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石潭记选择题训练训练一1,下列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A、伐竹取道( 砍倒 ) B、佁然不动(呆呆的样子) C、不可久居(居住) D、卷石底以出(弯曲) 2,下列“之”与“乃记之而去”中“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A,何陋之有。 B,余闻之也久。C,渔人甚异之。 D,缀耕之垄上。3,下列翻译正确的一项的是( )DA,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面的石头上)B、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小石潭四面竹子和树木围绕,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他人)。C、全石以为底。(小石潭用整块石头作为潭底)D、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中可以容纳一百来条鱼)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CA、第一段开头先写水声采用了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的手法。B、第二段主要写潭中的鱼,以鱼的少表现小石潭的小。C、第三段写潭水的源流,用“不可知其源”,表现小石潭小的特点。D、第四段写小石潭四周的环境,表现了作者忧伤悲凉的心情。5,下列问题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A、第一段主要描写小石潭,开头先写竹,写小声,属于正面描写。B、第二段写潭中鱼,正面写鱼侧面表现潭水的清流澈。C、第三段写小石潭的源流,采用比喻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溪岸的形状。D、第五段写同游的人,在写法上属于补叙。训练二1、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对的一项是( )AA、水尤清冽(清凉) B、往来翕忽(轻快敏捷) C、隶而从者(属于) D、似与游者相乐(好像)2、下列“以”与“以其境过清”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A、 吾以言之王也。 B、不以物喜,不以已悲。C、 以丛草为林。 D、固国不以山溪之险。3,下列翻译错误的一项的是( )CA、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B、凄神寒骨,悄怆幽邃(静悄悄的没有人迹,使人感到心境凄凉,寒气彻骨,真是太寂静幽深了。C、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溪岸像北斗星那样,像蛇爬行那样,忽明忽暗,时隐时现)D、青树翠蔓,蒙络摇缀(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盖缠绕,摇动低垂,)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BA,本文的记叙顺序分为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环境四个方面。B、作者描写潭中鱼时采用了动静相结合的方法,如“俶尔远逝,往来翕忽”是写鱼的静态。C,本文是作者记录游小石潭的情况,描写中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手法。D、本文按游览的先后顺序写景抒情,突出地表现了“小石潭”石奇、水清、鱼活、溪流曲折、环境凄清的特点。5,下列问题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DA、文章抓住小石潭的景物,从各个方面烘托出“水尤清洌”的特征和小石潭的幽深之美,手法高超,形象生动。B、第二段中作者从游鱼、阳光、影子等角度来描写潭水的清澈。通过具体景物,用静止和活动的画面来写,不作一点抽象的说明,整段话没有一个字正面写到水,只是描绘出一幅画面,但又无处不在写水。C、本文是柳宗元的著名山水游记“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作者从不同角度描绘了小石潭的各种景物,着意渲染它的寂寞、凄寒、幽怆的气氛,借景抒发自己在贬官失意时的悲凉、凄怆的情感。D、写岸上景物,则采用了正面描写的方法,“青”、“翠”写形貌,“蒙络摇缀”写颜色,“参差披拂”写动态,寥寥数语,写得宛如图画。训练三1,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BA、参差披拂(随风飘荡)B、其岸势犬牙差互(狗的牙齿) C、四面竹树环合(围绕着) D、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水中高地)2,下列“其”与“其岸势犬牙差互” 中“其”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A、 其如土石何。 B、其真无马也。B、 吾视其辙乱。 D、其喜洋洋者也。3,下列翻译错误的一项的是( )AA、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因为这里的环境过于凉清,不可以长久的居住)B、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它的溪岸的形势象狗的牙齿那样参差不齐,不能够知道它的源头)C、皆若空游无所依。(潭中的鱼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任何依靠)D、伐竹取道,下见小潭,(砍倒竹子开避道路,向下看见了小石潭)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A、用“隔”“闻”“伐”“取”“见”等动词,写出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点明小石潭人来人往,为下文写环境的“寂寥无人”“其境过清”埋下伏笔。这里的写景用的是移步换景的写法。B、作者游小石潭时感情随所闻所见而变化,开头心情快乐,这从作者“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以及对游鱼的那种“似与游者相乐”的描写可知;最后的心情又是凄凉忧伤的,这从“寂寥无人,凄神寒骨”的描写可知。C、本文作者的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D、作者将小石潭景物的幽清美与作者心境的凄清美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有力地反衬出作者那种无法摆脱的压抑心情,也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不满。 5,下列问题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A、第二段作者写鱼先描绘出生动的画面,再加上拟人化的手法,虽只写动态,但描绘精细,呈现出一幅幅特写镜头。第三段用了两个比喻,一静一动来描写小溪,准确地抓住了景物的特征。C,本文在写法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作者借描写小石潭的幽美、凄寒,表达了作者孤寂悲凉的心境。D、“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训练四1,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CA、潭中鱼可百许头(表大约的数) B、悄怆幽邃 (忧伤的样子)C、斗折蛇行(蛇在爬行) D、俶尔远逝(忽然) 2,下列“而”与“濯清涟而不妖” 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DA,隶而从者。 B,朝而往,暮而归。C,则名微而众寡。 D,千里马常有而佰乐不常有。3,下列翻译错误的一项的是( )DA、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溪岸的形势象犬牙般交错参差,无法看到水的源头)B、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象在与游人一起娱乐)C、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隔着竹林,就能听到水声,好象挂在身上的玉珮、玉环相互碰撞的声音,心里很是高兴)D、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由于这地方过于冷清,不能长时间地停留,于是就把当时的情景记下来便跑开了)4、下列是对本文的分析,其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DA、文章开头采用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的手段展示小石潭环境的清幽。B、文中采用了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笔墨经济,语言优美。C,“佁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这几句描写游鱼,动静结合,充分显示出游鱼的情趣;也间接地表现了小石潭水的清澈。D、本文所写景物,透出作者与同游人的高兴愉悦的心情。5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A第二自然段写潭中游鱼的姿态和情趣。B第三自然段写小石潭险峻的岸势和源头。C第四自然段写潭的四周环境和作者感受。D作者感情随景而变,由乐而忧。训练四1选出词义相同的一项( C )A 可 潭中鱼可百许头 不可知其源B 清 水尤清冽 以其境过清C 许 潭中鱼可百许头 高可二黍许D 以 全石以为底 卷石底以出2对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D )A亻叔 尔远逝 ( 忽然 )B凄神寒骨 ( 使凄凉 )C隶而从者 ( 随从 )D犬牙差互 ( 狗的牙齿 )3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D)A选文的写作是按照空间顺序来写的。B“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两句都是从正面来描写水清澈。C选文中作者坐潭上感到“凄神寒骨”的原因是自己的心境凄苦孤寂。D选文在第三段透露出作者被贬后的抑郁忧伤的感情。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A不可久居 (停留)B盖竹柏影也(发语词,表推测)C西行百二十步(表方向,西边) D斗折蛇行(像蛇一样)5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语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BA闻:隔篁竹,闻水声余闻之也久 B许:潭中鱼可百许头 他以身许国C其:以其境过清不可知其源 D差:参差披拂犬牙差互6下列对“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DA深秋时节出游,天气凉了 B游的时间长了,接近黄昏,下了寒气C小石潭四周没有多少游人,潭水很凉 D自己的心境凄苦孤寂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C第四篇A、作者通过谢小石潭人迹罕至、凄清幽静的环境,意在表现孤寂悲凉的思想感情。B、小石潭记的“记”是一种文体,可记叙描写,也可抒情议论,是属于散文的范畴。C、小石潭记的作者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擅长于写山水游记,本文是他永州八记中的第一篇。D、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译:(鱼儿)呆呆地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D游览的先后顺序A、“伐竹取道”与上文的“隔篁竹”呼应B、既表现潭水之清,又暗示石潭之小的语句是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C、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译:我坐在潭边,四周有竹子和树林围绕着,静悄悄的没有人迹,使人感到心境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D、本文是按倒叙来写景抒情的。文中突出地表现了“小石潭”石奇、水清、鱼活、溪流曲折、环境凄清的特点。9、下列是对本文的分析,其中不准确的一项是(D) A、文章开头采用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的手段展示小石潭环境的清幽。B、文中采用了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笔墨经济,语言优美。C、文章抓住小石潭的景物,从各个方面烘托出“水尤清洌”的特征和小石潭的幽深之美,手法高超,形象生动。D、本文所写景物,透出作者与同游人的高兴愉悦的心情。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C了水的清,清到仿佛透明的程度A、作者从游鱼、阳光、影子等角度来描写潭水的清澈。B、第二段中没有一个字正面写到水,只是描绘出一幅画面,但又无处不在写水。C、你看鱼儿在水里游,就像在空中浮游没有凭依一样,这就写出了鱼的多。D、太阳光照下来,鱼儿的影子都落在潭底的石头上了,这就更显出了潭水的清澈。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DA、作者在描写小潭源流时依次抓住溪身的曲折、蜿蜒,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的运用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就溪身而言,作者形容它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这是静止的;就溪水来说,作者形容它像蛇行那样曲折,这是流动的。这里用了两个比喻,一静一动来描写小溪,准确地抓住了景物的特征。B、开头的心情是快乐的,这从作者“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以及对游鱼的那种“似与游者相乐”的描写可知;最后的心情又是凄凉忧伤的,这从“寂寥无人,凄神寒骨”的描写可知。C、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D、“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两句都是从正面描写水清。 曹刿论战选择题1、为下列加粗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1)小信未孚(B)A相信B信用C确信 D信任(2)忠之属也(C)A管辖B通“嘱”C类D相似(3)弗敢专也(B)A专业B独自专有C专门D专心(4)又何间焉(A)A参与B夹杂C暗中D间隔(5)彼竭我盈(C)A轻盈B到C充满,指士气正旺盛D获利(6)故克之 (B)A克制B战胜 C克服 D能够(7)难测也(B)A测量 B推测、估计 C测算D卜卦,预言2、对“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C)A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亲自明察,也一定按实际情况处理。B大大小小的监狱,即使不能一一审察,也一定按实际情况处理。C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按实际情况处理。D大大小小的监狱,即使不能亲自察看,也一定根据感情处理。3、与原文完全一致的一项是(C )A肉食者谋之,又何见焉?B小信未福,神弗孚也。C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D吾望其旗靡,视其辙乱,故逐之。4下边对加粗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A弗敢专也(专门)B未能远谋(谋划)C小惠未遍(恩惠)D齐师伐我(讨伐)5下边加粗字古今意思一致的一项是(A )A战则请从B小大之狱C再而衰D肉食者鄙6下边加粗字的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A彼竭我盈 竭其庐之人B又何间焉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C公问其故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D忠之属也 属予作文以记之7与“小大之狱”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A肉食者谋之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C公将驰之D登轼而望之5与“其乡人曰”中“其”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A其妻献疑曰B颓然乎其间C增其旧制D其如土石何8对下列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 )A何以战? 译:凭借什么作战?B可以一战。 译:可以打一仗。C夫战,勇气也。 译:大丈夫作战,(是靠)勇气的。D牺牲玉帛 译: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9第一段主要写的是(C )A鲁庄公目光短浅,不能远谋。B曹刿召见鲁庄公。C曹刿晋见鲁庄公的原因和他的远见卓识。D鲁庄公召见曹刿。10第二段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D )A写追击齐师的时机。B写齐师败绩的情况。C写长勺之战的概况。D写曹刿的军事才能。11第二段写曹刿的言行,目的在于表现曹刿( D)A忠君报国的思想。B勇于牺牲的决心。C冲锋陷阵的精神。D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善于掌握战机。12第三段内容可以概括为(A)A曹刿论述战争取胜的原因。B叙述长勺之战的全过程。C论述作战要靠勇气。D交代鲁国战胜了齐国。13下列四项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A何以战 /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B小大之狱 /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C战于长勺 /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D登轼而望之 /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4找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A)A肉食者鄙(卑鄙)B牺牲玉帛(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C小大之狱(案件) D齐师败绩(大败) 15对甲乙两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A甲乙两文的思想观点、写作方法以及写作目的是一致的。B甲乙两文的思想观点有相同之处、都着眼于“民”。C甲文认为取信于民是战争取胜的先决条件,乙文认为“人和”是取胜的重要条件。D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对比手法,不同的是甲文用对比突出曹刿的谋略,乙文用对比证明“得道”的重要。 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D)A肉食者鄙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B忠之属也 属予作文以记之C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D彼竭我盈 庶竭驽钝 17. 下列句子“之”的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 ( B )A公与之乘 B.公将鼓之 C公将驰之 D.登轼而望之 18. 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B)A又何间焉傅说举于版筑之间B. 肉食着鄙不以臣卑鄙C. 衣食所安安能求其千里也D. 彼竭我盈,故克之即克,公问其故19. 加点词的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A必以信小信未孚 B. 齐人三鼓一鼓作气C遂逐齐师 故逐之D.既克彼疲我盈,故克之 20、第二段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C)A、写追击齐师的时机 B、写齐师败绩的情况C、写长勺之战的概况 D、写曹刿的军事才能21、第二段通过写曹刿的言行,在于表现曹刿(D)A、忠君报国的思想 B深谋远虑并协助鲁庄公指挥作战C、冲锋陷阵的精神 D、临阵从容,胸有成竹,善于掌握时机22、第三段内容可概括为(A )A曹刿论述战争取胜的原因 B、叙述长勺之战的全过程C、论述作战要靠勇气 D、交代鲁国战胜了齐国2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于”同“战于长勺”中的“于”的意思相同的是( B)A、苛政猛于虎也 B、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C、余将告于莅事者 D、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24下列加点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C)A公将驰之 将子头与剑来 B.公问其故 故克之。C何以战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D.战于长勺 生于忧患25.下列各组加点词解释相同的一项是(D)A.公问其故 温故而知新 B.战于长勺 生于忧患 C.登轼而望之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战则请从 民弗从也26.下列加点词与现代汉语的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C)A.可以一战 B.肉食者鄙 C.下视其辙 D.牺牲玉帛27下列四项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A何以战 /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B小大之狱 /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C战于长勺 /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D登轼而望之/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28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A肉食者谋之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B又何间焉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C弗敢加也 万钟于我何加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3.1 数据库与数据管理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人教中图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选择性必修3
- 学生英文面试题目及答案
- 徐州城管面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村级土壤改良与碳汇管理考试模拟试题大全
- 信阳学院面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碳资产证券化初级职位面试题及答题技巧解析
- 2025年化妆品行业面试者必看招聘笔试预测试题
- 二零二五年度电商平台合作伙伴知识产权侵权责任合同
- 二零二五年美容机构与美容院线上课程开发合同
- 2025版水产品冷链物流配送服务合同标准
- 枣庄学院《图学基础与计算机绘图》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GB 46031-2025可燃粉尘工艺系统防爆技术规范
- 养老护理员培训班课件
- 2025-2030城市矿产开发利用政策支持与商业模式创新报告
- 隔爆水棚替换自动隔爆装置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 Q∕SY 1753-2014 炼化循环水用缓蚀阻垢剂技术规范
- 压焊方法及设备
- 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架构图
- 贯彻落实2022年新修订的《地理》科目《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课标PPT课件
- SAP_FI__清账接口和部分清账接口_例子
- 保温工程施工合同书(共9页).doc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