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冬阳童年骆驼队 教案.doc_第1页
6.冬阳童年骆驼队 教案.doc_第2页
6.冬阳童年骆驼队 教案.doc_第3页
6.冬阳童年骆驼队 教案.doc_第4页
6.冬阳童年骆驼队 教案.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了解作者童年时对骆驼的关注,想象课文描写的童年生活画面。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3.认识3个生字,会写9个,抄写喜欢的句子。课余,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读小说城南旧事。教学重点:从作者忆童年生活的几个片断中体会童趣,感受作者的怀念之情。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最后两段。第一课时(一)歌曲激情,解释课题 1上课前,咱们先一起来听一支歌,会唱的跟着一起唱,认真听注意歌词。( 课件播放歌曲:童年)2谁能说说歌词都写了什么?(生自由说,师板书题目)3这个题目与我们平时学过的课文题目有何不同?(题目的三个词语中间有两个间隔符号)。老师读题目,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感受一下,在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在温暖的冬阳下,一群骆驼队从远处走来,驼铃声悦耳动听,童年的“我”站在旁边静静地看着。)这个题目把三种事物编织在一起,充满诗情画意,会令我们产生许多遐想。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童年发生的事往往充满稚趣,又很有意思,它们像一颗颗闪亮的珍珠收藏在我们的记忆里,今天就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回忆他那充满稚气的童年往事吧,齐读课题。(二)交流信息,简介作者与背景1全班交流课前收集的相关信息。2教师总结,出示:“冬阳下的骆驼队”是作者林海音女士童年记忆最深刻的一个画面。林海音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她原籍台湾,1918年出生于日本,童年时随父母回国住在北京城南,1948年举家迁回台湾。林海音女士根据在北京生活的点点滴滴写成了城南旧事一书,深受读者喜爱。冬阳童年骆驼队一文正是城南旧事这本书的序言。(三)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课件出示): 借助文中注音和工具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思考:课文以什么顺序记叙了作者的童年生活?作者回忆了童年生活中的哪几个片断,分别在课文中的哪些自然段?2全班汇报、交流(教师及时板书) 注意指导学生区分文中两个“嚼”字的不同读音。第二课时一、回顾旧知1.巩固生字词的学习。指名读,全班读。毡帽 卸煤 交错 傻事 驼绒咀嚼 寂寞 沙漠 棉袄 袍子2.回顾文章的结构。(1)第一部分:骆驼队是北京的景。(12段)(2)第二部分:骆驼队是童年的趣。(314段)(3)第三部分:骆驼队是一生的情。(1516段)二、骆驼队是童年的趣1.默读第二部分,想一想:作者列举了几件事来讲童年的趣?生反馈汇报并板书:四件事:学骆驼咀嚼 问骆驼为什么要带铃铛 想剪驼绒 问骆驼的踪影2.请同学们选一件你最感兴趣的事读给四人小组成员听。3.指名读。设想生读学骆驼咀嚼这件事。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1) 文中哪个字写出了作者看骆驼咀嚼的神情?为什么作者看呆了?(2) 指名读把作者看呆了的情景读出来。女生读。(3) 引导学生体会其自然、质朴的表达方法,引领学生从一片文到一本书的阅读。没有好词好句,没有各种修辞手法也能写的这么生动,有时候自然也是一种美,质朴也能打动人。阅读城南旧事第一章惠安馆的片段,进一步体会这种写法。 我今天进了惠安馆,秀贞不在屋里。炕桌上摆着一个大玻璃缸,里面是几条小金鱼,游来游去。我问王妈:“秀贞呢?”“跨院里呢!”“我去找她。”我说。“别介,她就来,你这儿等着,看金鱼吧!”我把鼻子顶着金鱼缸向里看,金鱼一边游一边嘴巴一张一张地在喝水,我的嘴也不由得一张一张地在学鱼喝水。有时候金鱼游到我的面前来,隔着一层玻璃,我和鱼鼻子顶牛儿啦!我就这么看着,两腿跪在炕沿上,都麻了,秀贞还不来。4.设想生读第二件事,问骆驼为什么要戴铃铛指导朗读:读出作者的稚气、天真。同桌读,男女读。“为什么要系一个铃铛?”我不懂的事就要问一问。爸爸告诉我,骆驼很怕狼,戴上铃铛,狼听见铃铛的声音,就不敢侵犯了。我的幼稚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我对爸爸说:“不是的,爸!它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没有一点点声音,您不是说,它们走上三天三夜都不喝一口水,只是不声不响地咀嚼着从胃里倒出来的食物吗?一定是拉骆驼的人,耐不住那长途寂寞的旅程,才给骆驼戴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爸爸想了想,笑笑说:“也许,你的想法更美些。”5.设想生读第四件事,问骆驼的踪影(1)指导朗读,妈妈的态度是什么?师生合作读。夏天来了,再不见骆驼的影子,我又问妈妈:“夏天它们到哪儿去?”“谁?”“骆驼呀!”妈妈回答不上来了,她说:“总是问,总是问,你这孩子!”(2)阅读城南旧事第一章惠安馆的片段,感受英子的天真,好问,体会童年的趣。 我虽然答应妞儿不讲出她的秘密,可是妞儿走了以后,我心里一直在想着这件事,我越想越不放心,忽然跑到妈妈面前,愣愣地问: “妈,我是不是你生的?” “什么?”妈奇怪地看了我一眼,“怎么想起问这话?” “你说是不是就好了。” “是呀,怎么会不是呢?”停一下妈又说,“要不是亲生的,我能这么疼你吗?像你这样闹,早打扁了你了。”我点点头,妈妈的话的确很对,想想妞儿吧!“那么你怎么生的我?”这件事,我早就想问的。“怎么生的呀,嗯”妈想了想笑了,胳膊抬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