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角度测量题库.doc_第1页
第三章角度测量题库.doc_第2页
第三章角度测量题库.doc_第3页
第三章角度测量题库.doc_第4页
第三章角度测量题库.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角度测量第三章角度测量 1 经纬仪的视准轴应垂直于横轴 6 双盘位观测某个方向的竖直角可以消除竖盘指标差的影响 1 水平角观测时 照准不同方向的目标 应如何旋转照准部 A A 盘左顺时针 盘右逆时针方向B 盘左逆时针 盘右顺时针方向 C 总是顺时针方向D 总是逆时针方向 3 水平角与竖直角的取值范围是如何定义的 有何不同 水平角是测站与地面任意两点连线方向投影到水平面上的夹角 取值范围为 0 360 竖直角是视线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 仰角的取值范围为 0 90 俯角的取值范围为 0 90 3 观测水平角时 采用改变各测回之间水平度盘起始位置的办法 可以削弱什么误差的影 响 A 水平度盘刻划误差B 度盘偏心误差 C 照准误差D 仪器整平误差 4 观测竖直角时 用盘左 盘右观测的目的是为了消除什么误差的影响 A 视准轴误差B 目标倾斜误差 C 对中误差D 指标差 10 观测某竖直角 盘左读数为 94 12 30 盘右读数为 265 47 12 则指标差为 秒 11 经纬仪的测站安置工作包括 3 用测回法测定水平角的方法和步骤是怎样的 3 用经纬仪观测某水平角 4 个测回 其观测值分别为 55 40 47 55 40 40 55 40 42 55 40 46 试求水平角的最可靠值 观测值的中误差及算术平均值的 中误差 4 观测某竖直角 盘左读数为 93 17 24 盘右读数为 266 42 42 则指标差为 A 3 B 3 C 9 D 9 5 用经纬仪观测水平角时 采用盘左盘右的方法可以消除什么误差的影响 A 横轴误差B 水平度盘刻度误差 C 仪器对中误差D 竖轴误差 4 经纬仪整平的目的是 5 经纬仪的横轴应与竖轴 2 完成下表中全圆方向法观测水平角的计算 4 观测水平角时 照准不同方向的目标 应如何旋转照准部 A 盘左顺时针 盘右逆时针方向B 盘左逆时针 盘右顺时针方向 C 顺时针方向D 逆时针方向 5 经纬仪的使用主要包括 瞄准和读数四项操作步骤 27 指标差 1 经纬仪的视准轴应垂直于横轴 6 DJ6级光学经纬仪 单平板玻璃测微器的最小分划值为 1 可估读到 6 6 经纬仪对中误差所引起的角度偏差与测站点到目标点的距离 A 成反比B 成正比 C 没有关系D 有关系 但影响很小 9 用一般方法测设水平角时 通常用什么位置进行测设 A 只用盘左B 只用盘右 C 用盘左或盘右一个位置D 用盘左和盘右两个位置 118 经纬仪的视准轴应与横轴 21 经纬仪的操作步骤为 瞄准 读数 29 完成下表中全圆方向法观测水平角的计算 测 站 测 回 数 目 标 盘左 盘右 平均读数 一测回归 零方向值 A0 02 12180 02 00 B37 44 15217 44 05 C110 29 04290 28 52 D150 14 51330 14 43 O1 A0 02 18180 02 08 6 DJ6级光学经纬仪 单平板玻璃测微器的最小分划值为 1 可估读到 6 5 经纬仪的十字丝纵丝应与 垂直 4 经纬仪用光学对中的精度通常为 mm A 0 05MB 1 C 0 5D 3 1 水平角 66 角度测量包括 和 水平角用以测定地面的 测竖直角用以间接测定地面点的 1 计算水平角 测站 目标盘左读数 盘右读数 2C 平均读数 归零方向值 M45 00 36225 00 24 N84 26 18264 26 12 P121 54 30301 54 30 S197 27 2417 27 30 E M45 00 30225 00 36 5 要消除度盘刻划误差对水平角观测的影响 采用的方法是 A 各测回间改变度盘起始位置B 盘左盘右观测 C 消除视差D 认真估读减少读数误差 6 设分别有 A B C D 4 个目标 用经纬仪采用全圆方向法观测水平角时 以 A 为零 方向 则盘左的观测顺序为 A B C DB B C D A C A B C D AD A B C D 7 已知某起始边坐标方位角为 115 21 18 左转折角为 120 30 24 则待求边坐 标方位角为 A 5 09 06 B 55 51 42 C 174 50 54 D 235 51 42 6 经纬仪的视准轴应与横轴 7 观测水平角时 要消除视准轴误差对水平角的影响 所采用的方法是 3 竖直角 3 完成下表的竖直角观测记录的计算 已知竖盘顺时针方向注记 测站 目 标竖盘 位置 竖盘读数 半测回竖直角 指标差 一测回竖直角 左95 50 30OA 右264 09 15 左81 18 42OB 右278 41 30 5 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 则 A 望远镜视准轴水平 B 竖盘读数指标处于水平状态 C 水平度盘处于水平状态 D 竖盘读数指标处于正确位置 1 水平角指的是地面一点到另两个目标的方向线所构成的两个竖直面间的夹角 4 假定观测水平角时没有误差 则同一方向盘左 盘右水平度盘读数值相同 3 水平角观测中 仪器照准部旋转方向盘左为 时针 盘右应为 时针 1 经纬仪的使用包括 及 等 4 水平角 4 试完成下表中竖直角观测的计算工作 测站目标 竖 盘 竖盘读数 0 竖直角 0 左 右 2 0 指标差x 左81 18 42 A 右278 41 30 左124 03 30 O B 右295 56 54 5 试完成下表中竖直角观测的计算工作 测站目标竖盘 竖盘读数 0 竖直角 0 左 右 2 0 指标差x 左88 30 12 A 右271 29 24 左94 20 30 O B 右265 39 42 9 试完成下表中竖直角观测的计算工作 测站目标竖盘 竖盘读数 0 竖直角 0 左 右 2 0 指标差x 左88 30 12 A 右271 29 24 左94 20 30 O B 右265 39 42 5 为使经纬仪水平度盘水准管居中 须调节 A 水平微动螺旋 B 竖直微动螺旋 C 脚螺旋 D 对光螺旋 11 如图示 水平角读数为 A 158 06 48 B 21 06 48 C 21 00 07 D 158 00 07 15 DJ6 经纬仪的测量精度通常要 DJ2 经纬仪的测量精度 A 等于 B 高于 C 接近于 D 低于 8 用测回法对某一角度观测三测回 第 3 测回的水平度盘起始位置的预定值应为 11 经纬仪安置仪器有 和 两个步骤 4 经纬仪整平是为了使仪器竖轴竖直 水平度盘处于水平位置 12 照准部水准管轴不垂直于竖轴的误差不可以用盘左 盘右取平均的方法消除 16 水平角是一点至两目标点的方向线的夹角 1 经纬仪轴线的关系如何 4 水平角计算 2 测 站 目 标 竖盘 位置 水平度盘读数 半测回角 一测回角 水平角 A 00 01 06 B 左 90 00 48 A180 01 00 1 B 右 270 00 54 A 90 01 00 B 左 180 00 54 A270 00 54 2 B 右 0 01 00 3 望远镜的视准轴是 C A 目镜光心与物镜光心的连线 B 十字丝交点与物镜中心的连线 C 十字丝交点与物镜光心的连线 D 目镜中心与物镜中心的连线 5 当经纬仪瞄准一点时 盘左竖盘读数为 L 86 4512 盘右竖盘读数为 R 273 1436 此时竖盘 指标差为 3 微倾水准仪使管水准器气泡严格居中 应旋转 微倾 螺旋 A 6 B 6 C 12 D 12 6 角度测量主要是水平角测量和 角测量 13 测量水平角时 仪器高度对所测结果 A 没有影响 有影响 影响很大 D 超过 1 8m 时 有影响 14 采用盘左 盘右的水平角观测方法 可以消除 C 误差 对中 十字丝的竖丝不铅垂 C2 D 整平 15 测回法测量水平角 当采用多个测回时 第一测回起始目标读数应调至 0 00 附近 其他各测回应该以 B 的差值变换起始位置 n 为测回数 90 n 180 n 360 n D 270 n 16 如图 1 2 所示 角度值应读为 A 186 48 12 187 48 12 186 18 42 D 187 18 42 17 竖直角观测数据列于表 1 1 中 竖直角计算公式为 盘左 90 L 盘右 R 270 则竖直角为 B A 2 15 40 B 2 45 10 C 2 45 20 D 2 45 00 18 下面关于经纬仪与水准仪操作 说法正确的是 D A 两者均需对中 整平 B 两者均需整平 但不需对中 C 经纬仪需整平 水准仪需整平和对中 D 经纬仪需整平和对中 水准仪仅需整平 19 竖直度盘读数的范围是 C A 0 到 90 B 90 到 90 C 0 到 360 D 0 到 180 20 距离测量中用目估法或经纬仪法把许多点标定在某一已知直线上的工作为 A 直线定线 直线定向 标准方向 D 拉距 11 水平角 测站目标盘位竖盘读数 左 87 14 40 0M 右 272 45 00 图 1 2 表 1 1 12 竖直角 30 竖盘指标差 5 光学经纬仪主要由 三部分组成 6 经纬仪对中的目的是 7 常用的水平角观测方法是 和 16 角度测量包括 为了确定点 的平面位置 用以间接测定地面点的高程 1 经纬仪的使用包括 和 四项基本操作 67 经纬仪的水平度盘是 时针刻划的 所以当仪器顺时针旋转时 读数总是 68 采用变换度盘位置观测取平均值的方法可消除或减弱 误差的影 响 69 测量水平角时对中的目的是 对中 误差一般不应大于 70 测量水平角时整平的目的是 气 泡居中误差不应大于 71 一个水平角观测了四个测回 则每个测回水平度盘的起始方向读数应置于 和 其目的是为了 72 若测站点与两目标点位于同一竖直面内 则其水平角为 或 73 测回法适用于 74 测量竖直角时 用盘左盘右观测取平均值是为了 75 光学经纬仪主要由 和 三大部分组 成 76 照准部上装有水准管 借以将经纬仪的 竖直和 水平 77 常见的光学经纬仪上的测微装置有 和 三种 78 经纬仪的使用包括 及 四项基本操作 79 在视线倾斜过大的地区观测水平角 要特别注意仪器的 80 光学经纬仪竖直度盘的装置包括 和 竖盘水准管与竖盘指标应满足的条件为 当视准轴水平 竖盘指 标水准管气泡居中时 盘左时的竖盘读数为 81 在测竖直角时 用 可以消除竖盘指标差的影响 水平角是 A 两目标方向线的夹角 B 两目标方向线间的夹角在水平面上的投影 C 两目标方向线间的夹角在竖直面内的投影 D 一点到两目标的方向线垂直投影在水平面上的夹角 11 测回法用于 A 单角 B 测站上有三个方向 C 测站上有三个以上方向 D 所有情况 4 方向法适用于 A 单角 B 测站上有三个方向 C 测站上有三个方向以上 D 所有情况 15 经纬仪竖轴倾斜引起的误差 用盘左 盘右观测取平均值 A 可以消除 B 不可以消除 C 可以减弱其影响 D 有时可以消除 有时不可以消除 20 检验经纬仪的横轴是否垂直仪器竖轴时 应使望远镜瞄准 A 与仪器同高的目标 B 较高处的目标 C 高处的目标 D 近处的目标 22 一点到两目标的方向线垂直投影到水平面上的夹角称为 A 竖直角 B 水平角 C 方位角 28 水平角 29 竖直角 35 水平角是 A 两目标方向线间的夹角 B 两目标方向线间的夹角在水平面上的投影 C 两目标方向线间的夹角在竖直面内的投影 D 一点到两目标的方向线垂直投影在水平面上的夹角 36 经纬仪的视准轴不垂直与横轴 则望远镜纵转时将扫出一个 A 竖面 B 一个圆锥面 C 一个水平面 D 斜面 37 经纬仪的构造包括 A 照准部 B 水平度盘 C 基座 D 平板 38 测回法适用于 A 单角 B 测站上有三个方向 C 测站上有三个方向以上 D 所有情 况 39 经纬仪竖直度盘为物端 0 全圆逆时针注记 用其观测一目标的竖直角 读得盘左 盘右竖盘的读数分别为 L 124 03 30 R 235 56 54 则由此算得 该目标的竖直角及指标差如下 正确的是 A 34 03 30 12 B 34 03 06 24 C 34 03 18 12 D 34 03 18 12 40 测回法测水平角时 如要测四个测回 则第二测回起始读数为 A 0 00 00 B 45 00 00 C 90 00 00 D 135 00 00 41 经纬仪竖轴倾斜引起的误差 用盘左 盘右观测取平均值 A 可以消除 B 不可以消除 C 可以减弱其影响 D 有时可以消除 有时不可以消除 4 测回法测水平角时 如测六测回 则第二个测回的起始读数为 60 00 00 9 经纬仪竖轴倾斜引起的误差 可以采用盘左 盘右观测取平均值的方法消除 3 简述测回法测水平角的步骤 39 为什么安置经纬仪比安置水准仪的步骤复杂 40 采用盘左盘右可消除哪些误差 能否消除仪器竖轴倾斜引起的误差 41 当边长较短时 更要注意仪器的对中误差和瞄准误差对吗 为什么 42 计算水平角时 如果被减数不够减时为什么可以再加 360 43 简述测回法测水平角的步骤 44 经纬仪有那几条主要轴线 各轴线间应满足怎样的几何关系 为什么要满 足这些条件 这些条件如不满足 如何进行检校 45 何为方向观测法 何为全圆方向法 各适用于什么情况 46 试述水平角测量的误差及注意事项 47 试述竖直角观测的步骤 48 观测竖直角时 在读数前为什么要将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 49 为什么测水平角时要在两个方向上读数 而测竖直角时要在一个读数 38 简述水平角测量的原理 5 填表 写出计算过程 测站竖盘位置目标 水平度盘读数 半测回角值一测回角值 A0 03 40 左 B94 18 48 A180 04 08 A 右 B274 19 20 14 完成下表测回法测水平角的计算 测 站 竖盘 位置 测 点 水平度盘读数半测回角值一测回角值各测回平均值 A00 00 00 左 B67 54 36 A180 00 40 右 B247 55 10 A90 00 30 左 B157 55 06 A270 00 36 O 右 B337 55 16 15 请完成下表的计算 注 盘左视线水平时指标读数为 90 仰起望远镜读 数减小 测 站 目 标 竖盘 位置 竖盘读数 半测回竖角 指标差 一测回竖角 左78 18 24 A 右281 42 00 左91 32 42O B 右268 27 30 1 1 水平角的角值范围是水平角的角值范围是 0 0 90 90 15 在同一竖直面内 两条倾斜视线之间的夹角 称为竖直角在同一竖直面内 两条倾斜视线之间的夹角 称为竖直角 23 23 空间相交的两条直线所构成的角叫水平角 空间相交的两条直线所构成的角叫水平角 1 1 经纬仪的结构是由经纬仪的结构是由 构成的 构成的 A A 望远镜 罗盘 水准器和球臼 望远镜 罗盘 水准器和球臼 B B 望远镜 水准器 基座 望远镜 水准器 基座 C C 照准部 水平度盘 基座 照准部 水平度盘 基座 D D 望远镜 图板 基座 望远镜 图板 基座 10 用经纬仪照准同一竖直面内不同高度的两个点 在竖直度盘上的读数 用经纬仪照准同一竖直面内不同高度的两个点 在竖直度盘上的读数 A 相同 相同 B 不同 不同 14 将经纬仪 将经纬仪 安置在安置在 O 点 盘左照准左测目标点 盘左照准左测目标 A 点 水平盘读数为点 水平盘读数为 0 01 30 顺 顺 时针方向瞄准时针方向瞄准 B 点 水平盘读数为点 水平盘读数为 68 07 12 则水平夹角为 则水平夹角为 A 58 05 32 B 68 05 42 C 78 15 42 17 光学经纬仪水平度盘上的水准管气泡居中表示仪器 光学经纬仪水平度盘上的水准管气泡居中表示仪器 A 粗平粗平 B 精平精平 19 将经纬仪安置在将经纬仪安置在 O 点 盘左状态瞄准一点 竖盘读数为点 盘左状态瞄准一点 竖盘读数为 75 30 06 则竖直角为 则竖直角为 A 14 29 54 B 14 29 54 C 15 29 34 6 DJ6级光学经纬仪 单平板玻璃测微器的最小分划值为 1 可估读到 6 1 1 水平角的角值范围是水平角的角值范围是 0 0 90 90 1111 水平角是空间相交两条直线在水平面上投影所夹的角 水平角是空间相交两条直线在水平面上投影所夹的角 2323 空间相交的两条直线所构成的角叫水平角 空间相交的两条直线所构成的角叫水平角 1212 在同一竖直面内 两条倾斜视线之间的夹角 称为竖直角在同一竖直面内 两条倾斜视线之间的夹角 称为竖直角 14 用经纬仪照准同一个竖直面内不同高度的地面点 在水平度盘上的读数是否 用经纬仪照准同一个竖直面内不同高度的地面点 在水平度盘上的读数是否 一样 一样 B A 不一样 不一样 B 一样 一样 C 不一定 不一定 8 用测回法对某一角度观测 4 测回 第 3 测回零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应配置为 左右 16 经纬仪主要由 组成 17 用测回法对某一角度观测 6 测回 则第 4 测回零方向的水平度盘应配置为 左右 27 经纬仪十字丝分划板上丝和下丝的作用是测量 42 经纬仪的主要轴线有 51 由于照准部旋转中心与 不重合之差称为照准部偏心差 49 经纬仪的视准轴应垂直于 57 用经纬仪盘左 盘右两个盘位观测水平角 取其观测结果的平均值 可以消除 7 双盘位观测某个方向的竖直角可以消除竖盘指标差的影响 对水平角的影响 8 系统误差影响观测值的准确度 偶然误差影响观测值的精密度 9 经纬仪整平的目的是使视线水平 10 用一般方法测设水平角时 应采用盘左盘右取中的方法 21 用光学经纬仪测量水平角与竖直角时 度盘与读数指标的关系是 A 水平盘转动 读数指标不动 竖盘不动 读数指标转动 B 水平盘转动 读数指标不动 竖盘转动 读数指标不动 C 水平盘不动 读数指标随照准部转动 竖盘随望远镜转动 读数指标不动 D 水平盘不动 读数指标随照准部转动 竖盘不动 读数指标转动 35 观测水平角时 照准不同方向的目标 应如何旋转照准部 A 盘左顺时针 盘右逆时针方向B 盘左逆时针 盘右顺时针方向 C 总是顺时针方向D 总是逆时针方向 43 经纬仪对中误差所引起的角度偏差与测站点到目标点的距离 A 成反比B 成正比C 没有关系D 有关系 但影响很小 52 竖直角 A 只能为正B 只能为负C 可为正 也可为负D 不能为零 62 竖直角的最大值为 A 90 B 180 C 270 D 360 63 各测回间改变零方向的度盘位置是为了削弱 误差影响 A 视准轴B 横轴C 指标差D 度盘分划 65 观测某目标的竖直角 盘左读数为 101 23 36 盘右读数为 258 36 00 则指标差为 A 24 B 12 C 24 D 12 3 水平角 4 垂直角 11 竖盘指标差 8 完成下列竖直角观测手簿的计算 不需要写公式 全部计算均在表格中完成 测 站 目 标 竖盘 位置 竖盘读 半测回竖直角 指标差 一测回竖直角 左81 18 42 B 右278 41 30 左124 03 30 A C 右235 56 54 14 下图为某支导线的已知数据与观测数据 试在下列表格中计算 1 2 3 点的平面坐标 水平角方位角水平距离x y x y 点名 mmmmm A237 59 30 B99 01 08157 00 38225 8532507 6931215 632 1167 45 36144 46 14139 032 2123 11 2487 57 38172 571 3 9 1 1 水平角观测的方法有水平角观测的方法有 测回法测回法 和和 方向观测法方向观测法 2 2 水平角 空间相交的两条直线在水平面上投影所夹的角度叫水平角 水平角 空间相交的两条直线在水平面上投影所夹的角度叫水平角 3 3 竖直角 在同一竖直面内 倾斜视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 称为竖直角 竖直角 在同一竖直面内 倾斜视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 称为竖直角 视线倾斜时计算距离的公式是视线倾斜时计算距离的公式是 D Kl D Kl 7 7 同一直线的正反方位角角值相等 同一直线的正反方位角角值相等 8 竖直角的角值范围是竖直角的角值范围是 A A 0 90 B 0 180 C 0 360 11 11 用经纬仪瞄准目标时用经纬仪瞄准目标时 如目标影像不清晰如目标影像不清晰 应调节应调节 螺旋螺旋 1 1 水平角 水平角 1 1 经纬仪的结构是由经纬仪的结构是由 构成的 构成的 A A 远镜 罗盘 水准器和球臼 远镜 罗盘 水准器和球臼 B B 望远镜 水准器 基座 望远镜 水准器 基座 C C 照准部 水平度盘 基座 照准部 水平度盘 基座 D D 望远镜 图板 基座 望远镜 图板 基座 7 经纬仪的粗略整平是通过调节经纬仪的粗略整平是通过调节 来实现的来实现的 A 微倾螺旋微倾螺旋 B 脚螺旋脚螺旋 C 对光螺旋对光螺旋 D 测微轮测微轮 8 水平角的角值范围是水平角的角值范围是 A 0 90 B 0 180 C 0 360 2 为了计算方便为了计算方便 观测水平角时观测水平角时 要使某一起始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为要使某一起始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为 0 00 00 应如何进应如何进 行操作行操作 6 分 分 2 计算题计算题 10 分分 下表是测回法水平角观测手簿下表是测回法水平角观测手簿 将计算结果填入表中将计算结果填入表中 5 分分 测测 站站 竖盘竖盘 位置位置 目目 标标 水平度盘水平度盘 读数读数 半测回半测回 角值角值 一测回一测回 角值角值 M 0 01 30 左左 N 68 07 12 M 180 01 42 O 右右 N 248 07 30 1 1 水平角的角值范围是水平角的角值范围是 2 2 竖直角 竖直角 5 1 15 1 1 名词解释题名词解释题 1 水平角 2 竖直角 3 经纬仪竖轴 4 经纬仪横轴 5 正镜 6 倒镜 7 横轴误差 8 视准轴误差 9 竖盘指标差 5 1 25 1 2 填空题填空题 1 经纬仪对中误差大小与偏心距的大小成 比 与边长的大小成 比 2 经纬仪的测站安置工作包括 和 其目的分别是 3 用测回法测量水平角时 计算角度总是用右目标读数减左目标读数 其原因是 4 用带有度盘离合器 例如 DJ6 1 型 的经纬仪测量水平角 要求起始目标对准 0 01 开始观测 对 0 01 的步骤是 a b c 5 用带有换盘螺旋 例如 TDJ6 的经纬仪测量水平角 要求起始目标对准 0 01 开始观测 对 0 01 的步骤是 a b c 6 竖直角观测时 无自动归零装置的经纬仪 竖盘读数之前应旋转竖盘指标水准管的 微动螺旋使其水准管气泡居中 此项操作的目的是 有自动归零装置的经纬仪 测竖角前 应将 打开 7 水平角观测时 采用正倒镜观测主要是为了消除 误差和 误差对观测角度的影响 8 微动螺旋必须使用 部分 其理由是 9 经纬仪主要轴线之间关系应满足的条件是 a b c 10 水平角观测时 不同测回之间起始方向变动度盘位置 其目的是 11 我国经纬仪系列为 a 适用于 测量 b 适用于 测量 c 适用于 测量 d 适用于 测量 e 适用于 测量 f 适用 于 测量 5 1 35 1 3 是非判断题是非判断题 1 当经纬仪各轴间具有正确的几何关系时 观测同一方向内不同高度目标时 水平度 盘的读数是一样的 2 经纬仪对中误差对水平角的影响与测站至目标的距离有关 距离愈大 影响愈大 但与水平角的大小无关 3 目标偏心误差对水平角的影响与测站至目标距离有关 距离愈短 影响愈大 且与 观测的水平角度大小有关 4 用经纬仪瞄准同一竖面内不同高度的两个点 在竖盘上的读数差就是竖直角 5 竖直角观测中 竖盘指标差对同一目标盘左 盘右两半测回竖直角影响的绝对值相 等而符号相反 6 地面上一点到两目标的方向线间所夹的水平角 就是过该两方向线所作两竖直面间 的两面角 7 采用方向观测法进行水平角观测 当方向数多于三个时 每半测回均应为 零 8 使用光学对中器或垂球进行对中时 均要求经纬仪竖轴必需竖直 9 经纬仪的水平度盘刻划不均匀误差 可以通过盘左 盘右观测取平均值的方法消除 10 望远镜视准轴与横轴不垂直的误差 主要是由于十字丝交点位置不正确所 造成 5 1 45 1 4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1 经纬仪视准轴检校的目的是 a 使视准轴垂直横轴 b 使十字丝纵丝垂直横轴 c 使视准轴垂直仪器竖轴 d 使视准轴平行于水准管轴 2 经纬仪十字丝环检校的目的是 a 使纵丝铅垂 b 使横丝水平 c 使纵丝垂直于视准轴 d 使纵丝垂直于横轴 3 经纬仪望远镜 竖盘和竖盘指标之间的关系是 a 望远镜转动 指标也跟着动 竖盘不动 b 望远镜转动 竖盘跟着动 指标不动 c 望远镜转动 竖盘与指标都跟着动 d 望远镜转动 竖盘与指标都不动 4 用经纬仪正倒镜观测水平方向某一目标所得的读数差 理论上应为 180 如果每 次读数差不为 180 且为常数 其原因主要是 a 横轴误差大 b 视准轴误差大 c 度盘带动误差 d 竖盘指标差大 5 水平角观测时 为了克服微动螺旋弹簧疲劳迟滞现象 观测时应采用 a 照准部始终向一个方向旋转 b 微动螺旋使用中间部分 c 每次转动微动螺旋最后以旋进结束 d 照准部要匀速旋转 6 产生经纬仪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的主要原因是 a 横轴位置安置不正确 b 十字丝环左右位置安装不正确 c 物镜光心位置不正确 d 十字丝环上下位置安装不正确 7 存在横轴误差时 对水平角测量的影响是 a 当视线水平时 对测水平角影响最大 b 随目标竖角的增大 横轴误差影响逐渐减小 c 随目标竖角增大 横轴误差影响逐渐增大 8 经纬仪在测站上安置是先对中后整平 通过对中达到 a 水平度盘中心与测站在同一铅垂线上 b 仪器中心螺旋的中心与测站在同一铅垂线上 c 仪器基座中心线与测站在同一铅垂线上 9 水平角观测时 各测回间要求变换度盘位置 其目的是 a 改变起始方向的度盘度数 b 减小度盘偏心差的影响 c 便于检查观测的粗差 d 减弱度盘刻划误差的影响 10 观测水平角时 采用盘左 盘右取中的观测方法 不能消除 a 横轴误差对读数的影响 b 视准轴误差对读数的影响 c 竖轴倾斜对读数的影响 5 1 55 1 5 问答题问答题 1 如何正确使用测量仪器的制动螺旋和微动螺旋 2 经纬仪的结构有哪几条主要轴线 它们相互之间应满足什么关系 如果这些关系不 满足将会产生什么后果 3 J6 级光学经纬仪的度盘离合器 即复测旋钮 有何功能 在角度测量中如何使用它 4 简述经纬仪照准部水准管检校的目的和步骤 如果水准管位置不正确 此时又无工 具 用该仪器观测 怎样将仪器整平 5 在检校横轴时 为什么要选高一点的点位作目标 而在视准轴检校时又要求照准点 横尺与仪器大约同高 这是为什么 6 测量水平角时 当边长越短越要注意对中误差和目标误差 道理何在 试绘图说明 7 校正照准部水准管时 为什么要旋转脚螺旋和拨校正螺钉各改正气泡偏歪格数的一 半 8 什么叫竖盘指标差 如何进行检验与校正 怎样用竖盘指标差来衡量竖角观测成果 是否合格 9 什么叫竖角 为什么测量竖角只须在瞄准目标时读取竖盘读数 而不必把望远镜置 水平位置进行读数 10 经纬仪测站安置工作的内容是什么 简述其目的和步骤 11 叙述测回法观测水平角的操作步骤及限差要求 12 简述视准轴垂直于横轴的检验与校正的方法 13 简述横轴垂直于竖轴的检验方法 检验时为何目标要选得高一些 14 观测水平角时为何要盘左 盘右观测 能否消除因竖轴倾斜引起的水平角测量误差 为什么 5 1 65 1 6 计算题计算题 1 完成下表各栏 并计算竖角值和指标差 已知该经纬仪盘左望远镜抬高时 竖盘读 数是减少的 请绘图说明该经纬仪竖盘刻划的类型 要求图中标注竖盘刻划 望 远镜和指标线 竖角值 测站目标盘位竖盘读数 近似竖角值测回值 指标差 L 78 18 18 A B R 281 42 00 L 96 32 48 A C R 263 27 40 2 测量水平角时 对中目的是什么 设待测角度 ABC 接近 90 见图 5 1 由于对 中误差 在 CB 延长线上 偏离 B 点 10mm 即仪器中心在 B 点 求对中 误差引起的角度误差有多少 图 5 1 图 5 2 3 测量角度 ABC 时 图 5 2 没有瞄准 C 点花杆的根部 而错误地瞄准了花杆的顶部 已知顶部偏离为 15mm BC 距离为 17 09m 求目标偏心而引起的测角误差为多少 4 某经纬仪的竖盘注记形式如图 5 3 要求 1 画出盘右图中竖盘刻划注 记及竖盘读 数指标线 2 列出盘 左近似竖角 L及盘右近似竖角 R 的公式 3 列出竖角 及竖盘指 标差 x 的公式 图 5 3 5 用测回法观测 AOB 观测数据 列于下表 请完成记录计算 计算取至秒 水平角 测站目标盘位水平度盘读数 半测回值测回值 A 0 00 24 B L 91 56 06 B 271 56 54 O A R 180 00 36 C A B B 17 09m C C A B 盘右 0 270 180 90 x 盘左 6 在测站 A 点观测 B 点 C 点的竖直角 观测数据如下表 请计算竖直角及指标差 竖角值 测站目标盘位竖盘读数 近似竖角值测回值 指标差 L 98 41 18 A B R 261 18 48 L 86 16 18 A C R 273 44 00 注 盘左视线水平时竖盘读数为 90 视线向上倾斜时竖盘读数是增加的 7 如图 5 4 所示 设仪器中心 O 偏离测站标志 中心 O 为12mm 水平角 AO B 的观测值为 88 51 16 已知 AO O 32 试根据下图给出的数据 计算因仪器对 中误差引 起的水平角测量误差 图 5 4 8 完成下面全圆方向观测法表格的计算 水平度盘读数 测站目标 盘左 盘右 2C 平均读数 归 零 方向值 各 测 回 归 零 方 向平均值 A0 01 10 180 01 40 B 95 48 15275 48 30 C157 33 05337 33 10 D218 07 30 38 07 20 O A 0 01 20180 01 36 5 1 75 1 7 附加题附加题 1 用经纬仪对目标 1 2 进行观测 盘左 盘右时的水平度盘读数为 L1 0 02 20 R1 180 02 36 L2 62 23 23 R2 242 23 53 目标 1 的竖角 1 0 00 00 目标 2 的竖角 2 30 00 00 求该仪器视准轴误差 c 和横轴误 差 i 2 请简述水平角测量中 下列误差的性质 符号以及消除 减小或改正的方法 B O O OO 12mm 100m 80m 32 A 对中误差 目标倾斜误差 瞄准误差 读数误差 仪器未完全整平 照 准部水准管轴误差 视准轴误差 横轴误差 照准部偏心差 度盘刻划误差 8 用测回法对某一角度观测 4 测回 第 3 测回零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应配置为 左 右 11 设在测站点的东南西北分别有 A B C D 四个标志 用方向观测法观测水平角 以 B 为零方向 则盘左的观测顺序为 16 经纬仪主要由 组成 17 用测回法对某一角度观测 6 测回 则第 4 测回零方向的水平度盘应配置为 左右 27 经纬仪十字丝分划板上丝和下丝的作用是测量 42 经纬仪的主要轴线有 49 经纬仪的视准轴应垂直于 51 由于照准部旋转中心与 不重合之差称为照准部偏心差 57 用经纬仪盘左 盘右两个盘位观测水平角 取其观测结果的平均值 可以消除 对水平角的影响 7 双盘位观测某个方向的竖直角可以消除竖盘指标差的影响 9 经纬仪整平的目的是使视线水平 10 用一般方法测设水平角时 应采用盘左盘右取中的方法 21 用光学经纬仪测量水平角与竖直角时 度盘与读数指标的关系是 A 水平盘转动 读数指标不动 竖盘不动 读数指标转动 B 水平盘转动 读数指标不动 竖盘转动 读数指标不动 C 水平盘不动 读数指标随照准部转动 竖盘随望远镜转动 读数指标不动 D 水平盘不动 读数指标随照准部转动 竖盘不动 读数指标转动 35 观测水平角时 照准不同方向的目标 应如何旋转照准部 A 盘左顺时针 盘右逆时针方向B 盘左逆时针 盘右顺时针方向 C 总是顺时针方向D 总是逆时针方向 43 经纬仪对中误差所引起的角度偏差与测站点到目标点的距离 A 成反比B 成正比C 没有关系D 有关系 但影响很小 52 竖直角 A 只能为正B 只能为负C 可为正 也可为负D 不能为零 53 对某边观测 4 测回 观测中误差为 2cm 则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为 A 0 5cmB 1cmC 4cmD 2cm 62 竖直角的最大值为 A 90 B 180 C 270 D 360 63 各测回间改变零方向的度盘位置是为了削弱 误差影响 A 视准轴B 横轴C 指标差D 度盘分划 65 观测某目标的竖直角 盘左读数为 101 23 36 盘右读数为 258 36 00 则指标差为 A 24 B 12 C 24 D 12 3 水平角 4 垂直角 11 竖盘指标差 8 用测回法对某一角度观测 4 测回 第 3 测回零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应配置为 左 右 11 设在测站点的东南西北分别有 A B C D 四个标志 用方向观测法观测水平角 以 B 为零方向 则盘左的观测顺序为 16 经纬仪主要由 组成 17 用测回法对某一角度观测 6 测回 则第 4 测回零方向的水平度盘应配置为 左右 27 经纬仪十字丝分划板上丝和下丝的作用是测量 42 经纬仪的主要轴线有 49 经纬仪的视准轴应垂直于 51 由于照准部旋转中心与 不重合之差称为照准部偏心差 52 天文经纬度的基准是 大地经纬度的基准是 57 用经纬仪盘左 盘右两个盘位观测水平角 取其观测结果的平均值 可以消除 对水平角的影响 10 用一般方法测设水平角时 应采用盘左盘右取中的方法 7 双盘位观测某个方向的竖直角可以消除竖盘指标差的影响 9 经纬仪整平的目的是使视线水平 3 在三角高程测量中 采用对向观测可以消除 的影响 A 视差B 视准轴误差 C 地球曲率差和大气折光差D 水平度盘分划误差 21 用光学经纬仪测量水平角与竖直角时 度盘与读数指标的关系是 A 水平盘转动 读数指标不动 竖盘不动 读数指标转动 B 水平盘转动 读数指标不动 竖盘转动 读数指标不动 C 水平盘不动 读数指标随照准部转动 竖盘随望远镜转动 读数指标不动 D 水平盘不动 读数指标随照准部转动 竖盘不动 读数指标转动 35 观测水平角时 照准不同方向的目标 应如何旋转照准部 A 盘左顺时针 盘右逆时针方向B 盘左逆时针 盘右顺时针方向 C 总是顺时针方向D 总是逆时针方向 43 经纬仪对中误差所引起的角度偏差与测站点到目标点的距离 A 成反比B 成正比C 没有关系D 有关系 但影响很小 52 竖直角 A 只能为正B 只能为负C 可为正 也可为负D 不能为零 62 竖直角的最大值为 A 90 B 180 C 270 D 360 63 各测回间改变零方向的度盘位置是为了削弱 误差影响 A 视准轴B 横轴C 指标差D 度盘分划 65 观测某目标的竖直角 盘左读数为 101 23 36 盘右读数为 258 36 00 则指标差为 A 24 B 12 C 24 D 12 3 水平角 4 垂直角 11 竖盘指标差 7 试完成下列测回法水平角观测手簿的计算 测站目标 竖盘 位置 水平度盘读数 半测回角值 一测回平均角值 A0 06 24 C 左 111 46 18 A180 06 48 一测回 B C 右 291 46 36 8 完成下列竖直角观测手簿的计算 不需要写公式 全部计算均在表格中完成 测 站 目 标 竖盘 位置 竖盘读 半测回竖直角 指标差 一测回竖直角 AB左81 18 42 右278 41 30 左124 03 30 C 右235 56 54 9 用计算器完成下表的视距测量计算 其中仪器高 1 52m 竖直角的计算公式为i 水平距离和高差计算取位至 0 01m 需要写出计算公式和计算过程 L L 0 90 目标 上丝读数 m 下丝读数 m 竖盘读数 水平距离 m 高差 m 10 9602 003 83 50 24 11 在测站 A 进行视距测量 仪器高1 45m 望远镜盘左照准 B 点标尺 中丝读数 i 2 56m 视距间隔为0 586m 竖盘读数 93 28 求水平距离及高差 v lLDh 4 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的目的是 A 使竖盘指标处于正确位置 B 使竖盘处于铅垂位置 C 使竖盘指标指向 90 度 D 使竖盘指标指向 270 度 9 地面上两相交直线的水平角是这两条直线 的夹角 A 实际 B 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 C 在同一竖面上的投影 D 在同一侧面上的投影 10 视距测量中 高差计算公式为 A h Kncos2 B h Knsin 2 C h Dtg 2 D h Knsin2 2 i l 11 采用盘左 盘右的水平角观测方法 可以消除 误差 A 对中 B 十字丝的竖丝不铅垂的 C 2C D 整平 45 用测回法观测水平角 若右方目标的方向值 右小于左方向目标的方向值 左时 水平角 的计算方法是 A 左 右 B 右 180 左 C 右 360 左 D 左 180 右 51 测定一点竖直角时 若仪器高不同 但都瞄准目标同一位置 则所测竖直 角 A 相同 B 不同 C 可能相同 也可能不同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52 测量竖直角时 采用盘左 盘右观测 其目的之一是可以消除 误 差的影响 A 对中 B 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 C 指标差 D 2C 54 用经纬仪测竖直角 盘左读数为 81 12 18 盘右读数为 278 45 54 则 该仪器的指标差为 A 54 B 54 C 6 D 6 65 在经纬仪照准部的水准管检校过程中 大致整平后使水准管平行于一对脚 螺旋 把气泡居中 当照准部旋转 180 度后 气泡偏离零点 说明 A 水准管轴不平行于横轴 B 仪器竖轴不垂直于横轴 C 水准管轴不垂直于仪器竖轴 D 圆水准轴不平行于仪器竖轴 68 当经纬仪的望远镜上下转动时 竖直度盘 A 与望远镜一起转动 B 与望远镜相对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