惑,甚至是一种折磨。 山路的源头是生活,山路的尽处还是生活。生活就是生生死死。造化平衡世界,谁能适应这个世界,谁就是赢家。做个赢家吧,赢家有能力随遇而安。无论生活把自己推到哪个位置,都要用一颗平常心去面对,轻松靠自己给予,快乐只属于创造快乐的人。怀念家园,更怀念家园里的某些人。我茹苦一生而今永隔幽冥的母亲,愿您有您的天堂!我艰难活命又思儿念女的父亲,愿您有您的寄托!在家门前那堵不倒的竹篱笆上,我将把自己攀缘成一株不老的牵牛,紫色的喇叭始终朝着敞开着的家门,芬芳屋里的每一道墙壁。家园如一件厚厚的袄,等待着每一个伶仃的流浪者去穿;家园如一双不破的鞋,永远套在流浪者缺暖的脚上;家园如一柄永新的伞,一直搭在流浪者风雨兼程的肩膀上;家园如一块啃不完的饼,让流浪者一次又一次去补充能量;家园如一根拉不断的线,末端总系看一个流浪者的大风筝。(选自学习报)22作者所说的“家园”有几层含义?请简要回答。 23作者选取了哪些事件表达“我”对家园的怀念之情?请简要概括。(至少概括出三件,每件事不超过12字) 24第段中“从山村走进城市,实际上是走进一种诱惑,甚至是一种折磨”,结合文意说说“诱惑”和“折磨”各有何含义?答: 25文章在最后一段,将家园比作棉袄、布鞋、新伞等,含蓄蕴藉,形象生动,试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再续写一个类似的句子。家园如 , 。26本文语言生动,抒情真切,议论精当,富于哲理。请从两段中选出你喜欢的一段,从表达方式、思想内容两方面作简要品析。答: (六)姜是小的“辣” 观历史,明人世,鉴古知今,从来是天地万物都可以拿来感悟人生的。比如老姜辣还是小姜辣,又焉不是说人生道理? 人中的“老姜”,是历练过后,世事洞若观火,以气定神闲的内外修炼而去改变乾坤。你看黄忠六十跟刘备,德川家康七十打天下,姜子牙八十为丞相,余太君百岁挂帅。这些天地间的姜,确实是到了垂垂老矣的阶段,才展现出“老姜”的风范。 不过,若所有人都信“姜是老的辣,那世上就不会有豪气干云的少年英雄,也不会有明达睿智的少年神童。反正总要熬到“林芳谢了春红”的老姜年岁才能真正有所作为,小姜时节就轾(zh)言妄动,岂不是自毁前程? 但历史的新芽超过旧枝,无非都是因为那几个字:我不相信! 我不相信,老姜就一定辣过小姜布衣童子甘罗十二拜相,凭三寸之舌纵横列国;失怙之君康熙十四岁铲除老姜鳌拜,尽显少年英雄本色;而那二十二岁封狼居胥的霍去病,将一句“匈奴不灭,何以家为”念诵成千古的悠悠回肠。 我不相信,此时不辣,将来定有属于我辣的时代“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前车之鉴仍然游荡在历史的回声中,“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又将壮志难酬的悲悯付与了白头翁。 我不相信,年岁到了就一定能变成辣姜你看那人群中,暮气沉沉毫无建树的人,哪个时代不是大多数? 姜是小的辣。我们不必将一句俗语注解成人生懒惰的借口,等到一往无前的锐气消失殆尽才去做事。那样,留给我们的只能是力不从心的叹息,一事无成的懊悔。“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你若是那冲劲儿未被生活磨去、心气未被俗尘遮埋的小姜,当辣则辣,何待他时!(选自2011.10作文素材快线作者 罗生)2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应当怎样理解? 28.文章论述“姜是小的辣”,第二段为何要从“老姜”谈起?(2分) 29.从结构上看,文章第三段有何作用?试加以分析。(2分) 30.文章是从哪些方面论述观点的?(3分) 31.两条谚语中的“辣”指的是应对解决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请分析“老姜”的辣和“小姜”的辣各由何而产生,并说明你更赞同哪种说法?(3分) (七)明胶的那些“马甲”(有删节)最近,随着“毒胶囊”和“老酸奶”备受关注,“明胶”这个陌生的名词迅速广为人知。实际上,明胶并非新事物,只不过它以前总是穿着别的“马甲”出现在公众面前。而“明胶”这个称呼往往用于工业界,也就不为寻常百姓所熟悉了。明胶的真实身份是一种胶原蛋白水解物。胶原蛋白广泛存在于动物的皮毛、骨头和胃肠等组织中:在分子层面上,它呈现纤维状,很坚韧,也不溶于水。传统小吃中的皮冻,由浓的骨头汤形成胶状物就是原生态的皎原蛋白。从本质上说,明胶或者胶原蛋白是蛋白质,但是它们作为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很低。决定蛋白质营养价值的主要是其氨基酸组成。通常的氨基酸有20种,人体对它们的需求量各不相同,有8种是必需的,其他12种则可以通过其他氨基酸转化而来。衡量一种蛋白质是否优质,最重要的标准就是它含有多少必需的氨基酸,以及这些必需的氨基酸的比例有多接近人体需求:所以,如果把它作为食谱中唯一的蛋白质来源,那么无论吃多少都满足不了人体的需求,而大量非必需的氨基酸反倒增加了代谢负担。不过,明胶行走江湖靠的不是营养价值,而是不同的“包装”。穿上不同的“马甲”,它就具有了不同的卖点。最“高贵”的“马甲”是阿胶。阿胶与普通明胶的不同只在于现代的阿胶要用驴皮来做原料,而生产方法是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