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0课诗四首 教与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默写这四首诗; 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与学重点:背诵默写这四首诗教与学难点: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教与学方法: 1、加强朗读训练,感受其声韵美;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意,感悟诗情。2、揣摩品味诗中精彩语句的含义和技巧,并使之了然于心,成为自己的语言财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归田园居一、激情导入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从最古老的诗经开始,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今天,我们学习诗四首。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曾做过彭泽县令,但他的性格刚正不阿与尔虞我诈、相互倾扎的官场格格不入。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归隐。在他的桃花源记中,我们已经感受到了他对和平、安宁、美好生活的向往。今天我们跟着陶渊明到他归隐的庐山脚下看看。二、整体感知,学习诗歌(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一读诗歌,读出感情。要求:学生自由朗读,指名学生朗读。老师指导:一定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感情。2、二读诗歌,读懂诗意。要求:细读诗歌,不参考资料书,根据课下注释试译诗歌。3、三读诗歌,整体感知。思考:a.这首诗歌主要写了什么内容?b这首诗可分几层意思?c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二)读出自我,合作交流a弃官回家后垦荒耕种的生活b.全诗写了三层意思:种豆的地点及劳动结果;劳作的辛苦与执着;自己的田园之乐。c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享受田园之乐的惬意、闲适的心情。4、学生试背诗歌,在班上朗诵。(三)重点赏读,质疑探究1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2、陶渊明为什么不愿做官而甘愿过这样的生活?“但使愿无违”中的“愿”具体指什么?3.你赞成他的隐居生活方式吗?为什么?【学生小组内合作探究,教师指导】:1、(点拨示例)“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诗人披星戴月辛勤耕耘,写出了那份勤劳与执著。语言“自然、通俗”。“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写出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与怡然自得。【班内交流完后,教师归纳本诗歌特点】: 平淡自然,不见修饰,富于情趣。平淡的口语和醇美的诗意和谐统一起来,形成了陶渊明的艺术特点2、【点拨明确】:诗人早出晚归,不辞劳苦,并非因田园劳作之乐,这里的“愿”有它特殊的内涵,即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宁愿做一个农夫也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堕落官场。3、各抒己见,言之有理即可。(四)拓展延伸联想:鄙弃官场生活的诗文语句:【交流讨论,示例】:a、张志和的渔歌子b、柳宗元的江雪c、刘禹锡陋室铭学习使至塞上一、 激情导入 唐代自开国以来,各方面的蕃夷部落不断侵入,唐政府不能不加强边防,以应付战事。有时也乘胜逐北,有扩张领士的意图。开元、天宝年间,有许多诗人参加了守边高级将帅的幕府,做他们的参军、记室。这些诗人把他们在边塞上的所见所闻写成诗歌,于是边塞风光和军中生活成为盛唐诗人的新题材。这一类诗,文学史上称为“边塞诗”。王维,字摩诘,唐代著名诗人,开元二十五年春,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使崔希逸,这实际上是被排挤出朝廷。现在让我们跟着王维问边的队伍到边塞走走吧。二、整体感知(一)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教师配乐范读 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2、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a、出使人是谁?b、在什么情况下出使?c、出使目的是什么?d、结果如何?【指名回答,明确】: 作者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鲁番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王维轻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一问才知道),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用生动语言描绘一下使至塞上的画面。配乐朗诵全诗。(二)读出自我,合作交流 1、全诗触景伤怀,移情于物,语言精练 ,一字传神,真挚自然。请从文中选择你认为写得精彩的诗句,从用字遣词、修辞手法、句式等角度进行赏析。【学生合作交流】学生可能会找到以下句子。(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赏析指导】:“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与首句的“单车”相呼应。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赏析指导】:抓住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刻画,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感受,叙事写景入画中,幽微难言内心情。 笔力苍劲,意境雄浑。(三)重点赏读,质疑探究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对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香菱说:“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似的“。你认为香菱对这两句诗的体味有没有道理,为什么?【学生讨论,师点拨提示】:有道理。“圆”和“直”不仅准确的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诗人很深切的内心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的融合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写中。四、拓展延伸1、写出两句以上有关大漠的诗词。2、画诗。通过你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理解,用简笔画把此景画出来。3、写诗。充分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把你画的内容写下来并与其他同学分享。五、课堂练习1、分小组进行背诵比赛六、布置作业1、背诵这两首诗。2、从这两首诗中任选一首改写成一篇散文。七、板书设计: 诗四首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不想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 使至塞上 王维 借边塞风光,抒发被贬的凄凉。八、学后记:教后记:第二课时教与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并默写这两首诗。2、品味诗歌的语言没、意境美,从中受到没的熏陶。3、理解诗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教与学重点: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并默写这两首诗。2、理解诗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教与学难点:品味诗歌的语言没、意境美,从中受到没的熏陶。教与学方法:读读、议议教与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学习渡荆门送别送别,是古今诗人墨客常写的题材,如高适的别董大,那你还知道哪些送别诗呢?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李白的赠汪伦、送孟浩然之广陵等,今天我们再来学习李白另一首送别诗渡荆门送别,这又是谁送谁呢?那么谁能够说说李白的生平和这一首诗的背景呢?二、整体感知,学习诗歌:(一)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读一读:师范读,生听,注意字音、节奏。2、生有感情自由朗读。3.说一说:学生对照课本注释,解词析句,理解诗歌内容。并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并说说理由。(二)、读出自我,合作交流:1、说说渡荆门送别写的是什么情景?描绘舟过荆门时所见的景色,含蓄地表达对故乡的依恋之情。2、抒发作者乡愁的是那一句?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从景物方面着笔,表现的是作者写出浓浓的乡思。3、写景的又是哪几句?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山随平野尽,江人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是按由远到近的顺序写的。(三)重点赏读,质疑探究1.你能想象一下“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的画面,说出自己的感受。(允许学生自由发挥,言之有理即可。)用游动的视角描写景物,前句形象描述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巧妙地将静止的山岭描绘出充满动感与空间感的活动画面来。后句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写荆门一带平原旷野寥廓高远的景色。这两句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峡,见到广阔平原时的新鲜感受极其真切地写了出来。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2.你能说说颈联描绘了怎样的意境呢?“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是先以水中明月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再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诗人以移步换景的手法,从不同角度描绘出长江的近景和远景,奇妙多姿,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当时见到景象时的欣喜和新鲜。6、背诵全诗。三、拓展延伸:从本诗来看,它是否为朋友送行?如果是你,你又会怎样表达呢?不是,是告别故乡,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依不舍送别远去的游子,游子思乡之情不言而喻。学习登岳阳楼(其一)一、激情导入:江南有三大名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而其中素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盛誉的岳阳楼,以其雄伟的气势和巍峨壮丽的风采,古往今来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登楼抒怀。孟浩然望洞庭,描绘出“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雄伟景观;范仲淹登高楼,抒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宋代著名诗人陈与义也登上了岳阳楼,那么,他又抒发了什么情感呢?让我们一起学习这首诗歌。二、整体感知,学习诗歌:(一)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诗歌。2、请一个学生朗读。3、齐读诗歌。(二)、读出自我,合作交流:1、解释关键词:帘旌、徙倚、凭危、吊古2、学生根据课文注解大致了解诗歌意思。3、文有文眼,诗也有诗眼,它是一首诗的灵气所在,也往往是诗中最精炼最传神的一个字。请同学们找出这首诗的诗眼。明确:悲4、“悲”在何处?即为诗眼,必定穿透于诗歌的每一个角度,处处渗透着这“悲”,那么就请同学们找找哪些地方能体现这“悲”?概括:景悲己悲国悲5、有感情朗读并背诵这首诗歌。(三)重点赏读,质疑探究 从本诗看陈与义的律诗风格陈与义诗宗杜甫,特别是他的律诗,明显地表现出老杜的特点,可谓神形兼备。之所以如此,除了刻意模仿追求,生活中的相似经历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杜甫逃难,一直逃到成都,再也没能返回北方的故土,伤心惨目,少有匹之者。陈与义身历靖康之难,也感受到了国破家亡的切肤之痛,虽然受苦受难的严重程度不及杜甫,而且“预后”很好他后来做到了参知政事,位居宰辅,可是他对离乱生活的感悟和体验却与杜甫有共同之处,发而为诗,就不能不有杜甫的影子。前人论及此诗,多认为与杜甫的登高有异曲同工之妙,可谓至论。即与我们刚学过的杜甫诗三首比较,也能看出陈诗的杜诗风格。他和杜甫一样,都精于炼字炼句,也善于描写议论。其余诸如写景之瑰丽壮阔,抒情之豪迈超绝,音韵之响亮,偶对之工巧,都多有相似之处。然而,仅凭单纯的模仿,成就不了陈与义宋代大诗人的地位。他在模仿的同时,又富于变化,注意从切身的感受出发,从具体的情境出发,加以创新,自成一格。即以本诗而论,其中布控之精巧,运作之轻灵,情思之绵邈,在杜诗中也是找不到相同“案例”的。不能说杜甫不屑于此,毕竟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诗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炼钢设备操作知识中级考试热点梳理与预测题
- 2025年炼钢工中级考试模拟题与答案
- 2025年财务管理专业考研冲刺题库
- 2025年建筑工程设计师专业能力提升训练题集
- 电力变压器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CET6听力突破技巧
- 2025年教育机构销售代表招聘笔试模拟题集及解析
- 2025年边防军事技能模拟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特岗教师招聘面试辅导初中地理考点详解
- 电伤基本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2025至2030年中国警用执法记录仪行业市场供需规模及竞争战略分析报告
- 2025年第十届“学宪法、讲宪法”网络知识竞赛题库(含答案)
- 公司车辆道闸管理制度
- T/ZHCA 007-2019染发化妆品眼刺激性试验体外测试方法牛角膜浑浊和渗透性试验
- (高清版)DG∕TJ 08-2093-2019 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标准 含2021年局部修订
- 炒股保底协议书
- 蒸汽锅炉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中国透水砖市场深度调查研究报告
- 小儿荨麻疹的护理查房
- 电力拖动培训课件
- 2025年购房定金合同书模板电子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