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要求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孔子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其思想主张。2.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指导学生默读课文。3.通过不同途径(上网、查阅书籍、向家长了解等方式)了解孔子。认识他的人格和坚持的理想主张,决不放弃的精神。重点难点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2.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孔子的一些思想主张以及他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教学课时两课时 知识点详解 孔子 儒家学派:是崇奉孔子学说的重要学派。重视伦理道德教育,自汉武帝时期起,成为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进而成为中国封建文化的主体,也为后代保存了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孔子名丘,字仲(zhn)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句导读:介绍孔子的名、字、出生时期和国家。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r)家学派的创始人。句导读:讲孔子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优秀的有七十二人。句导读:讲他作为我国最早的教育家所取得的非凡成就。能不能把文中的“相传”二字删去? 不能。“相传”说明数字不确定,如果删去,就不符合实际了。段导读:介绍孔子,指出孔子的弟子很多。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最后专心从事整理诗经尚书春秋等古代文献的工作。 指出孔子的主要经历及贡献。这句话包含哪两层意思?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把他平时的言行记录下来,编纂(zun)成一部书论ln语。 由孔子的弟子记录并编纂而成的。从本句看,论语是怎么形成的?这部著作是我们今天认识孔子最直接、最可靠的文献。在这部著作中,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早期儒家学说,教导人们怎样为 为,在这里读wi。人处ch世。段导读:写孔子的贡献和论语的核心思想。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介绍孔子并指出孔子的贡献和论语的核心思想。 重点句解析:这是孔子信奉的一条重要的处事原则,它的意思是说自己不愿意的,也不要施加给别人。教导人们不能只考虑自己,凡事要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论语记载,弟子子贡曾经问孔子:“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呢?”孔子回答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思想?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自己所不愿意的,不要施加给别人。人们很推崇这种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处世准则, 准则:指应该遵循的标准、原则。便把这句话概括成“推己及人”的成语,一直沿用至今。段导读:写孔子与子贡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一次,孔子在游历讲学途中,口渴得厉害。句导读:“厉害”一词准确地描写了孔子当时渴的程度,急需喝水。他看见路边有一眼泉水,正要畅饮解渴时,发现泉边石头上刻有“盗泉”二字。孔子非常厌恶这个“盗”字,虽然干渴难忍,也不喝一口“盗泉”里的水。 他厌恶“盗”,认为有“盗”行为的人品德不好。孔子为什么不喝“盗泉”里的水?段导读:写孔子不喝“盗泉”里水。还有一次,孔子在陈、蔡(ci)两国之间的路上断了粮,跟随的弟子都饿得爬不起来了。 抱怨:埋怨。句导读:“饿得爬不起来了”说明因断粮而导致的饥饿状况非常严重。弟子子路向孔子抱怨道:“难道君子也有穷困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在穷困的时候能安守节操,小人穷困了就会为所欲为。” 重点句解析:在穷困的时候能不能安守节操。这里把君子与小人在穷困时的表现作了对比。同样的困境,君子和小人有着不同的反应。孔子的话可谓一语中的,发人深思。从本句看,孔子认为君子与小人的区别是什么?段导读:写孔子与弟子谈君子与小人。第二部分(第35自然段):写孔子和弟子们谈论人生哲理。 得意:称心如意。文中指喜欢,满意。后来,他最得意的弟子颜回好不容易找到一点儿米,便赶紧埋锅做饭。饭快熟的时候,孔子看到颜回从锅里抓出一把米饭送入口中。句导读:“抓”“送”两个动词把颜回的举动刻画得非常形象。等到颜回请孔子吃饭时,孔子假装说:“我刚刚梦见了父亲。我想用这干净的米饭来祭祀(j s)他。” 是想考验颜回,看他说不说实话。因为不干净的米饭是不能用来祭祀的。孔子说这话的目的是什么?颜回连忙说:“不行,不行,这饭不干净,刚才烧饭时有些烟尘掉到锅里,我觉得弃之可惜,便抓出来吃掉了。”句导读:明确了颜回把米饭送入口中的原因。段导读:孔子看见颜回吃了米饭,以为弟子偷吃。孔子这才知道颜回并没有偷吃,心中不由感慨万分,便对弟子们说: 重点句解析:这是孔子从颜回“偷米”事件的亲身经历中得到的感悟。他以此来教育弟子,也给我们后人以启示:判断某人或某件事情一定要亲自去了解前因后果,即使亲眼看到了也不能轻易下结论,要多调查研究,全面了解情况后得出结论。告诉我们“识人不易”。“我们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眼睛看到的就是事实,但眼睛不一定可信;我们依靠自己的内心,以为内心的判断一定正确,但内心不一定可靠。你们一定要记住,了解一个人实在不容易啊!”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段导读:告诉我们了解一个人非常不容易。第三部分(第6、7自然段):写应该怎么了解一个人。孔子到了晚年,喜欢读周易。春秋时期没有纸,字是写在一片片竹简上的,一部书要写许多竹简, 编联:文中指编织与联接。还必须用熟牛皮绳子把这些竹简编联在一起。句导读:写出了春秋时期书的特点,为下文描写作了铺垫。平时卷起来放着,读的时候就打开。周易文字艰涩(s),内容隐晦(hu),孔子就翻来覆去地读,这样读来读去,把编联竹简的牛皮绳子磨断了许多次。句导读:“翻来覆去”一词形象地写出了孔子读书的情景。这就是“韦(wi)编三绝”成语的由来。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是不满意,说:“如果我能多活几年,就可以多理解些周易的文字和内容了。”句导读:孔子的语言充分体现了他晚年对读书的强烈愿望和从不满足的读书态度。从本段看,我们应该学习孔子怎样的精神?第四部分(第8自然段):写孔子晚年研究周易并介绍了“韦编三绝”成语的由来。 即,此处读j,要与“既(j)然”的“既”区分开。学习孔子谦虚,勤学上进的精神。1.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指导学生默读课文。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孔子的相关资料。一谈话导入1.导入:同学们,百家讲坛栏目中,于丹教授曾为我们解读论语,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于丹教授说,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其实论语在古代社会就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是一部传世的经典,两千多年来它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你们知道论语的作者是谁吗?(孔子的弟子。)2.课前,同学们都从不同途径了解了孔子,请大家初步交流一下。(学生可从孔子的生平、著作、言论、小故事等多方面去谈。)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通1.学生轻声朗读全文,教师提醒读准字音,看清字形。2.指名学生依次朗读各个自然段,师生共同评点朗读情况,注意正音。三交流预习成果1.学生交流易读错的字音和易错的笔画。读音:仲(zhng)儒(r)祀(s)笔画:怨(夕)祭()祀(巳)2.需要掌握的词意。儒家:崇奉孔子学说的重要学派。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主张“德治”“仁政”,重视伦常关系。西汉以后,逐渐成为我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学派。仁:古代儒家的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相互友爱、互助、同情等。祭祀:旧俗备供品向神、佛或祖先行礼,表示崇敬并求保佑。隐晦:(意思)不明显,不容易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所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四再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1.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结构。)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介绍孔子及孔子的贡献及论语的核心思想。第二部分(第35自然段):孔子和弟子谈论人生哲理。第三部分(第6、7自然段):孔子教育弟子怎么了解别人。第四部分(第8自然段):孔子到了晚年喜研究周易并介绍“韦编三绝”的由来。2.默读第1、2自然段,思考:为什么称孔子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指导学生一边默读思考,一边画下关键的词句)要点:(1)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早期儒家学说,教导人们怎么为人处世。因此,人们称他为圣人。(2)流传于世的一部论语,其中许多思想,可让人终生奉行,而且沿用至今。点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联系这句话的意思,列举生活中的实例,思考孔子是在教导我们做什么样的人。师总结:人要学会关爱别人,这就是儒家理论中最核心,最精髓的东西“忠、恕”宽容。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2.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孔子的一些思想主张以及他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学生可通过不同途径,网上、书籍、向家长请教等方式了解孔子。一整体入手,回顾全文1.指名读课文,思考:文中讲述了关于孔子的哪几个故事?并试着给每个故事加小标题。(1)与子贡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不喝“盗泉”之水。(3)与弟子谈君子与小人及“识人不易”。(4)晚年读周易。小标题可概括为:推己及人、安守节操、识人不易、学而不厌。二细读课文,品读感悟1.默读故事,抓住重点的语句去感悟孔子的言行。2.小组间交流。3.集体交流,教师点拨。第一个故事如何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以作为终身奉行的话?(这句话的意思是自己所不愿意的,不要施加给别人。这是一种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处世原则。)第二个故事为什么孔子口渴得厉害,却不喝一口“盗泉”里的水?(盗,即盗窃,由此可看出孔子对偷盗行为的厌恶,认为“盗”不是君子之举,人要靠自己的劳动去获取,“盗”是可耻的,因此对“盗泉”里的水反感,不喝“盗泉”里的水。)第三个故事(1)你怎样理解君子在穷困的时候能安守节操,小人穷困了就会为所欲为,可结合生活实际谈。(君子由于有修养,能够做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小人心中无德,穷困时自然不择手段,以此获取利益。)引导学生感悟:只有真正的贤者,才能不被物质生活所累,才能始终保持心境的恬淡和安宁。穷困不要紧,重要的是有节操,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2)孔子为什么说了解一个人实在不容易啊?(眼见不一定为实,内心的想法太主观,要从多角度、不同方面去了解一个人。)孔子知道错怪颜回,才有此感叹,从他的感叹中,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圣人?(肯于反思,肯于自省,拥有智者般的智慧。)引论语语: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想象孔子当时的心情,读读他对弟子们说的话,再指名读。第四个故事抓住故事中的重点词,试用一些词语来形容孔子的学习精神。(笃信好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活到老,学到老)三整体回顾,总结全文这篇课文以几个小故事的形式,让我们品悟到两千多年前孔子这位圣人的思想,并结合学习生活实际,谈几点感受。总结:本文通过对孔子生活中几件小事的描写,展现了孔子的形象和精神风貌,揭示了他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作风,突出表现了这位伟大教育家的风范。四拓展阅读1.推荐阅读孔子的故事庄子传奇。2.如有兴趣,可阅读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并写一写读后感。1.这个学段的学生已经接触过论语,对孔子有一些较为感性的认识。课前,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不同途径了解更多孔子的资料,为学习这篇记述孔子生平活动及成就的文章作准备。2.本文脉络清晰,讲了孔子的四个小故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故事进行概括总结,并试着再列举其他古人类似的故事进行补充。1.看拼音,写词语。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优秀的有七十二人。(2)在论语这部著作中,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早期儒家学说,教导人们怎样为人处世。3.写出下列成语的含义和由来。(1)推己及人:用自己的心意去推想别人的心意。指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由论语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概括而来。(2)韦编三绝:编联竹简的牛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出自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4.课文写了与孔子有关的几件事?表现了孔子怎样的思想品质? 5.你对论语中的哪句话有感触?结合生活经历谈一谈。 一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人。相传有弟子三千,其中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二中国历史上的十四位圣人酒圣杜康文圣孔子诗圣杜甫史圣司马迁武圣关羽草圣张旭兵圣孙武医圣张仲景茶圣陆羽谋圣张良木圣张衡画圣吴道子药圣孙思邈书圣王羲之三孔子为何名“丘”孔子得名“丘”的缘由主要有两种说法。史记孔子世家:“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圩,读wi,义同“凹”,即中央低而四周高。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出生时头顶有个小“凹”,因而名“丘”,为什么头顶上有个小“凹”就取名“丘”呢?因为古代“丘”也有“中间低四周高”的意思。第二种说法是,鲁国有座尼丘山(在山东曲阜东南),孔子出生前其母曾“私祷于尼丘之山”,孔子因而名“丘”,字“仲(孔子排行老二)尼”。此说源自孔子家语本姓解。四中国的儒文化在我国历史上,儒、释、道三家并存,但三家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不同,儒家思想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从儒家思想文化形成的体系来看,儒家所传承的“六经”,都是在孔子以前已经形成的,这些经典是夏、商、周三代文明的精华;而孔子开创的儒家与先秦各家最大的不同就是儒家始终以自觉传承“六经”为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南通市中石化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含答案行测综合英语
- 天津市中储粮2025秋招面试典型题目及答案
- 国家能源武汉市2025秋招化学工程类面试追问及参考回答
- 国家能源铜陵市2025秋招机械工程类面试追问及参考回答
- 安阳市中石化2025秋招笔试提升练习题含答案
- 丽江市中石化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含答案新材料与新能源岗
- 株洲市中石化2025秋招面试半结构化模拟题及答案电气仪控技术岗
- 许昌市中储粮2025秋招购销统计岗高频笔试题库含答案
- 大唐电力鸡西市2025秋招半结构化面试模拟30问及答案
- 武威市中石油2025秋招心理测评常考题型与答题技巧
- 隧道施工应急预案方案
- 植物鉴赏课件
- 安徽省华师联盟2026届高三上学期9月开学质量检测物理试卷(含答案)
- 肿瘤热疗中国专家共识
- 2025年甘肃省药品检查员资格考试(药械化流通)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2025年泸州职业技术学院招聘考试笔试试卷【附答案】
- 自来水企业内部管理规范
- 2025新热处理工程师考试试卷及答案
- 硬笔书法全册教案共20课时
- 工会兼职补助管理办法
- 纸箱不合格品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