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唐伯虎 唐伯虎简介 唐伯虎 原名 唐寅 字伯虎 唐寅 1470 1523年 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 故名唐寅 字伯虎 一字子畏 号六如居士 桃花庵主等 吴县 今江苏苏州 人 出身商人家庭 父亲唐广德 母亲邱氏 自幼聪明伶俐 20余岁时家中连遭不幸 父母 妻子 妹妹相继去世 家境衰败 在好友祝允明的规劝下潜心读书 29岁参加应天府公试 得中第一名 解元 30岁赴京会试 却受考场舞弊案牵连被斥为吏 此后遂绝意进取 以卖画为生 正德九年 1514年 曾应宁王朱宸濠之请赴南昌半年余 后察觉宁王图谋不轨 遂佯狂得以脱身而归 晚年生活困顿 54岁即病逝 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 诗文擅名 与祝允明 文徵明 徐祯卿并称 江南四才子 画名更著 与沈周 文徵明 仇英并称 吴门四家 少年时代 考场风波 唐寅自幼天资聪敏 熟读史籍 喜爱绘画 稍长拜名画家周臣为师 又与文征明同师沈周 16岁参加童生试 经县 府 院试 高中第一名案首 明弘治十一年赴南京乡试 中第一名解元 次年 唐寅进京会试 因涉嫌程敏政受贿案 贬谪往浙江为吏 唐寅耻不就官 归家后纵酒浇愁 傲世不羁 中晚年时期 唐寅31岁开始 千里壮游 足迹遍及江 浙 皖 湘 鄂 闵 赣七省 贫困之下以卖画为生 唐寅擅画山水 及工笔人物 尤其是仕女 笔法秀润缜密 潇洒飘逸 唐画 为后世画家所宗 传世作品有 骑驴归思图 秋风纨扇图 山路松声图 等 诗词散文有 六如居士全集 明正德四年 1509年 唐寅在苏州城北的宋人章庄简废园址上筑室桃花坞 后半生主要生活在桃花坞 一生中的主要艺术作品也产生于此 唐寅晚年 精神空虚 皈心佛乘 自号六如 思想趋向解脱颓唐 又将自己的屋舍改称为庵 明嘉靖二年 1523年 唐寅去世 享年54岁 山水画 此画描绘的是高岭峻柳 水阁临江 有一人正坐在阁中 观眺落霞孤鹜 一书童相伴其后 整幅画的境界沉静 蕴含文人画气质 画家自题云 画栋珠帘烟水中 落霞孤鹜渺无踪 千年想见王南海 曾借龙王一阵风 表示他羡慕 滕王阁序 作者王勃的少年得志 为自己坎坷的遭遇鸣不平 在表现技法上 近景的山石多用湿笔皴擦 勾斫相间 用墨较重 全画墨色和悦润泽 景物处理洗练洒脱 落霞孤鹜图 唐寅此图画春山吐翠 流泉飞溅的山谷内 两位文士盘坐于临溪的矶石上寻幽晤谈的情景 图中高岭回耸 枯树新枝 绽发嫩芽 透露出春的消息 谷口悬泉如练 汇入溪流 跳珠溅玉 泠泠有声 环境清雅出尘 两位士人的侃侃而谈 平添了些许诗情画意 因此幅画在纸上 效果不同于绢素 作者因势而变 一改方硬峭厉的皴笔 柔化为婉转流畅之线条 笔锋稍稳 略加适量的水墨渲染 更显得笔秀墨润 尤见韵致 全图主要以水墨为之 仅枯树的枝梢略加石绿 人物的衣饰稍用赭石 显得谈雅 不同时流 画风与正德癸酉 公元一五一三年 所作的 云槎图 相近 约为唐氏四十四岁前后的作品 图左上题自作诗一首 春山伴侣两三人 担酒寻花不厌频 好是泉头池上石 软沙堪坐静无尘 唐寅 春山伴侣图 远处山峦起伏 泉流折叠于茂林烟雾间 近处浓荫茂盛 深掩茅屋草堂 旁有溪桥流水 意境清幽 盛暑时节 两三老人 在此消暑谈心 乐以忘忧 此幅皴法学刘松年李唐 山石轮廓线转折处不露锋芒 皴点齐下 丰润华滋 作者善于把前人的技法融会贯通 自出新意 自成面貌 虚阁晚凉图 杏花茅屋图 是唐伯虎风景画中一幅富有生气的作品 画中高峻的山峰 叠叠泉流 摇曳的松树 布置合理 意境清远 的确能显示唐寅的才子之风 同时又体现了他那坚实的传统绘画功力 山峰高耸 视野开阔 画面左侧山崖陡立 下方巨石盘踞 杂树浓密 当中是茫茫的江水 巨石林木间两位高士在小桥流水边上对立交谈 这种高人雅士山林隐逸的主题正是中国文人山水艺术追求的境界 也是文人山水画的艺术精神所在 杏花茅屋图 唐伯虎的人物画 龙虎榜中第一名 烟花队里醉千场 王蜀宫妓图 莲花冠子道人衣 日侍君王宴紫薇 花柳不知人已去 年年斗绿与争绯 图中自题 莲花冠子道人衣 日侍君王宴紫微 花柳不知人已去 年年斗绿与争绯 蜀后主每于宫中裹小巾 命宫妓衣道衣 冠莲花冠 日寻花柳以侍酣宴 蜀之谣已溢耳矣 而主之不挹注之 竟至滥觞 俾后想摇头之令 不无扼腕 唐寅 此图为唐寅人物画中工笔重彩一路画风的代表作品 显示出他在造型 用笔 设色等方面的高超技艺 仕女体态匀称优美 削肩狭背 柳眉樱髻 额 鼻 颇施以 三白 既吸收了张萱 周昉创造的 唐妆 仕女造型特色 又体现出明代追求清秀娟美的审美风尚 四人交错而立 平稳有序 并通过微倾的头部 略弯的立姿和攀连的手臂 形成动态的多样变化和相互的紧密联系 加强了形象的丰富性和生动感 笔墨技巧近法杜堇 远宗唐人 衣纹作琴弦描 细劲流畅 富有弹性和质感 冠服纹饰描画尤见精工 细致入微 设色鲜明 既有浓淡 冷暖色彩的强烈对比 又有相近色泽的巧妙过渡和搭配 使整体色调丰富而又和谐 浓艳中兼具清雅 作品画风带有雅俗共赏的艺术特色 画中喻意此图原名 孟蜀宫伎图 俗称 四美图 由明末汪砢玉 珊瑚网 画录 最早定名 沿用至今 近经专文考证 当改为 王蜀宫伎图 描绘的是五代前蜀后主王衍的后宫故事 画面四个歌舞宫女正在整妆待君王召唤侍奉 她们头戴金莲花冠 身着云霞彩饰的道衣 面施胭脂 体貌丰润中不失娟秀 情态端庄而又娇媚 蜀后主王衍曾自制 甘州曲 歌 形容著道衣的宫妓妩媚之态 画罗裙 能结束 称腰身 柳眉桃脸不胜春 薄媚足精神 可惜许 沦落在风尘 唐寅创作此画 则旨主揭示前蜀后主王衍荒淫腐败的生活 寓有鲜明的讽喻之意 人生低谷 秋来纨扇合收藏 何事佳人重感伤 请把世情详细看 大都谁不逐炎凉 秋风纨扇图 画中手执纨扇的仕女 高高地挽起发髻 美丽端庄 亭亭玉立 目凝远方 圆润的脸庞上流露出一丝怅然若失的轻愁和忧郁 显得无助和无奈 美人可能从手中夏挥秋藏的纨扇想到自身青春难驻 世情可畏 作者将世态的严酷和美人的悲惨境遇和盘托出 发人深省 画中的背景极其简明 仅绘坡石一角 上侧有疏疏落落的几根细竹 大面积空白给人以空旷萧瑟 冷寞寂寥的感受 突出 秋风见弃 触目伤情的主题 冰清玉洁的美人与所露一角的这几块似野兽般狰狞峥嵘的顽石形成强烈的反差与对比 尽显了作者写意的才能 拿唐寅这幅 秋风纨扇图 与以前介绍的仕女画 尤其是唐代的仕女画中的上层社会的贵族妇女相比 唐寅笔下仕女小眉小眼的造型 整体的文静气质 显出了一种穷酸气 因为他这些画中的模特是当时社会下层的那些青楼妓女 唐寅因对仕途绝望 纵酒狎妓 目睹青楼女子的不幸生活 在欣赏中流露出对身份卑贱的弱女子的同情 而且 这一气质的变化贯穿在唐寅及至整个吴派仕女画的创作之中 并成为一种典型的样式 唐伯虎的花鸟画 枯槎鸲鹆图 构图用折枝法 枯木枝干由右下方弯曲多姿地向上伸展 以枯笔浓墨画之 苍老挺拔 以积墨法画一只栖于枝头的八哥 正引吭高鸣 树枝似乎都在应节微动 从而显现出自然界生命律动的和谐美 秃笔点叶 一两条细藤与数笔野竹同枯树上的老叶画在一起 增添了空山雨后幽旷恬静与清新的气氛 右上角题诗为 山空寂静人声绝 栖鸟数声春雨馀 诗画映发 对象的神态和画家的情趣融为一体 寄寓了超凡脱俗的思想 这幅画在画法上属小写意 一路运腕灵便 以书法人画 以写代描 笔力雄强 造型优美 全画笔墨疏简精当 行笔挺秀洒脱 形象饶有韵度 从中可以窥见唐寅在探讨写意技法和开拓花鸟画新境界方面的卓越建树 枯槎鸲鹆图 雨竹图 画面以二组浓叶为主枝 后出淡叶 再出叶数笔以相呼应 叶均向下急趋 一派雨打竹叶之势 这是30岁以前 他居住家乡苏州 与同年龄的文征明交善 甚受文氏影响 故两人书画均很接近 唐寅20余岁所绘 黄茅渚小景图卷 上海博物馆藏 湖石 平坡 树丛均极似文氏细笔 书法亦俱从赵孟頫入手 均结体端丽 用笔秀润 唐寅的 高人深隐图 上款字 就极似文征明 自书词 此时唐伯虎30岁至36岁 科场被黜 妻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情感开发与互助平台合同
- 合同解除及索赔协议
- 改造造价咨询合同范本
- 工地焊接合同范本
- 1999年建筑合同范本
- 保洁简式合同范本
- 维修平台转让合同范本
- 房东租客专用合同范本
- 单位吊顶装修合同范本
- 农村自建租房合同范本
- 政府机关员工宿舍管理条例
- 难治性尿路感染中医治疗
- 幼升小语文拼音测试卷
- 承建工程合作意向书2024年标准版
- 临床护理应急演练脚本
- DL-T-1798-2018换流变压器交接及预防性试验规程
- CJT487-2015 城镇供热管道用焊制套筒补偿器
- 抖音火花合同电子版获取教程
- 云南省大中型水电站情况表
- 建筑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技术标准 DG-TJ08-2004B-2020
- 河北传统医学师承关系合同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